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理念 新教学
——谈高中语文新课程给作文教学带来的改变

2011-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1年36期
关键词:乡愁高中语文教材

钱 华

一、教材选文的改变利于模仿

语文新课标教学,理念新,内容新。今天,我们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已经提出了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概括一下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过程,培养人、造就人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以前只注重知识,后来又强调双基,语文新课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突出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这是教育的方向,语文新课标教学的方向。

语文是什么?是语言,是文字,是文学,是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内容,其实就是一种文化选择,是构建着一种理想文化,如何解读这些课文内容,涉及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再认识。语文教育内容不是自然科学技术,而是语言文学、人文文化,它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启迪智慧,激励人生。新课标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而,教材内容选择编排就变得非常人性化,亲切自然,平等交流,编排新颖,吸引人心。高中语文新课标采取专题教学,专题有专题中心语,专题教学导语和若干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包括若干篇课文,课文选材,围绕专题中心,古今中外,自由灵活。

看一下我们现在使用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编排一下专题中心语,就会有一种新的感受。第一专题是“向青春举杯”,然后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象山那样思考→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慢慢走,欣赏啊→祖国土→号角为你长鸣→文明的对话→寻觅文言津梁→我有一个梦想→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笔落惊风雨→走进语言现场→科学之光→此情可待成追忆→直面人生(理性)→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等。它就像一个人心理、精神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教材编写改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做法,变为以“人的情感、人格、智慧、精神发展”为中心,始终贯穿着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立人”,始终发挥着语文教育中文学的认识、教育、审美、娱情四大功能。每个专题后面都有一个写作指导利于我们指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精彩文章进行作文的模仿、创作。

心理学告诉我们:“原型”对思维活动有积极的启发作用。因为相似性联想能引起选择性泛化,从而帮助我们打开思路,以原型为基础进行再创造。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其专论 《模拟》中说:“夫述者相效,自古而然。”宋代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成熟。”看来,模仿自古就是学习的基本方法。宋代胡仔在其 《若溪渔隐丛话前集·韩吏部(下)》中说:“《隐居诗话》云:‘诗恶蹈袭占人之意,亦有袭而愈工,若出于已者’盖思之愈精,则造语愈深也。”晋代陆机《文赋》云:“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都说明对前人成果的汲取,不能依样画葫芦地“蹈袭”,而要从模仿到创造。唐朝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模仿庚信《华林园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诗句,但它超越了原诗的境界,“若出于己”。宋代诗人林逋《梅花》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也是模仿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可是意境已不同了。这些都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中学生写作也应遵循从模仿到创新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原型”(语文教材),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借鉴性的练习,无疑会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照搬、照抄的模式,而是要在形式、选材、组织材料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把课文讲解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叶圣陶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语文教材是学生认识的对象,是阅读和写作的范例,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凭借。因此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渗透写作教学,引领学生根据内容揣摩作者的构思之妙,遣词造句之精,表现手法之巧。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如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这一专题中的第二版块“底层的光辉”由一篇外国小说《品质》和一篇中国现代散文《老王》组成,从不同的侧面介绍底层劳动者的高尚品格。《品格》中塑造的靴匠格斯拉的形象,通篇采用白描的手法,朴实无华,和格斯拉的对话及对店铺的描写倾注了真挚的情感。《老王》这篇叙事散文,人物的形象并不复杂,,但是作者在这里寄寓的情感凝重。文章写的简约清淡,对人物的刻画,着笔不多,真实生动,对话描写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凸现了人物性格。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时一个较大的弊病就是描写人物平面化,概括化,缺少细节描写,而《老王》中的细节描写是值得我们的学生模仿的,如作者在这里选取了一个细节来表现老王的为人:当作者要付车钱时,他问“你还有钱吗?”——经历了抄家和批斗,许多高级知识分子的确已经倾家荡产,老王能关切地问出这一句,表现出他的善良。这一句话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很能表现出人的品格。

老教材的选文大部分脱离了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记叙文写的都是重大题材和重要人物,而中学生平时所能接受的却是一般性的人和事,他们缺少“平凡中见伟大”的描摹阐发能力,教材中也没有授予,自然就写不出来。因此不少教师早就呼吁,要重视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让学生从“空”中落到“地”上,踏踏实实作文,走真实化的道路。然而人类文明史能发展到今天,是伟人和普通人共同奋斗的结果,因此而“底层的光辉”这个版块让学生学会了从普通人身上看到闪光点,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寻找作文的素材。

二、运用新的学习方式促进作文训练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造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的只学习一些语文的知识。在5本必修本中,有22个专题,均是根据某一话题的深浅编排展开。诚然,新教材中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课文里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但是,任何教材,说到底,仅仅是个例子,把这个例子掌握得再好,也不等于就学好了语文。对教材有真正的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仍然是学生!如果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就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

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和载体,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学思想、方法,体会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那么语文新课改或者说高中所有学科的新课改,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如果学生还像过去一样满足于教师的“满堂灌”,习惯于“题海战术”,沉醉于“书本知识”,那么,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变革中,你无疑是一个落伍者和失败者!江苏版语文教材,每个模块都提出新的学习方式,如体验式学习、问题探讨及文本研习等,这绝对不是形式主义。传统的学习就是文本研习,而现在强调感悟体验,形成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学语文!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势必要随之发生变化,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面貌。

现在的课文,给了学生更多的与人对话的平台,可以跟文本对话,和同学交流,与老师探讨,还可以和家长共同学习。比如,在学习“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时,你如果只着眼于对描写战争文本的研读,而不去认真观察那些表现罪恶场面的震撼人心的照片,而不去与同学进行真诚的交流,而不愿按照编者所要求的那样给经典照片配解说词,那么,你就不能深刻地思考到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你就不能正确地认识战争。再比如,在学习《十八岁和其他》一文时,要求同学们和家长共同学习,把感动的部分找出来,并且交换意见。从过去的学习经验来看,同学们可能还不理解这种学习法。其实,运用得好,就能把家长的热情调动起来,就有可能使这节课成为同学们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对学生写作内容的指导除了作文题旨与材料选取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指导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写作准备丰富而充足的素材。实践证明学生习作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语文积累,而借助研究性学习课题来完成语文积累和梳理工作,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的知识灌输好得多。

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板块的修习过程中对各个知识领域都有所了解,为写作积累了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拓展了知识面,深化了看问题和分析现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教材内容设置几个不同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按照课题对教材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并延伸到课外阅读。例如,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教学,我们从老舍在异域对北平的思念出发,设置了“中国千年‘乡愁情结’文学研读”的研究性课题让同学自主探究学习。第一步,要求同学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阅读有关“乡愁”的文学作品,印证乡愁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之一。思乡不仅是对生活过的故乡、故居、故人的怀念,更是一种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整个传统文化的故国时空。它不仅是地理的,更是历史的,比如说,它不仅是抗战时期的嘉陵江,也是屈原的汨罗江,苏东坡的长江,不仅是半个世纪前的江南,厦门,也是杜甫的江南,李白的龙门。这种乡愁可以称之为文化乡愁。结果同学们都很兴奋,收集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上至《诗经?东山》中对思乡的描写,下至当代的一些网络文学作品,诸如贺知章《十五从军征》、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春江夕望》、。张籍《秋思》、杜牧《归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纳兰性德《长相思》等非常有代表性的名篇也在其中。学生在收集和筛选资料的过程中已经将作品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思考,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归纳收集到的资料中所描写的“乡愁”意象有什么特点,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于是学生再次走进了文本,同学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同学们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抒发乡愁的作品对作者的精神是一种抚慰,作者在对乡愁的抒发中找到了释放和安顿,也获取了支持和力量。最后,教师结合写作教学的目标,点拨学生从前人的成功作品中得到写作启示,在以“乡愁”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同学写出了许多优秀作文。因此,我们通过研究性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成功地围绕主题将教材所学知识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素材并完成了知识梳理工作,整个过程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究,真正体会了到写作的快乐,不再为写作而发愁。

猜你喜欢
乡愁高中语文教材
教材精读
永远的乡愁
教材精读
乡愁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九月的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