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玉娇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与思考
吉玉娇
通过对陕西8所高校学生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437名调查对象中发现有宗教信仰的占24.4%,存在宗教信仰倾向的占49.4%,有30%以上的学生思想中带有迷信色彩,并有一定的迷信行为。认为陕西的民族宗教习俗、家庭宗教氛围和传教者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压力和对宗教的好奇等,都是导致学生信教的原因。学校应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民族宗教政策及宗教知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精神信仰。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
近年来,我国宗教信仰者的群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呈现出从老年人向青年人扩散的趋势。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我们对陕西8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8份,回收率为93.6%,其中有效问卷437份,占回收问卷的93.3%。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调查对象年龄在19~22岁之间的占总数的64.5%。男女生比例分别是50.6%和49.4%。49%的学生来自农村,51%的学生来自城镇。调查对象中,69.8%的学生是共青团员,25.5%的学生是中共党员。从民族构成来看,汉族学生占94.3%,少数民族学生占5.7%。从学历情况来看,专科生占6.7%,本科生占80.0%,研究生占13.1%。样本中,专业范围覆盖了陕西各高校所设的各个专业类别,其中人文社科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占37.1%,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占38.5%,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占2.5%,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占2.1%,其他类占19.8%。基本符合陕西省高校学生总体的分布情况。
(一)信教学生占有一定比例,但真正的信徒不多
按调查统计结果,有75.6%的学生表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或民间信仰;有10.2%的学生表示信仰佛教,但在与他们交谈中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并不属于真正的佛教徒;2.1%的学生表示信仰道教;有1.2%的学生表示信仰伊斯兰教;有4.4%的学生有基督教信仰,其中1.4%的已经受洗,3.0%的没有受洗;有0.9%的学生表示信仰天主教;有5.6%的学生表示信财神爷等民间神灵。
在信教学生中,认为自己是理性信仰的占59.8%,有30.4%的学生是从众和盲目信仰的。在参加宗教活动方面,有72.1%的信教学生很少参加和不参加,表示经常参加和有时参加的占27.9%。在参加入教仪式方面,有20.2%的学生参加过入教仪式,78.8%的学生没有参加入教仪式。可见,有宗教信仰的学生确实占有一定比例,但从实际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看,真正信仰宗教甚至皈依宗教的学生比例并不高。
(二)具有信教倾向的学生较多
目前,在大学生中尽管真正的信徒不多,但是有信教倾向的或对宗教感兴趣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在“绝对不信仰宗教”与“绝对信仰宗教”中间徘徊的学生数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调查问及“对信仰宗教的基本态度”时,有50.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赞成也不反对信仰宗教,有49.4%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可能会信仰宗教”,表示“坚决反对信仰宗教”的学生仅占1.2%。这种倾向性,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于某些宗教团体、宗教知识、宗教行为等比较好奇,有一定的兴趣。这与某些宗教本身具有的神秘性有关。这些学生对宗教的历史、发展趋势及相关知识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基本处于朦胧、模糊的状态。这种既好奇又朦胧的状态,容易促使他们不自觉地接受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观念。如果遇到某些宗教团体的引导、说服,他们就很可能会倒向“信仰宗教”一边。
(三)有迷信思想行为的学生占相当比例
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是有迷信思想的,在日常生活中有迷信行为的学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调查统计结果,有31.9%的学生偶尔、有时或经常根据星座的建议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有20.8%的学生偶尔、有时或经常上网占卜;有36.1%的学生偶尔、有时或经常用塔罗牌或扑克算命;有41.7%的学生根据手上的指纹来推测将来的命运。这一组数据表明,当前有30%~40%的学生思想中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迷信行为。我们调查的对象是高校的大学生,还有部分研究生,他们应该对世界有科学的认识,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有迷信思想,这是值得相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的。
(一)民族宗教习俗和家庭因素
陕西地区宗教历史悠久,在西安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5种,全市信教群众约10多万人,宗教职业人员500多人,宗教活动场所约200处。由于陕西宗教历史悠久、宗教氛围浓厚,很多家庭都有浓厚的宗教情结。许多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入大学前就已信教。另外,有15.9%的学生是进入大学开始信仰宗教,他们当中无论是外地学生,还是陕西本地学生,都或多或少受了当地浓厚的宗教氛围影响。
(二)学生的认知及心理因素
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没有充分理解和正确的认识,对宗教辨识能力较差,在宗教对自己的影响上认识模糊,对于党和国家在宗教问题上的法制法规不甚了解,甚至有一些错误认识。比如出现了个别党员信教的情况。学校教育和管理层,对于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认识模糊的情况下,有些学生由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而涉足宗教活动,逐步产生了宗教信仰。
目前,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学习、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加之思想未定型,处在文化和价值的选择期,容易出现茫然、疑惑、焦虑、混乱、心灵无法得到慰籍、精神无法得以寄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容易进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安慰,特别是在他们遭遇挫折和困境时。另外,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等)、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心里问题或世界观出现动摇,从而借助宗教寻求寄托。
(三)传教者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个别外教、留学生在聚会、联欢活动中讲经布道,从事传教活动。大学师生到国外进修、留学、实习、参加交流等活动中,也常常会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基督教聚会点开始在大学校园附近出现,近年来有不断发展的趋势。西安部分大学周边就分布着一些基督教聚会点,其教会组织形式是家庭式的,聚会点设在租赁的居民楼中。他们发展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发展信徒的方式是通过教会成员向自己周围的学生进行宣传。参加此类聚会的学生数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总体上看,随着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社会对宗教的态度日趋理性,广大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也日趋客观。
(一)加强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结合中央十六号文件的贯彻落实,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加强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学生在理论和思想上得到提高。结合每年举行的对大学生的滚动调查和大学生假期返乡座谈,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保证师生在政治上的坚定性。同时,要狠抓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抓好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教育,抓好以理想信念、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谐校园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让学生平时有人管理,有事有人关心,困难有人帮助,困惑有人释疑。建立特殊学生的群体档案,加强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管理工作。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通过各种方式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困难,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开展成才做人教育,让学生将精力放在学业上,放在成才和为社会做贡献上,完善人格,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宗教政策宣传和宗教常识教育
高校要将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党委统战部可在网站上开辟专栏,进行宗教常识普及工作。省社科联组织的三秦大讲堂等讲座,应该将宗教常识和民族政策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在学校适当开设宗教学选修课,使学生对宗教知识有一个基础的、客观的、科学的认识。学生只有清楚地了解宗教的历史、了解宗教的知识,才能客观的对待自己的信仰问题,从而避免因好奇和迷茫而加入宗教组织。另外,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对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要给予关怀和帮助。
青年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他们的信仰状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息息相关。陕西省是高校云集的大省,且宗教文化场所集中,民众的宗教情绪浓厚。全面深入考察陕西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把握大学生信仰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及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西安市的民族宗教概况[EB/OL].http://2008.sohu.com/20080217/n255199232.shtm l
[2]李素菊,刘绮菲.青年与“宗教热”[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G645
A
1673-1999(2011)03-0180-02
吉玉娇(1983-),女,河北张家口人,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127)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伦理学。
2010-11-13
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陕西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09YSJ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