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校体育学院武术散打礼仪内容的探讨

2011-11-06 06:58孙中青
武术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礼仪教练武术

孙中青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关于构建高校体育学院武术散打礼仪内容的探讨

孙中青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仪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体育学院武术散打礼仪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应在体育学院教育中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总结礼仪在体育学院武术散打中的内容、意义,以弥补体育学院武术散打礼仪内容的不足,从而使礼仪发挥出它的教育作用,使体育学院武术散打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武术散打礼仪体育学院礼仪教育传统文化

前言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或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简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武术散打作为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项课程,在高校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通过系统的武术散打礼仪教育,能够培养体育学院武术散打运动员良好的礼仪素养,提高武术专业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从武术散打礼仪的内容、意义、强化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高校武术散打礼仪,为提高体育院校武术散打专业学生素质,丰富高校素质教育内容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礼仪、武术礼仪、武术散打礼仪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涉及穿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传统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日积月累,形成了丰富的礼仪知识,完整的礼仪体系。其内容广泛,涉及到武术活动场所的布置礼仪、徒手礼、持械礼、教学礼仪、竞赛礼仪、裁判员礼仪和社会活动中的礼仪等。

武术散打礼仪是伴随着散打运动而产生的,它促进着武术散打运动的健康发展,是武术散打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武术散打参与者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它表现在日常的散打教学、训练与比赛之中,每时每刻都与散打活动相伴,是散打运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武术散打礼仪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这是因为武术散打出现的时间较晚,而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其训练重点主要在于技战术方面,忽视了文化层面的发展,造成了礼仪上的缺失。而作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弥补这个缺陷。

2 构建武术散打礼仪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素质教育已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符合现阶段我国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如果习武者是个赳赳武夫,别人会很钦佩;如果习武者是个智慧的赳赳武夫,别人会认为很难能可贵;如果习武者是个文质彬彬,有儒雅气质的赳赳武夫,别人就会崇拜你。现在是法制的社会、文明的社会,并不是拳头硬就可以打天下,习武之人只有具备高尚的文化素养才能被现在社会所接受。

礼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内涵的表现形式。任何一种运动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体系,而缺失礼仪的运动项目不是完整的运动。通过构建武术散打礼仪可以弥补体育学院武术散打文化的不足,为武术散打文化提供一种表现形式,使人们正确的认识散打,纠正部分人对武术散打运动的错误认识,改变对散打运动员存在的偏见。

在武术散打运动中提到素质,往往想到的是心理、耐力、速度、柔韧、力量等一些影响武术散打技战术的素质,而忽略了文化礼仪素质。通过构建武术散打礼仪,在体育学院武术散打教学中融入散打礼仪教育,可以提高体育院校武术散打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武术散打运动员的社会适应性。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纽带与桥梁。良好的礼仪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促进和谐关系的产生。在体育学院进行武术散打礼仪教育,提高武术散打运动员的礼仪素养可以使武术散打运动员之间的交往更加礼貌,形成相互尊重、和谐的人际关系。

3 构建武术散打礼仪的内容体系

3.1 体育学院武术散打礼仪的形式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一些专业散打教练的访谈结果,本文提出了现行武术散打礼仪的基本内容体系包括:徒手礼、衣着礼仪、言行礼仪和举止礼仪。

3.1.1 抱拳礼

抱拳礼作为中国武术最古老的徒手礼节,在武术散打礼仪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抱拳礼要求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按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颚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活动前后均须先行抱拳礼。

表1 武术散打礼仪的具体内容

抱拳礼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全,象征高尚情操,有武德之意。屈拇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以理服人,武不犯禁”来约束勇武的意思。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可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渴望求知,恭请师友前辈指教。

3.1.2 鞠躬礼与注目礼

鞠躬礼主要表达“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意思,它与注目礼是中国普遍使用的礼节,在武术散打中起到补充抱拳礼的作用。鞠躬礼要求双脚并拢,两腿伸直,呈立正姿势站好,面部表情严肃,目视受礼者。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然后上身前倾弯腰,下弯的幅度一般在60度到90度。

3.1.3 衣着礼仪

衣着礼仪是武术散打礼仪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合理的衣着可以充分表现出武术散打运动的特点,反映体育学院开展武术散打课程的正规程度。在武术散打运动中,要求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参加武术散打运动时穿着统一的服装。现行的服装是小马褂和散打短裤,这样的服装可以充分体现出武术散打运动拳脚并重的竞技性特点。

3.1.4 语言礼仪

语言礼仪要求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参加训练和竞赛时不允许说脏话、粗话,武术散打运动活动中提倡运动员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留给人们礼貌、有素质的好印象。对开展武术散打运动有着积极的作用。

3.1.5 举止礼仪

举止礼仪是表现在武术散打运动员动作和行动中的礼仪。要求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武术散打运动中不随地吐痰,杜绝竖中指等不文明的行为。拳套、护具是我们训练的工具,是陪伴我们武术散打运动的必须装备,所以我们要尊重拳套、护具,不用时要按规则摆放,用完后也要放回原处,不能乱扔、乱放。进馆上垫训练时要把鞋子统一摆放于不妨碍他人的位置。

3.2 训练礼仪与竞赛礼仪

根据体育学院武术散打礼仪的应用场合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训练礼仪和竞赛礼仪。

3.2.1 训练礼仪

从体育学院武术散打学生参与到武术散打运动开始就要求运动员遵守礼仪,要求武术散打运动员进入训练馆后向国旗致“鞠躬礼”与“注目礼”,然后将鞋子放到指定位置,将拳套、护具摆放到指定位置。在教练宣布上课后迅速上垫子并在队长的指示下迅速立正站好,向教练问好的同时对教练致“抱拳礼”与“注目礼”。在教练布置完任务后迅速拿上拳套等,与对练到达指定的训练位置。在训练开始与结束时应向对练运动员致“鞠躬礼”与“注目礼”。训练过程中如要请教教练问题也应对教练致“鞠躬礼”,并在教练指点完毕后说“谢谢”。训练结束时将拳套等放到指定位置,并迅速整队,在教练宣布下课时向教练说“再见”并再次致以“抱拳礼”与“注目礼”,以示感谢教练的教育之意。在出馆时向国旗致“鞠躬礼”。

3.2.2 竞赛礼仪

竞赛礼仪在武术散打运动中已经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体系比较完整。在武术散打比赛中对礼仪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要求在介绍运动员时,武术散打运动员要依次向主席台、裁判和观众行“抱拳礼”。每场比赛开始前,武术散打运动员要相互行“抱拳礼”。宣布比赛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先相互行“抱拳礼”,在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然后向对方教练行“抱拳礼”。

4 强化武术散打礼仪的途径

体育学院武术散打礼仪的贯彻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将武术散打礼仪教育深入到武术散打活动中的每一个角落。使武术散打专项学生养成“懂礼守礼”的习惯,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4.1 加强武术散打礼仪的重视程度

要强化武术散打礼仪教育,必须加强学校与教练对礼仪的重视程度,将礼仪作为一门知识来进行教授。开展专门的理论课,由教练向学生传授武术散打礼仪的内容和知识。

4.2 加强武术散打礼仪运用的监督

在训练中由教练监督,督促学生时刻牢记武术散打礼仪,对忘记武术散打礼仪和有所违背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

4.3 加强武术散打礼仪的理论学习

开展礼仪讨论课,让武术散打运动员参加到武术散打礼仪的讨论中去,加深运动员对武术散打礼仪的认识。

5 结语

礼仪是体育学院武术散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学院武术散打专项教师应把礼仪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中来,进行一定课时的礼仪教学,让他们懂得习武不仅只是学艺,而且要在习武中学做人,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礼仪风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内涵,使武术散打礼仪在体育学院武术散打教育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武术散打运动在体育学院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徐才,等.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2]曹镐玉.武术礼仪与武术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5(6):45-46.

[3]徐晓霞,常翠鸣.大学生礼仪[M].青岛: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4]吴海燕.试论礼仪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应用(社会科学版)[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4).

[5]刘东,岳庆利,索海洋.武术散打运动员比赛礼仪规范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

[6]毛海涛.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报,2006(7):5-6.

[7]王芳.浅谈传统礼仪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5(12):8-11.

Construction of Sports Schools of Wushu Sanda Etiquette Content in Universities

Sun Zhongqing
(P.E.Institute of 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

I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the etiquette has the unsubstitutive status,plays the propereducational role in sportsinstitutesof Wushu.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 and interivew,the paper summaries the conten, meaning of etiquette in sport institutes education,to make up the content of Wushu Sanda etiquette teaching and let it exert itsrolesin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athlete.

Wushu Sanda etiquetteP.E.instituteetiquette educatiotraditional culture

G85

A

1004—5643(2011)01—0066—03

孙中青(198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礼仪教练武术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中华武术
贪玩教练
加油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