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民办高等教育多样性与同型性问题研究

2012-01-21 16:15蔡瑜琢阎凤桥
关键词:民办民办高校办学

蔡瑜琢 阎凤桥

(1.芬兰坦佩雷大学,芬兰坦佩雷33014;2.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高校的多样性,是指在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高等学校形式的多种表现形式。[1]多样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和发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2]但是,却鲜有学者对于多样性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深入阐释。克拉克(Clark)将高等学校的多样性看作是学科发展和高等学校内部运行对学科发展反应的自然结果。[3]盖格(Geiger)将多样性视为从科层制向市场制转型的可能结果。[4]米科(Meek)等人认为,组织多样性是组织应对市场竞争出现的结果,市场竞争可能导致两种相反的结果:一是组织为了占据特定的市场利基(Niche)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倾向;二是组织模仿成功的竞争者而表现出的相似性。[5]范富特(Van Vught)从组织生态学和结构同型角度出发,建构出一个有关多样性现象的理论解释框架,解释在什么环境条件影响下系统层面的多样性有可能增加,即环境条件越异质、学术规范程度越弱,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就越高。[6-7]

上述学者主要讨论的对象是主流高等教育系统,即公立高等教育系统,而很少有学者专门讨论正在兴起的私立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多样性问题。列维(Levy)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他对以下两个不同来源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比较:有关私立高等教育的实证研究文献和有关新制度主义的理论研究文献。前一类研究文献主要描述了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性现象;后一类文献则将“同型性”(Isomorphism)作为一个主要的概念,描述了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组织变得彼此相似的过程。[8]列维认为,有关私立高等教育的文献更多地关注导致多样性的理性和自由选择机制,而新制度主义则从不同的分析视角出发,更多地关注有限理性和制度约束共同造成的组织相似性问题。[9]

列维从全球视角观察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形后指出,技术和制度逻辑同时发挥了作用。技术逻辑主要在市场和技术环境中发挥作用,制度逻辑则主要在强的传统和规范环境下发挥作用。[10]私立高校同时受到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作用。换句话说,私立高校既受到学术传统和规范的影响,也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

在另一篇较近撰写的研究论文中,列维强调了同型性机制的有限作用。他认为,在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多样性比同型性表现得更为明显。[11]笔者认同列维的观点,并通过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经验资料予以补充论证,因此可以被看作是列维研究的继续或扩展。其目的是从制度视角来加深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理论理解。

在过去30年里,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可以将其概括为大众化、分权化、市场化和民营化的发展过程。在诸多改革中,民办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与其他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快速扩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2-13]

笔者认为,新制度主义在分析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现实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需要客观地反映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所面对的社会环境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新制度理论进行必要的修正,使之符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制度现实。在修正新制度理论时,笔者试图将新老制度理论结合起来,既强调组织内的动力机制和技术效率,也强调组织的象征意义。在这样的研究视角指导下,笔者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组织域的形成、中国民办高校对技术环境作出的反应以及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中的制度同型性过程。

一、新制度主义与私立高等教育的现实

在组织研究中,组织多样性是一个核心问题。哈雷(Hawley)是社会生态学的创始人之一,首先提出了“为什么存在着如此多的组织类型”的问题。他对此的回答是,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异质化环境作用的结果。[14]汉纳(Hannan)从生态和演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组织多样性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假设,即组织种群的适应性取决于组织的多样性。[15]在其他组织理论中,如权变理论[16]和资源依赖理论[17],也对组织多样性与适应性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

上述有关组织多样性的理论假设,与新制度理论中关于竞争和制度导致不同组织采纳近似的组织结构的说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新制度主义学派代表人物迪马奇奥(DiMaggio)和鲍威尔(Powell)十分强调“组织形式与实践的同型性”。他们认为,当组织域发育成熟后,不论发生何种变化,都将导致同型性程度的提高,存在着三种组织同型性机制,即强制、模仿和规范。[8]

但是,新制度理论的命题并不总是被高等教育中的事实所证实。一些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表明,不能过分强调环境的影响,而忽视组织行动者、团体利益和变革所发挥的作用。[18-19]另外一些研究表明,多样性而非同型性,在美国私立文理学院发展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普遍。[20]

迈尔(H.D.Meyer)和罗万(Rowan)对于新制度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作了一个综述性的评价。他们认为,社会在变化,新制度理论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变化。在教育领域出现的三种变化趋势,值得新制度理论研究者加以关注。这三种变化分别是“教育提供形式的多样化”、“组织结构的紧密联系”以及“教育机构在社会中扮演着更加中心作用的角色”。[21]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被采纳,现在的市场与传统的市场或者私立部门还不完全相同。[22-23]在多数情况下,市场是“准市场”或者是内部市场。[24]市场化的过程与私有化的过程相联系或重叠。[25]私有化的过程包括公立高等学校的私有化以及商业化教育机构的出现。[26]

随着市场机制在私立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扎根于公立教育领域的同型性思想就失去了有效的解释力。[11]这些变化都要求对制度分析范式进行重新的定义和修正。一些制度理论学者确实已经尝试通过将新老制度理论结合起来,以对最初的制度分析范式进行修正。[27-30]这种做法有利于分析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老制度主义适合用来分析市场化过程中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过程,而新制度主义适合于分析组织的象征性本质。

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组织域的形成

迪马奇奥和鲍威尔在构建同型性机制的制度理论中,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们提出的新制度理论的逻辑前提在于,组织存在于一个完善的组织域中。[8]一般而言,高等教育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稳定的组织域。但是,对于私立高等教育而言,上述说法则不能成立,因为私立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剧烈的变动和发展过程之中。从20世纪末以来,私立高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扩张。[13]尽管私立高等教育在许多国家并不是什么新现象,但是“私立高等教育在过去几十年的扩张速度和性质,都与以往大不相同”。[31]

在中国,20世纪早期的私立高校多是以教会学校形式出现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私立高校的在校生人数约占全部在校生人数的39%。之后,国家对私立学校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截至1956年,全部的私立高校都转变为公立高校。[23][32]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私立高等教育以“民办高等教育”或“社会力量办学”的名义重新出现,[23]这既有历史传承的一面,但更多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曾有过两次发展浪潮。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在这次浪潮中,一些公办高校在职或退休人员创办了最早的民办高校,以满足那些不能进入公办高校继续接受教育的学生的需求。这类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多数学校没有自己独立的校舍,只能从其他机构租赁场所作为教室,从公办高校聘请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由于这类学校在没有使用公共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满足了社会求学的需求,因此得到了政府的默许甚至是鼓励。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予了民办学校以合法的办学地位。这类民办高校依靠学生缴纳的学费,从小到大地滚动发展起来。

在新建的民办高校中,有一些办学条件和水平较高的学校得到了政府的认可,获得了颁发专科甚至本科学历的权利,还有部分未获得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学校,则承担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机构的使命。在发展过程中,还曾经有过一种介于颁发文凭与自学助学机构之间的第三种办学形式,即文凭学历考试试点学校,这类办学形式已经于2005年被政府勒令停止。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大陆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调动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一些企业开始积极寻找较好的投资领域。他们发现,在多数商品已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高等教育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因此,企业开始涉足高等教育领域,开启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与第一次浪潮中出现的民办高校相比,第二次浪潮中出现的民办高校拥有较多的办学资金,并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他们更加主动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营利为目的的倾向也表现得更为明显。尽管原始的办学资金来自企业的投资或者银行的贷款,但是营利的最终来源还是学生缴纳的学费。这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并由企业参与举办的民办高校,具有较多的企业特征。

在第二次浪潮中,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即公办高校与私营企业或个人合作举办的“二级学院”(后来被改称为“独立学院”)。这种办学形式起源于沿海地区,在2003年得到教育部的正式认可,之后迅速地扩展到全国各地。独立学院有几种不同的举办形式:第一种是公办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产物;第二种是公办高校与自身基金会或校办产业合作的产物,实际上是“双轨制”办学的变相表现形式;第三种是公办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的产物。[33]独立学院采取不同的举办形式,其内部治理和办学经费分配形式也不同。就其本质而言,独立学院也是“经费自足型”的机构,没有任何公共经费来源,所以属于民办高等教育范畴。[12]不仅如此,独立学院普遍地将学费或者办学经费的结余按一定比例反哺给参与办学的公办高校。从办学层次上看,独立学院属于本科院校。

从制度设计角度看,政府希望公办高校可以为独立学院提供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师和质量保证机制,企业可以为独立学院提供办学资金,从而实现高等教育规模在较高质量水平上的扩张。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与其他民办高校一样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因此可以收取比公办高校更高的学费。从制度视角看,独立学院也不是一个同型性的群体,不同独立学院在产权形式、内部治理、经费分配、专业设置以及与母体高校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国民办高校被官方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第一种是可以独立颁发专科和本科文凭的民办高校;第二种是可以颁发本科文凭的独立学院;第三种是没有资格独立颁发文凭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机构。根据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有第一类民办高校353所,其中5所学校于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属于第二类的独立学院323所;属于第三类的非学历自考助学机构836所。第一类和第二类民办高校的在校本、专科生为476.68万人,占公办和民办全部本专科生在校生人数2231.79万人的21.36%。[34]

与西方国家的情况相类似,中国大陆民办高校的出现也是民营化和市场化机制作用的结果。同时,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产生也有其特殊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办高校具有比较明显的企业特征。[23]西方学者认为,准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服务的购买者与供给者之间有明确的界线,[35]但是这种界线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却表现得相对模糊。虽然从法律角度看,民办高等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却受营利目的的驱动。第二,中国政府采取民营化和市场化策略的目的仅在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在意识形态方面并没有偏向于私营机构。第三,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1.6%,提高到2010年的21.36%。[36]按照盖格对私立高等教育类型的划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私立边缘”到“私立补充”的转变。[4]按照列维对私立高等教育的划分,中国民办高校存在着“精英/准精英”、“宗教/文化”、“非精英/需求吸收型”等几种类型,多数民办高校属于“非精英/需求吸收型”。[37]最后,按照中国院校设置标准,几乎所有民办高校只能称为学院而非大学,但有不少民办高校却称为大学。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满足了公办高校无法满足的民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是,民办高等教育组织域的结构化和制度化尚在建立过程中,没有完全形成。萨尔兹尼克(Selznick)认为,制度化是“超越于一项任务技术需求的价值观”融入组织内部的过程。[38]当组织越来越超越于具体的技术目标、越来越受到价值观和信念(如组织的历史、利益团体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时,它实际上就在经历一个制度化的过程。迪马奇奥和鲍威尔提出,检验组织制度化程度的四个实证指标是:组织间相互作用程度的提高、域结构的形成、信息量的增加以及对共同领域感知的形成。[8]

由于以下原因,与公办高等教育相比,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制度化程度还比较低。首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尚短,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诸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政府还没有形成对民办高等教育严格控制的局面,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尽管1982年颁布的《宪法》赋予了民办高等教育地位的合法性,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有关管理内容作了规定,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十年的民办教育发展与改革方向进行了基本的规划,但是在现实层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指导民办高校行为的法律层面的实践规范。于是,民办高校自主地采取了不同的运行模式,发挥着各自的办学特色。例如,西安外事学院试图在创业教育和文化产业方面体现办学特色;西安欧亚学院试图在管理方面借鉴企业的成功做法,通过国际化途径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准;四川标榜职业学院在努力尝试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浙江树人大学则将师资和教学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突破口;山东英才学院通过教师薪酬改革,增强民办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从民办高校之间的关系看,目前还是以竞争作为应对方式,未形成合作与交流的态势。上面两个方面的因素,都抑制了民办高等教育系统的同型性,从而增强了其多样化。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系统具有公办高等教育系统所不具有的若干特性,当比较适合用于分析公办高等教育系统同型现象的制度理论,被用于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多样性现象时,就未必同样有效。

三、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

迈尔(Meyer)和斯格特(Scott)将组织的环境区分为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10]权变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生态理论等,将关注点放在讨论技术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技术环境对组织提出的需求包括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竞争条件以及其他任务环境的特征。新制度主义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在重新定义组织环境时,引起人们对于过去被忽视了的制度环境的重新关注。制度环境指适当的或可以被接受的组织形式和行为的规则、规范、理解、信念以及理所当然之假设。

一些关注制度环境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认为,高校的变化是由于要创立或者满足该领域中一些特定的范畴和行动方式而引起的。高尼特兹卡(Gornitzka)在一篇有关高等教育政策和组织变革的理论文章中,提出了一种将制度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结合起来的综合分析方法。[39]自此,一些学者借鉴此方法开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但是,将资源依赖理论作为制度理论的补充,仅仅有助于理解一个国家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未真正将技术环境纳入制度研究的视角。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新制度理论被应用于高等教育研究时,只是将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作了表面上的区分,关注点仍然放在了制度环境上。这种研究方法在制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斯格特的研究中,就可以发现其根源。斯格特认为,教育组织受制于制度环境。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大学,而大学一般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所处的组织域发育得比较成熟。因此,大学被制度环境所束缚,组织变化较少受到技术环境的影响。[40]

然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大陆的民办高校,它们尚处于发展和未成熟阶段。制度理论认为,组织早期的变革往往是由技术或经济原因引起的,而组织后期的变革则是对社会的合法性要求作出反应。[41]由此可以推测,处于创立阶段的中国民办高校的特征,在较大程度上是由其技术环境所决定的。这种推断与列维对私立高校的实证观察是一致的。[9][11]私立高校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在市场需求压力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与技术环境相联系的理性和自由选择机制,有可能导致私立高校的多样性。

四、对于技术和市场环境作出的反应

对于公办教育机构而言,常常难以找到衡量其运行成效的有效指标,正如迈尔等所言:“学校是一种无效的组织形式,无力作出技术上的努力,或者可以免于环境的影响”。[10]由于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与技术环境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其的评估通常更看重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如前所述,技术环境的定义是指技术和市场环境提出的需求,包括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竞争条件和任务环境中的其他特点。对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而言,它是指学生的需求与偏好,可以通过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专业设置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关联性进行测度。中国民办高校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学生缴纳的学费,换句话说,如果招不到足够数量的学生,民办高校就无法生存和正常运转。因此,民办高校总是设法招收尽可能多的学生,在这种情形下,教育质量就成为学校其次考虑的问题。为了扩大招生规模,民办高校尽可能设置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专业,如工商管理、会计、外语、广告和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环境也指民办高校的竞争条件,它们可以通过学校在物资资源、招生和组织形象等方面的管理效率指标进行衡量。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民办高校常常借鉴企业管理的做法,设置运行成本较低的专业。

尽管为了满足市场和技术环境的需求,多数民办高校表现出一些相同的特征,但是不同学校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首先,民办高校发展的差异与地理因素有关。

国家对多数民办高校采取分权管理体制,专科层次的学校主要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它们被期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区域特定的市场和经济条件,会影响该地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例如,江西、河北等省的民办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类型,与当地及周边省份的经济发展需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阎凤桥对于各省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各省的GDP和公办高校的在校生规模,对于该省民办高校的在校生规模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而言,经济发展状况越好的省份,其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也越大。[42-43]

其次,民办高校的多样性,也受学校决策者自由决策的影响。中国民办高校具有较多的企业特征,决策权常常掌握在举办者或投资者等少数人的手中。[44-45]对个人选择行为问题进行探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观点:文化人类学和理性选择论。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的行为遵循文化规范,文化规范包含着人类集体积累的智慧,它们支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即使人们并不一定十分清楚他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理性选择论则对文化人类学的解释持怀疑的态度,批评其没有对规范的性质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解释。理性选择论认为,人们的选择行为是基于理性的计算,是比较成本和收益的结果。换句话说,利益和偏好是个体行为的驱动力。最新的制度理论并不是站在上述两个极端位置上看问题,而是对理性选择论与文化人类学两种分析视角进行了折中,即将个体的行为看作是利益和偏好驱动的结果,但是个体在选择追求利益方式上则受到制度规则的约束。具体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问题上,法律只提供了一个模糊的行动纲领,在民办高校中缺少一个集体认同的合法行动模板,因此,决策者的行动不太受制度规则的约束,具有较大的自由度。结果,决策者的利益和偏好对于学校的行为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的选择和决策行为更适合用理性选择理论加以解释。由于他们的利益和偏好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因此容易造成民办高校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民办教育方面的重要改革思路之一是对营利性学校与非营利性学校进行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之后,在全国四个省市进行了改革试点工作。虽然多数民办高校至今仍然不太赞成此政策或对此处于观望状态,但包括浙江树人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在内的十余所民办高校在2011年率先选择公益性办学模式。正是决策者的自由和理性选择导致了组织的多样性,体现在学校的使命和目标、专业设置以及管理方式三个方面。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私立高校在使命的确定与培养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46]曹迎霞有关中国民办高校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是符合上述国际发展规律的一个具体表现。她考察了一些中国民办高校的办学使命和目标,发现在学校使命表述上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例如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保证学生的职业成功等。其研究还发现,民办高校组织的多样性体现在“民办高校在多大程度上将关注点放在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或者是放在文化和个人发展方面,以及在学校使命表述的清晰度和独特性方面的不同”[47]。

在证实民办高校一般设立低成本的专业及公办高校相对忽视的专业的基础上,曹迎霞的研究还关注到不同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差异。民办高校在课程大纲、教科书、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具有比公办高校更大的自主性。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民办高校倾向于设置利基专业,例如,一些民办高校在外语、计算机、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设置利基专业,并且从学校创立之初,就设立了这些利基专业。民办高校的创办者从建校之初就试图建立办学特色,通过设立利基专业来吸引学生。一些创办者不仅能够设立利基专业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专业设置作出适时的调整,而且能够利用示范专业向社会表明学校确实将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47]

尽管民办高校在治理形式方面遵循基本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在实际运行时由于受到创办者的主导性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方式。[45]创办者的利益诉求、个性偏好导致学校管理方式也有不同。例如,浙江树人大学是一所由浙江省政协建立的民办高校,在管理方式上受政府部门的影响较大,与公办学校有较大的相似性;前山东万杰医学院是由淄博某乡镇企业创办的学校,虽然名义上由董事会领导,但实际上却受到来自乡镇企业较大的干预;西安欧亚学院和西安外事学院主要由个人创办,带有明显的创办者的个人风格和特点。更进一步看,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机制,民办学校将一些内部信息看成是商业秘密,不愿意与竞争对手分享。在相似的外部环境条件下,民办高校管理方式的差异造成了发展状况和境遇的不同,一些民办高校已经渡过了生存的关键期,进入了良性发展期;而另外一些民办高校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尚未走出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困境。

最后,多样性是政府倡导的一个办学指导思想。政府在不同的政策文件中提出,希望高校(包括民办高校)能够避免办学趋同化倾向,不要单纯追求高学历,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实际情况正确定位,办出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从这句话的后半句看,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在民办体制下探索教育改革的途径,改革就意味着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也意味着多样性是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期许。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运行方式主要受到技术环境的影响,理性和自由选择的决策过程导致了民办高校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但是,随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地位的提高,政府和社会对其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各种制度要素正在出现,正在逐步形成影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另外一种力量。在制度力量作用下,民办高等教育也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开始出现同型化的发展趋向。[48]

五、制度同型过程

迪马奇奥和鲍威尔提出了三种组织同型机制,即强制、模仿和规范同型机制。[8]新制度主义理论强调了导致同型或趋同现象出现的合法性和合适性力量的重要作用。

(一)强制同型

强制同型是由于一个特定组织对于其他相关组织的依赖而造成的,是特定组织对于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需求的满足。主要的强制同型力量来自法制环境、政府命令和财政拨款。迪马奇奥和鲍威尔指出,组织的结构化程度取决于从权力组织或中心组织获得的资源。在这点上,制度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资源依赖理论也预测,资源的多样化将导致组织的自主性以及多样性。根据新制度理论的逻辑,公立高校比私立高校受制度同型力量的影响更显著,因为前者更依赖国家的财政拨款。中国民办高校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财政性经费。但是,不能只从没有获得财政经费这一点,就断定民办高等教育可以免于强制性同型,因为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和政策方式对民办高等教育施加干预和影响。

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其规模较小、地位不高,因此政府也很少颁布具体的管理政策和制度。在这个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处于自由发展阶段,民办高校的多样性表现得比较突出。在1982年《宪法》对于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予以认可后,民办教育的发展格局仍然不明朗。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政府开始逐步对民办高等教育施加较强的管制: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重申了国家对于民办教育的支持态度,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民办学校;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教育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民办学校的注册登记、治理结构、教学和评估工作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了民办教育今后十年的发展方向。

随着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对民办高等教育影响的加强,民办高校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必须遵循政府制定的某些规则,例如最低的办学规模和条件要求、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颁发学位的要求等。当民办高校进行自我调整以满足这些外部要求时,它们就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例如,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要求民办学校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至今几乎所有的民办高校都至少在形式上建立起了类似的董事会或理事会组织机构和相应的工作程序。

但是,应该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还相对笼统和模糊,[49]执行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强制性同型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列维在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考察后发现,中国民办高校在确立目标、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上有较大的自主性。[11]因此,笔者认为,强制性同型在某些方面有显著的反映,在另外一些方面则表现得不明显。

(二)模仿同型

模仿同型是基于组织间的相互学习和模仿。在组织结构方面,一个组织模仿其他组织,如果这种模仿行为被认为是成功和合法的话,就会产生同型趋势。当面对不确定性时,组织通常倾向于模仿成功的组织。对于中国民办高校而言,不确定性是由于政策变化、环境变动、组织目标的模糊性以及目标——手段之间不确定关系所引起的。迪马奇奥和鲍威尔指出,组织的模仿同型取决于不确定性的程度和目标的模糊程度。[7]

当民办高校在20世纪70年代末刚刚出现时,政府和民办高校的管理者都不知道应该如何管理这类学校,于是除了根据各自的情况因地制宜外,另外一种普遍的做法就是模仿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民办教育政策,为民办高校办学提供了行动指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行为的不确定性。即使如此,在竞争和变动的环境中,民办高校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民办高校数量的增加,学校之间的竞争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民办高校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同类民办高校,而且还有来自公办高校和国外高等教育市场对生源的争夺。由竞争产生的不确定性,将促使模仿同型机制发挥作用。

民办高校的模仿行为还表现在招生和学生管理方面。例如,每年招生时,有些民办高校会动员全校教师甚至是在校学生一起招生。作为营销策略,有些学校还利用中介组织和个人协助学校招生。[44]再如,虽然学费标准是学校可以自由确定的,但民办高校的学费标准在同一个地区内部非常接近,说明模仿行为容易发生在地理位置相近的学校之间。[50]另外,针对学生的特点,许多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采取了所谓“准军事化”的管理办法,不准学生随便出校园、采取统一的作息时间,这既有民办高校不约而同的一面,也有相互模仿的一面。

成功办学模式的出现是导致民办高校模仿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往往不是只有一个模式可供模仿,而是同时存在着多个模式可供模仿。首先,一些民办高校建有多个校园,各个校园在办学方式和管理形式上相互模仿,子体模仿母体的行为方式。其次,一些民办高校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模仿国外大学的办学方式。例如,西安外事学院与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机构(TAFE)合作,直接引进国外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以便学生可以对接两边的学习课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如宁波诺丁汉大学)更是直接采取了国外的办学模式。

(三)规范同型

规范同型主要是由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引起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共同体规范的建立而产生的同型;二是由于专业网络的建立和扩展而产生的同型。“当专业人员试图通过传播一些主导性的规范而形成政策时,就产生了规范同型。”[11]迪马奇奥和鲍威尔指出,一个组织在选拔成员时越依靠学术标准,它就与其他组织越相似。[8]此外,一个组织的成员参与专业组织的活动越多,该组织就越与其他组织相似。中国民办高校的规范同型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民办高校由于与其他机构存在着人员的交换而使其教学方式有趋同的倾向。据统计,民办高校约有一半的教师是来自公办高校的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自然会将他们所熟悉的公办高校的教学方式带到民办高校中来。另外,教师在民办高校之间的流动性较强,这也会增强民办高校之间在教学方式上的相似性。在民办高校招聘的全职教师中,多数人是刚从公办高校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他们倾向于按照他们在公办高校的学习方式来教授民办高校的学生。

其次,一些办学条件好、办学水平高的民办高校发挥了领导者的作用。他们设法建立系统内的制度和规范,以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和干预。例如,这些民办高校启动了一些研究项目,通过出版期刊和书籍,总结和传播某些学校的办学经验。随着公共政策对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采取一视同仁的做法,将民办高校教师纳入国家和地方教师培训体系,民办高校的教师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培训和交流,这将有利于提高规范同型的程度。

第三,专业团体的建立将促进规范和标准的建立、推广和使用。随着中介组织和民办高校自我管理理念的传播,国内建立了一些民办高等教育专业团体,比如全国工商联下的民办高等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下的民办高等教育分委员会,这些组织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交流活动。独立学院也有自己的专业组织,并且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议。2008年,全国民办教育协会成立,它是全国民办教育的最高专业团体,其主要功能包括:组织研究民办教育问题、研究结果的公布、成功办学经验的传播、评估、政策咨询、人员培训、信息交流以及国际合作等。在全国民办教育协会之下,还成立了民办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专门负责民办高等教育方面的事务,有很多民办高校成为其会员。近年来,一些机构和媒体对民办高校进行排名,这种排名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选择,而且会影响民办高校的行为,容易使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与排名的指标体系相一致。

虽然存在着规范同型力量,但是“私立学校追求自身目标,而不是外在的学术标准,因此它们也远离新制度主义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专业主义”。[11]这种情况也适合中国的大陆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相比,全职教师在民办高校中占的比例较低。因此,民办高校教师更加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参加学术交流和发展的机会较少,学术规范对他们的影响也要弱于公办高校的教师。

六、结论

制度主义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通常涉及的是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的那些公立大学,它倾向于解释大学组织稳定和同型性方面的特征。但是,这种理论分析视角受到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动向的挑战,特别是私立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特征,对于新制度主义的同型性命题构成了一个现实的反例。于是,按照制度理论来审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实,有可能会阻碍甚至误导对于私立高等教育组织现象的解释。[11]从私立高等教育的现实出发,笔者通过综合新老制度主义方法,对于传统的制度分析思路进行修正,在分析框架中,同时考虑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的影响,并给予同样程度的重视。事实表明,与公立高等教育相比,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更易受技术环境而不是制度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一些实例的分析,笔者阐述了技术环境是导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多样性特征的关键因素。为了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民办高校竭尽全力抢占生源,并且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使用稀缺的资源。出于以下几个原因,民办高校对于技术环境的要求做出不同的反应:其一,市场需求随地点和情形的不同而不同,要求民办高校在组织形式上作出不同的应对;其二,即使面对着相同的外部环境,民办高校决策者从自身的利益和偏好出发,可能作出不同的应对策略。民办高校的决策者采取自由和理性的决策方式,主要是还未形成一个集体性的合法行动模式,而这又是由于对民办高等教育采取了分权化的管理体制,以及民办高校处于政府体制之外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性的结果。

在指出新制度主义应用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局限性的同时,笔者还讨论了中国大陆民办高校面对着一些导致同型性的制度压力,包括从公立高校借鉴的一些做法,专业规范的形成与影响,以及越来越多的政府管制行为。趋同性已经在民办高校的一些办学行为中表现出来,如治理结构、招生的市场策略、教学模式等。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制度合法性力量较弱和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组织同型程度还相对较低。

尽管笔者对于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分别加以讨论,但是这两种环境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分关系,而是彼此交叉,可以相互转化的。迪马奇奥和鲍威尔指出,产生于技术环境的理性策略当被普遍采纳时,就转变为了制度规范。[8]例如,采取招生代理的做法开始是一些民办高校的理性选择,但是在民办高校互动过程中则变成了一种制度性的力量。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对于民办高校的影响权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最后,笔者建议,对于中国大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不存在着趋同或趋异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而是具有在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共同作用下多样性与同型性并存的情形。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同型现象,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多样性的现象,以及上述两种情况在什么条件下出现,又如何相互转化。用制度理论的语言来说,中国民办高校在管理形式上趋同,以符合合法性的要求,而在实质内容上则表现出趋异性的一面,以满足利基市场竞争性的要求,并且通过在形式与实质之间的松散连接,同时满足制度合法性与理性选择的需求。这是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综合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1]Huisman,J.,Meek,L.,Wood,F.Institutional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A Cross-na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J].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2007,61(4):563.

[2]Hrubos,I.Differentiation,Diversification,and Homogen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European Education,2002,34(4):56.

[3]Clark,B.R.Diver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Viability and Change[M]//V.L.Meek,L.Goedegebuure,O.Kivinen,R.Rinne(Eds.).The Mockers and Mocked: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Differentiation,Convergence,and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Oxford:Pergamon,1996:16-25.

[4]Geiger,R.Diversification in U.S.Higher Education:Historical Patterns and Current Trends[M]//V.L.Meek,L.Goedegebuure,O.Kivinen,R.Rinne(Eds.).The Mockers and Mocked: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Differentiation,Convergence,and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Oxford:Pergamon,1996:188-203.

[5]Meek,V.L.,Wood,F.Q.Conclusion[M]//V.L.Meek,L.Goedegebuure,O.Kivinen,R.Rinne(Eds.).The Mockers and Mocked: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Differentiation,Convergence,and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Oxford:Pergamon,1996:206-236.

[6]Van Vught,F.Isomorphism in Higher Education?Towards a Theory of Differentiation and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M]//V.L.Meek,L.Goedegebuure,O.Kivinen,R.Rinne(Eds.).The Mockers and Mocked: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Differentiation,Convergence,and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Oxford:Pergamon,1996:16-25.

[7]Van Vught,F.Mission Diversity and Reput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8(21):151-174.

[8]DiMaggio,P.J.,Powell,W.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2(2):147-160.

[9]Levy,D.C.Whe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Does Not Bring Ational Diversity[M]//P.G.Altbach(Ed.).Private Prometheus: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21st Century.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99:15-44.

[10]Meyer,J.W.,Scott,W.R.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Ritual and Rationality[M].London:Sage,1983.

[11]Levy,D.C.How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s Growth Challenge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M]//H.D.Meyer,B.Rowan(Eds.).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Education.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143-162.

[12]Mok,K.H.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the Privateness in Education:Challenges for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in China[J].Compare:A Journal of Comparative&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9,39(1):35-49.

[13]Bjarnason,S.,Cheng,K.,Fielden,J.,Lemaitre,M.J.,Levy,D.,Varghese,N.V.A New Dynamic:Private Higher Education.A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UNESCO2009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EB/OL].[2011-11-09].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8/001831/183174e.pdf.

[14]Hawley,A.H.Human Ecology[M]//D.L.Sills(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New York:Macmillan,1968:328-337.

[15]Hannan,M.T.Uncertainty,Diversity,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M]//N.J.Smelser,D.R.Gerstein(Eds.).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Fifty Years of Discovery:in Commemoration of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Ogburn Report,”Recent Social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6:73-94.

[16]Lawrence,P.R.,Lorsch,J.W.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1967:328-337.

[17]Pfeffer,J.,Salancik,G.R.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M].New York:Harper&Row,1978.

[18]Covalski,M.A.,Dirsmith,M.W.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Rise,Social Transformation,and Fall of a University Budget Categor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8,33(4):562-587.

[19]Larsen,I.M.,Gornitzka,A.New Management Systems in Norwegian Universities:The Interface Between Reform and Institutional Understanding[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5,30(3):347.

[20]Kraatz,A.X.,Zajac,E.J.Exploring the Limit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The Cause and Consequences of Illegitimate Ational Chang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61(5):812-836.

[21]Meyer,H.D.,Rowan,B.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Study of Education[M]//H.D.Meyer,B.Rowan(Eds.).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Education.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1-14.

[22]Dill,D.D.Will Market Competition Assure Academic Quality[M]//D.F.Westerheijden,M.J.Rosa,B.Stensaker(Eds.).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Dynamics20.Douro Series.Dordrecht:Springer,2007:47-72.

[23]Mok,K.H.Privatization Or Marketization: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Post-Mao China[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1997,43(5/6):547-567.

[24]Johnes,G.&Cave.,M.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on amo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M]//W.Bartlett,C.Propper,D.Wilson,J.L.Grand(Eds.).Quasi-markets in the Welfare State:The Emerging Findings.Bristol:SAUS Publications,1994:95-120.

[25]Kwong,J.Introduction:Market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in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0(20):87-92.

[26]Williams,G.The Many Faces of Privatization[J].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1996,8(3):39-57.

[27]Abbott,A.An Old Institutionalist Rea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J].Contemporary Sociology,1991,21(6):754-756.

[28]Greenwood,R.,Hinings,C.R.Understanding Radical Ational Change:Bring Together the Old and New Institutionalism[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4):1022-1054.

[29]Selznick,P.Institutionalism“Old”and“New”[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2):270-277.

[30]Stinchcombe,A.L.On the Virtues of the Old Institutionalism[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7,23(1):1-18.

[31]Tilak,J.B.G.Private Higher Education:Philanthropy to Profits[M]//Global University Network for Innovation(Ed.).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2006:the Financing of Universities.Houndmills,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Global University Network for Innovation,2006:113-121.

[32]Zha,Q.The Resurgence and Growth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J].Higher Education Perspectives,2006,2(1):54-68.

[33]陈学飞,王富伟,阎凤桥,等.独立学院地方性发展实践的政策启示——基于浙江省独立学院的实地调查[J].复旦教育论坛,2011(1):56-60.

[34]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9-20].http://www.edu.cn/jiao_yu_fa_zhan_498/20110708/t20110708_647259_3.shtml.

[35]Walsh,K.Public Services and Market Mechanisms:Competition,Contracting and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Public Policy and Politics)[M].Basingstoke,Hampshire:Macmillan,1995.

[36]Levy,D.C.The New Institutionalism:Mismatches with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s Global Growth[EB/OL].[2011-10 -05].http://www.albany.edu/dept/eaps/prophe/publication/paper/PROPHEWP03_files/PROPHEWP03.pdf.

[37]Levy,D.C.Chapter1:Growth and typology[M]//S.Bjarnason,K.M.Cheng,J.Fielden,M.J.Lemaitre,D.Levy,N.V.Varghese(Eds.).A New Dynamic:Private Higher Education.UNESCO:2009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Pairs,2009:7-28.

[38]Selznick,P.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M].New York,Evanston&London:Harper&Row,1957.

[39]Gornitzka,Â.Governmental Policies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1999,38(1):5-31.

[40]Scott,W.R.Organizations:Rational,Natural,and Open Systems[M].(Third ed.).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INC,1992:133.

[41]Tolbert,P.S.,Zucker,L.G.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3,28(1):22-39.

[42]阎凤桥.民办教育规模在同级教育中所占比例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04(9):64-70.

[43]阎凤桥.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的区域分布、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5):20-26.

[44]姜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变迁及其特性——组织社会学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08(2):25-30.

[45]阎凤桥.中国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形式及国际比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5):1-8.

[46]Levy,D.C.“Private”and“Public”:Analysis Amid Ambiguity in Higher Education[M]//D.C.Levy(Ed.).Private Education:Studies in Choice and Public Policy.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170-236.

[47]Cao,Y.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Labor Market in China: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Efforts and Initial Employment Outcomes[D].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7.

[48]阎凤桥.中国大陆私立大学组织特征的环境因素分析[J].中国大陆研究,2004,47(1):135-158.

[49]Yan,F.,Levy,D.C.China's New Private Education Law[J].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2003:9-10.

[50]郭建如.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与民办高校的组织管理特征——以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3(4):68-74.

猜你喜欢
民办民办高校办学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