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飞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朱能飞
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目前面临的问题,从体制机制、承接模式、基础保障等方面,探讨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承接模式;基础保障
进人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跨国界、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产业转移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在我国,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主流,并且政府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产业转移的规模扩大和层次提高,并且产业集群式转移趋势明显;东部沿海产业出现向“沿江”转移的趋势,中部地区成为产业资本最重要的聚集地。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使安徽的皖江开发从地方性战略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实现了新的飞跃。
(一)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
从经济总量来看,合肥GDP总量超千亿元,芜湖、安庆、马鞍山、滁州超500亿元,铜陵、巢湖、池州、宣城均低于500亿元。从人均GDP来看,马鞍山、铜陵、合肥、芜湖相对较高,其他城市均低于2万元。从城镇化水平来看,最高的是铜陵、马鞍山,安庆和滁州最低。从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来看,马鞍山、芜湖、合肥居于前列,其他城市差距较大。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滁州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最高,马鞍山最低;马鞍山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最高,池州最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合肥最高,马鞍山最低。从对外开放程度看,铜陵、马鞍山、合肥、芜湖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其他城市在进出口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方面相对较弱。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看,合肥、芜湖、马鞍山位居前三,其他城市相对缓慢。
(二)产业承接的宏观环境有待改善
缺乏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观念,各地市地方观念太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种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还比较严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和产业间的流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对已有资源和基础条件过分依赖,缺乏创新精神。法制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很多地方性法规、条例和实施细则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各类政策法规的正确实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缓慢,政企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政府的服务能力较弱。基础设施相对较落后,限制了部分产业的转移。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价值获取能力缺乏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自主创新能力。皖江地区主要是模仿性创新,其成本和风险较小,但相应的产业层次也是较低层次的。自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成本,而且还面临着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1]。因此,部分地区还难以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的升级。由于主导产业层次较低,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模仿创新阶段,难以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较低,价值实现空间较小,价值获取能力缺乏。
(一)加快完善产业转移承接机制
1.加强域内体制协调
首先,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彻底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实现经济地域空间的融合。其次,统一规划各市的发展方向,规范和约束各方的行动。分层级分片进行规划,制定指导性、操作性强的产业承接方案,推动皖江产业集群化、城镇密集化、空间布局合理化,以及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基础设施等配置的一体化。第三,建立政府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产业转移和承接地公共信息平台,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处理城市带内部市之间的合作事宜,推动政府间的协作联动,促成开放、统一合作、共赢的局面。
2.完善政策服务平台
制订有利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结合金融、财税和科技、投资体制改革,放大重大项目前期基金、技改贴息基金、科技三项基金等,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探索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创新风险投资基金。注意区域文化方面的融入,推动全民创业活动,培育和发展重工、重商、敢于冒险、鼓励创新的创业文化。借鉴沿海地区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体制创新等方面好的做法,大力消除与沿海地区的政策差异。
3.提升中介及行业组织服务水平
支持各种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参与承接产业转移,特别要发挥好商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为产业转移和承接地企业牵线搭桥。同时,积极成立跨区域行业组织,举办区域学术论坛等活动,多方面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
(二)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
1.利用优势产业和区域特色,探索错位发展承接模式
一方面,积极吸纳沿海地区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如一些传统产业、初级加工业,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地租与税收低的成本优势,通过发展这些产业,积累资金。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找准有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品,通过利用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打造与沿海地区互动发展的工业品配套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旅游休闲基地。鼓励围绕主导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步伐,形成分工合理的特色产业链。
2.依托主导产业自配套能力,探索集群发展承接模式
围绕钢铁和有色金属加工、汽车、石化、水泥等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细分上下游产业,吸引相关产业进人,加强区内产业的联动和协作。着眼于完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原料供应、技术服务、市场外包等企业合作方式,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使皖江城市带成为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打造专业园区,灵活采取政府投资型、企业投资型等园区合作模式,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办园区的有效机制[2]。按一个园区或集中区建设一到数个产业集群的模式,通过“配套协作”形成产业链,注重梯度转移后的带动效应。设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在条件较好地区划定集中连片区域,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大力发展“飞地”招商,通过建立产业转移利益分配双赢机制,促进长三角产业加速转移进驻。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承接模式
加强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规划建设好承接地交通、供电、供水、排污、排水以及文化娱乐、生活等基础设施,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增强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加快建设各县市联系高速公路的通道,改造现有沿江公路、铁路,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加快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内河航道为重点的东向通道建设,尽快建成合肥至杭州客运专线、安庆至南京沿江城际铁路、绩溪至扬州高速公路、芜申运河、沿江港口群等重大项目,加强跨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衔接和功能互补,提高融合度。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制,控制承接地污染排放。承接产业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努力在把好污染排放源头关、抓好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加强污水处理、发展循环经济四个方面下功夫,争取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基础
1.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金融保障
积极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提升县级政府经济自主调控能力,规范基层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3]。加大财政对示范区的支持力度,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数额资金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返还比例。对国有企业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等,比照执行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支持。发展壮大政府性投融资主体,构筑投融资平台,提高政府性投融资主体融资能力。大力促进创业投资体系的发展,实现投融资活动市场化、社会化。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借鉴发达地区的做法,可考虑由地方政府牵头,在皖江地区创建一个专为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流通转让的金融市场。这样既解决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又能通过市场定价使贷款的风险和收益日趋平衡,还能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解决再融资问题,调动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积极性。
2.建立人才开发长效机制,为承接转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着眼于建立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结合示范区产业发展需要,拟定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制定年度培养和引进计划。重点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以及熟练工人和高级技师等三类人才。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加大高端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各种有用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加强职业教育,创新办学思路和培养模式,以满足承接企业的用工需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组建皖江地区人力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工业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建立劳动力有序转移机制,加强与劳动力富裕地区的合作,通过定向培养、异地培训、委托招工等多种形式,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到用工紧张的地区。
3.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土地保障
根据《安徽省建设用地置换指标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用地置换指标可以跨市、县(市)有偿流转使用。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需要新增用地与实行土地严格保护政策的关系,结合各地功能区定位和分工,制定承接地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向示范区适当倾斜,对示范区内符合产业规划导向的重大项目,优先保障土地供给。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建设用地置换工作,探索新增耕地指标易地有偿调剂使用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的有效途径。开展实施农民宅基地换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以土地换社保、土地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工作,争取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产业发展。
4.加强自主创新,为承接转移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切实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抓好科技开发、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等工作。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集聚优秀人才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鼓励和引进高端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使产业承接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转变。加大与长三角地区的技术研发合作,引进核心企业和关键技术,逐步实现配套产品本土化生产,再进行技术替代。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力度,吸引外来投资和风险基金,做好全方位服务。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鼓励创办多种形式的科技型企业。
总之,在新一轮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皖江城市带作为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增长极,要充分利用好地方比较优势,积极发挥“后发展”优势,加快建设产业发展环境,全方位做好准备工作,以顺利实现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达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1]程建国.“自主创新”:全球化视角中的“中国概念”[J].理论参考,2010(5).
[2]谢陪秀,殷君伯.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路与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9(1).
[3]张谋贵.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3).
F127
A
1673-1999(2011)03-0071-03
朱能飞(1973-),男,安徽望江人,硕士,中共安徽望江县委党校(安徽望江246200)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20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