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冬香
当前,有关素质教育、教育创新提法不断,新课程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去文本”阅读、“标准化”阅读两个误区,本文旨在对这两个误区略作梳理,并对其成因浅作探究。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了“对话”理论,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002年通过的《新课程标准》更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说明。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披着新课标外衣、打着对话与弘扬学生主体旗帜的“去文本”阅读。
现实中,这样“去文本”的阅读在阅读中表现为对于文本意义的浅尝辄止,教学中表现为对于讨论、探究等教学形式的过分倚重,甚至把这种形式当成内容,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表现为有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各种解读时,由于不能确定自身意义的界定性和教育价值的约定,或害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味地肯定学生的答案。在这样的阅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就几个问题在课堂上展开对话,漫无边际的自由发挥对于文本意义的看似多元化的阐释。于是,我们在笑声中听到“贾宝玉是一个情种,林黛玉呢也是一个情种”的“妙悟”;在《祝福》的课堂上热热闹闹地为祥林嫂打官司,追究一干人等的责任,维护她的婚恋自由、人身自由、财产安全诸多权力;在《小狗包弟》的课堂上大谈动物权益保护;在 《荷塘月色》研究作者夫妻情感状况……这样的阅读教学表面上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实质上早已背离了“教学”的轨道,失落了教育价值。
这种阅读教学方式貌似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但却消解了文本,消解了我们阅读教学的最根本的立足点。我们知道阅读的文本有其自身意义的界定性,在进入课本同时,教育价值约定也附着其上。新课标的阅读课堂对话必须在尊重、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背离了这个基础,我们语文课的“语文”两个字就无从体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就很寥寥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实际上强调了阅读文本本身的地位和价值,阅读教学阐释文本的前提是尊重文本、紧扣文本,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文本意义的未定性允许对于文本进行多元化阐释,但是这不等于说解读文本能脱离文本自身意义的 “界定性”,更不等于说能随意地、无原则地解读。
上世纪末《误尽苍生的语文教学》出版之后,语文教学高张人文精神旗帜,阅读教学中听到了更多的人文主义声音。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局面仍没有改变,学生学习评价制度仍维持旧状,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依旧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中求生存,师生都是“带着镣铐跳舞”。
应试教育终极指向是标准答案,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自然而然的走向训练学生规范思考、规范作答的标准化阅读。比如讲《孔雀东南飞》,批封建礼教,全然不顾这一概念的形成时期远远晚于汉魏晋;讲《祝福》,则必是批判夫权、族权、神权,根本无视其中“我”这以独特视角背后的人文内涵,诸多看客中蕴含的对国民性的批判;讲《守财奴》,肯定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无视贪婪是人类共同的痼疾,物质对精神的扭曲。我们的教育整齐划一,基于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样的评价标准,来培养衡量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完全不同的学生。于是造成了学习中的从众定势,学生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不会独立思考。我们虽然也一直在高张个性,但事实上却很难接受和认同真正有个性的学生。
在这样标准化阅读培养下,整齐划一、排斥“异端”成为阐释习惯,学生只会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探索的兴趣不可避免的被扼杀,个体意识的不到尊重,所以不愿、不敢,最终不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缺失又必然造成创新思维的枯竭。
阅读是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展示,学生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来品味文本,并展示思维,由于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差异,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必然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对持不同见解的学生大度宽容,鼓励学生自觉追求个性阅读。
传统教育认为,教育的天职就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教给学生。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树立权威,这个权威可能是一个人,例如教师;也可能是一本书,例如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
在我国教育中,长期以教为中心。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作为真理的掌握者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作为接受教师传递真理的学生,天经地义的遵从教师的要求指令,所谓好学生也不过是循规蹈矩的完成教师要求完成的任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千般不愿也只能化为服从,进而麻木为习惯性的跟着老师走,思维权完全交给老师,很难有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究。教师的权威使得学生在心理上、知识上、思想上依赖教师,这样的师生关系构成的教育,自然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的一个权威,所谓的“本”,传统教育为应试的便利赋予书本知识至高无上的地位,用强迫的方式,要学生彻底膜拜,然而由于条件所限,大多数教材编写周期长,选取知识态度保守,因而阅读教学知识面狭而且旧。其次教材编写还有不可绕过的人为性。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材的重新修订,版本繁多。
“尽信书不如无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死抱着课本和教参,这是对时代和历史的不负责任。语文教学义不容辞地担负着提升青少年的文学文化素养,构建青少年心灵空间的使命。我们应该是在教给学生必需的书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向文本的深层漫溯,对文本进行独立分析。帮助让学生保持一种对书本知识客观清醒冷静的认识,能够读书而不为书囚,真正拥有原滋原味的,深层的阅读。
语文学科驾驭领域内一直存在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所以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分歧,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
第一语言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人生元符号的教育。从这一方面说,语文具有工具性,是工具学科。其具备为学生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掌握表要的学习研究方法手段开设的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特点。文字是记录言语的符号体系。自从文字发明以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语言文字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认得思维内部语言的运用,所以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言语作品几乎涵盖了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尤其精神财富。学生从语文学科中学的的不是一技之长而是积聚民族文化的积淀,感受民族文化的底蕴。在语文学科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中,包含着塑造人的美好品格的独特功能,语文学科因此又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
1959年,中央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以语文学科为重点学科,要求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1963年5月3日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其中明确指出 “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早在1987年,陈钟梁就发表了《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文中指出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学生体验人生的活动,人文主义思维方法中感知、灵感与综合,提出科学人文并举观点。1993年韩军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中,提出注重学生文化素质、体验感受、人格完善,期盼人文精神回归。1995年于漪也提出必须弘扬人文。1996年5月,国家教委编订、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同一问题新课成标准表述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