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丹丹 (河北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0)
传承与创新
——亚当•斯密和阿马蒂亚•森的经济哲学思想比较
武丹丹 (河北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0)
作为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以其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对经济学发展产生了影响深远,但是后世的经济学家往往过于关注斯密经济学思想中分工和效率问题,而忽视其人本思想。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完成了对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复兴,为人们发展确立了自由的价值标准,延续了斯密经济学和伦理学融合的主张,他们在经济哲学上的成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亚当•斯密;阿马蒂亚•森;自由;以人为本
(一)坚持经济学和伦理学的联姻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学科,经济学本应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之学。然而现代经济学家往往只关注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中的市场、分工等思想,而将斯密对现实劳动者的同情等伦理内容抛弃,人为地将经济学和伦理学分离开来。其实斯密在经济学研究中十分重视伦理的作用,就像阿马蒂亚•森所说:“实际上,道德哲学家和先驱经济学家们并没有提倡一种精神分裂式的生活,是现代经济学把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狭隘化了,从而铸就了当代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要缺陷,经济学的贫困化主要是由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而造成的。”[1]32因此,阿马蒂亚•森继承了亚当•斯密经济学和伦理学融合的研究方法,关注现实社会的伦理问题。其中经济正义问题就是他们两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亚当•斯密关注贫富差距的问题,同情贫困劳动者的苦难。在他看来人们天赋才能基本上是相同的,教育、分工等原因造成了人们才能的差异。并且他认为社会最大部分成员境遇的改善对社会全体有利,“供给社会全体以衣食住的人,在自身劳动生产物中,分享一部分,使自己得到过得去的衣食住条件,才算是公正。”[2]72
阿马蒂亚•森同样关注经济正义问题,并且认为经济自由是其核心。他认为世界上许多的人经受着各种各样的不自由,即使是富裕的国家,也存在很多处境艰难的人。他说明收入不平等和经济不平等的差别,在资源的分配上,绝对的平均主义只能实现收入的平等,而经济平等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人们资源需求量的差距等。
(二)经济学研究坚持以人为本
亚当•斯密和阿马蒂亚•森都遵循了经济学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传统,经济思想也关注人的发展。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是富国裕民的经济学,他提出的社会分工、市场经济是为了实现丰裕的社会财富,实现人民的幸福。同时,他也强调国家对人民的教育,他认为国家应当使人民普遍接受最基本的教育,这是防止人们堕落、社会环境混乱的重要措施。尽管亚当斯密提倡分工,但是他也看到了分工的弊端,它会给人们身心带来的伤害。同样,阿马蒂亚•森的经济学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说,阿马蒂亚•森实现了经济学的复兴,即他在主流经济学仅仅看到经济数据增长,而抛弃人本思想的情况下,重新回归了亚当•斯密以人为本的经济学传统。
阿马蒂亚•森的经济学关注的重点是例如贫困、饥饿、疾病等民生问题,他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贫困,认为对收入的剥夺导致可行能力的剥夺,这一观点继承了亚当•斯密,他说:“在富裕国家的相对贫困的人,即使其绝对收入按世界标准是高的,也会在可行能力上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3]87阿马蒂亚•森对于人们免于饥饿、贫困、营养不良等困境的可行能力即自由的研究,开创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视角,并且他以福利经济学的工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捍卫的是最贫苦人民的权益,因此他也被人称做“经济学的良心”。
(三)强调经济自由观点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充分展现了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观点,在他看来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他用“看不见的手”比喻市场机制的作用,倡导自由竞争,反对经济干预。
斯密对欧洲政策进行了批评,认为欧洲的政策阻碍了事物的自由发展,也由此产生了不均等。他认为欧洲政策限制劳动和资本的自由竞争,使劳动和资本的用途所有利害产生了不均等现象。他还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同时,他也反对殖民地贸易独占。认为殖民地贸易独占违背自然趋势,阻碍自由竞争秩序,不仅对母国,而且对殖民地国家也是有害的。
阿马蒂亚•森赞同亚当•斯密“交换和交易的自由,其自身就是人们有理由珍视的基本自由的一部分”的观点。他提出关于市场机制和自由、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论点,他认为市场可以增加人们的经济机会,任意地限制市场机制可导致经济机会和自由的减少。在经济自由问题上,阿马蒂亚•森更加强调人们经济机会,他认为为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市场机制要通过社会机会来补充。
(一)阿马蒂亚•森明确提出了信息基础问题
与斯密相比,阿马蒂亚•森明确提出了信息基础问题,这是他的一大创新。在对比功利主义、罗尔斯正义理论为代表的公平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时,他使用信息基础的范围为标准,对这三种理论进行了批判。森认为功利主义的信息基础是效用,它关注的是效用的总量,对于实际的分配没有敏感性,从而忽略权利、自由等非效用因素,漠视分配的公平与否,这种“广泛的不敏感性”是效用主义的显著局限性。对罗尔斯的公平主义,森认为自由权优先观点容易忽视个人自由权的实现。至于自由至上主义,森认为自由至上主义和功利主义相比,对幸福或愿望的实现没有直接兴趣,其信息基础完全在于自由权。它重视程序的作用,认为程序先于后果,从而漠视了人们应该得到并珍视的各种最基本的能力自由。
阿马蒂亚•森以信息基础的角度来考察这几种理论,可以看到它们各自在信息基础方面的缺陷,信息基础广泛性的缺失成为这些理论的致命弱点。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阿马蒂亚•森研究所用的信息基础都是个人的自由,尤其是个人的实质自由。这样的发展观显然更贴近人们生活、发展的真实的需要,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
(二)提出对自由的全新理解
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在开篇就说明了他的写作意图:“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3]1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即关注人类自由的发展观。
阿马蒂亚•森在书中关注的重点是人们的实质自由,即享受他们所珍视的生活的可行能力,包括免受困苦、享受政治参与和接受基本教育或医疗保健的机会等。在分析实质自由时,他也传承了亚当•斯密经济学研究关注人们生活状况的观点。亚当•斯密认为社会提供的必需品取决于人们最低限度的自由的需要。阿马蒂亚•森更进了一步,他提出了生活质量问题,并且将实质自由和生活质量联系起来,目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扩展人们的实质自由。
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是要扩展人们享受的真实自由。自由对发展具有建构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建构性主要是指即自由对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而工具性自由主要包括五种: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
(三)更加关注对弱势群体
作为和中国一样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阿马蒂亚•森是印度人,正是印度社会现实状况使森观察现象和研究问题的视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不同。他更加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的经济学理论不仅在宏观上给人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观念,而且,他为贫苦的人民说话,他提出的经济理论都要求保证人们最基本的自由。
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章节分析贫苦人们的现状,把视野聚焦在人们最基本的自由权利,例如免于挨饿、疾病的苦痛等。他还考察了印度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和营养不良的状况,分析了饥荒产生的原因和防止的办法。防止饥荒的发生,依赖于保证权益的政治安排,也就是他在论述工具性自由中提到的防护性保障。“饥荒确实是很容易防止的,办法就是为深受打击的群体重新创造他们失去了的购买力,可以通过各种计划来做这件事,包括如前所述的,在短期公共工程中创造应急就业。”[3]176另外,他还关注穷人民主和政治权利的剥夺和妇女素质地位的提升等问题,都表现出森作为“经济学的良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综上所述,亚当•斯密和阿马蒂亚•森的经济哲学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他们的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和伦理学融合的产物,对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使他们的理论不再是冷冰冰的经济数据,而是包含着对人们的关怀和同情。他们都在经济学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阿马蒂亚•森和亚当•斯密相比在经济哲学思想上有所创新,他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把自由不仅仅当作发展的目标,更把自由作为发展的手段。
[1][印]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武丹丹,河北大学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