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踹腿与步法有效结合的战术效果探析

2011-11-06 06:58于旭洋
武术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腿法步法战术

于旭洋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侧踹腿与步法有效结合的战术效果探析

于旭洋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与论述散打侧踹腿技术以及步法和战术的协调配合,探讨侧踹腿技术的特点、步法的实用性、战术效果,训练方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和战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散打侧踹腿步法战术效果研究

前言

散打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中华民族风格的格斗项目。侧踹腿是散打技术中和实战中威力和使用频率较高的腿法技术之一,它是直线运动,具有速度快、力量大、突然性强、攻击距离长、打击范围广等运动特征,不易防守。该技术既可以阻截对手的进攻,也可以实施重创对手,而且配合步法的运用,高可击头,中可击肋,下可击腿。加之合理战术的恰当运用,在散打实战比赛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战术效果。

1 侧踹腿技术的特点

1.1 侧踹腿技术的实用性

侧踹腿技术的优势在于:技术路线直,有利于中线的进攻;做功距离长,利于力量的发挥;打击距离远,有利于对自我进行有效的保护;进攻面大、进攻点多,利于对对手进行多方位击打。

侧踹腿是与各类格斗项目对抗中非常实用和颇具威胁力、杀伤力的技术之一,运用过程中突出快、稳、狠、准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散打与外国搏击项目的对抗中,侧踹腿技术屡次显示其巨大威力。如中日对抗赛中,日方称之为“神秘的直线技术”;在中泰对抗中,面对泰国选手鞭腿力量巨大的特点,中国选手利用侧踹腿屡次击中或堵击对手,是泰拳中鞭腿力量大的特点得到有效遏制,从而取得比赛胜利。

1.2 侧踹腿技术在实战比赛中的重要性

自散打项目开展以来,腿法的训练一直被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比赛,尤其是侧踹腿技术,因其力量大,可攻可守,动作快,假若时机掌握恰当,能重创对手。因此,侧踹腿成为散打比赛的主要进攻和得分技术之一。

通过对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散打比赛中各种腿法运用情况的数据统计(如表1),可以明显看出,侧踹腿在比赛中出腿次数最多,使用频率最高,在所有的腿法技术中的百分比构成中占43.7%;在所有的腿法技术的得分构成中,侧踹腿攻击得分最高,占44.7%。

由表1可以看出,在散打实战或比赛中,侧踹腿是散打运动员有效的得分武器,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把握战机、克敌制胜的有力法宝。同时,侧踹腿也是配合各种拳法及其他腿法的重要连接动作。所以说,侧踹腿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获胜的有力武器。

表12009 年山东师大散打比赛各种腿法运用情况统计表

2 散打中的步法

2.1 步法的重要性

步法是散打实战中的最基本的技术内容之一,散打实战技术是建立在步法基础之上的。拳谚有云:“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说明步法是决定技术发挥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攻防的方法,攻防的目标,还是攻防的速度,攻防的距离,还是反应的速度等等,都是靠灵活有序的步法技术来配合完成的。散打比赛中,双方不会僵持而立来等待对方的进攻,而是在不断的移动中不断捕捉战机。“拳到步不到,打人不为妙;拳到步也到,打人如拔草”,步法是散打运动的根,没有灵活的步法,再好的格斗技术也无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实战对抗中,只有依靠灵活敏捷的步法移动,才能有效地发挥攻防技术,很好的保护自己和有力的打击对手。

2.2 步法的技术特征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中提出“脚法轻固,进退得宜”的步法技术要求,现在转义的表达则是“活、疾、稳、准”。

活是指步法移动和变换要灵活、敏捷。运动时虚实变换,轻松自如,让对手抓不住自己重心移动的规律。判断对手的重心所在是使用步法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疾是指步法的移动速度。散打实战的双方,任何一方的进攻,都必须以最快速的步法接近对手,在有效的距离内发起进攻。同时还必须有能力迅速的撤出,以避免遭到对手的击打。

稳是指步法移动的稳定性。在移动步法时,首先要避免两腿交叉的不稳定状态,其次,要保持重心的稳定。

准是指步法移动的准确性。准确的移动步法,能为进攻、防守和防守反击赢得时间和创造时机。进攻时,步伐太小,不能产生最佳进攻效果;步伐太大又影响下一次的进攻和回位防守。防守时,如若步法移动的距离不够,就可能被击中;移动的距离过大,就不利于反击对手。

3 侧踹腿与步法有效结合的战术效果

侧踹腿既然是散打实战比赛中有力打击对手的技术,而步法又是技术发挥的前提和基础,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及比赛中为了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一技术,就必须将侧踹腿与步法有机结合,使之发挥更大威力,将侧踹腿这一技术灵活运用,以取得实战比赛的胜利。

战术效果,一般是指在散打实战比赛中,运用战术后,对对手所产生的影响或对比赛战局的影响。

侧踹腿既然作为一种颇具威力的技术,结合步法的运用,即可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战术效果。

3.1 进攻型战术效果

当前散打比赛的战术思想是“积极主动、以攻为主、快速灵活”,进攻是主要的得分手段和打法。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把握侧踹腿进攻的节奏是取胜的关键。要掌握主动权,就要运用多种形式进攻,如佯攻、速攻、抢攻等,把不同节奏的各种战术都合理的组织起来,以取得比赛的良好战术效果。

3.1.1 运用侧踹腿技术进攻的时机

对手进攻姿势有误时:假设A、B双方对峙,A前拳没有防护好自身头部,此时B可以采用快速垫步,以侧踹腿攻击其正面部位,比如面部、胸部,此时可以有效打击对手。

对手身体暂时失去平衡时:A、B双方在通过步法的移动各自寻找战机,A由于不慎身体失去平衡,此时B可以见机利用滑步侧踹腿迅速踹击A,可以取得良好的战术效果。

对手欲后撤瞬间:A、B双放对战,A欲后撤寻找战机,此时B可以纵步追击A,并出击侧踹腿,快速踹击对方,可以有效击打对方。

对手做假动作诱攻瞬间:假定A、B双方对峙,A欲做假动作迷惑B,A重心稍向前,做出假装攻击的动作,此时,B可以迅速纵步接近A,同时出侧踹腿踹击A面部或胸部、腹部,可以取得良好的击打效果。

3.1.2 强攻战术效果

强攻战术,是指强行突破对方的防守动作后发起的攻击。强攻战术的运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力量、速度、耐力素质比较好,但技术不如对方;身体素质好,技术比较全面,但比赛经验不足。假定A、B双方实战,但是由于B的速度慢于A,此时A可以采用强攻战术,迅速利用步法的快速移动,接近B,并迅速提膝,利用侧踹腿踹击B的面部或胸部,可以给之以重创。

3.1.3 迂回战术效果

迂回战术,是指利用步法的移动从侧面进攻。假定A、B双方实战,由于B的身材比较壮实,抗击打能力比较强,此时A可以通过步法的移动来躲避B的进攻。同时运用步法的迅速移动,带动比赛节奏,使比赛按照A的节奏来进行。待到时机成熟,A可以迅速移动到B的侧面,迅速出击侧踹腿,可以击中B,从而取得良好的击打效果。

3.1.4 制短战术效果

制短战术,是指击中力量专门进攻对方的薄弱环节,制其所短。每一名运动员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利用制短战术,关键在于是否了解和掌握对方的短处和弱点。假定A、B双方实战比赛。由于A了解到B的防腿能力比较差,B运用拳法进攻,但是在攻击的同时,B没有利用防守拳保护好头部,将头部暴露,此时A可以运用后撤步躲过B的拳法进攻,而后利用空当,迅速滑步侧踹,击打B的面部,可以取得良好的击打效果。

3.1.5 重创战术效果

重创战术,是指用力量击打对方,使其失去战斗力。假定A、B双方实战,由于B的耐力比较差,此时B体力不支,处于被动防守状态,A可以运用步法移动,寻找其防守空当,经过准确、果断、迅速的判断后,垫步侧踹,攻击B,由于B体力不支,此时必定使其受到重创。

3.1.6 边角战术效果

边角战术,是利用对方退到擂台边缘怕掉下擂台的不利心理状况进行的攻击战术。比赛中,应有目的地将对方逼到擂台的边线或角上,造成对方的心里恐惧而导致其动作紊乱,便可见机行事。假定A、B双方实战比赛,A运用灵活迅速的步法移动以及具有威胁力的动作,将B逼到边线,此时B由于害怕掉下擂台,必定内心慌乱,防守及攻击动作紊乱,A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迅速提膝收腿,运用侧踹腿攻击B,可以取得良好的击打效果。

3.2 防守型战术效果

3.2.1 单纯防守的战术效果

由于侧踹腿是直线型腿法,攻击距离远,攻击面广,在对战双方交战时,可以起到良好的防守效果。

假定A、B双方实战比赛,由于A的实力略强于B,此时A已经将B逼至擂台护栏旁,欲使用重拳将B击倒,此时B可以采用闪步,躲开A的重拳攻击,并迅速提膝收腿,做出防卫姿势,A固然不敢冒进,恐受B侧踹腿的攻击,此种步法与侧踹腿的战术结合既可以避免被对方以重拳击中,又可以使对手不敢贸然进攻,为自己组织进攻争取时间和战机。

3.2.2 堵击战术效果

侧踹腿堵击也称截击防守,它是一种积极的防守战术,它是在判断的基础上,提前阻截对方的进攻动作,或者破坏对方的进攻路线甚至使对方失去平衡,以利于反击。此外,堵击可以在很多情况下直接得分。

假定A、B双方实战比赛,A欲垫步出前鞭腿击打B,此时B已看出对方意图,可以先于A迅速利用前击步,提膝收腿,待A出鞭腿时B可以利用直线型的侧踹腿堵击对方的弧线型腿法,使A的鞭腿发挥失效,甚至可以使其失去平衡。

从2009年第九届全国少林子无门武术争霸赛技术统计中可以看出,侧踹腿堵击在散打实战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见表2)。

表22009 年第九届全国少林子无门武术争霸赛各种堵击技术运用统计

由表2可以看出,在堵击技术中,拳法的运用次数是最多的,但是拳法路线短,不能够每次都能有效的堵击对手。侧踹腿使用次数较多,而且堵击效果明显。在比赛中,堵击侧踹腿中途拦截,以达到后发先至的目的,较之别的堵击技术,具有比较明显的战术效果。

3.3 扰乱对方防守的战术效果

散打赛场上情况瞬息万变,一旦防守失利,则必给对方以可趁之机。利用侧踹腿可以干扰对方的防守,伺机寻找空当,给对方以有效打击。

假定A、B双方实战对决,由于A防守严密,B欲攻击对方,但苦于无处下手,此时,B可以佯攻,重心迅速向前,给对方以进攻假象,A此时后退防守,B可以趁机迅速垫步提膝侧踹,假若没有击中,A此时防守定有松懈,B在脚落地之时,用左右直拳攻击A,可以有效击打对方。

3.4 防守反击型战术效果

无论是国外的自由搏击、跆拳道、泰拳,还是中国的散打,进攻与防守的关系都极为密切。单纯的进攻并不是上乘的打法,单纯的防守更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总是进攻中有防守,防守中有进攻,防守和进攻同时或交替进行。防守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方法,但不是单纯的消极防御。不仅要选择正确的防守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为反击创造条件,反击才是真正的目的。在防守反击时,对方的进攻不论是拳法、腿法或拳腿组合进攻,我们都不能一味的后退,必须在闪避中寻找对方防守的薄弱部位,有意识的调整角度,利用侧踹腿予以反击。

运用侧踹腿技术进行防守反击的时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3.4.1 合理抓住时间差打反击战术

假定A、B双方在实战对峙,A突然利用高鞭腿来攻击B的肋部,B提膝收腿防守,A将鞭腿动作完成后,在其腿下落过程中,B可以利用该时间差,迅速出滑步侧踹腿,踹击对方躯干部或头部,会取得较好的击打效果。

3.4.2 合理利用位移差打反击战术

假定A、B双方在实战对峙,A利用侧踹腿攻击B,此时,B可以迅速利用左闪步调整自己位置,避开对方的攻击,然后迅速运用右腿侧踹腿技术踹击A,可取得良好的击打效果。

3.4.3 合理抵抗进攻,然后打反击战术

假定A、B双方在实战对峙,各自寻找战机,A突然利用左右直拳组合攻击B,此时,B可以提膝收腿,利用腿部力量与A的直拳组合对抗,然后迅速出侧踹腿,踹击A方,可以取得良好的击打效果。

4 提高侧踹腿与步法有效结合的训练方法

4.1 信号练习法

在散打运动员的侧踹腿训练中,教练员可以让队员列队,然后实战姿势准备,脑海中有一个假想敌,并集中注意力,队员听教练员口令。哨子一响,队员便以最快速度出击侧踹腿。这样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即在比赛中,一有机会,运动员便可以迅速出击侧踹腿击打对方。

4.2 活动沙袋练习法

训练中,击打沙袋练习时,可以推动沙袋,使之处于自由晃动状态,然后运动员根据沙袋晃动的距离与程度,调整步法,并以侧踹腿踹击沙袋。这样可以有效练习队员的反应能力以及侧踹腿踹击时步法的调整。

4.3 移动靶喂引练习法

假定A、B双方进行侧踹腿练习。A手持脚靶作为B的假想敌。A可以利用步法向后、向前、向侧面等各个方向迅速移动,然后迅速亮靶,此时B根据A的移动方向以及亮靶的时间,利用步法调整自身与A之间的距离以及实战姿势,在A亮靶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迅速运用侧踹腿踹击脚靶。

4.4 时间差练习法

假定A实战水平比B高。在侧踹腿的训练中,A与B对峙。A身穿护具,然后A可以运用拳法或其他腿法对B进行攻击,攻击之后故意暴漏空当与破绽,此时B根据场上情况,运用步法迅速调整与A之间的距离,在A动作收势之后迅速出击侧踹腿。这一训练方法意在训练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打时间差,寻找空当与战机的能力。

4.5 条件实战练习法

教练员可让A、B双方穿戴护具,并进行实战,但实战的要求是只允许比赛双方出击侧踹腿或防守。A、B双方可根据场上情况,运用灵活的步法调整身位,抓住有利时机出击侧踹腿。

4.6 实战练习法

实战练习相当于比赛。双方可以采用任何比赛中允许的攻击方法来进行对抗。假定A、B双方实战,B可以根据A的进攻动作来进行防守、进攻或防守反击。例如A出鞭腿攻击B,此时B便可以迅速调整步法,以侧踹腿这一直线型腿法来化解A的进攻。

[1]刘金波.散打侧踹腿的教学及其在比赛中的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8(2):23-24.

[2]赵永军,付金芳.浅析侧踹腿在散打比赛中的防守与反击[J].安徽体育科技,2009(4):50-51.

[3]刘映海.散打基本步法解析及练习方法[J].搏击,2008(2).[4]钟冬根.散打实战中侧踹腿堵击的运用及训练[J].科技信息:235-236.

[5]赵国庆.从现代散打步法存在的问题看竞技散打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6]张胜.侧踹腿技术的教学与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2(6).

The Tactical Effec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Step Side Kick and Effective Footwork

Yu Xuyang
(Institute of PhysicalEducation,Shandong Normal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revie,the paper does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echnology and Sanda Side Kick footwork and tactical coord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de kick,practice of steps,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actical effects,all thes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anda player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awareness and tactical levels.

Sandaside kicksteptacticsdiscussion

G85

A

1004—5643(2011)01—0070—03

于旭洋(1987~),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发展战略研究。

猜你喜欢
腿法步法战术
跆拳道传统品势与新品势的腿部技术特点比较探究
论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应用
中间战术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品味“翻译六步法”
论散打腿法技术及其实战运用*
论散打腿法与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