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李广瑜
两次危机背景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比较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李广瑜
美国当前发生的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史上出现的两次大规模危机,两次危机背景下美国都实施了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本文分异同两个方面对两次危机背景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虽然两次危机背景下美国的国际地位及美国应对危机的经验等细节因素不同,但贸易保护的实质都是实用主义和把国内经济困难抛给国外的方法。
经济危机 贸易保护 比较
两个时期美国都采取了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来应对危机,如表一所示:
?
(一)两个时期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不同点
1、美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1929年美国贸易依存度仅为9.3%,可看出美国经济并不依赖国际市场。随着全球化深入,如今美国对外的依赖性加强,2007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达28.3%。且美国所消费的全部实物产品中有25%要依靠进口,其中40%的消费品要依靠进口。面对危机,美国面临的是怎样把国际供给转为国内供给,而不是贸易保护。
2、应对危机的经验不同。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程度史无前例,美国没有足够的应对经验,且缺乏可供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贸易保护主义成为挽救本国经济的希望寄托。而今美国已积累了应对危机的经验,如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等。经验也表明金融危机爆发时,贸易保护只会加剧危机。从处理危机的工具来看,可以用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
3、贸易保护形式不同。大萧条时期,贸易保护主要以关税形式为主。而当今美国除了采用关税形式进行贸易保护,主要采用新贸易保护形式。例如:一系列的反倾销、反补贴税与《食品能源保护法案》、《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并且美国以保护生命、健康、环境和资源等为由,借口以国际公约或多边规则为依托,使贸易保护“合理化”。
(二)两个时期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
1、提出贸易保护政策的时期都处于美国经济继续下滑期。20世纪30年代的贸易保护政策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产出值还在下滑,经济运行状况还未到达谷底,《霍莱—斯姆特关税法》的实施加剧了危机的深化,延长了危机的持续时间。而面对此次危机,美国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同样是在美国的经济状况还在恶化,前景并不明朗的背景下提出的。那么,此次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也很可能延长此次危机持续的时间。
2、将国内经济困难转嫁于国际贸易。30年代大萧条时,美国国内经济萎靡不振,所以美国企业试图将国内问题转嫁于国外。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消化国内过剩供给。结果事与愿违,激起世界范围内的关税战,使世界贸易几乎一度停止。而如今,美国故技重施,奥巴马的民调支持率下跌20%,奥巴马政府为了缓解工会对其压力,将国内政治问题转嫁给世界,带头进行贸易保护。
3、美国一贯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者只管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的利益和报酬,而不问这种行动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合乎原则。美国在制定政策一贯坚持实用主义。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制定的对外贸易政策看出美国“只扫门前雪”的实用精神。美国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而不管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当今相似的情形又发生了,当美国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时,美国又用实用主义来衡量政策的实用性,为了刺激就业,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美国再次挥起了贸易保护的大棒。
综上所述,面对两次危机美国都是用只求自保的“实用主义精神”和把问题抛给世界的方法应对,这在美国对外依赖性逐渐加强、已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危机经验的今天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为了不像大萧条时期让贸易保护延长危机持续的时间,国家之间展开贸易战争等,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贸易国家,需承担起全球的领导责任,而不是诉诸于保护主义推卸责任。
[1]Barry Eichengreen,Douglas Irwin.The protectionist temptation:Lessons from the Great Depression for today[R].CEPR,2009,(3)
[2]陆甦颖,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上海三联书店,2009
[3]王亮亮,苗永旺,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贸易保护:兼与1929-1933年大萧条的比较,当代财经,2009年第7期,第87-91页
[4]美国经济研究局宏观历史数据库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ww.neb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