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探究教学中的人文渗透

2011-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1年3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性人文

韩 勇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2010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可见人文精神在探究教学中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精神,其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语文探究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人性的张扬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一大特性,老教材与新版教材相比,在这一点上已经有很大的改观:《我与地坛》、《兰亭集序》、《面对大海春暖花开》、《〈宽容〉序言》等诗文的入选,充分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张扬;昭示了人类在追求文明、完善自我的历史进程中的思辨与成长,它们的人文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且表现出对人性的多样性的认同,这可以说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又一重大成果。因此,我们在探究教学中应该关注人性,张扬人性之美。

例如在学习巴金先生《小狗包弟》这篇课文时,应从人性的角度入手,探究文本的人性主题。呼唤人性、讴歌人性是《小狗包弟》闪光的思想之一。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中,人性的扭曲是当时普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人性因此显得弥足珍贵。《小狗包弟》向我们叙述的故事,正是对真正人性的呼唤。文中艺术家文学家们的遭遇,真切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缺乏人性,以及人们迫切需要人性、呼唤人性的愿望。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呼唤人性又谈何容易,于是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主人公为了免遭造反派的迫害,只有将心爱的小狗包弟送到解剖台上。作者用这种带有自责色彩的描写,表达的是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是的,假如没有专政队的种种灭绝人性的残暴行径,狗的主人怎能会“无情”地将爱犬送走;如果人间充满人性,怎么会有人随心所欲地践踏无辜的性命?因而,自责,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呼唤;而呼唤人性,也是从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二、理性的立场

语文学科在担负起人文精神教育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任务。语文课不仅需要情感体验,更需要理性渗透,培养学生站在理性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理性的立场建构探究教学模式,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真理,引导学生对真善美进行探究,并以此来感染激励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其次,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使得老师一味传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呆滞僵化,新型的探究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精神,科学史上的天才,他们比普通人更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他们都敢于挑战权威,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自我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在一生中掌握了 “学习什么”和“研究什么”的主动权,享受着自由探索的乐趣。再者,教给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就有不同的看法,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提出多种解答思路,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进行发散性思考和理解,以另辟蹊径,求取新解。

以韩愈的《师说》为例,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阅读,从理性的立场角度解读文章中流传千古的教育理念。如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韩愈认为,古代教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在当今这个时代,这句话还有多少真理性?你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什么?解答这一问题,可先给出学生现代教学过程的三种模式:(一)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二)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三)学生独立探究教材,教师调控学习过程。结合这三种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自然会打开思路,对传统教学模式作现代意义的探究。

具有思辩价值的问题的提出,可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发表新鲜有创意的想法。而学生在交锋式的讨论中,也打开李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逐步的掌握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创新意识得以增强。

三、生命价值的超越

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下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很多社会道德问题,也对心智尚未健全的学生造成了很大地冲击。随着经济在生活中占据地位越来越高,人们的功利性越来越强,人际关系冷漠,信仰缺失,心灵无所寄托而寻求刺激,校园暴力不断上演,学习与生活高压下绝望自杀,种种摧残身心、扼杀生命令人痛心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告诉我们,仅仅有技能不能算是完整的教育,必须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人文内涵即包含了对的人生存状况、生命意识与价值的关照与思考。这也宣告了生命意识成为新课程标准确立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正确实施语文教学,增强语文学科的人文色彩,高扬人文主义大旗,致力于塑造学生建全的人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特别是正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更是充满激情与活力,极富想像力与创造力。面对这样的生命个体,语文教师不应该把自己仅放在知识的机械传授上,“传道受业解惑”已经不能覆盖教师职业的全部内涵。而树立生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积极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超越成为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鉴于如此厚重的历史使命,语文学科应该与生命意识的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正确地感受生命,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探讨,让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欣赏生命的美。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意识,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呢?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要求我们实施教学活动时,将学生视为思想、生活、智慧与审美的统一生命体,以对待生命的热情去关照学生。

一是通过阅读教学从无数古圣先贤光辉的生命历程中,激发学生感悟人生,引导学生超越生命的价值。如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感受生命的坚韧与不屈,从而强大我们的生命。通过对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解读与探究,培养学生对未来的美好信心,促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是立足教材,引导学生探究自然之美,从自然界中感受各种生物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从中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力量。以史铁生《我与地坛》为例,可引导学生探究文中在地坛活动的各种动植物生生不息的生命生命律动。以苏轼《赤壁赋》为例,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诱发对生命旷达的认识,人生境界的超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生命观。

三是联系生活,从生活中体会各种感人的场景,意识到生命的美好,因此对生命产生敬畏意识。如阅读沈从文的《边城》,感受凤凰古城的风土人情之美,进而弘扬人性之美。读李密的《陈情表》,感受孝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读《兰亭集序》,从古人的“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畅叙幽怀”的欢乐生活场景中感受生命的悲与喜,痛与哀。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性人文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