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摘 要:语文教学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应随时把握生活中的各种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即兴的片段作文训练;同时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再现教学尝试;以及通过鼓励学生投稿、经常举办优秀习作展示及朗诵会、交流摘抄和日记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情感。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写作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7-0028-02
几年前,老一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泰斗张志公教授就曾呼吁:所谓减轻负担,中学的作文教学绝不在减轻之列,应当加重再加重。这些年语文教学的改革更是越来越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然而,与这种改革形势极不协调的是当前令人头疼的作文常规教学。一上作文课,一些学生便叫苦连天,唉声叹气;一写起作文,就抓耳挠腮,眉头紧锁;作文内容往往七拼八凑,无病呻吟;交起作文更是拖拖拉拉,不能完成字数。“怕”、“厌”二字制约了这些学生的思维,他们品尝不到创作成功的快乐,自然也就无法产生写作的激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人说:“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创造能力开始发生的催化剂。”兴趣产生的威力是巨大的,兴趣是创作欲萌芽的沃土。可见,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 把握时机,进行即兴的片断作文训练
所谓片断作文训练,就是对某一人、事、物、景、情进行片断的描绘、记录,字数往往二三百字即可。对于即兴的片断作文训练,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在学生感受最强烈的时刻,随时随地引导学生进行片断作文写作,把此情、此景、此事、此物、此人描绘下来,就好像是现场实录一样。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而且使他们有一种急于把内心感受倾吐出来,不吐不快的激情。
进行这种训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把握时机,善于启发诱导,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的情绪。为了说明这一方法的实际操作,现以我的一次指导过程为例。
记得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我到校上早自习,一路上呼吸着潮湿的雾气,在白纱一般、烟云一般的雾中穿行,看着若隐若现的人影,我不禁激情满怀。走进教室,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常规的早读,而是激动的向学生讲述了自己的感受,本来毫无感觉的学生在我的激情引发下也激动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纷纷展开了自己想象的翅膀。这时,我立即让学生拿出纸笔,只20分钟,80%的学生就完稿了。我又利用剩下的时间,鼓励学生毛遂自荐,主动朗读自己的作品,学生异常活跃。结果表明,这次作文的质量非常高,学生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活泼,充满了孩童的天真、调皮。有的把雾比作仙女,有的比作捉迷藏的小姑娘,有的比作调皮的小弟弟……;用的动词也丰富有趣,如滚、涌、扑、闪……等等,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也增强了我的信心。
这样的写作时机有很多,比如:夕阳落山的傍晚;阳光明媚的清晨;大雨滂沱、电闪雷鸣的日子;春游未成行,极度失望之时;文艺汇演兴奋紧张之际;上《背影》一课时,对人物某一特定的情形下的动作描写;上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对身边熟悉人物的神态描写……
事实证明,抓准时机,进行即兴的片断作文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养成了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生活的能力,并培养了他们抓准灵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法的良好习惯。
二、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再现教学尝试
所谓再现教学,就是师生力求站在作者的时代,持守作者的视点,立足于篇章,共同再现作者成文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再现构思的程序是:提取——再现——比较。提取,就是从原文中或提取立意、或提取结构、或提取材料;再现,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提取的内容,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想象,重新构思成篇,对原文进行再现;比较,就是把作者的原文和自己的文章从语言、结构、立意等方面进行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而明确自身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有人也许认为,这样改革以后,阅读教学怎么办?其实,这种再现教学并没有抛弃阅读教学,相反地,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教给学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何妙处;而再现教学则是让学生在再现、比较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我这样写为什么没有作者那样写好,我以后在写作中该注意些什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如此,在创作比较的过程中,为自己的文章与课文的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甚至比课文处理的还好时,学生能品尝到写作构思的喜悦,引发学生想读爱写的激情,达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文之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母亲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四个片断,分析这些片断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精神品质,然后要求学生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与邹韬奋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文章与课文相比有何优劣,学生情绪会十分高涨。
除再现整篇文章外,还可进行片断再现。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中“雪地捕鸟”片断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把这个片断进行再现,再与课文进行比较,想想自己用的动词好还是课文用的动词好,为什么好。这样训练后,既完成了品味阅读教学的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事实证明,使用这种教法,学生会感觉到好像自己在与著名作家进行写作比赛,很有挑战性,极易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希望自己的好文章能见报、登墙,或读给同学们听,让别人共同欣赏。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途径,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就能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写作兴趣。
1.鼓励学生投稿。
在学生看来,自己的文章能登报是件很神圣、很自豪的事情。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向报纸、杂志投稿,并对见报文章的小作者予以精神和物质的鼓励。这样,其他同学也会产生创作冲动,教师在这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进步会很大的。
2.优秀作文及时上墙报。
班内开辟一块“习作赏析”园地,对学生的优秀作文教师及时推荐上墙。应注意的是,不能光推荐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的作品,也应推荐那些平时作文水平低、现在进步大的学生的作品,这样既能激起优生的竞争意识,也不会使其他学生丧失信心。
3.定期举办作品朗读会。
作品朗读会是学生展示自己作文的天地。教师定期在班里举办朗读会,让学生选择自己这一阶段最好的作文朗读,学生会在教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四、定期交流摘抄和日记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许多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日常做摘抄和写日记。教师往往只是检查学生按时完成了没有,不会做详细的批改。于是学生往往应付差事,敷衍了事,只摘抄不背诵,只写日记没有提高,不能达到这项活动的的目的。所以,教师应定期进行摘抄和日记的交流活动,好的摘抄共同欣赏,好的日记共同学习,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高涨起来,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方法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要有激情,要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1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