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平,孙志刚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其病理机制多认为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内皮下致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诱发急性血栓形成,伴有不同程度表面血栓形成及远端血管栓塞导致心肌供血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症状[1]。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易发展为AMI,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其治疗目的为缓解心绞痛症状,避免向急性心肌梗死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本研究观察对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0月来我院诊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冠心病诊断标准[2]。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治疗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47岁~72岁,平均60岁。对照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49岁~70岁,平均6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无明显异常。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30mL加入或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10d。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类药物的用量及心电图ST-T变化。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颁发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显效:心绞痛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心电图ST-T恢复正常或ST-T明显改善,动态心电图示心肌总缺血时间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发作次数减少50%~80%,动态心电图示心肌总缺血时间减少50%~80%,T波恢复。无效:心绞痛发作无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心电图ST-T无改善,动态心电图示心肌总缺血时间减少<5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采用χ2检验。
2.1 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48例,显效3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48例,显效15例,有效22,无效11例,总有效率77%。两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丹红注射液组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 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9%。两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适现象及过敏反应。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临床类型,其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破裂或侵蚀,伴有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使心肌供血原发性减少所致,因此极易发生AMI或猝死,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3]。粥样斑块内的炎症反应则是导致斑块破裂的关键环节。而稳定斑块、抑制粥样斑块内炎症反应、缓解血管收缩是治疗的关键。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和红花,其主要功能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丹红注射液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显著延长内皮细胞的寿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良好生长;抑制凝血酶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具有阻止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栓溶解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减少高敏C反应蛋白生成,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进而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UA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临床症状、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副反应。因此,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使用方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1]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6-277.
[2] 陈国伟,陈灏珠.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0-421.
[3] Komon M,Takada K,Tomizawa Y,et al.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improves peripheral microcirculation and bronchospasm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anaphylaxic in rabbits inrivo[J].Strock,2003,20(2):18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