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茗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语系, 郑州 450011]
《尤利西斯》内心独白的语用文体学解读
⊙郑茗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语系, 郑州 450011]
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分析英语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中内心独白的文体学内涵,旨在以语用学理论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为分析框架,探讨《尤利西斯》内心独白构建的语言技巧和美学功能,据此推出有利于揭示小说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的言外之意,从而帮助读者提高阅读、分析小说的阐释能力和鉴赏水平。
尤利西斯 内心独白 语用文体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语用学是言语的人际合作和交流规约的体现。而作为语言学、语用学和美学交融的文学文体学通常被认为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鉴赏和阐释的一种形式。自语用学诞生以来,文体学家便逐渐采用了其中的部分原则。
内心独白,作为一种写作技巧,就是心灵的自我对话,是将人物内心世界默然无声的意识活动通过于读者的视听感官展现出来的一种技法。乔伊斯以释放功能、流体功能和表意功能来展示心理潜能为艺术目标,其作品引起“读者最大兴趣的是意识流技巧”,而内心独白(Interior Monologue)既是乔伊斯小说《尤利西斯》解读的难点,又是这部小说意识流技法的一大亮点。在此,我们就可以从小说的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入手,以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帮助读者从对人物塑造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心独白中推断出人物及其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
Grice认为人们在会话中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完整的话语是交际双方合作的结果,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包括以下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何自然,1992)。但在实际会话中,人们往往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而故意违反这四项准则(俞东明,1999)。在《尤利西斯》中,小说家并非致力于对日常谈话的写实记录,具有对语言高度审美情趣的乔伊斯从平凡的琐碎生活片段中(看来似乎漫不经心、平庸陈腐、杂乱无章的意识流中)捡起表现人物性格及其相互关系的字字珠玑,在悄然无息的意识活动中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违反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使那些奔马湍流的内心独白在虚构的小说世界中蕴含着体现人物内心的深刻内涵。
《尤利西斯》中主人公的每一次独白思绪,总是以某一现实事件为起点描摹开去,经历散乱、不确定的游移飘忽之后,又返回到同一事件上来;而后再度飞扬散发,再度回归、重复,呈现出圆周形的循环轨迹。这种以人物的视角为媒介,以事件的进程为连接点的非合作式(即有问必答)的独白构建策略,恰是人物内心思绪间歇的标志,也是此独白与彼独白之间为何能在乔伊斯的笔下得以成功连接、顺利过渡的答案。
小说第六章布卢姆乘马车参加葬礼行程中的内心独白,就是以布卢姆的视觉为媒介,每次都以马车的行踪当做人物内心独白停顿和过渡的连接点,使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次——马车放慢速度。马丁·坎宁翰、鲍尔先生、布卢姆三人同坐一辆马车上路,前二者不时地对话,谈论死者或行程所见,唯有布卢姆黯然神伤,欲言又止,将个人感受切换成内心独白。当他看到马丁·坎宁翰的视线从自己身上移开时,布卢姆不由自主地发出内心独白:他(他指马丁·坎宁翰)通情达理,富有恻隐之心,总是与人为善。进而联想到死者验尸的可怕场景,法医验明为服药过量,意外致死。接着出现马车第二次行踪——马车沿街疾驰。布卢姆从同行二人的对答中,又以自身的视觉为媒介,再度引发内心独白:这是埃克尔斯街,我家就在前边。一座庞大的建筑,专放垂死者的圣母济贫院。太平间就在下面……接着出现第三次马车行踪——马车急转弯停住。布卢姆看见牛群挡道又发出内心的感慨:身上打着烙印的牛群没精打采,明天是屠宰日啦,所有生料——皮啦,毛啦,角啦,一年算下来,蛮可观哩。随后出现第四次马车行踪——马车穿过畜群继续前行。布卢姆的内心思绪再次间歇更迭,直至到达墓地(丁芸,2007)。
从上述例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乔伊斯在处理独白与独白之间的过渡与连接时,都非常注重现实时空的确定性,都有一个外在的动态行为作为人物飘忽不定思绪的心理依附与归宿(2007)。由这类潜意识构成的内心独白,涉及生死体验、生存感悟、生命体征等诸多领域,往往以现实事件的理性思考开头,历经游移飘忽,由他人(他物)思及自己,从眼前追忆过去,最后以非理性潜意识联想终结。尤其是最后那个完结式的独白联想语体纯粹是快捷跳跃般的闪念式心理过程,极具不由自主的随心所欲性(2008)。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Leech将语用原则分成“人际修辞”和“篇章修辞”两大类,他的“修辞”观指的是交际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它由交际双方所遵守的原则和准则组成,准则是原则所包含的较具体的范畴。礼貌原则则属于人际修辞的范畴。不同的交际目的对礼貌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根据语言的言外功能和在言语活动中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社会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它维护了交谈双方的均等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但在实施某一言外行为时,说话人却可以变换语言手段,甚至可以完全不顾及礼貌原则的束缚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何兆熊,2000)。《尤利西斯》的内心独白中到处出现的都是散见的平民生活的口语化表达,呈现出源自生活、贴近生活的语式特征。不能期望大多数读者会读懂乔伊斯所有内心独白的弦外之音,然而为了将人物之间的这种思想交流传达给读者,我们的确需要探讨作家的写作技巧与手段,需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审视这种人物之间的特殊交流。
在《尤利西斯》第十八章中,有一段玛莉恩因布卢姆买化妆水配料而引发不悦的内心独白。初看,它是玛莉恩本人内心深处对丈夫的怨言。细看,是由若干隐形的夫妻双向对白构成。其间的多组思维对流态势可阐释如下:
玛莉恩:我要是抓到钱,就大把大把地花它个痛快!
1布卢姆:钱都一股脑儿花在吃的和房租上啦!
玛莉恩:我总想将一把茶叶往壶里一丢拉倒!
2布卢姆:每回总要称一下分量,还磨成末儿!
玛莉恩:我要是买双旧的牛皮鞋回来。
3布卢姆:你喜欢这双新鞋吗?多少钱买的呀?
玛莉恩:把这顶帽子的边沿剪下来补那一顶。
4布卢姆:连理都不理睬你。
整段独白围绕钱、茶、鞋、帽等生活细节的交锋对峙,彰显出夫妻双方对待钱财的不同态度:一个精打细算,一个随心所欲。本应用两人对白形式表述的心迹,其夫妻思绪的双向对流,主要应用话语构成,却被乔伊斯巧妙地用玛莉恩个人心灵的自我对话形式表现出来了。仅此一例,就显现出夫妻双方习性情趣的巨大差异,足见乔伊斯将非理性的潜意识内心独白改建成理性化的双向思维定势的非凡艺术功力(丁芸,2007)。
除此之外,乔伊斯笔下的梦魇潜意识独白,实质上是人物处于恐怖状态下的系列狂想。自19世纪末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后,乔伊斯借鉴了他们所提供的深层心理学说,竭力捕捉人物内心深处时隐时现的潜意识流程,将它作为小说创作的重要素材;并借助内心独白的技法和语境化的语用策略,经历独具匠心的加工和改造后,将潜意识流程中的非理性成分如实地再现出来,从而真实、完整地展现人类的意识层面。它仿佛让读者直观人物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取得全方位、零距离的艺术美感。
本文把语用学理论中的相关原则和准绳应用到《尤利西斯》内心独白的解读中,不难得出以下结论:语用学理论框架下各个原则的违反和破坏,对于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内心独白(心灵的自我对话)来说,可以帮助读者明晰故事中人物内心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把握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刻画,以及理清不同人物间纷纭复杂的微妙关系;对于叙述者和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来说,因为视角的不同会导致叙述者真实身份的变化,从而为读者审视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切入点;对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来说,语用文体学的解读之路则是作者向读者传达真实的人生和历史——后现代式的零散化生存状态这一主题意义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① 本文依据的译本自萧乾、文杰若译:《尤利西斯》(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凡出自该作品的引文不再一一说明。
[1] 徐加永.对《都柏林人》的语用文体学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俞东明.会话活动类型的语用研究与跨文化交际[J].外国语,1999,(3):14-19.
[3]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 丁芸.论《尤利西斯》内心独白的构建[J].外国文学研究,2007,(3):56-61.
[5]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作 者:郑茗元,在职博士研究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语系讲师。
编 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