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萍
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工作、学习中许多不自觉的,同时也是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控制体重、高盐饮食、饮酒、吸烟和从医行为不良等[2]。高血压不仅可造成多器官损害,而且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要使高血压得到较好控制,主要不是降低过高的血压,而是要祛除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3]。尤其规范治疗中的遵医用药和日常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4]。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1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2010年8月在我院办理VIP服务并通过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 WHO/
ISH确定)患者90例。男57例,女33例,年龄21岁~75岁;大专及以上44例,高中/中专42例,初中及以下4例;个体从业46
例,干部36例,退休人员8例;病程6个月至7年。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且自愿参加试验。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45例,对照组45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无统计学意义。
1.2 健康管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降压治疗,干预组给予健康管理。
1.2.1 信息收集 建立高血压健康档案。健康调查: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健康管理的意义,发放健康调查表、问询等多种方式围绕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采集全面的个人信息资料,内容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姓名、性别、年龄、种族、身高、体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行为及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运动、饮食、睡眠等;心理因素:个性、情绪、压力、紧张度等;社会环境因素:工作性质、居住条件、经济收入、个人保健意识、医疗条件等;另外个人健康史包括疾病史、遗传史、婚育史、用药史等,信息装入个人健康档案袋内,由专人负责保管。
1.2.2 干预时间 确诊后1周内开始,前3月每15d1次,后9月1次/月,共干预15次。
1.2.3 干预形式 由专门健康管理团队(医师、护士、营养师及患者)负责实施。所有健康管理团对人员均经过培训,熟悉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
群体教育:定期安排患者参加专题讲座,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积极主动地进行宣传教育,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用良好的心态面对高血压病。并注重患者互动式体验,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1次/2月、2h/次,共4次。
个体指导:包括面对面和门诊随访。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运动计划,制定治疗措施,让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到健康计划中来。加强健康教育内容:高血压的危害及监测血压的重要性;并发症的预防控制;长期治疗的艰巨性。方法,主要是面对面教育和利用媒体进行教育。通过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及技能,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从而提高患者的长期遵医行为。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随访时需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及时给予相应的知识指导。
远程监控:采用电话、短信等与患者保持联系,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了解。
发放宣传册:包括高血压基础知识、饮食宜忌、适宜的运动方法、药物正确服用知识等。
1.2.4 健康管理的内容 疾病的相关知识:高血压的认识,饮食运动指导,药物作用原理,规范服药方法,药物正确保管方法,如何自我监测血压,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并发症的预防及心理健康调适手段。
解决问题的技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的治疗、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学会处理出现毒副反应时的应急方法,以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掌握发生低血压的应对办法。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坚持按时吃药、定时检测血压。食贵有节、戒烟酒、遵医嘱服药等。有效利用现代信息交互传输资源,及时进行医、护、患的有效沟通。重点管理患者的正确用药、饮食习惯、适宜运动、血压监测等,强调如疑有病情进展或并发症及时到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健康管理后的变化;高血压患者相关行为方式健康管理后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1 认知比较 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基础知识、饮食、药物治疗、血压监测知识等认知,在实施健康管理后得到明显提高,干预前后比较,经卡方统计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知识认知变化比较 例(%)
2.2 行为方式比较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结构、运动状况、遵医用药、测血压频率等行为方式上,实施健康管理后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比较,经卡方统计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行为方式变化比较 例(%)
3.1 健康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 患者通过自身渠道学习高血压相关知识,但认识有限,通过健康管理及相关教育则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认识。实施健康管理的干预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明显优于对照组,认知的改善不仅可以增加患者的知识面,而且还能激发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从而改变不良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
3.2 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认识的重要性 患者本身会了解一些健康生活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对高血压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还不够,有的还不一定正确。由医护人员综合制定的规范干预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的行为方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健康管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血压患者的行为方式,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既可保证药物的作用,又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并防止血压大范围波动。
3.3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 目前高血压已被公认为人类的健康杀手,据我国的一项调查表明[5]:男女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服用高血压药物者仅为25.7%和48.9%。这说明高血压长期坚持服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观察结果显示患者接受健康管理后遵医用药的行为得到明显改善,血压监测频率显著提高,这与高血压患者遵医用药与测血压的频率密切相关报道相符合[6]。此外高血压的发病还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饮酒、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7]。在患者接受健康管理后经常测血压不仅是注重自身血压动态变化的一种健康行为,而且在合理饮食结构、运动方法、按时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心态等生活习惯及方式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而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掌握科学有效的正确方法对血压控制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黄建始.什么是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98-300.
[2] 刘素珍.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5-69.
[3] 叶晓青,林芳宇,陈维清.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94-496.
[4] 陈爱萍,褚德发,王小男,等.住院高血压患者遵医用药和生活方式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60.
[5] 瞿聚山.疾病与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1:10-11.
[6] 康尚英,吴琼丽,陈柳苑,等.生活方式和遵医用药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8,4(7):9-11.
[7] 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人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1,16(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