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凤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44)
〔财会与金融〕
高职高专财政金融教学方法探讨
张雪凤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44)
传统的财政金融教学是填鸭式的“一言堂”,忽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学生也感觉该课程枯燥乏味、应用性差,学习积极性差,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创新教学方法是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实训课、通过小论文的撰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教学质量;问题;教学互动;实践教学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伟大使命。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和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建设的主旋律。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精一门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高职高专财经类专业开设的财政金融学课程,虽属基础理论课,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新学年学费的交付方式、家电下乡、国家助学贷款等事件已经引起了学生的普遍关注,并想作进一步的探究,这为教师吸引学生步入兴趣的轨道奠定了基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科特点做了一些创新教学方法的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1.填鸭式的“一言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唱主角,传输知识“满堂灌”,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学生也很少参与其中,学生成了记忆的机器,缺乏积极主动性,学生感到上课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对所学知识也不甚理解,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结果是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学生也只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缺少创新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忽视实践性和应用性
无论是教材的编制还是教师的讲课普遍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学科的系统性,而忽略了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及实践性,不利于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讲,教学内容上过多讲解财政收支理论、税收理论、预算理论、货币信用等理论,而那些能培养学生技能、与现实联系密切、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如税收实务、利率、股票、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却讲得很少。以至于学生感觉财政金融课程理论枯燥,内容空洞,实用性差,不愿意学。
3.考核方式缺乏规范
当前我校《财政金融学》课程以期末考试作为重要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占80%),辅之以课堂考勤或平时作业(占20%),计算综合成绩,如果期末卷面达不到60分,则不加权计分。显然这种评价方式过分重视期末考核,轻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有效约束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加上教师考前任意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串讲重点,学生平时不学习,逃课,厌学,考前临时抱佛脚,仅凭老师的串讲、划重点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这对平时认真学习真诚付出的同学不公平,也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教风。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协调配合。教师要善于教,学生才可能乐于学、善于学,教学才能相长,形成良性循环。
1.互动式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时可以结合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制定教学方案,制造事件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对该悬念的反应作出引导,拓展学生的思路,抓住学生思想的兴奋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大家的讨论、发言,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出要点。这样的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师生得到了充分交流,也为课下交流奠定了基础。比如2008年我国燃油税开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讲税收的作用时,笔者尝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事先设计了一连串问题。课堂上先从上班路上堵车说起,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热议,然后又说途中听到别人对燃油税的议论,接着又提出收税和收费对车主有什么影响?开车多少与缴税多少相关,大家是不是要选择节能环保的车、减少驾车出行?这些车好卖是不是汽车厂家要调整生产结构,加大小排量的、节油环保的车的生产,加大研发力度生产出太阳能车、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等新能源车,从而汽车行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学生对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充分的理解。接着布置思考题: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税收政策的调整改变了人们的行为?课下准备,下次课交流,每人必备。师生间的互动不仅限于课堂上,课下的及时交流也非常重要。通过E-mail、QQ、邮箱与学生的课下交流,增加了知识传播的途径,弥补了课时的不足。
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讨论的话题应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教师应先准备好讨论提纲和学生应注意弄清一系列核心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查资料,还要求学生分配好讨论小组,小组成员应通力合作,小组应以5-7人为宜,这样既可集思广益,又不会产生“免费搭车”问题,并明确求要随机提问发言和随机找人对发言同学给以评论和提出质疑,提问和回答的数量和质量记入讨论成绩,这样可起到督导作用,免学生讨论走过场。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记录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学生讨论的共性,要表扬那些有思想闪光点的同学,此外,还要对各讨论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讲解财政政策问题时,组织了一次讨论课。课堂讨论不是去复述这些基本理论,而是联系社会实际生活热点开展。从我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谈起,同学们讨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要减轻这些影响,我国从增加政府投资和扩大内需入手,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新时期我国政府采取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家电下乡、发消费券和旅游券都是为了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实现对投资、消费的拉动作用,以此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对案例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适当利用案例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晦涩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有助于学生活学活用。组织好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案例的选取应是身边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最好是已经引起政府和民众关注的事件,又具研究性和争议性的热点问题;二是设计的问题应能有效激发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好是能够层层拨开迷雾打开学生思维的一连串问题,提问的方式上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三是讨论过程的有效引导和控制,让多数学生有较多机会展开自由讨论,避免出现偏离主题的漫无边际的争辩以及人身攻击现象;最后,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使案例教学回到教学的基本层面上来。财政金融有很多教学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在讲货币政策时,结合2010年我国实际,面对持续攀升的CPI指数,我国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的现实,为什么我国中央银行仅采取了一次加息而采取多次提高存款准备率?让大家事先查好资料课堂上进行讨论,最后有老师点评。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不足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最后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总结好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能力,以及进行论证和说服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
实践是财政金融学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实验室模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知能力,如税收报税实务操作、银行实务操作、证券交易、期货交易、外汇交易等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微观金融理论的理解,极大调动了学生认知的主动性。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业内人士做学术讲座,拉近了课堂与工作实际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以及就业后的适应能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开展投资竞赛,在实际中发现学习的不足之处是下一步学习的最大动力。假期可组织金融专业学生围绕某一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调查报告。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公正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教学具有诊断、激励作用,能够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学习。过分注重期末考试,放松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些作用将大打折扣。重视平时的考核,在过程控制中实现激励。如果仅以一两次平时作业即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因存在随机因素,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不能够给予公正的评价。平时考核除了课后作业还可以采取课堂小测验、课堂贡献、口试演讲以及小论文和调查报告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可综合考察学生的表达和概括能力。不论哪一种形式,都必须及时给学生反馈一个考核结果。财政金融课程很多内容适合小论文的形式。如对从1995年开始的8次降息条件下为什么我国储蓄余额未见明显下降的原因分析,1997年以来面对我国的通货紧缩,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什么归于无效?面对通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哪个更有效?当前我国实践中主要有哪些财政补贴,这些补贴分别可以起到什么作用?面对银行实际存款利率为负,CPI指数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投资理财规避货币贬值的风险?面对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如何综合利用金融货币政策来抑制房价的上涨?学生应通过社会调查或查资料以课程论文或小型读书报告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对有着确定答案结论的作业,应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公正地给出应有的成绩等级,以使学生清醒地看到自己对课程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便进一步查漏补缺,改进提高。而对于那些没有正误可以百家争鸣的问题的答案,只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路、能够自圆其说,建议给以较高成绩,这样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外部的认可,对学生是一种难得的激励,从而增加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动力、兴趣和信心。这种考核的选题尤其是第一次的主题很重要,既要密切联系课程内容,又要结合现实生活,还要具有必要的吸引力。
[1]张绍云,张家胜,陈会荣.《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2]张淑娟,关于《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
[3]宣春艳,对提高财政学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6).
F23
A
1673-0046(2011)04-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