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济惠 葛 峰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毕业综合实践“ISP”模式创新策略研究
——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徐济惠 葛 峰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文章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模式的现状及弊端,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毕业综合实践ISP模式,并探讨了ISP模式的效益。
毕业综合实践;ISP;创新
以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为手段的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是高职院校整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是在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前对其专业知识学习和工作技能的一次大检阅、总考核,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后一课。其实质为: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职应岗能力为技术应用能力的终点设计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实践锻炼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校将毕业综合实践环节列为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来实施,经过2学年的系统学习,指导教师向学生下发顶岗实习任务书和毕业综合实践任务书,安排顶岗实习的工作任务和毕业设计的撰写任务。当前,顶岗实习基本安排在企业、行业生产第一线进行,指导教师通过电话和网络等手段进行检查和指导,管理上存在着弊端。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要完成毕业设计书的撰写,指导教师则通过网络等对学生设计书进行修改和指导。最后,学生在毕业前返校进行答辩。
整个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少数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并没有抱着学习的态度投入到实习中。第二,设计书学术性与实习的实践性脱节,实习环节和设计书脱钩,实习对设计书的撰写并没有推动作用,导致学生对实习不够重视。第三,由于前期的训练和准备不充分,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撰写比较茫然,同时由于当前网络资源的便利,就会出现设计书雷同的现象,导致毕业综合实践整个环节质量偏低。第四,现场答辩主要针对学生的设计书内容进行,对学生在整个毕业综合实践的流程无法进行监控,导致考核的片面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没有能够启到应有的教学作用,最终使毕业综合实践成为一种形式。
究其原因,有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设计选题不当、指导渠道不畅、时间仓促等现实原因,但目前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所采用的总结式考核方式才是最根本原因。只有对高职毕业综合实践实行ISP模式管理即整体式设计(integral design)、阶段性推进(staged promotiont)、过程化管理(procedural management),才能解决当前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综合实践体系流于形式的现状,使毕业综合实践发挥教学引领作用和就业引导作用。
传统的高职毕业综合实践处于学生毕业前,是教学各环节的割裂状态,毕业综合实践与课程之间,顶岗实习与毕业综合实践之间,顶岗实习与就业之间彼此互不衔接,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我校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基本上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利用一学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训练,并通过实习环节中的工作经历完成毕业综合实践。但由于毕业综合实践与前期课程之间存在着脱节,使得顶岗实习与毕业综合实践缺少了必要的前期准备。完成的毕业综合实践往往存在着专业性不强的问题。
只有对高职毕业综合实践环节进行整体性设计,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从前期准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答辩整个过程进行整体设计,使前后目标一致,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实现从入口到出口的畅通,从而指向“就业”这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结合高职毕业综合实践的整体式设计,指导教师要为学生制定详细的阶段性学习、调研和实践任务,确定目标,分层实施,步步推进,为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保证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顺利高效的完成。否则,在阶段性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会白白浪费前期课程学习和实习中的宝贵时间,还会造成最终突击完成任务的被动局面。
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大致分为:
(1)行业调研阶段。了解相关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对目标行业和岗位形成一个初步认识,也为下一步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明确了努力目标。
(2)认识学习阶段。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安排学生通过实习,了解专业岗位人才规格要求、工作技能要求。目标岗位、人才规格和岗位技能的明确使学生更加重视下一步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为毕业综合实践环节与就业积累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专业实习阶段。安排学生通过专业实习与岗位工作更加深入地接触工作岗位,在校内教师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逐步确定来自岗位一线的实践性课题研究方向。同时,利用网络和文献资源,对所选方向进行基础性研究。为在顶岗实习中对研究方向的深入研究和设计书撰写做好充分准备。
(4)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前期的研究方向具体化为实践性工作项目。分项研究、逐步推进,从而完成最终的毕业设计。
从而学生形成一个“行业→具体岗位→实践性课题→实践性项目”的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的实践模式。
在毕业综合实践阶段性推进的基础上,为保证切实的实践效果,需要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过程化管理,对学生毕业综合实践的成绩采取形成性评价。传统的以顶岗实习鉴定书、实习周记、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和答辩作为毕业综合实践考核依据的方式,不足以保证毕业综合实践的过程有效性和最终资料的真实性。高职毕业综合实践的整体式设计和阶段性推进,使过程化管理成为必然。
高职毕业综合实践的考核应该是贯穿学生从前期准备、顶岗实习、设计书撰写、答辩到就业全过程的衡量。主要依据相关的原始佐证材料,包括指导教师出具的阶段性指导计划、指导记录、指导评价、毕业设计书评语;学生的阶段性实践成果,包括调研报告、实习周记、认识实习报告、专业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报告;学生的毕业设计书;企业出具的实习鉴定;答辩委员会评语;用人单位鉴定;以及能够体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受指导、现场操作或执行典型工作任务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等。并对于每一个项目赋予相应的分值,从而核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1.学生毕业综合实践成果显著提高。经过近2年的实践,发现我校学生毕业综合实践质量明显有所提升,选题更贴近行业、生产,成果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显著提高。
2.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得到普遍提升。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我们发现,学生在参与毕业综合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自主寻求解决方案,不再过分依赖老师的引导,学会了“边学边干”的学习方式。多数学生对书本知识无用的观点也得到根本改变,真正感受到多学多思多动手的乐趣。
3.指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迅速提升。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案例不断丰富,引领教学改革与创新,毕业设计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成果的转化。
[1]陈丽能,徐挺,孙慧平,楼土明.毕业综合实践导引(高职高专适用)[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2]陈志生,梁伟样.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存在问题与对策[J].浙江高等教育,2006,(4).
[3]李锋,袁克强.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毕业设计的必然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3).
[4]李伟庆,叶培群.论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训)的组织与管理[J].高教研究,2007,(1).
[5]杨亚丽,秦静远高职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6).
[6]张雪妮,徐挺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G71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752X(2012)01-0012-02
2012-01-14
徐济惠(1964-),男,浙江宁波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
宁波市2008年度教育规划课题《高职毕业综合实践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编号:ZW708095)研究成果。
刘晶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