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研究

2011-12-28 01:33李增明杜晓宁刘永敬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踝关节足球

陶 澜,李增明,杜晓宁,刘永敬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体育部,河北 秦皇岛 066000;2.河北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石家庄 050041)

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研究

陶 澜1,李增明2,杜晓宁2,刘永敬2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体育部,河北 秦皇岛 066000;2.河北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石家庄 050041)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10年春训的全国12支青少年女子足球队130名优秀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损伤发生率为132.8%,其中急性损伤占50.8%,慢性损伤占49.2%。损伤中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部最为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41%、34.4%和19.7%。对其病因、病程、损伤种类及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根据损伤调查结果提出了防治运动损伤的建议。

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治疗

足球是当今世界上最普及的体育运动,但足球运动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运动损伤的高发性。有人研究表明女子足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达235.4%[1],运动损伤已经成为优秀女足运动员过早离开赛场的主要原因。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队代表着中国女子足球的希望,因此如何避免青少年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过早出现运动损伤,一直是运动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种类、治疗方法及恢复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一般特征和发生规律,为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在河北廊坊国家训练基地春训的江苏A、江苏B、大连、四川、海南、北京、浙江、武汉、广东、上海A、上海B、河北共12支青少年女子足球队,130名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年龄 14.88±1.92岁,专业训练年限2.44±1.77年,其中运动健将2.5%,一级运动员17.1%,二级运动员28%,其他级别52.4%。

1.2 研究方法

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损伤的病程、损伤的部位、损伤的组织器官、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恢复情况等方面。由春训办公室将调查问卷统一分发给集训的运动队,由以上的各球队教练督促本队的运动员进行认真填写,同时与运动员、队医就有关问题进行座谈,并临场观察运动损伤的处理和治疗,查阅运动员的医疗档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2份,有效回收率93.9%,并运用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测试,结果r=0.816,P<0.01,表明此问卷是可信的。调查结果按个数统计,求其百分比,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122名运动员中发生运动损伤162例次,发生率为132.8%,其中急性损伤占52.8%,慢性损伤占49.2%。慢性损伤中有33例由急性损伤发展而成,与成年女子足球运动员235.4%的发生率相比较低。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教练员根据青少年女子运动员的生理解剖特点进行了科学训练以及相关人员提高了对运动损伤防治的意识。

2.2 运动损伤种类及部位

调查显示,从受伤的组织器官来看,肌肉、韧带是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损伤特征之一,其他组织如神经、内脏等受伤很少 (表1)。肌肉损伤主要是由于足球运动中肌肉收缩过于强烈或肌肉过分被牵拉,导致肌肉负担过大,一次性被拉伤或久而久之产生劳损。韧带损伤主要因为在足球运动中,加速跑、急停、急转、各种跳跃以及用力踢球等动作,都要借助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如果用力过大超过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就会导致相应关节的韧带损伤。从受伤的部位来看,膝、踝关节、腰部以及足部损伤在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中较为多见 (表2)。足球属全身接触性运动项目,对抗性强,需要经常在变换体位、高速奔跑中完成技术动作,且大多数动作都是由下肢完成的,所以损伤的部位集中在下肢非常符合足球这一项目的特点,尤其是踝关节和膝关节,由于它们本身的解剖生物力学特点加上足球运动中经常急停、变向等,致使上述关节所承受的力量过大,因此这两个部位的受伤率较高。膝关节损伤较高,多是因为强烈的外力作用下、动作粗野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造成的。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足球运动员以膝关节负重为主,而且多数使膝关节处于屈膝状态负荷,这一姿势恰好是膝关节的解剖弱点,所以常导致受伤。踝关节损伤常在大运动量训练及比赛时发生,也严重影响了训练和比赛。踝关节损伤主要是由于足球运动中绊倒、铲倒、蹬踏,两人“对脚”等现象时有发生,以及场地不平等原因造成,另外快速奔跑中的急停和起跳也会导致踝关节损伤。足球运动中几乎所有动作都有踝关节参与,对踝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力量要求很高,如果踝关节的这些素质较差就易受伤,特别是长期的磨损使得三角韧带和腓侧副韧带及第三腓骨肌在整个过程中几乎从来不能得到休息,这也是踝关节损伤较多的原因。最后,足球运动员腰背肌易受伤也与足球某些运动的技术特点相关,有些运动动作要依赖腰背部的巧妙发力来完成,如掷球,在长年累月的动作反复练习中,腰背肌肉承受过大的负荷,从而诱发损伤。

表1 运动损伤器官

表2 运动损伤部位

2.3 损伤的发生原因

青少年女子足球出现运动损伤除了潜在因素“本项目的运动技术特点和自身的生理解剖特点”外,还有很多的直接原因,调查结果详见表3。

表3 损伤发生原因

2.3.1 主观因素

运动员带伤训练、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预防观念的教育、缺乏运动损伤防治的有关知识等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因素,占35.1%。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青少年运动员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乐观[2]。面对这种状况,训练队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完善青少年运动员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让运动员明确人体运动的物质结构基础,理解技术动作形成的原理;还要加强能量消耗、疲劳恢复等运动医学方面的教育,对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经常提醒,教育运动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严禁带伤训练,加强自我医务监督,从而提高运动效果,减少运动损伤。

2.3.2 客观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的客观原因主要在于足球训练与比赛中身体接触频繁,女子足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技术风格日渐男性化,对运动员的要求较高。女子运动员相对于男子运动员各种机能比较低下,特别是骨骼细小,肌肉体积较小,支撑能力和力量较差,承受负荷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损伤原因中技术错误、力量不足、动作不合理占主要比重,约24%,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科学训练,加强体能练习也是防治运动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

2.3.3 科学训练方面

足球训练包括身体训练和专项技战术训练,训练缺乏科学性同样容易造成损伤。调查发现,局部负担过重、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疲劳、运动过量等,占损伤的35.8%。因此,针对足球训练,不能缺乏系统性,不能没有计划,不能凭一时的热情,必须长期坚持系统训练,并且在训练中根据身体机能、伤病等状况区别对待,分别训练不同运动员。

2.4 运动损伤的治疗措施

运动损伤是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理伤害[3],如果处理方法不合理,往往给运动员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损伤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因此合理地对专业运动员的损伤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冷疗法是青少年女足运动员治疗损伤的首选,占51.6%,其次是保护固定,占18%。中医治疗运动损伤是我国处理运动损伤的特色和优势,调查发现针灸和电针是治疗运动损伤的主要手段,占42.6%,其次是按摩,占25.4%,详见表4。

表4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

针对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容易出现的肌肉拉伤和韧带损伤,现代医学还没有特效药物,主要靠自身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辅助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肢体等物理治疗手段,这些方法大多需要伤后立即应用,它们能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缩短病变组织的愈合时间。此外,上述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切实有效。调查中还发现,运动员认为治疗损伤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冷敷,大多数运动员也掌握了这一方法,并且希望能多掌握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以尽量缩短损伤恢复的时间。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运动员出现的肌肉拉伤和韧带损伤的主要机制是气滞血瘀,经络不通[4]。针对这种病理,主张采用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原则,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电针、按摩和中药等,这些方法对治疗运动损伤有显著效果。在运动损伤的治疗实践中,针灸、电针、按摩应用已经很广泛,中药的使用相对比较少,仅占3.3%。中药外敷是传统医学治疗筋伤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治疗运动员的损伤有较好的效果,因此今后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实践研究,使中药治疗也成为治疗运动员损伤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2.5 运动损伤的治疗恢复情况

调查发现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损伤后的恢复时间较短,恢复程度也基本令人满意。其中一周以内恢复的占73.8%,一周至一个月以内恢复的占13.9%,一个月以上恢复的占 12.3%。另外,治疗彻底,能正常训练的占54.1%,部分恢复、可训练但需减少局部活动的占43.4%,没有效果、需要停止训练的占1.6%。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血液循环系统速度快,组织再生能力强;第二,随着运动医学知识普及,大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具备了一定的治疗技能,从而使运动员受到损伤后,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但是我们仍看到有些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很好,这些除了与损伤程度和部位有关外,也与治疗方式方法有关,需要我们综合考虑治疗策略。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在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损伤这一课题上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针对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完善青少年运动员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让运动员明确人体运动的物质结构基础,理解技术动作形成的原理;第二,应加强对运动员进行损伤预防常识的教育,使运动员自觉防止损伤;第三,在比赛和训练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易伤部位和局部负荷较大部位更应该活动充分,对容易受伤的部位应采用支持带加以保护;第四,科学训练,坚持系统训练、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等原则,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加强体能练习;第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运动员多掌握现场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第六,加强对中国传统医学中治疗运动损伤的中药外治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第七,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1] 马国川,欧阳孝.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规律及防治的初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1):61-63.

[2] 陶澜,刘永敬,李增明,等.青少年运动员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掌握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94-96.

[3] 马胜.江苏省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5):55-57.

[4] 董慧娟,崔景辉.河北省二级以上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及特点[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92-94.

The Research on Sports In juries of Excellen t Adolescen t Women Football Players in China

TAO Lan1,L IZeng-m ing2,DU Xiao-ning2,L IU Yong-jing2
(1.Department of P.E.,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Qinhuangdao 066000,China;
2.Department of Human Sport Science,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W hile the national adolescent women football team was on sp ring training in 2010,this study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spo rt injuries in a sample of 130 excellent football women p layers from 12 women football team sw ith themethods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occurrence rateof adolescentwomen football palyers’spo rts injuries is 132.8%,in w hich the acute injury is 50.8%and the chronic injury is 49.2%.Themost common injuries occurred in knee,ankle and waist.The occurrence rate is 41%,34.4%and 19.7%respectively.The int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es to the cause,the injury course,injury type,and remedy were conducted.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several suggestions to p revent spo rts injuries were p roposed.

young women football athlete;sports injury;p revent;remedy

G804.53

A

1008-3596(2011)05-0094-03

2011-12-25

陶 澜 (1973-),男,河北唐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踝关节足球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