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研究

2011-11-06 06:47姚文平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电工电路

姚文平

(福建省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 福建 福州 350600)

关于《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研究

姚文平

(福建省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 福建 福州 350600)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促进自身发展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有效教学是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的关键。本文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例、引导入门、增加实验实训教学和师生互动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探讨了《电工基础》课教学的课堂有效性。

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实训教学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电子电气类与机械类等专业一年级的必修课,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公式多、计算量大、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只有初中水平物理知识的中职生来说,要学好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不少教师面对学生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看小说、聊天等屡禁不止的现象很是无奈。有时一节课全班只有几人在认真听课。课堂纪律不佳、教学效果弱是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教与学的效率都大打折扣。面对这种现象,作为职业中学的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对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感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是摆在职业中学专业教师面前的难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其有效性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知少到知多,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有兴趣。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尝试与探索。

充分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它使学生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积极探索,且产生积极的情绪色彩和倾向心情,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据此,教师可通过一些措施培养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比如:充分利用实物、实验、投影、幻灯、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直观教学手段。把信息技术引入《电工基础》教学中,这既是新课改的方向,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既可以使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感观,又可以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降低学习的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向课堂要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例如,“信号与系统概述”这一章,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播放“有插座就能上网”的电力猫视频资料,以及现在国家正在实现的电话、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的资料,让学生从感观上了解“原来电力线路也能上网,电视、电话、网络可以共线。从而引入信号的基本知识、载波通讯等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收集电力线路传输信号的种类,并在课堂上交流,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从另一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紧密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能引入日常生活的问题,用电工基础的知识来解答,就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这就说明 《电工基础》课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让学生从课本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的学习,加强课程内容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用电工基础的知识来解释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学习的重要性。如学习“磁场和磁路”、“电磁感应”知识时,介绍“和谐号”动车、磁悬浮列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和磁性医疗仪器的原理,让学生感受“电磁感应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又如,笔者在教“电能和电功率”这节内容之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电器,让他们记下电器铭牌上标明的 “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观看家里的电度表等,之后上“电能和电功率”课时,他们带着问题学习,会比较关注,并会积极提问。课后还可布置学生估算家里每月的用电度数、大约每月电费是多少等等。这样联系生活教学电学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同时觉得学有所用。例如,笔者在讲交流电路的功率时,向学生展示一种市面上出售的“节电器”,并把它解剖给学生看,使学生看到所谓的家庭“节电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电容器,这时从电容器在家庭用电中为什么能“节电”来引入有效交流电功率的知识,让学生再探究为什么“节电”的答案,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家庭用电大多是感性负载,而“节电器”可以提高家庭用电的功率因数来达到“节电”的目的。同时指出,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电路的无功电流,也就使得无功电流在传输线上的损耗下降,对于具有较长传输线的用户,例如,大工厂或者是分散型的住宅或别墅型住宅,因传输线长,线路损耗大,这类用户如果采用“节电器”,减少电路的无功电流,就可以节电。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作用。按照“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来设计课堂教学,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

重视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感觉并不难学

《电工基础》是电类专业的专业入门课,本门课程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电工基础》的第一章“电路的基础概念”,基本上是初中物理电学中已学过的内容。但还有很多学生对这些概念不是很清楚,可以最简单的具体电路 (如白炽灯电路等生活中常见电路)为例来说明“电路”,让学生能看到实际电路中的“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通过控制开关,能控制电路的三种状态,从而认识“通路、开路、短路”概念,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真实化,化难为易,使学生容易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学习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能和电功率等也应通过实验演示加深认识,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和掌握。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比第一章基本知识难度大一些。可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找出共同点与差导,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对比、电池组的串并联对比、电阻的串并联结对比、电位与电压的对比等。通过比较能充分揭示特征、规律,降低学习难度,加速学生的理解过程。有条件的可以用电路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电路器件的连接与测试。学完第一、二章应该进行单元总结。单元总结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复习提纲、理清思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掌握了前两章的电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万用表的使用以后,就可算是入了门,为学习后续课程及有效学习打下了基础。

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电工基础知识与电工技能相结合,即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例如,教“万用电表的基本原理”这一节时,课本有6个知识点要讲:(1)表头;(2)直流电压的测量;(3)交流电压的测量;(4)直流电流的测量;(5)电阻的测量;(6)使用万电表的注意事项;将这些知识点与《电工技能与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曾祥富、邓朝平主编,有配套光盘)中的“常用电工仪表”中的“万用表”结合起来学。先放光盘中的仿真软件,光盘中配有仿真教学,然后模仿。仿真软件有普通常用的MF—500型、MF—47型等5种万用表供选择,还有数字万用表,可以看到“外型、结构、面板、使用”选择其中任一项,都有具体仿真,通过投影放大,每个学生都能看得很清楚 (如果实验室没有投影可以把万用表带到多媒体教室),边看边学边做,点“使用”时可直接模仿,并得到规范的操作指导,如果操作不规范,还能提示错误。这样教学生动形象,可克服单纯讲解理论的枯燥说教,使学生容易理解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而掌握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这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是电类专业学生的必要电工基础技能。《电工基础》课与电子技能也可相互结合进行教学。如阻容元件的识别与检测、电感元件的初次级绕组判别等应与电工基础相关单元教学相结合,边学理论边做实践练习,这样有利于提高《电工基础》学习的有效性。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所思有所悟,从而领悟知识点。在讲三相交流电的负载时,笔者做了个实验,用3个同一功率的灯泡(220V/60W)分别接到三相电源,3个灯泡同时发亮,这时把三相电源的零线剪掉,学生惊奇地发现电灯还在亮!从这一实验引入三相负载的知识,此时,如果有一个灯泡烧掉,另两个灯泡又会怎样?并讲解为什么电力线路中发生中线断线会造成用户所有电器烧毁的严重事故。

加强课堂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相互促进,互相依存。“师生互动”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师生互动中学生要靠教师来组织调动,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例如:在“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一节,笔者做了个演示实验(参见图1)。笔者先提问“哪个同学愿意来协助老师做这个实验”,然后选择举手踊跃的学生来当助手,双刀双掷开关S分别接通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时,测量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具有相同的电压,让助手也测一下电压,并告诉全班同学,但接通两种电源时灯泡的亮度却不同,接入交流电的灯泡明显暗很多,这时有很多学生感到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时再请助手来分别测电灯上电压和线圈上电压,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助手测出的读数,其他学生在下面就会注意到加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在电灯上和线圈上分配的电压不一样。有的学生还会发现,加上交流电压时,电灯上电压加上线圈上的电压不等于电源总电压。这时教师做解释,那是因为交流电通过电感线圈时会产生感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对电流形成阻碍作用。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图1 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示意图

充分肯定学生成绩,实行教学多元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就是看半期、期末试卷考绩,这种评价方式目标单一,方法简单,功能偏移。因此,必须改变这种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评价、重知识评价轻技能评价、重分数评价轻能力评价的做法,实行多元评价方法,把学生学习的各个过程、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学习情况纳入《电工基础》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的评价方法能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提高电工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电工知识与技能的综合素质。笔者采用电工基础理论40分、技能操作40分、课堂表现10分、出勤10分的分数比例;基础理论成绩基本以试卷为主,技能操作根据每次实验或实训的操作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填写情况、安全用电等来确定成绩。学期技能成绩取平时技能成绩的平均数折算成40%后记入总分(参见表1)。

表1 教学多元性评价评分表

总之,《电工基础》课程所涵盖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采用的教学形式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侧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论课,有侧重动手实践的实训课。众多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形式在客观上要求专业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充实并熟练应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王在扑,周水菊.高职院校有效性教学的探讨[J].大家,2010,(8).

[2]林峰.中职学习电工、电子实践课教学方法浅析[J].科技信息,2007,(23).

3]曾祥富,邓朝平.电工技能与实训(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周绍敏.电工基础(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G712

A

1672-5727(2011)12-0087-02

姚文平(1965—),女,福建古田人,福建省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讲师,电工电子组教研组长,福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电工电子教研组教研员,主要从事电工基础、电子线路、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等基础课程教学及研究。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电工电路
电路的保护
特变电工
解读电路
特变电工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