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 陈晓红
内部资金模拟市场探讨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 陈晓红
以一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案例,本文介绍了内部资金模拟市场在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内部资金模拟市场 资金集中管理
A单位实行多元化经营,各业务所涉及行业差异较大,为了方便管理,根据行业相关性,内设三个事业部,以利润中心的方式运营,以“收入和利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各事业部规模逐年增大,发展势头良好,但随着规模增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按转制初核给各事业部的资本金(流动资金)基本满足不了规模成倍扩大后的资金需求,因此各事业部应缴总部的利润均呈不同程度的拖欠状态,总部因此也未严格执行利润上划政策。
(2)各事业部由于行业差异较大,业务的竞争强度、利润空间、结算方式都有较大不同。 但过去各事业部已核资金并未反映出上述差异,导致部分事业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而另一些事业部资金充裕。
(3)流动资金不足的事业部为了能继续运转,不同程度拖欠集团总部的各种管理费、上缴利润、代垫费用等,且余额逐年增多;对于该部分欠款是否按贷款收取利息,意见不一致。
(4)流动资金较好的事业部,由于账面资金盈余较大,盲目乐观,体会不到资金的价值,资金管理动力不足。
(5)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紧缩,部分事业部收到的承兑汇票越来越多,但跨事业部使用承兑汇票,障碍较大,导致一个事业部承兑汇票余额节节攀升的同时,另一个事业部还在新开承兑汇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A企业创新性地建立了“内部资金模拟市场”。
所谓“内部资金模拟市场”,是指模拟外部市场模式,让资金的内部流动从无偿变为有偿,由资金价格来引导资金流向,进而激发各利润中心的资金管理动力。A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内部资金模拟市场:
(一)奠定模拟基础——动态核定流动资金、彻底清理历史欠款
如果部分事业部与总部之间的欠款未清理,则各事业部并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有失公允。但是要强制清算欠款,则部分事业部将赤字经营,也没有意义。要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必须重新核定各公司流动资金:核给各公司的流动资金应与其规模、行业、盈利能力等具有相关性。基于此,A企业推出了一个“流动资金动态核定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加权收入”和“加权利润”分别取事业部上年决算值和本年预算值的加权平均数;收入资金需求比率和利润资金需求比率要综合考虑各事业部所处的行业、结算方式等具体情况而定,每年根据变化可以做相应调整。由于各个参数都可能变化,因此每年的流动资金需求量都会随之动态变化。
按这个模型核定各事业部资金需求量后,各事业部和总部必须先清缴历史欠款,并将所有固定资产上划总部。各事业部实现利润按1:2:3:4的比率分四个季度上缴总部。杜绝内部新生无偿欠款,所有内部款项,即时结算。
(二)搭建内部市场平台——资金有价、存贷自愿
在资金重新核定和欠款清理完毕的基础上,A企业给旗下各事业部提供了一个资金自由有偿流转的平台:鼓励各事业部将闲散资金以定期存款的方式存放在总部,取得定期存款利息;或者提供贴现服务,取得票据和贴现息。如果事业部资金紧张,不可以拖欠总部款项,也不可以赤字经营,但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向总部申请贷款,或者用承兑汇票向总部申请贴现。存贷费率和贴现利率均参考市场水平。
(三)胡萝卜加大棒——加速承兑汇票周转
由于跨部门周转使用承兑汇票可以减少或延迟集团的资金流出,因此站在集团角度上,希望加速承兑汇票周转。但由于各事业部的相对独立性,站在事业部的角度,如果不给付贴现息,则票据使用部门不愿意用现金去换承兑汇票;如果给付贴现息,则除非资金特别紧张,票据提供部门不愿意拿承兑汇票换现金。这导致票据提供部门和票据使用部门成了矛盾不可调和的两方,虽然一再批评教育,承兑汇票跨部门使用仍然很难实现,承兑汇票余额节节攀升。。
经过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设计一套机制:让票据使用方和票据提供方均能从票据的跨部门周转使用中获益,从而让双方都有动力;即使总部在过程中牺牲一点利益,从全局考虑也是划算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A企业借用了“融票”的概念,把票据当资金一样集中管理,并将总部引入做桥梁,制定了以下“鼓励加强制”的规范:
(1)对于票据提供部门:其取得的票据扣除自用部分后,相当于虚拟融票给总部,总部使用完这些票据后,应在原票据提供部门需要票据的时候,用金额相当的票据归还,或者在票据到期的时候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总部归还的票据与借出的票据有期限差异时,按内部贴现利率补偿。票据提供部门如果资金紧缺,仍可以向总部贴现,但贴现费率较高。
(2)对于票据使用部门:其取得票据的方式有两种:贴现取得或融票取得。贴现指票据使用部门立即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给总部,总部支付贴现息给票据使用方;融票指等票据到期时,票据使用方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给总部,票据使用方需先支付融票利息给总部。
(3)费率水平:为了达到鼓励效果,参照外部市场水平,A企业制定了内部周转价格体系:存贷快利率和贴现利率参考市场价格,贷款和贴现利率适当考虑企业的融资成本;融票息略低于事业部自己开票的成本;总部支付的贴现息略低于定期存款利率。
(4)承兑汇票作为首选结算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规定各事业部应优先选择承兑汇票作为结算方式。除非是进口结算,如果单笔支付超过10万,或者一周内对同一单位累计支付超过20万,必须用承兑汇票支付,工程建设款款尾款无论金额大小必须用承兑汇票支付。否则,需经过特别审批。
(四)构筑防火墙——内部授信、实时监控
为了防范风险,A企业学习外部金融机构在内部建立了授信和监控体系。每个事业部在年初与总部签订内部授信协议,通过考核评估,确定贷款额度、融票额度、开具承兑汇票额度、开具保函额度等。各事业部只能在授信额度内开展相关资金业务。总部通过信息平台实施跟踪和定向公布额度使用情况,并提示付款期限。
通过内部资金模拟市场的建立,达到了以下几个效果:
(1)各事业部得到了与其规模和行业相适应的“流动资金”,失去了继续拖欠和新拖欠内部款项的藉口。
(2)各事业部清欠了所有历史欠款,从而使对各事业部基于资金的控制、考核和激励有了合理的基础。
(3)通过承兑汇票新政,承兑汇票余额很快显著降低,基本达到了“零库存”目标,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4)基本解决了各事业部由于仅关注收入和利润指标,而造成的资金管理动力不足问题。为了能从资金管理中得到更多的利润好处,或者为了避免支付沉重的融资成本,各事业部开始更关注库存余额、账款质量、收付款条件和方式等不会直接影响收入和利润,但对企业长远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集团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帮助各事业部建立和推行各种提高资产质量和周转效率的制度,以引导整个集团向“精细化管理”迈进。
虽然“内部资金模拟市场”的成效初现,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1)“资金需求比率”定到多少比较合适?每个事业部都希望自己的资金需求比率越大越好;而与此同时,集团希望这个比率越小越好。
(2)由于固定资产统一由总部购买,总部只是每年向使用部门按折旧的1.1倍收取租赁费,部分部门固定资产投资欲望过渡膨胀。
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源是:珍贵的资源没有对价。“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使用权”太便宜,以至于供不应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为“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使用权”定价。“流动资金”由于本质上是股东投入的资本金,其价格应能反映股东要求的最低回报;“固定资产使用权”价格应能弥补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占用成本和固定资产的折旧损耗。各事业部在承担了上述成本之后的利润,基本上接近“经济增加值”概念,反映股东获得的超额利润,据此亦能让集团更清楚地甄别各事业部的价值,以做出进一步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