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学文,因文解言

2011-08-15 00:49闫文国
中学语文 2011年36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课文

闫文国

新课标要求文言文教学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培养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如何处理“文”(文学,或文学鉴赏)与“言”(文言,或文言阅读)的关系,也是文言文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我作了一些探索,试图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本着“以言学文,因文解言”的教学理念,使二者能够统一兼顾起来。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文”、“言”兼顾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

1.古文难学,由于时代的距离,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都和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距,再加上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改变,天文地理、典章礼仪等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而且现代中学生不以阅读古典作品为主要任务,他们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诵”古文。根据新课标“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的要求,我们认识到文言文教学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古汉语的学习,一是古代文化的传承。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二者不可偏废。作为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拓展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文字知识,还必须包括古典哲学思想、古典文学、古代风土人情等知识。

2.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一般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它们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学习这些文言作品,可以为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基础,并通过教学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再者,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艺术手法等写作技巧的运用方面,尤其在审美情趣的培养方面,都可以收到多重效果,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如果偏重了讲解古汉语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纠缠于琐碎的语言知识及过多的语法分析,就会淡化语言背后的社会现实、人物情感和时代精神,以及古人写文章注重炼字炼句、布局谋篇、追求艺术境界的特点。如果过多的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为目标,注重文章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情感精神、价值趋向……就会使学生失去对言语形式的把握,达不到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失去了学习古文提高语言能力的作用。

3.文言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要求很好地解决“文”和“言”的关系。课标既是语文教学的指南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它来进行。从课标出发,基于摒弃琐碎的语言知识而以语感培养为主、舍弃过多的语法分析而以掌握规律为主、淡化古今差异而以了解演变过程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透过言语形式把握言语内容,从而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现实、人物情感和时代精神,关注古代言语作品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指导学生用现代观念关照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实现学生与古人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再者文言文同现代文在体例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必须正视它的字面教学,因为它是古文。它的主题教学相对于现代文来说,更有难度。文言文不光是形式上让学生感到陌生,内容与主题也让学生感到陌生,尤其是教材的是名家名篇,主题深邃,学生把握起来更困难。这说明,对于文言文的内容与主题教学要合理引导才能达到目的。“文”和“言”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以言解文”还是“因文学言”,一定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当然要求在同一时间内,既要进行文言阅读训练,又要进行文学鉴赏训练。因此教案、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不仅在字词方面强调落实,而且注重思想内容的充实和拓展。

二、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①重文言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他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能解决80%,只有20%不能解决。可是我们往往假定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于是逐字逐句讲下去,遇到实词讲实词,遇到虚词讲虚词,遇到句式讲句式……不仅肢解了文章而且破坏了美感,教师成了语言的粉碎机,不管多么优美的文章一经他的嘴就变成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过多过细地给学生讲授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讲究字词的落实、注重词句的用法、追求词句的翻译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于是,为了寻求意义的精确理解,讲课时字必求其训,句必索其旨,忽视了解“言”的目的是学“文”,又往往离开了“文”的环境解“言”,如此,富有情趣和灵性的整篇文章被肢解为零碎的文字。

其实,把这些语法知识过多过细地教给学生,不但不能帮助他们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我们应该使课文的人文内涵呈现于学生心中。文言文教学应让人文情感走进课堂——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而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个性得到张扬,思想碰撞出火花。

②文言文教学另一方面又侧重于思想观念的评价,表现手法的分析,艺术形式的感受,文化性格的理解,审美方式的品评。有时离开“言”架空去分析“文”,甚至一上来就同现代文一样去引导学生品悟,没有注意到学“文”的另一个目的是因“文”能准确的把握“言”。凡此种种有悖于文言文教学的正常逻辑。这样导致了学生要么迷茫如坠云雾之中,要么因为文章浅显而过多举例分析使学生恹恹欲睡。例如: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祸兮福兮》,如果对课文词语、句子不理解,只注重分析思想内容一定会走入迷茫之中:而像《庖丁解牛》一文因为文章内容浅显,过多的引导、讲解、分析就显得多余。

③教学方法的失当显得更为突出。方法的失当是指明白“言”与“文”兼顾的重要性,但在掌握尺度上把握不好,造成“言”“文”并举,顾此失彼。一般来讲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理解词句含义,梳理文章内容”几乎成为文言教学的全部,教学方法模式化。先是文学常识介绍,再是正音、断句。然后是落实字词、串讲文句,接下来就是分析思想内容、赏析写作特色,最后是讲解练习、做题巩固。教学方法的失当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磨掉了学生的灵气。教学目标的偏差则直接把文言文教学拉入了死胡同。讲“言”是由言到言,讲“文”又放弃了对“言”的品味,“言”“文”脱离。

三、文言文教学具体作法的探索。

首先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要明确学习文言文的文言阅读训练属于语言教育的范畴,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学鉴赏训练属于文学教育的范畴,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古典作品的能力。这两种训练的任务不同,教学要求也就不同。文言阅读训练以“读懂”为目标,而文学鉴赏训练却以“读懂”为起点,它们性质不同而又密切关联。且各有特点和规律,应该让它们建立自己的训练系统,让两种训练统一起来,在疏通“言”的前提下学习“文”,在理解领会“文”的基础上准确的把握“言”。文言文教学既不能上成古代汉语课也不能上成古典文学课。重视“言”和“文”的统一,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其次,要在备课上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既对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有一个全面而又准确的认识,同时对所教的本册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学单元要有深入细致的研究,要有完整、系统的计划。教材是固定的,我们可以把计划制定得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特点,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比如哪些课文侧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哪些课文侧重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的理解,哪些课文适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而整体上注意初中、高中的教学计划的设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

第三,灵活处理教材就是在准确而全面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再处理。例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等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体会古代策士的说辩艺术,苏轼的《赤壁赋》我们可以侧重思想内容感悟,《论修身》重点放在理想、情操、精神的陶冶。就是一篇选文,有难有易,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1)长的文言文,有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等弱势,所以,要提高效果,就必须选好“点”。如《报任安书》应把重点放在借助注释和朗读疏通文意,然后再讨论文章的思想内容。《祭十二郎文》,可抓住:一是祭文的体例特征,二是领会本文叙事中抒情的特点,而后者又可选择一个代表段落如“呜呼,其信然邪?……而寿者不可知矣”,进行重点分析即可。(2)难的文章重“言”轻“文”。如《逍遥游》这篇文章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庄子的代表作,引导学生扫清字面障碍之后可用问题法进行处理“文”的问题。设置相应的问题:A.庄子认为逍遥游真正的境界是什么?B.课文是如何说明其他万物都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的?这样理清了结构,内容的疏理就容易多了。(3)浅显的文章重“文”轻“言”。可以艺术地细化朗读的层次,可以充分关注语言训练,可以深化课文的品读,也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机的进行一些穿插、引进、迁移、补充等,丰富教学内容。例如《齐人有一妻一妾》。当然这只是从大的方面着意,不是固定的。

第四、以读为主,练、议结合。

文言文教学必须紧扣新课标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具体要求,不但要抓住“读”这个“根本”,还要采用恰当的“读”的方法。“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文言文的熟读精思,在读中理解“言”,在读中品位“文”。达到对文言文全面深入理解。

实施整体阅读教学,它会对正确理解语义提供背景,有助于语义的理解。除了有详细的注解、课后的练习做支撑外,整体关照有时会让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对语义把握变得更加精确。读是借助课文注释的阅读,读之后要求学生认真借助注释疏通文字,教师还要通过指导学生训练文章所要求掌握的古汉语知识。训练要讲究方式方法,目的在于巩固、积累。在学习“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品议,达到理解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精神、价值,从而落实“文”的目标。反过来领会了“文”对“言”的把握也有帮助。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实词推断法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