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成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对刘翔现象的文化学剖析
魏志成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刘翔作为中国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退赛,再到2009年10月刘翔复出,引发出了“刘翔现象”。通过对“刘翔现象”的文化学剖析,一方面透视了观众观看竞技体育运动时心态的不成熟以及媒体和商家大肆炒作和包装刘翔,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国体育在今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借鉴,有利于我国体育的健康发展。
刘翔现象媒体观众
从中国田径的历史来看,在这个领域中国一直缺少一位体育明星,然而刘翔的出现终于可以弥补这一空白,同时也给了社会各界人士一个深刻的启迪,“破除舆论,振奋精神”是体育明星价值的所在。而且告诉我们竞技体育没有禁区,只要我们自身去努力,同样可以在欧美选手所垄断的田径领域获得一席之地。今天的刘翔可以说已经是中国体育的一个招牌性人物,也是一种日渐升值的隐形资产。所以我们如何去保护好刘翔,如何去用好刘翔,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一旦我们自己头脑不够清醒,一直去追逐他,追捧他,总是以他的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他,不能理性的认识他;不能有一颗成熟的心态去面对他,最终可能会导致这位明星的“流失”,到时候那将是中国体育的一大悲剧。
刘翔在2004年夺得了冠军之后,就被人们誉为中国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给中国的田径项目创造了历史性的突破。刘翔的辉煌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刘翔的失败却也会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创伤。总之,刘翔的出现注定会是观众,乃至媒体和商家们心中永远的话题。下面从三个阶段分析刘翔经历的风风雨雨。
2.1 媒体反应剖析
刘翔在2004年雅典夺得冠军时,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开始追捧、赞扬、大肆“轰炸”刘翔。而当2008年刘翔因伤退出比赛,媒体却不能表现出大度的一面,去理解,去宽容刘翔,而是,持质疑的态度。然而刘翔再次复出,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时,媒体又蜂拥而至,有的还要和刘翔合影留念。一些赞扬的报道又开始漫天飞舞。
从表1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媒体在给刘翔作报道时,还是不够理性,不够成熟。当刘翔取得好的成绩时,大家就都来表扬和追捧他。而刘翔失败时,媒体却不能给与理解。这样的举动不能体现出一个记者所应有的素养。刘翔成功了,我们当然高兴、开心,为他祝贺,我们希望他能飞的更高。但是媒体这样的报道,表现的很俗,我们很伤感,要对其批评。所以要求我们的媒体以后在对事态的报道时应该变得理性一点,成熟一点。相信通过对“刘翔现象”的剖析,能够帮助媒体在报道的专业性和事态的宣传性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表1 媒体对刘翔态度变化汇总表
2.2 媒体对刘翔影响的剖析
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是的,当一个人在受到一定的压力作用时,可以促使他完成一些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压力是种无形的东西,它有自己的限度,有自己的控制范围。一个人如果所承受的压力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使这个人努力的结果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刘翔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为了给祖国赢得荣誉,再背后默默的训练,那些辛酸和汗水是媒体们所看不到的。每当他站在赛场上准备比赛时,所要承受的压力更是人们所不能感受到的,但是他要将这种压力转化成自己的动力去认真的投入比赛。如今,当刘翔在这样一个退赛的现实面前,又得面对媒体这样反复无常的报道,内心承受的压力比在运动场上所受的压力更要大,这种压力会使刘翔变得疲倦起来,怎么可能有好的心情去养伤,去训练,去给观众上演神奇的时刻。媒体都想看到刘翔夺冠,是的,冠军的取得是可喜的,但也是暂时的,怎么才能在以后的比赛中再创佳绩才是更重要的。首先要给他一个良好的心态去投入训练,去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比赛的氛围。其次不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不必要的压力。都是中国人,都是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战。刘翔知道自己所背负的责任有多么的重大,但是他必须去自己调节,去缓解压力。我们媒体虽然不能和他一样去比赛,但我们在幕后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最起码做到人性化报道。这样刘翔就可以不用顾及各种各样的舆论和无形的压力,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去。
3.1 观众舆论的剖析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凭借自己出色的发挥,平了世界记录,并一举夺得了冠军。这样一个优异的成绩使得观看了比赛的观众兴奋不已,亿万观众都表现的激动、开心和自豪。然而2008年的退赛一下子使得刘翔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大降低。经过一年的修养。刘翔在上海终于复出了,并且以13秒15的成绩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样的复出使得观众们又开始疯狂起来,表现出了更加不可思议的心情。
表2 观众对刘翔态度变化汇总表
从表2可以看出:观众在观看竞技体育比赛时,还处在一个看热闹的阶段,不能以一颗成熟的心态去阅读比赛。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靠自己的努力,还得靠观众在背后给予他最大的支持。而我们这样感性的去评价一位体育明星,一方面给了他成绩上的否定,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我们作为观众的麻木和无知。在观看这样的体育赛事时,表现出的态度还是不够稳健。认为刘翔在2004年夺的冠军后,在2008年这样一个非比寻常的比赛中必须全力以赴夺的金牌,否则就是没完成任务,就会遭到众人的辱骂,而不能去设身处地想一想,他不能去完成自己的比赛,内心也是多么的难受。
3.2 观众对刘翔影响的剖析
在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竞技体育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08年奥运会上金牌数量甚至超越了美国占据了霸主地位。这些金牌的取得给了观众内心一丝的欢喜,但对于那些因伤病而不能参加比赛运动员——刘翔确实留下的一点点遗憾。但是,作为一名职业的运动员,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才能在以后的比赛中超越自己,超越他人的前提。我们应该支持刘翔作出的选择。刘翔夺得金牌,可以体现出我们的田径水平确实有所提高。但是,他退赛也不能说明他就不行了,这时我们更要表现的冷静一点,多去给与刘翔关心和爱护,而不是用言语去对他进行人身攻击。爱金牌,更爱刘翔本人,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良好的修养和素质。这样的表现比夺得金牌更加值得赞扬和崇拜。
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记录来看,道德和信仰在我们的内心已经根深蒂固,它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关心别人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努力去做到的。对病人我们要呵护有加,对伤员我们要尽职尽责的照顾。今天我们的民族英雄“倒在”了数亿人面前我们却不能给与宽容,而是对其进行攻击。难道,道德在我们心中就没有起到半点作用吗?美好的事物大家都喜欢去追逐,都喜欢去触摸。我们就不能去理性的想一想,伤病给刘翔带来的痛苦是最大的,我们又何尝能体会到。刘翔曾经也给我们带来过欢声和笑语,那时的激动和兴奋,难道我们都忘了么?真的不应该,古人说过“失败乃成功之母”,相信刘翔会战胜病魔重新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
4.1 商业价值剖析
刘翔在2004年夺得冠军之后,他所参加的商业活动越来越多,可以说给自己给国家都带来了很高经济效益。有些专业人士感叹,自从刘翔夺冠之后,他的代言价格一直处于飙升状态。在夺冠之前,可口可乐曾以280万的价格签下了刚刚有点成绩的刘翔,而如今耐克就以400万元的价格抢注了刘翔。国家田协的有关负责人甚至表示,在夺冠后一段时间内,刘翔一共出席十四个品牌的代言广告,并且有层次之分像耐克、visa、可口可乐、伊利为一级代言的产品。不论是在比赛还是生活中都需穿他们品牌的服装,身价一时间超过了1000多万。而像杉杉西服、白沙、联想、中国移动、纽崔莱、奥康为二级代言产品,只是做广告的宣传,而且只有在训练期间才可以进行画面采拍。可以看出刘翔的出名使自己的身价一下子提高到了很高的一个档次。
但是2008年的退赛,一下子打乱了商家们对刘翔的营销计划。张五常先生认为刘翔的这次成功与失败,就他个人的广告效益而言最起码会相差十几亿。而一些业内人士则普遍认为,此番退赛,刘翔个人的经济损失将超过一个亿,对于赞助他的商家而言将会超过30亿元的亏损。可以看出不论专家还是业内人士对刘翔退赛造成的损失是异口同声的。而在这场品牌大战中,损失最大的应该要属耐克、Visa和伊利了。耐克面对阿迪达斯作为奥运赞助商的优势,耐克品牌必须通过体育明星来打破局势。此次耐克下注的两大王牌就是刘翔和姚明,然而刘翔退赛却给了耐克公司一个难题。就因为此次失败,缩小了与阿迪达斯价值品牌榜的差距,对刘翔的信任度一下子降低了很多。影响巨大的奥运赞助商应该要属伊利和visa,对于visa的广告“刷新梦想,12秒88”而言,在刘翔退赛之后这样的词语显得很荒诞。伊利的“有我中国强”在众人面前好像也显得难为情了。
图1 商业价值与刘翔成绩的汇总图
由图1可以显示:刘翔的成败对商家未来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刘翔成功了大家都来赞助,商业价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刘翔失败后商家们却没有过问其伤情,而是选择退出与其的合作,刘翔的商业价值也因此而骤降。如此看来,刘翔在他们眼中只是一颗棋子,只是希望他能给自己赢得更多的利益,而不去考虑运动员伤病给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涯所带来的影响。在这次品牌大战中,刘翔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但也付出了许多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东西。就这次刘翔退赛事件可以看出,商家们为了赢得利益,仍然让受伤的刘翔出现在了鸟巢的赛场。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刘翔给他们带来的损失,而作出这样决定的幕后操作者就是那些商家们。作为一名体育明星就是这样,在这样的活动中自己也是身不由己,只能听从他们的安排。
4.2 商业活动对刘翔成绩影响的剖析
作为一个连续取得不错成绩的刘翔来说,常年的征战比赛,对他的脚跟确实有不小的影响。但是有些专业人士在分析刘翔退赛时都会考虑到,刘翔的伤病是不是与他训练不合理有关。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取得成绩之后,把一些时间都花在了参加商业活动上。是不是对他的训练时间有一定的影响,这样挤出来的时间会不会直接影响刘翔训练课的时间。对此,很多人都持有赞同的观点。竞技体育的价值所在就是比赛和商业一体化。但是,我们应该把训练和比赛当成首要任务。因为只有取得的了好的成绩,才能给国人一个满意的结果。假如一味的去出席那些商业活动而影响了自己合理的训练时间,这样的现象不是我们国人想看到,也会让国人去埋怨的。
刘翔的出现使我国的田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使得更多的观众对刘翔和田径这一运动项目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今后中国的田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刘翔现象”的剖析,也给中国在今后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借鉴。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要想有质的飞跃,不仅靠运动员自身的努力,还得有观众和媒体大力的支持。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都有一个为祖国争光的信念。他们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训练,在赛场上尽力去施展自己。所以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我们开心,要举起双手去为之祝福。然而当他们受到挫折或失败时,我们更应给予理解和宽容,鼓励他们,相信他们会重返赛场。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心态去观看竞技体育,才会有利于我国整体体育的健康发展。
[1]刘翔夺冠新闻发布会纪实[EB/OL].华奥新浪,2004-8-28.
[2]张伟.刘翔快腿,亚洲之光[N].民生报,2004-8-29.
[3]刘建宏.刘翔“跨”出亚洲人的信心[N].中国时报,2004-8-29.
[4]刘建.2004雅典奥运会田径比赛综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6):42-45.
[5]张大超,李敏.面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制约中国田径运动发展因素的反思—兼论“流向现象”给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1):77-82.
[6]宋亮,徐高升,宋慧娟.中国田径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4(4):53-55.
[7]冯树勇.刘翔的启示[J].田径,2006(9):1.
[8]高鸿辉,张忠元.“刘翔现象”与“后奥运虚耗”[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45.
[9]韩新君.对奥林匹克运动中运动员权利问题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8):62-65.
[10]王小春.奥林匹克精神与奥运价值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38-39.
[11]蒋国勤,马明兵.刘翔夺冠的启示[J].江汉大学学报,2005(4):25.
[12]编者.中国“体育话语”的转变[N].中国新闻周刊,2008-9-03.
Cultural Study of"Liu Xiang Phenomenon"
Wei Zhicheng
(P.E.School,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Shanxi030024)
Liu Xiang is regarded as the legendary figure in the Chinese athletics history.From his winning the championship the 2004 Athens Olympics to his retreating the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then to his combacking the sport competitions,all these formed a phenomenon of Liu Xiang.Througn the cultural analysis on the phenomenon,the study,in one aspect,penetrates the immature mentality of audiences in sport appreciation and the powerful propoganda and commerical packing on Liu Xiang;on the other aspect,finds some references for Chines sport future development and being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ort cause.
Liu Xiang phenomenonmediaaudience
G80
A
1004—5643(2011)01—0122—03
魏志成(1982~),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