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九华山

2012-01-21 16:15钱征
关键词:阳山楚辞屈原

钱征

(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安徽池州247000)

伟大的诗人屈原一生经历坎坷,曾遭遇流放,关于他的流放,有学者认为是一次,也有学者认为是两次,皆无定论。关于屈原的流放路线,许多学者作以考证,大致可以还原出一个路线图。屈原的《九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1]116,对于“陵阳”二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腾驰貌,另一种认为陵阳是楚地名,在今池州青阳县。笔者认为,陵阳应为地名,即池州青阳,今求证于方家。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但各时代所指范围有所不同:春秋、战国、秦及汉时,一般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屈原流放陵阳的时期,尤其是所谓楚“宣威盛世”之后,“江南”一词所指的范围,可能已包括了陵阳山区。屈原在江南创作的作品很多,其中与“陵阳九年”相关的,有《哀郢》《远游》和《招魂》等诗篇。

一、《哀郢》与陵阳

据《史记》记载:周显王五年(公元前310年),即楚顷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2]1417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即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在陵阳作《哀郢》。周赧王三十八年(公元前277年),即顷襄王二十二年,因秦兵攻占了楚国的巫都,又设置了黔中郡,黔中即辰阳、溆浦一带,屈原不得不复下沅水,涉洞庭,稍折而南,至长沙汨罗江,终于自沉而死。

司马迁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2]1949司马迁单独提到《哀郢》,可见那时还不曾有《九章》的总名。《哀郢》是屈原的作品,是无任何疑问的。司马迁云:“屈原既疾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2]1935屈原流放陵阳的时间,是在楚顷襄王时,但很难确定是哪一年。洪兴祖考证:“以此考之,屈平在怀王之世,被黜复用。至顷襄即位,逐放于江南耳。其云既放三年,谓被放之初。又云九年而不复,盖作此时放已九年也。”[3]135朱熹说:“此云九年不复,不知在何时也?”[4]83屈原此次被放逐,是得罪令尹子兰所致。楚怀王是死在楚顷襄王三年,屈原曾责备子兰,不该劝楚怀王入秦。如果屈原的再放,是在楚顷襄王初年,那么屈原在陵阳“至今九年而不复”[1]118,则“九年”只是表示多数的意思,古书中多有此例,在文义上也是说得通的。但《哀郢》曾暗示白起破郢之事,如“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1]等,证明《哀郢》必作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上推九年,那么屈原是楚顷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86年)始到陵阳的。是年,屈原已五十五岁。屈原终年六十四岁,在陵阳的九年,是他晚年时期的九年。

二、《远游》与南巢

关于《远游》的创作时间,朱熹认为是放逐期间;林云铭,字西仲,福建闽候人,清顺治戊戌进士,官徽州府通判,他认为是在江南时;游国恩教授认为,《远游》中的“南州炎德,桂树冬荣”、“使湘灵鼓瑟”,也是再放江南时作的;姜亮夫先生认为作于晚年,可能是在《怀沙》之前,屈原写好《远游》后怀沙而死;林家骊教授也认同姜亮夫先生之论。

笔者不仅赞同《远游》是屈原再放江南时写的,而且认为是在“南巢”之作,属“陵阳九年”之系列。先看屈原《远游》一段原文:

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1]164

文中“奚久留此故居”、“吾将从王乔而娱戏”、“至南巢而壹息”和“见王子而宿之兮”等句子,我们应予以关注。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尚书·仲虺之诰》曾有成汤放桀于南巢的记载。周时,为巢(伯)国地。春秋时,为楚属国,当时四至范围大致是:东到昭关(今属含山县),西至庐江,南达长江,北到巢湖。巢国多次被吴国所占。《春秋》: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公会吴于橐皋(今柘皋)。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灭吴,巢国还楚。

巢湖市的“王乔洞”,亦称“王乔仙洞”,事详《仙迹》。王子乔,则周灵王太子晋也。屈子《远游》篇有云:“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1]164,实指南巢国王乔洞,即位于今巢湖市北郊的紫微山下,是江淮之间唯一的石窟艺术宝库。明、清时,此洞被称为“巢县八景”之一。1956年,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另外,顺便提及“昭关”。今马鞍山市含山县的昭关,位于县城北7.5公里处的小岘山之西,两山对峙,峰峦逶迤不断,地势险要。据司马迁《史记》载:楚平王时,伍子胥因父兄蒙谗被杀出逃,投奔吴国时,途径此关。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鬚发的故事,在巢湖早已家喻户晓。关南正门,有“昭关”二字;关北之门,有“吴头楚尾”四字,皆名家所书。1989年5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之,《远游》中提到的“南巢”、“王乔洞”及“昭关”等均是陵阳地区附近的地名,即可佐证《远游》是屈原再放江南时而作。

三、《招魂》与庐江

根据《史记·屈原传》的赞语来看,《招魂》为屈原所作,是没有问题的。《招魂》首尾用骚体,中间主要用四言形式。每隔一句,句尾用一“些”字,与其它各篇用“兮”字不同,大概是摹拟南方巫音。尤其是“乱”,提到“南征”、“江南”和“路贯庐江”,《招魂》无疑是屈原再放陵阳九年时期写的。

屈原在“乱”里,不仅提及“汨吾南征”、“魂兮归来哀江南”,而且言“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倚沼畦瀛兮遥望博”。[1]221据《汉书》记载:“庐江郡,故淮南,文帝十六年别为国。金兰西北有东陵乡,淮水出。属扬州。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5]1262研究屈原的《招魂》,最重要的是明确,屈原所讲的“路贯庐江”,是否指今安徽芜湖至泾县、太平湖和陵阳的青弋江。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很明确:青弋江,在第一册《战国·楚越》图中,标为“浍江”;在第二册《西汉·杨州刺史部》图中,标为“庐江”,这就与《汉书》所讲的“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完全吻合了。充分证明了《招魂》中提到的“庐江”为陵阳附近的青弋江,《招魂》确为屈原再放陵阳九年时期的作品。

四、《离骚》与江南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的写作时间,应在被楚怀王疏远之后;而司马迁《报任安书》却言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则当在楚顷襄王当朝,即诗人再放江南时。在《离骚》中有“余既不难夫离别”[1]5,显然是放逐以后的口吻;有“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1]15,沅水、湘水都在江南,只有屈原再放时才到过这里;有“重华”一词,即帝舜,相传他死在苍梧,葬于九疑,其他皆在江南,距屈原的放地不远,

所以屈原又说到“朝发轫于苍梧”[1]18、“九疑缤其并迎”[1]25这一连串的地名,也可证明《离骚》是屈原再放江南时所作。《离骚》在追叙他当年立朝与党人异趋时言“老冉冉其将至”,则《离骚》之作显然在将老之后,与再放时作的《涉江》所谓有“年既老”的时候相去必不甚远。《离骚》还有“九死未悔”、“体解未变”、“死直”和“危死”之言,去国远逝之想,并在最后表明了一死的决心,若非屡遭挫折直至绝望,必不至此。还有“又何怀乎故都”[1]31一语,其被放离郢、悲愤沉痛的感情更显然可见。游国恩教授认为,《离骚》是再放江南时的作品。笔者不仅同意,而且还疑似其为屈原在江南“陵阳九年”时期的作品。

五、《九歌》与江南

《九歌》时地,亦向来没有定论。《九歌》这个名称,大概很古,《离骚》《天问》都提到它。至于楚人祭神的歌曲,为什么也用《九歌》为名,则不得而知。朱熹认为,屈原做了为《九歌》修改润色的工作,“原既放逐,见而感之,故颇为更定其词,去其泰甚”。[4]29这就表明,研究屈原搜集、整理的时间,也就是《九歌》写定的时间。关于《九歌》的创作时间,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3]55,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班固言:“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故髁窳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而汉中淫失枝柱,与巴蜀同俗。汝南之别,皆急疾有气势。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亦一都会也”。又“寿春、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师古曰:“诸赋谓《九歌》《天问》《九章》之属。”[5]1327-1328笔者疑似《九歌》与陵阳山(九华山)周围的贵池傩,有一定的渊源。

六、陵阳地名考证

周笃文先生认为:“如果说河南新郑的溱洧合流处是国风的摇蓝,湖南汨罗江是伟大骚人的栖息之所,那么安徽的陵阳则是中华诗国另一方圣地。特别是《哀郢》提到的陵阳,关系屈原晚年行踪,意义尤为重大。”[6]周笃文先生的看法,笔者是赞同的。在池州市境内,最古老的地名,第一个就是“陵阳”。“陵阳”出现在屈原自叙的《哀郢》里,标志着这个地名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

第一位为《楚辞》作注的东汉人王逸,把“陵阳”解作“凌阳”,认为是“意欲腾驰,道安极也”[5]1327-1328,显然未得要领。宋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补曰:“前汉丹阳郡,有陵阳仙人。陵阳,子明所居也。”[3]135宋代朱熹在《楚辞集注》中,注云“陵阳,未详”[4]82,将问题搁置了起来。蒋骥则据《哀郢》“今逍遥而东来”与“当陵阳之焉至兮”二句,认为屈原离郢东下,到达陵阳(今安徽青阳一带),这是他放逐的地点。在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里,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辖境难以详考,全图、分幅图都不画国界,唯战国中叶公元前350年左右可大致勾勒,另制诸侯形势图一幅,画出国界。笔者在其《战国时期全图》中惊喜地见到了“陵阳”、“爰陵”、“松阳”、“昭关”和“寿春”等地名;又在战国《楚、越》图中见到了“陵阳”、“浍江”(青弋江)、“爰陵”、“松阳”、“橐皋”和“昭关”等地名;《西汉·扬州刺史部》图中标明,“庐江”即今皖南地区的青弋江。这些地名,就在今九华山附近长江的南北岸边上。

青阳县境内的考古发现,也可以为此提供佐证。如青阳县龙岗春秋墓M1是一座春秋晚期的墓葬。[7]M1呈现的既有吴越器物又是楚墓形制的文化共存现象,是当时楚文化东渐、吴楚文化相互并存交融这一历史现象的具体例证。[8]

在古代,是先有“陵阳”地名、后有“陵阳山”,还是先有“陵阳山”、后有“陵阳”地名,不得而知。据明万历《青阳县志》卷一记载:青阳县,“春秋为吴地,吴灭属越;战国,楚败越属楚;秦,郡县天下,属扬州之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始析泾县西境地置县于陵阳山麓,曰陵阳县,属丹阳郡”。①

古时,陵阳山区域较广。据《江南通志》载:陵阳山脉自石台迤逦而来,直至宣州,今石台县、黄山区(太平)、青阳县、泾县、宣城等地,泛称陵阳山区。故这几个县的志书上,均有陵阳山的记载。九华山,当属陵阳山的主体部分,且陵阳镇在九华山脚下,故古人以陵阳山概称之。九华山,在旧志中,有称陵阳山、帻峰和九子山等。李白诗中的“陵阳山”,并非其改名的“九华山”,这一点是要注意的。总之,古称“陵阳山”,是与屈原《哀郢》自叙的“陵阳”、《汉书·地理志》的“陵阳”、汉置陵阳县及陵阳子明成仙的传说等有关,但源头却在战国时期的屈原那里。

陵阳山区是屈原放逐江南长达九年的地方,传说古时东山湾石桥东有棵古槐树,树下曾有大小两块记有屈原活动足迹的石碑。如今青阳县陵阳镇北首的“香池”,即是古陵阳的县衙所在。今九华山麓的莲花峰下,就居住着楚国江陵郡的熊氏望族。其南宋建炎二年戊申元旦九世孙熊仲芳拜撰的《熊氏始修宗谱序》《华峰熊氏宗谱》卷三《侨迁地志》,将这支熊氏自涿鹿、丹阳和江陵,迁至直隶青阳五溪槐花垅殿冲及繁昌等地的情况说的清清楚楚,并绘图示之。明嘉靖《池州府志》卷第五记载:“贵池,三闾庙,在城北望京门外,祀楚屈原大夫。又谷潭、李阳河、梓潼岭数庙,亦皆以灵异称。”②最近,笔者在池州市东至县龙泉镇黄荆港村屈家、屈墩和屈湾组,见到了清光绪年间重镌的《荆桥屈氏宗谱》,尤其是读了大宋元祐八年癸酉正月拜文林郎四十五世孙敏字愈严谨书的《荆桥屈氏源流序》后,感到特别兴奋。据《荆桥屈氏宗谱》记载:千六公屈敏,曾任青阳大尹,授文林郎,他是屈原第三子的四十五世裔孙,也是迁徙黄荆港的始祖。

七、屈原的流放路径

在春秋早、中期,楚国吞灭了北边的一些小国,打通了与中原的通道,竭尽全力争霸中原,此时,楚国的交通运输主要是在北方;从春秋中期开始,楚国的势力逐渐伸向淮河流域,灭掉了东边的许多小国,并开始与吴的争夺。此时,楚国除保持与北边的交往外,也开辟了通往东边的道路与交通。到吴被越灭掉以后,楚又灭越(公元前334年),如此一直到海边,悉属楚境,而楚与郢都的联系也就更密切了。楚与北方的联系,以陆路运输为主;而楚国境内,则以水上运输为主,屈原流放陵阳,走的就是以水路为主的流放路径。

据《史记》记载: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即楚怀王十八年,“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关外易之。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张仪乃请行。惠王曰:‘彼楚王怒子之负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于子。’张仪曰:‘秦强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皆从。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愿。’遂使楚。楚怀王至则囚张仪,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郑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不若为言而出之。’于是郑袖日夜言怀王曰:‘人臣各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张仪来,至重王。王未有礼而杀张仪,秦必大怒攻楚。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怀王后悔,赦张仪,厚礼之如故”。[2]1803《史记》又云:“郑袖卒言张仪于王而出之。仪出,怀王因善遇仪,仪因说楚王以叛从约而与秦合亲,约婚姻。张仪已去,屈原使从齐来,谏王曰:‘何不诛张仪?’怀王悔,使人追仪,弗及。”[2]1411郑袖言“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这句话尤其是要注意“江南”二字。屈原与郑袖,应属同一时期人。是年,屈原约三十岁。郑袖比屈原岁数略长。郑袖所说的“子母俱迁江南”的动机和目的,到底是什么,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一点,这与后来屈原放逐江南,不无研究价值;也与后来楚顷襄王复西取江南十五邑,不无研究价值。司马迁《史记》云:周赧王三十九年(公元前276前),即楚顷襄王“二十三年,襄王乃收东地兵,得十余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2]1418。在安徽出土的春秋时期的墓葬材料中,已经可以看到楚文化东渐与安徽土著文化融合并存的现象,而战国时期的安徽是楚向东扩展的重要场所。[8]在司马迁那段文字里,不仅提到“江南”二字,而且明指“东地”,更能说明屈原流放陵阳的路径是客观存在的。

据《史记》记载:周赧王六年(公元前309年),即秦襄王二十年,“昭雎曰:‘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2]1411昭雎所说的“东取地于越”,就包括陵阳山区。明嘉靖《池州府志》记载:池州府所辖贵池、青阳、铜陵、石埭、建德、东流县,“春秋吴地,吴灭属越;战国属楚,见春秋显王三十五年”。②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即楚威王六年,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公元前334年屈原约七岁。也就是说,屈原约七岁的时候,池州(包括陵阳、陵阳山)就属楚地了。

屈原的流放路径,走的是水路,这是古代部分学者认可的。明末清初时,注《楚辞》的人最多,其中值得称许的学者是蒋骥,他在清康熙、雍正年间写的《山带阁注楚辞》,是清代学者《楚辞》研究的重要著作。原书流传已少,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原刊本排印,后曾多次重印。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对个别错字作了必要的订正,并作了出版说明。在蒋骥《山带阁注楚辞》里,有详细的《楚辞地图》说明:“余所考订楚辞地理,与屈子两朝迁谪行踪,即散著于诸篇,犹恐览者之未察其详也。次为图如左。”[9]30考正地图五幅:一是《楚辞地理总图》,其中标有地名:池州、陵阳山、陵阳、石埭、太平和庐江;二是《抽思思美人路图》,怀王时斥居汉北;三是《哀郢路图》,顷襄初年迁江南,绘南渡至陵阳、庐江和陵阳山,哀郢止处;四是《涉江路图》,即招魂发春南征时系顷襄九年后事,标有涉江起处、陵阳、庐江和鄱阳等;五是《渔父怀沙路图》,即涉江后事,标有汩罗等。笔者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祠见到《哀郢路径》图,并顺道访鄂州,更觉得蒋骥之说可信。

郢都纪南城,经考古勘查,已发现有三条古河道和今水一致:一条从北垣外入城;一条从城外西南角绕至南垣外入城;二水在城中汇合后折向东流,在龙会桥处流出东垣,注入庙湖。今水、庙湖、海子湖、太泊湖和长湖连成一片,南有水通江陵县城、沙市,连长江。屈原流放出郢都,走的就是这条水道,故《哀郢》有“顾龙门而不见”之句。长江的中下游,战国时能全线通舟楫,已为出土的《鄂君启节·舟节》所证实:“舟节”水程,最东止于芜湖;然芜湖以下,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更利于通航。屈原当年流放陵阳,就是从夏首(今沙市东)顺江而下,至芜湖后,转经青弋江溯江而上,再经舒溪至陵阳河。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的评价也是中肯的:“以考原事迹之本末,次以楚辞地理列为五图,以考原涉历之后先,所注即据事迹之年月,道里之远近,以定所作之时地,虽穿凿附会所不能无,而徵实之谈终胜悬断。余论二卷驳正注释之得失,考证典故之同异……简其精要,亦自瑕不掩瑜。”[9]289

总之,屈原曾经流放到陵阳,陵阳为地名,在今池州青阳县。屈原高洁的人格、伟大的作品也对陵阳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广义上说,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诗人,他的诗篇在历史上曾发生积极的影响。屈原不仅忠于楚国,而且对楚国的风物人情都有深厚的情感。屈原在《哀郢》开头语中说:“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1]114朱熹对这两句诗是这样注释的:“震,动也。愆,过也。仲春,二月,阴阳之中,冲和之气,人民和乐之时也。屈原被放时,适会凶荒,人民离散,而原亦在行中,闵其流离,因以自伤,无所归咎,而叹皇天之不纯其命,不能福善祸淫,相协民居,使之当此和乐之时,而遭离散之苦也。”[4]81屈原在流放陵阳的九年中,对楚国的眷念之情、对人民的同情之心,深深地折磨着他。他放逐陵阳,远离国都,但一刻都没有忘记要返回郢都。

从狭义上说,屈原的道家思想对九华山的影响最早。九华山,素以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但那是唐朝以来的事情。最早在九华山进行宗教活动的,不是佛教,而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九华山,曾被列入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内,居第三十九位。③过去山志旧籍记载:道家代表人物窦伯玉,字子明,丹阳人,元封年间(公元前110—105年),为陵阳县令,人称“陵阳子明”,以黄老清静无为之术治理县政,“无欲而自化”;他又受到战国以来“方仙道”的影响,热衷于修炼“神仙术”,终于乘白龙飞升。西汉末年的刘向,就曾在《列仙传》中记述了窦子明成仙的神话故事。也是刘向,及至成帝时,典校经书,把屈原、宋玉、东方朔、庄忌、淮南小山和王褒诸人的辞赋,加上他自己一篇《九叹》,编成一集,名之曰《楚辞》,这时《楚辞》才又成为一部书的专名。

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之美誉,上溯它的文学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屈原。在屈原的《楚辞》里,有一篇游仙诗《远游》。神仙思想,出于道家。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盛行于南方。屈原由于广泛地涉猎各家学说和思想,所以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屈原的《远游》,从“重曰”开始到篇末,写诗人养生炼形,充满了道家的出世思想。如“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1]164九华山的道教历史,与其说西汉陵阳窦子明,不如说源头在战国时的屈原。还有屈原的《招魂》,与九华山周边的贵池傩文化,也有一定的联系。

综上所述,屈原走的是以水路为主的流放路径,即从夏首(今沙市东)顺江而下,至芜湖后,转经青弋江溯江而上,再经舒溪而至陵阳河。“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中的“陵阳”并非是“意欲腾驰,道安极也”[5]1327-1328之意,而是实指地名。流放期间屈原创作了《哀郢》《远游》和《招魂》等诗篇,对陵阳山一带道家思想的形成、贵池傩文化的发展等,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注释:

①明万历《青阳县志》卷之一,沿革,第一页,A面,有上下框。北京图书馆藏本。

②明嘉靖《池州府志》卷第五,祀典篇·庙祠,无页码,B面,有上下框。1962年6月,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景仰。

③《福地考》,引自陈蔚《九华纪胜》。

[1]林家骊译注.楚辞[M].上海:中华书局,2009.

[2]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2000.

[3]洪兴祖.楚辞补注[M].上海:中华书局,1983:135.

[4]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班固.汉书[M].上海:中华书局,2000.

[6]周笃文.屈原被流放最远到过安徽陵阳[N].中华读书报2006-02-24.

[7]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J].考古,1998(2).

[8]管丹平.试论安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墓葬[J].文物研究(第十四辑),2005(12):117—118.

[9]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中华书局,1958.

猜你喜欢
阳山楚辞屈原
The First Lesson of School
Spring Outing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李铁环作品
屈原和楚辞
小刺猬的烦恼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