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玲
高低语境文化的交际差异分析
李巧玲
介绍了爱德华·霍尔关于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观点,阐述了高低语境文化形成的原因,分析了高低语境文化交际过程中在表达方式和交际责任归属方面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交际责任;表达方式
美国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T.Hall)用高低语境的不同来分析文化的多样性。根据各种文化中占优势和主导地位的交际活动方式,霍尔将不同文化定位在一个坐标轴上,轴的两端分别是最典型的高语境与最典型的低语境。尽管没有哪一种文化处于坐标的端点,但仍可将文化大致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两类。例如中国文化、拉美文化、非洲文化可被看作是高语境文化;而美国、德国、瑞士文化以及多数北欧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在两类不同文化中,语境和语言(编码信息)在意义传递上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它们在交际中的地位和状况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交流中所传达的意义是来自交流的场合还是来自交流的语言,霍尔将文化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霍尔进行这种分类的认识依据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是在人和外在世界中间建立一个高度选择性的屏幕。文化通过该屏幕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决定了我们注意到的内容和忽视的内容。”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讯息中。低语境事物的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讯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也就是说,高语境(HC)传播中,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数是处在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低语境(LC)传播正好相反,大量的信息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
语境的类型决定了交际活动的所有方面,语言的使用也不例外。在高语境文化中,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仅限于他所说的东西,语言本身的作用要小很多。人们的话语或行为意义,往往来源或内化于当时人们所处的语境。在低语境文化中,信息的意义通过语言可以表达得很清楚,不需要根据环境去揣摩推测,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只有少量的信息蕴含在隐性的环境中。
根据霍尔的表述,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界定:在一种文化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话语意义的创造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而对所使用的言语的依赖程度比较低,那么这种文化就是高语境文化;相反,如果意义的产生对所使用的言语依赖程度相对较高,而对语境的依赖相对较低,那么这种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
高语境文化的人们长期生活在固定的地方,生活节奏井然有序。因此,社会变化的速度缓慢而且幅度很小。在这种彼此熟悉的社会里,人们总是对于环境作出相同的反应,交际行为成为固定的模式。交际双方已经了解了与实践本身有关的大量内容,因此不必明确表述具体的信息。在高语境文化中,如日本、中国、韩国,人们在经历信息网络资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同质性。由于传统和历史因素,高语境文化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动不大。在这些文化中,一致的信息会获得对外在环境的一致反应。霍尔说:“高语境文化的结果是在日常生活的大多数正常交流中,他们并不需要也不期望详细深入的背景信息。”因此,意义没有必要一定包含在话语当中,可以通过手势、空间的使用甚至沉默来提供信息。高语境文化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更加敏感,不通过语言也能传达他们的感情。正如安德森所说,“高语境文化更加依赖和熟悉非语言交流”。在高语境文化中,通过环境就可以获得许多信息,没有必要把所有事情说出来。中国高语境文化的形成有其宗教根源、社会根源等。例如“悟”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清晰而精确的逻辑性语言无法穷尽妙悟和直觉的内容。佛性是要通过沉思苦相,而不是通过语言交流来获得。在中国历史上,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采取过“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等文化专制政策,出现过多次“文字狱”。在这些事件的影响下,人们在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中便习惯了更多地依靠非语言行为。
低语境文化下,环境和交际者本身都不拥有信息,只有明确表达的言语本身才具有意义。如德国、瑞士和美国,人口具有较低的同质性,人们居住松散,缺少共同的经历,人际关系相对独立,每次他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都需要详细的背景信息。因此,语言传达了大多数信息,语境和参与者方面只包含极少的信息。另外,西方人相信上帝用语言的神奇力量使世界诞生于一片混浊之中,西方文化中因此一直强调演说和辩论的重要性。演说是公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期望听众理解和认同,从而影响他人。整个社会语境都要求他们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对言语的依赖程度较高。
M.W.lusting和J.Koester归纳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交际的特点,如表1。
表1 高低语境文化交际特点
(一)表达方式的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高语境文化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高,许多意思都包括在语境之中。主要依赖人们思想预先设定的、先人为主的程序来传达信息,如传统习惯、众所周知的价值观和社会普遍公认的行为模式。而低语境文化正好相反,它的编码信息主要体现在言语中,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低,一切需要通过精确地言语表达。它注重的是理性和逻辑,即在理性的基础上用逻辑的方法推导出结论,通过语言将信息清晰明了地传递,而把迂回的表达方式看作是没有诚意或不尊重别人。高语境和低语境的不同决定了交流方式的直接与间接的不同。美国人愿意坦率直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中国人则喜欢以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交际的过程中,中国人更多考虑的是对方的感觉和面子问题,习惯于把自己的真实思想隐蔽起来或婉转地表达出来。为了避免双方尴尬,我们常试图利用表情、身势来暗示对方,真正的意图有时很难从字面上判断。美国人则截然相反,他们不愿意受别人施加的影响,在表达时多是坦率直言。西方人有时不了解中国人的习惯,不善于察言观色,往往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二)交际责任归属的差异
在高语境中,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交际者个人,很少出现在编码的信息里。说话者不必在言语中完整精确地表达意思,听话者有责任通过注意言语表达的语境来阐释言语的意思。他们期望听话者在阐释信息意思中负更多的责任,发挥语用推理能力,推导出说话者的意图。听话者也习惯并善于从身体语言、沉默、话外之音中去寻找意义。在低语境中,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因此对交际成功负责的是说话者或作者,他们应该通过言语将意思表述清楚。如果言语没有完整清晰地表述意思,听者和读者可以要求得到更多的信息。说话者将这理解成积极的行为,因为它表明了听话者理解了并希望更全面的理解。低语境文化中,说话人和作者应对整个交流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负责。说话人和作者应该阐释清楚,争取听话者能够完全明白自己的话。高语境文化期待听话人在理解信息的含义上多出些力,对整个交流多尽点责任。说话者可以不用具体的言词来进行完整或准确的表达,而靠听话者注意到交际语境来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思。典型的如禅宗的“佛主拈花,迦叶微笑”。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传递重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需要听者的揣摩和思索。
(三)非语言上的差异
低语境文化更希望能在交流中剔除礼节性的规范,能够更加真诚自然地以心交流,传达彼此的感受。高语境文化中,人们通过严格按照礼数行事来表达尊重和欢迎之情,并以此表现自己的素质。高语境文化赋予宴会的含义在于食物的质量和数量、主客间的地位、与席者间的关系和庆祝的场合。如果呈上的都是些珍馐佳肴,客人就知道自己受到特别的尊敬和重视。席间,人们也会互致一些表示尊敬的恭维话。这些在低语境文化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如果合同双方起了争执,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会诉诸合同的条款,试图解决分歧;高语境文化的交流者除了考虑合同的条款,还会考虑到双方的关系和情境因素,而且关系和情境因素比合同规定更加重要。
[1]Hall E.T.Beyond Culture[M].New York:Doubleday,1976
[2]MyronW.Lusting,Jolene Koester.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爱德华·T·霍尔.超越文化[M].居延安,等 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4]贺琳.高低语境文化冲突及有效沟通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吴泽琼.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6]赵胤伶,曾绪.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差异比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H 030
A
1673-1999(2011)03-0129-02
李巧玲(1973-),女,硕士,辽宁大学(辽宁辽阳111000)外国语学院讲师。
20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