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动词语义认知分析

2011-04-09 14:07武文杰徐艳
关键词:主客体义项词义

武文杰,徐艳

(1.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社会科学处,河北保定 071002)

“望”族动词语义认知分析

武文杰1,徐艳2

(1.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社会科学处,河北保定 071002)

在汉语表视觉行为的动词中,“望”的词义中所承载的空间属性最为显著。在含有语素“望”的汉语动词中,多数都与“望”的词义中“远距离”的特征存在某种联系。通过对“望”族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发现,这种联系由人类的认知特点决定,是由对空间概念的认知向非空间概念迁移过程中产生的。

视觉动词;空间隐喻;词义引申;原型理论

一、视觉行为动词“望”

视觉行为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之一,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该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其他动作类动词相比,表视觉行为类的动词具有较弱的动作特征。马庆株认为,“看”属于不能表示动作状态的弱持续动词[1]。视觉行为的主客体之间不发生实际的接触,即行为主体的视觉活动不会对客体产生实际的物理意义上的影响。这一特点使表视觉行为的动词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都和一般动作动词存在着差异。

“望”是一个典型、常用的视觉行为动词,根据对2 000万字规模的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的封闭测查,发现“望”共使用了1 479次,在全部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中居第三位,使用频度仅次于“看”和“见”[2]。而且在全部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中,“望”的空间距离属性是最为明显的。“望”作为视觉动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意义是“向远处看”,强调这一行为的主客体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即“望”在词义属性方面具有[+远距离]的意义特征。它在汉语视觉动词中词义的空间属性最为明显。“望”由“向远处看”这一基本义项引申出“探望”“盼望”两个动词义项,这个引申过程是通过“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这样的图式完成的。

二、“望”族动词的类型及特征

“望”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以下简称《现汉》)当中设立了9个义项,以“向远处看”作为基本义项,除第9个义项表姓氏外,“探望”“盼望、希望”“名望 ,也指有名望的人”“怨”“望子”“介词 ,对着;朝着”“(年龄)接近”等义项都和基本义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引申关系。同时,在《现汉》中收录的以“望”作为构词语素的词共有82个,其中意义和视觉行为存在明确联系的共28个,后者在词义方面普遍具备[+远距离]特征或者它的某种引申意义[3]。这28个词分别是:巴望、承望、观望、鹄望、看望、瞭望、弥望、凝望、盼望、期望、企望、翘望、热望、守望、探望、眺望、望风、想望、悬望、仰望、遥望、在望、瞻望、展望、张望、指望、属望、瞩望。

根据它们与视觉行为的相关程度,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表示视觉动作,以“望”的基本义项“向远处看”作为这类动词词义的核心部分,把这类动词归纳称为“远看类”动词,包括:观望、鹄望、瞭望、弥望、凝望、守望、眺望、望风、仰望、遥望、在望、瞻望、张望。第二类由视觉动作引申而来,动作中包含视觉行为,但是视觉行为在词义中不居于主导地位,把这类动词归纳称为“探望类”,包括:看望、探望。第三类也是由视觉动作引申而来,侧重心理活动,把这类动词归纳称为“期望类”,包括:巴望、承望、盼望、期望、企望、翘望、热望、想望、悬望、展望、指望、属望、瞩望。

从词语内部结构关系看,除“望风”一词外,其余的都是“X+望”的构词模式,属于李宇明所说的“前空型”词语模[4]。在“X+望”格式中,“望”是不变的部分,即模标,前空部分称为模槽。词语模在为构词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创造新词时倾向于类推的思维惯性。当然,这种思维惯性与词语意义引申轨迹密不可分,而词义引申的轨迹则是“沿着本义的特点所决定的方向,按照各自民族的习惯,不断产生相关的新义或派生同源的新词,从而构成有系统的义列”[5]。也就是说,分析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语义特征关联是把握词义引申轨迹的重要手段。

厘清“望”族动词的语义特征是展开分析的基本前提。通过归纳分析,我们发现“望”族动词具有以下特征:

“远看类”:A.动作主客体之间存在一定空间距离;B.眼睛在动作过程中是主要工具,换言之,视觉活动是其主要内容。“探望类”:A.动作主客体之间在空间距离方面存在一个由远而近的变化过程;B.视觉行为是动作的基本内容,此外还包含其他行为;C.动作所支配或涉及的对象是人。“期望类”:A.动作主客体之间不涉及空间距离;B.不涉及视觉活动,属于心理动词而非动作动词;C.支配或涉及的对象一般为某个事件。这三类动词中,“远看类”动词对视觉行为的表述是其语义内容的主要方面,我们可以将其看作单纯视觉动词。“探望类”除视觉行为外,还包含了其他的行为,但是对视觉行为的描述仍是这类动词词义特征的重要方面,因此也应看作视觉动词。“期望类”中视觉行为的动作性不强,或者不是对视觉行为的描述,如“期望”“盼望”“热望”等,属于比较典型的心理动词,不仅语义特征方面与前两类动词不同,而且语法功能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其语法差异部分本文不作赘述)。因此,“期望类”动词应当看作非视觉动词。

三、语义特征的认知分析

王寅认为,空间概念是人类思维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大多数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表达和理解的[6]。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空间域概念因源自人的亲身体验而对认知其它抽象域起着重大的作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发现,时间的表达就借用了空间概念,是空间的隐喻。我们认为,“望”表示动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而这种距离上的特征可以被借用作表示时间的长短和主客体处境、地位的差异。

“远看类”中构词语素“望”蕴含的是本义“向远处看”,该语素义也是这类复合词词义的核心部分。我们以“仰望”为这类词的代表,从文本语料中选取以下例句:

(1)站在欧亚两大洲交汇处,仰望深邃的星空,人们不禁邈思遐想。(张亮《欧亚交汇处,中俄情谊深》)

这类动词的动作所支配的对象与施事主体之间都存在很大的空间距离,这些动词的构形语素“望”所蕴含的表示空间的语义特征很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特征。

“探望类”中构词语素“望”仍蕴含着“看”的意思,而空间距离的差距则引申为主客体之间处境和地位上存在的差异。以“探望”为例,“探望”有两个义项,义项①是“看(试图发现情况)”,如“他不时向窗外探望”。义项②是“看望(多指远道)”,如“我路过上海时,顺便探望了几个老朋友”。义项①中的“探望”为不及物动词,不涉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义项②涉及主客体关系且使用度较高,通过对2 000万字规模真实文本语料的检索,发现“探望”一词出现86次,其中使用义项①的仅有3次,其余83次都是使用的义项②。我们又对这83个例句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除表示动作施事者和受事者之间空间距离远之外,在余下的未强调空间距离的例句中,受事者当前或者处于患病状态,或者与施事者之间的接触受到某种外部因素(多为法律上的)的限制,动作发生的场所相对受限,多为医院或监狱。例如:

(2)被检阅后,我孤身前往四川的乐山,去探望父亲。(《梁晓声小说集》)——空间距离远。

(3)昨天,他的前妻和前岳母依照法院授予的权利和周期前来探望马锐。(王朔《我是你爸爸》)——接触受限制。

(4)清康熙年间,兵部尚书蔡毓荣获罪流放黑龙江,他的朋友,上海人何世澄不仅一路护送,而且陪着蔡毓荣在黑龙江住了两年多才返回江南。专程到东北探望朋友的人也有不少,例如康熙年间的流放者傅作楫看到老友吴青霞不远千里前来探望,曾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感受……(余秋雨《山居笔记》)——同时具有空间距离和接触上的限制。

例(2)的施事者和受事者之间存在空间距离上的差异,例(3)(4)中受事者的当前状态与施事者相比,具有“不利”“消极”的弱势特征,二者在处境和地位上的差异被凸显出来。

“期望类”为心理动词,表示对未来的事物或者结果怀有对施事者有利的正面期待,所期待发生的事情或在时间上存在较长的跨度,或在可能性上具有较大的难度。这两个特征都是通过对“望”的本义所蕴含的空间方面的特征进行隐喻来实现的。例如:

(5)期望孩子长大成人后都有出息,是她们这种憧憬的萌发基础。(《梁晓声小说集》)——时间跨度长。

(6)我的失落情绪在逐渐加重,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绝望、更焦虑,同时也更期望奇迹的发生。(《那一年》)——实现难度大。

例(5)的时间跨度特征是由“望”的空间距离上的特征隐喻而来,例(6)中“奇迹”属于具有实现起来难度较大的小概率事件。

上述各例中的“望”类动词语义之间的隐喻关系是建立在它们所表述的“源域(source)”概念和“目标域(target)”概念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基础之上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者普遍认为,隐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事物或概念之间的相似性[7]。如前所述,“望”的基本义中含有距离远的意思,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上,远距离的事物具有难以观察、到达和获得的意义特征,也就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探望类”和“期望类”虽然都不强调视觉行为,但是在语义特征方面强调行为存在某种“阻碍”这一点上与“望”的基本义存在着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既是词义隐喻的发生基础,也成为这部分动词的构形基础。

从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Category)的视角来看,在“望”的语素义衍生的过程中,从“向远处看”→“探望”“盼望”是意义演变的一条主线。“望”所包含的[+距离远]这个义素应当看作它的“原型义素”,以此“原型义素”为基础,衍生出一系列“次原型义素”,如[+地位悬殊]、[+时间久]等。

四、结 论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空间隐喻对人类认知概念的形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大多数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表达和理解的。人类认知具有体验性,我们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特别是由我们的感觉运动系统所形成的。空间概念是人类认知领域的基础概念,我们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身体、大脑与环境的互动,提供了日常推理的认知基础。汉语中动作类动词的词义的扩展和演化便遵循了这一规律,因此,从空间隐喻的过程和结果入手,可以对词义引申现象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进行解释。

“望”类动词之间的语义联系建立在其共有的模标语素“望”的本义引申的基础上,而“望”的引申是通过空间特征向时间特征的隐喻来完成的。隐喻的出现则是由于在词语本义与引申义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对相同语素之间语义的相似性进行分析,能够完整地揭示词义引申的轨迹,可以作为词义动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1]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6.

[2]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11-1412.

[4]李宇明.语法研究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

[5]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54.

[6]王寅.认知语义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59-63.

[7]王文斌.隐喻性词义的生成与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4) :13-17.

A Cognitive Analysis of Meaning in a Kind of Verbs Like"Wang"

WU Wen-jie1,XU Yan2
(1.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xchange,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2.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The verb"Wang"has the most notable space attribute in Chinese visual behavior verbs.And most Chinese verbs containing"Wang"as a morpheme are relevant with"long distance"feature in the meaning of word"Wang".After the analysis of sematic features,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relevance is determined by cognitive features of human beings,and migrates from a space concept to a non-space concept.

visual behavior verbs;spatialization metaphor;extended meaning;prototype category

H030

A

1005-6378(2011)00-0058-03

2011-01-07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基金项目《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HB09BYY006)

武文杰(1973-),男,河北保定人,文学博士,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副教授,河北大学在站博士后。

[责任编辑 卢春艳]

猜你喜欢
主客体义项词义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浅析“物我本相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字意与词义
Enhanced Precision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