(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 钟文洋 王海亮 窦树林)
【关键字】经筋理论;膝骨关节炎;临床治疗
经筋理论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医者对针刺的认识主要靠自己的临床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就奠定了经筋理论的形成。《黄帝内经》首先论述了十二经筋循行、生理以及经筋病的特点与治法。此后张仲景提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孙思邈独创“阿是穴”“以痛为输”;《医学纲目》“诸筋病者皆属于节”,不断丰富了经筋理论。
经筋最早见于《内经》,虽《内经》中没有直接讲述,但描述了经筋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及解剖学特点,直到现今,尚未对经筋理论达成统一的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经筋是结构和功能上相统一、复杂而庞大的整体结构系统。现代医家主要有2种认识。其一认为经筋是肌肉的附属结构,如《中医筋伤学》认为“筋”相当于解剖学中四肢与躯干部位的软组织,主要指韧带、关节囊、肌腱、筋膜、椎间盘等软组织。薛立功认为经筋是以经脉为纲,概括性的代表了人体肌肉、韧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其二是经筋是神经、筋膜、肌肉、肌腱等组织的概括。刘乃刚等认为经筋概括了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结构和功能,经筋的病变主要包括了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秦玉革、刘涛、程永等结合五行理论,通过对经筋的解剖、定位、临床症状分析,认为经筋的实质是以周围神经的为主,含少部分植物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功能。
《内经》中详细记载了经筋的循行分布:起于四肢指爪,循行总向呈向心性;有结聚之性;伴同名经脉分布,但不入脏腑。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的外周部份,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落”于筋肉关节、分布于肌筋膜韧带而成经筋。
其一,“筋为刚”表达了经筋的功能正常才能支撑肢体的强劲而有力的活动。
其二,“肉为墙”表达了经筋形成的外周体系具有抗御外邪和保护机体器官及脏腑的功能。对经筋循行特点及生理功能的认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探析经筋的实质,还能为临床治疗伤科疾病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驰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腑不伸”,指出经筋病患主要分为“筋急”和“筋驰”:所谓筋急,是躯干或肢体屈伸不利而致运动功能受限;所谓筋驰,是躯干或肢体无力甚至瘫痪。因此十二经筋病位有外周和内脏的区别,对外周病候描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湿热恋邪所致“小筋驰长”,而对于十二经筋所致内脏病有仲冬痹病之胁急吐血、孟冬痹病之胸痛息贲及季冬痹病之伏梁唾血脓。
膝骨关节炎属于传统医学的“痹症”,又有“膝痹”和“骨痹”之称。《素问·痹论》将痹症的病因病机概括为风、寒、湿三种邪气侵袭,致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不通,筋骨拘急而为“痹症”。膝骨关节炎的病变部位可发生经筋力学特性的不同程度改变,筋肉对关节保护力量的下降导致关节应力结构变化及下肢力线偏移是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因素。
筋病的传统疗法主要包括艾灸、针刺及推拿手法等,可单独使用,更多的是将上述疗法合用,如中华经筋疗法“手法—针刺—拔罐—多维系列解锁”,以达到舒筋、解痉、止痛及调理脏腑之功。《素问·血气形志》:“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灵枢·九针论》:“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明确指出了对于经筋疾病的针刺原则:针刺的次数、刺激强度和取穴的原则。运用横络解结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缩短了疗程。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增加了中老年人的生活、工作和经济负担。经筋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通过熟悉其分布循行、功能及病理特点,帮助我们认识膝骨关节炎的经筋病机,指导我们开展更加简单、方便、有效的治疗方式,丰富我们的治疗手段,为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又一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