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04-04 18:05马文萍靳凤凰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宗教观信教宗教信仰

□马文萍,靳凤凰,李 先

( 大连交通大学 思政部,辽宁 大连 116028)

“ 90后”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文萍,靳凤凰,李 先

( 大连交通大学 思政部,辽宁 大连 116028)

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了解掌握“90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对全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分析“90后”大学生的宗教观、宗教信仰特点及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因素,对高校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做好信教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90后”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影响因素

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信教的现状,以辽宁省部分高校为调查对象,用随机抽样调查法选取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高校1000名同学进行发放问卷,共收回970份,其中无效问卷38份,有效问卷共达940份,回收率达97%,问卷有效率达94%,同时还对部分信教同学进行了访谈,了解了他们对宗教的认识。

一、“90后”大学生的宗教观

在2006年对东北三省八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的调研中,4.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信仰某种宗教[1];2012年对辽宁省高校学生调查显示,信仰基督教的学生比例为0.2%左右[1];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信仰宗教学生人数比例达到受访者的7.2%左右,其中信仰基督教的学生占所有学生的比例约为1.34%。对于“你周围有没有信教的同学?”这一问题,有39%的同学身边有1-4个信仰宗教,10%左右的同学身边有5个以上信教的;就“高校信教大学生的数量”这一问题,近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高校信教大学生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这些数据表明辽宁省高校信教人数不仅有增长的趋势,而且其数量亦不可小觑。

(一)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宗教作为一种有神论现象,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寄托。一些宗教信仰者会认为个人命运是由神灵决定的,还有些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幸都取决于上天,与自己无关。“90后”大学生是如何看待“个人命运”的?调查显示,有79.4%的同学认为个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有16.1%的同学表示说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有50%以上的信教学生也认为个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仅有23%的信教同学认为个人命运由“神”来决定,相信神灵的存在。可见,“90后”大学生大多数能正确认识宗教和个人命运的关系,对于个人的命运和前途的认识是唯物主义的。对“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惑”这个问题,有大约14%的信教同学找宗教倾诉,说明一部分同学还是相信宗教神灵的庇佑。

(二)对宗教和信教学生持宽容态度

一方面,“90后”大学生不相信神灵对个人命运的左右,而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对宗教并不排斥。对“如何对待介绍有关宗教的人”这个问题,有70%左右的同学会选择听,其中有12%的同学会认真听,仅有20%左右的同学直接拒绝。不管是出于礼貌还是好奇,“90后”大学生对有关宗教的宣传介绍并不是特别反感。有90%左右的同学表示愿意和信教者交流,而仅有不到5%的同学选择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对于那些身边信教人数在10个以上的同学,59.4%的同学愿意和信教者进行交流交往,而对于身边没有信教的同学来说,有66.4%的同学对信教者也并不排斥。

(三)对宗教的表面认识多于深层思考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性地看待宗教的本质和价值。在对宗教的作用调查中,有50%以上的人认为说不清,有14.3%的同学认为宗教有益无害,仅仅4%的同学认为宗教非常有害;在对于宗教的积极作用的研究中,50%左右的人认为宗教可以净化心灵、释放压力,教人和睦相处,约25%的学生认为宗教可以促进文化交流,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对于宗教的消极作用的研究,大学生观点分歧比较大,约30%的人认为宗教祈求神灵保佑会延误治病救人,21%的人认为宗教的传播有可能引发宗教冲突,大约20%的人认为宗教使人缺乏斗志,淡化国家意识。

另外,许多“90后”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宗教仅仅是个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自己更加乐于助人,更有一些同学信仰宗教是对宗教的道德尊崇,不能理解宗教的真正本质内涵,对宗教的文化认识具有表面化特征。在当前的文化多元化背景下,“90后”大学生容易受到现代社会思潮的影响,所以不可避免的成为宗教信徒,但是他们对宗教的内涵并不了解,不懂得宗教的麻醉作用。

(四)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缺乏认知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据统计分析,约56.7%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了解一点,35.9%的同学完全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且就信教同学来说,仅有58.4%的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了解一点,有达33%的同学完全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于宗教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不清楚共产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约49.8%的学生认为两者没有冲突,仅18%的人认为两者有冲突。所以,大部分“90”后信教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知之甚少。

我国的宗教政策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的宗教政策,坚持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思想,即既要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也要保障人们不信教的自由。[3]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左右的学生表示完全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有62.6%的学生了解一点,27.5%的学生则表示完全不了解,即使信教大学生也有约67%的学生表示对我国的宗教政策了解一点。另外,“90后”大学生在入党和宗教信仰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认为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入党也可以信教,部分学生认为入党和信教二者缺一不可,一个是生活所需,一个是精神寄托,都是成才道路上所必不可少的。

但同时,对于大学校园里是否可以公开传教这一问题,51%的人认为不可以,有16.9%的人认为可以在校园里公开传教,其它人认为无所谓。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了解不够;但另一方面对校园里公开传教持否定态度。

二、“90后”信教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随着信教大学生人数的逐年攀升,“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宗教信仰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典型的“数字原生代”, 他们思维方式开阔,信息的获取多维便捷,知识技能上的优势使他们不再轻易服从父母长辈及老师的权威,喜欢张扬个性,敢于挑战新鲜事物,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也使部分“90后”自私自利、骄纵懒散、我行我素,极易出现价值扭曲现象。所以,他们在宗教信仰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信教特色。

(一)信教原因以精神慰藉为主

宗教是神灵的象征,许多人信仰宗教是为了消灾免祸,获得精神寄托,希望求助于神灵的保佑而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通过对信教原因的分析得知,大部分同学信仰宗教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获得精神寄托,20%左右的人是家族传统,少部分人信仰宗教是为了消灾免祸,还有部分同学是受朋友的影响而出于好奇信仰宗教。

(二)对待宗教以自由为主

据调查显示,将近50%的信教同学认为信教是自由的。约58%的信教者是不会劝说身边的人信教的,大约有35%的人会选择恰当时机劝说身边的人信教,低于10%的同学会时刻找机会劝说其他人信教;对于信教者,有55.8%的同学表示不介意他人知道自己信教,但是不会主动告诉别人,仅有2.3%的同学会对自己信教这件事严格保密。由此可见,大部分“90后”宗教信仰者对于自己信仰宗教持比较开放的态度,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正常现象。

(三)女生信教比例略高于男生

通过调查可知,了解到辽宁省高校“90后”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中,女生信教人数占58%,比例略高于男生。信教女性大学生占女性大学生的8.6%,信教男性大学生占男性大学生的5.92%,这与女性大学生的情感特点有一定关系,且女生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高于男生。

(四)信教时间普遍较长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将家族传统包括在内,有近69.7%的信教同学的信教时间在5年以上,1-5年的信教者占到30.2%,信教时间达10年以上的占到20.9%。这说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有宗教信仰。经过访谈了解到,一部分学生受父母亲的影响,从小就信仰宗教,认为信教可以避免许多灾难性事件。

(五)以信仰佛教者居多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佛教感兴趣的人最多,大约占26.5%,其次对基督教感兴趣的人占17%,对伊斯兰教最不感兴趣。有不到30%的人对这几种宗教都不感兴趣。总之,在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中,53%的学生信仰佛教,24%的学生信仰伊斯兰教,19%的人信仰基督教,仅有少数人信仰天主教和道教。

(六)对宗教的虔诚度不高

真正的宗教信徒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承认信仰宗教;二是明确信仰何种宗教;三是完全认同该宗教所宣扬的基本教义;四是定期参加所信仰宗教的活动。[4]对于大多信教“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能明确承认自己信仰何种宗教,但对于宗教教义的理解和宣扬、宗教活动的参与则不及社会上其他群体。经过调查访谈,一些信教大学生会通过微信群、QQ群来与其他信教者进行沟通与交流,部分对宗教感兴趣的同学,也会经常在网上浏览一些有关宗教的网页。从总体上看,有59.1%的同学没有阅读过宗教典籍及有关宗教书籍,36.2%的同学阅读过少数,仅有不到5%的同学大量阅读过。同时,我们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就信教学生而言,约14%的学生没有阅读过宗教典籍和宗教的教义教规,55.8%的同学阅读过少数。对于参加宗教活动的平均次数,大部分信教者都是偶尔去一两次或者基本不去,只有少数人每月一次或每周一次。部分同学认为信教在于心,不必太钻研宗教教义。因此大多数信教大学生对宗教教义的认识比较肤浅、表面化,基本上不受宗教仪式的约束,在一定意义上称不上真正的宗教信徒。

三、影响“90后”信教大学生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影响“90后”大学生信教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民族出生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最大,表明民族出生与大学生信教情况是高度相关的,其次相关度比较高的还有父母亲信教情况及学历、生源地,说明这几个因素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倾向性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调查数据得知,家庭经济状况、专业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最小,说明这两项与大学生的信教情况呈低度线性相关。

(一)民族出身

由于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特点,使得少数民族比汉族的信教比例高。从总体上看,汉族中信教同学占到6.3%,而少数民族信教同学占所有少数民族同学82.9%,其中,回族信教同学占所有回族学生的44.4%,维吾尔族信教同学占总的维吾尔族同学的38.5%,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信教比例高于汉族信教比例。所以,民族出身与宗教信仰有紧密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满族学生的信教比例远远低于汉族学生,仅为1%。

(二)父母亲的影响

父母亲的信教情况、学历以及家庭氛围等是影响大学生信教的因素。有34%以上的信教同学其父母都信教,25%的同学母亲信教,不到5%的同学父亲信教,其余同学的父母都不信教,可见,大约64%的同学信教不是受父亲影响就是受母亲影响或者受父母亲的双重影响。而在不信教同学当中,大约14%的同学父母有宗教信仰,可见,大部分“90后”信教同学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同时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也和大学生信教有很大关系,大约80%信教学生的父母均是初中或者小学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不高;仅20%左右信教同学的父母是大学及以上学历。大约有77%的信教同学与父母亲的关系非常和睦,有约0.05%的同学与父母关系不好,其它同学与父母关系一般。

(三)生源地

生源地和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部分信教同学都生活在城市和县城。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9.3%的同学生活在城市和县城,12.9%的学生生活在乡镇,27.9%的同学生活在农村;就信教同学而言,39.5%的同学生活在城市,14%的同学生活在县城,而约46.5%的同学生活在乡镇和农村。

(四)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情况也是影响大学生信教的一个因素,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情况不同。据统计,一半以上的信教同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约28%的同学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其父母大部分务农或是工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生存,一些学生自己能力也有限,难免会有心理压力,一定程度上造成精神的空虚,在父母无法帮助他们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五)专业

专业对大学生信仰宗教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调查统计,被调查对象中理工类学生的比例占54.7%,文法类学生的比例为39.5%,其它专业占5.7%,理工类学生与文法类学生的比例1.4:1;其中理工类信教学生占所有被调查的理工学生的8%,文法类信教学生占被调查的所有文法专业的5.9%,在信教的学生中,理工专业类占60.5%,文法类专业占32.3%。两者的比例为1.9:1。可见,文法类专业的信教比例低于理工专业。这种差异与他们专业的选择有一定关系,理工专业的学生一般热爱科学、喜欢专研科学,但是当他们遇到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时,会选择放弃科学而信仰宗教,并且理工类专业学生一般文学素养比较低,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导致他们信教比例高的因素之一。

“90后”信教大学生一方面是接受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是接受执行某种宗教教义的信徒,他们的宗教思想与所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然会出现不协调、不一致的地方。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信教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不难发现他们对宗教理论方面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缺失性,他们的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不仅对他们自身信仰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极大地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有关宗教的理论阐述。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势在必行。

[1]王哲,田君.宗教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以辽宁省高校基督教信仰调查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1):129-132.

[2]何虎生,刘福生.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98-102.

[3]赵良,温成涛.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2):138-140.

[4]顾家山.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2):85-87.

本文责编:安春娥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fter 90"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Belief

Ma Wenping, Jin Fenghuang, Li Xi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Facult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8)

Understanding the state of "after 90"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belief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day.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 the "after 90"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view, characteristics of religious belief and factors of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beliefs will be analyzed. By doing survey and interview , it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strengthen education of Marxism's religious view and the religiou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work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fter 90"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belief;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2016—07—10

2015年度辽宁省高校统战研究课题“辽宁省高校信教学生现状调查与研究”(2015-GXTZB16);大连交通大学党建研究重点课题“高校信教学生现状调查与研究”(DJSZ-2016-A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文萍(1969—),女,山西阳高人,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在读博士; 靳凤凰(1990—),女,山西神池人,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 李 先(1980—), 女,辽宁瓦房店人,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讲师,大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G620

B

1008—8350(2016)04—0025—04

猜你喜欢
宗教观信教宗教信仰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藏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困境及路径分析
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现状与思考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