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视野下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实践探索

2011-10-14 06:01杨润贤张新科
职教论坛 2011年6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岗位

□杨润贤 张新科 王 斌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视野下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实践探索

□杨润贤 张新科 王 斌

从宏观上分析了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了“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三个“1”为时间阶段,以专兼职双重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为引导功能,以“十个一”为实践任务,以培养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几年的探索实践证明,该模式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得四方互赢前景。

高职教育;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高职院校;职业能力

近十年来,各地高职院校开展了一系列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具体专业项目、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但改革与创新毕竟是一件新生事物,也需要尝试,需要耐心,需要纠偏,需要总结。目前高职院校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存在普遍缺失或称多年厚积的共性问题——“两重两轻”现象。

改革与创新的着眼点在共性非个体。近年来高职教育开展的系列探索实践立足点在共性,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服务岗位的界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的基本内容等,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重心的转移,这种全神关注共性的办学思路是有失偏颇的。其实施的重点是在关注与重视学生群体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群体中因自身因素和非自身因素影响带来的客观差异性,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通过相关教育方式方法保证个体和个性的培植与发展。

改革与创新的侧重点在教师非学生。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进行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大部分集中在教学领域,主要是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技能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改革与创新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设计主体是教师,完成主体也是教师。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者、响应者、实验者。在整个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了解程度、理解程度、参与程度的关系与教师和学校的最初设计和愿望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使改革与创新的预期值打了折扣,尽管这些举措是以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和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善良”目的的。

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分析,在重视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发展个性;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弥补过往改革与创新中两者脱节的问题,以学教共襄,教学相长理念为今后其他改革创新项目探明一条新路。

在分析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后,我校(杨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借鉴国内外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职)院校的经验,以专业为单位,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以划定不同阶段为步骤,以赋予量化可操作任务为抓手创新设计、探索实践了“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计

在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导师制1+1+1”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将专业导师制作为教学模式,嵌入到日常教学计划当中,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专业教育平台,突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技能训练和创新实践有机结合,在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增强知识储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1+1+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内涵是高职院校聘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科研、教学骨干教师担任专职专业导师,聘任来自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骨干为兼职专业导师,为每位高职学生配备专、兼导师各1名,其中以专职专业导师指导为主,兼职专业导师指导为辅。从高职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指导与训练,每位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实训指导项目,以及参加每学期由专业导师制定的专业训练项目等实践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

进入高职院校,学生需要经历从中学生向大学生、从大学生向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转变,两个角色转换期和一个处在两次角色转换当中的“学业精进期”,整个过程构成“1+1+1”模型。三个“1”紧密相连,有其明显的内在传承性和逻辑自洽性。“专业导师制1+1+1”贯穿学生在校三年及其就业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模型如图1。

二、“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

专业导师根据不同时期侧重点的不同,通过“十个一”的实践任务,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达到“1+1+1专业导师制”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

(一)第一个“1”阶段(第一个角色转换期——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从学生进入第一个角色转换开始,按照专业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为保证专业导师指导的效率,同时考虑企业技术骨干人员的特殊性,配备的专职专任导师与学生比小于15比1,一个班级配备两名兼职专任导师。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学”为主要工作,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在专业导师的“导学”引导下,学生完成一个“一”任务。

制定“一套学业发展计划”:学生处于第一个角色转换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职业观、人本观等的转变和重新建立的关键时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学生社团、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演讲等兴趣比赛,通过参加专业介绍等学术讲座、不同年级专业学习方法、经验等交流活动,确立个人“学业发展计划”,建立全新的世界观,从而制定较为准确、详细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等目标、实施方法、实施计划等。在专业导师与学生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上,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学习的内容、特点、要求,引导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树立良好的专业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期专业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第二个“1”阶段(学业精进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到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

在学生进入“学业精进期”以后,在专业导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上,学生已逐步进入专业基础课、专业骨干课、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能”为主要工作,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在专业导师“导能”为主,“导业”为辅的引导下,学生完成五个“一”任务。

深入“一个企业进行认识实习”:专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本专业的认识实习,帮助学生确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使其了解企业环境、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岗位设置、岗位技能要求等,从而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专业面向的岗位,增强专业学习主动性;

撰写“一份行业调研报告”: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行业、职业,全面掌握现代职业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在人生中的地位以及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关系,使学生对专业面向的行业领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参与“一个科研项目”:通过参与专业导师的科研课题,使学生了解科研的重要性、科研过程、科研对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储备要求等,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目标,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按照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使学生初步具备本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制作“一件专业作品”: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等专业项目的立项、建设工作,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使学生完成一件专业作品的制作,通过完整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作品(子课题)的设计能力,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并树立其专业能力的自信心,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

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学生通过对企业、行业的理解,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制作专业作品,根据个人学业发展计划,有了自己对专业内涵的理解、专业能力的爱好、专业方向的倾向、专业岗位的设想等思考,在专业导师导能引导下,专业指导教师在关注与重视学生群体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体自身因素和非自身因素影响的客观差异性,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和个性的培植与发展,引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在专业导师的“导能”指导下,学生通过完成实践任务,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元项目到整体项目等环节的实施,使学生具备企业需求的精而专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三)第三个“1”阶段(第二个角色转换期——在校第三学年,毕业后)

在学生进入“第二个角色转换期”以后,在具备基本职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基础上,有了就业的思考,有了就业岗位的思考,有了能力是否符合就业岗位要求的思考等等。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业”为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全面提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并跟踪解决学生就业后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其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专业导师的“导业”为主,“导能”为辅的引导下,完成四个“一”任务。

获取“一种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行业标准及要求,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导师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从知识储备,能力储备方面进行准备,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参加“一项专业技能竞赛”: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培养的水平等评价指标,在高职院校这个“模拟车间”的大环境下,专业导师通过“导业”、“导能”功能,在学院、市、省、国家等多个平台上的专业技能竞赛中,指导学生在参与技能竞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理解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及一定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参与过程,培养学生自我能力定位、自我岗位胜任程度评价、知识积累、能力提升等,为后续的就业做好各方面知识储备,并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挖掘部分具有突出专业特长、创新能力的学生新苗,进行特长培养、拔高,通过参加较高级别竞赛,为其搭建自我特长表现的良性平台,拓宽其就业企业选择及提升就业竞争能力;

完成“一个毕业设计(论文)”:专业导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情况、特长、拟就业方向及其岗位等,引导学生完成相关专业课题的设计工作(选题、开题、设计、论文、审阅、答辩、评优等),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成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计划内课程在校任务完成后,专业导师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选择顶岗实习企业及其岗位,根据学生在实习阶段反馈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性意见,引导学生认真、高质量的完成真实岗位环境下的能力提升,为学生的最终就业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初期(一年内),存在着专业能力与真实岗位之间一定的不一致性、与同事之间、与领导之间、面对工作任务解决方法、分析过程等多样化问题,专业导师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导业功能,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特别是课题的就业指导网络平台),专业导师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力争在这个阶段内使学生成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适应了工作环境、熟悉了岗位要求、达到了岗位技能要求、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多种关系等合格的毕业生。

“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结构如图2所示。

三、“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效

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1+1+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连贯指导,加大了对学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2010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认定其为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项目,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获得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办学质量、企业技术储备生力军四方互赢的良性发展前景。

(一)形成了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施的关键是专业导师指导下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平台,即专业导师主持或参与的教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学院建设的专业创新实验室和开放性实验室,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这些平台的搭建,使高职院校与教师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从硬件设施、内涵建设两个方面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拓宽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通过实践,毕业生职业能力(纵向视角下的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不断提高,就业率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时间短、适应性强、职业素养高,从而真正实现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高素质、高评价的毕业生质量,促进了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构建了学生培养全程化、系统化和开放化体系

在专业导师“导学、导能、导业”的引导下,学生在三个“1”阶段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逐步提高,从基本职业能力到综合职业能力,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大学生到毕业生、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导师制1+1+1”不仅在高职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中,而且第三个“1”的专业导师功能扩展到了学生从毕业生角色的毕业、就业、创业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直至毕业生最终成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导师制1+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培养的全程化、系统化和开放化体系。

(三)培养了企业高质量岗位技能人才的强大生力军

在“1+1+1专业导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通过“十个一”任务的实施,对专业相关企业、行业了解、熟悉了;参与科研课题过程、专业作品完成过程、技能竞赛的准备及参与过程、职业资格证书的准备与考核过程、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过程是学生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跟踪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技能要求等完成的一系列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任务训练,技能提高了、知识基础扎实了,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吻合程度逐步提高了。在这些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参与的科研课题,制作的专业作品,毕业设计课题方向都来自企业的技改、工程项目(或子项目)等,对用人单位来说,不但提高了录用人才的效率,缩短“磨合期”,更关键的是能够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企业需求的高质量岗位技能人才的生力军。

(四)形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推动力

“1+1+1专业导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第一阶段专业导师的聘任、专业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的实施,使教师之间有了良性的竞争趋势,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工程项目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工作态度等直接关系着能否成为专业导师,能否成为合格的、令学生满意的专业导师。自从推行专业导师制以来,学院教师队伍中的科研氛围、学习氛围等日益浓厚,教师走出了课堂,作为访问工程师深入企业进一步提升其综合能力。教科研成果、横向课题成果层出不穷,且多名专业导师成为院级、省级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负责人、精品课程负责人。

(五)营造了学院、企业、师资、学生互赢的良性发展氛围

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1+1+1专业导师制”的核心要求,仅仅依赖校园的教学条件是不够的,必须寻求校外的有力支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

为达到实施“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教师需要更多地深入企业,参与企业工程项目设计、开发等过程,掌握专业岗位新技能、新要求,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而且也为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做好信息储备。专业导师中兼职专业导师是重要的构成部分,来自企业的兼职专业导师,他们的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工程开发经验、工作心得等,对学校的专职专业导师,特别是对学生,都是非常难得的知识财富。

学院教师深入企业科研项目、生产岗位,为企业员工带来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产生了科研项目进展的灵感和火花;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深入学院参与学生教育培养,从动手能力、技能水平、经验、技巧等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企业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为目标办学,这样校企合作的程度就越来越高,机会越来越多,目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与二百多家结合比较紧密的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多家企业参与到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最终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官卫星.高职新闻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12).

[2]韦杰,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5).

[3]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4]陈述.高职院校导师制的特点与运行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5]丁丽梅,李玉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推行专业导师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责任编辑 殷新红

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项目(苏教高〔2010〕17号)。

G712

B

1001-7518(2011)06-0011-04

杨润贤(1979-),女,陕西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岗位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V eraW an g
导师榜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