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理解过程的定性研究

2011-04-09 14:07巩湘红
关键词:二语受试者文章

巩湘红,王 梦

(1.青岛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033;2.河北大学国际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英语阅读理解过程的定性研究

巩湘红1,王 梦2

(1.青岛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033;2.河北大学国际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阅读研究的重点逐渐从阅读的结果转向阅读过程本身。对篇章加工过程的研究逐渐成为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定性的分析,探讨二语读者英语阅读过程中篇章处理方法在本质上的差异,以期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交互作用模式;定性分析;跨题推理;篇章处理;整体连贯

阅读理解的过程被认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知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人认为,作者在创作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所有需要表达的信息明确化,因为读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产出各种推理用以填补文章中缺席的信息。然而,二语读者的篇章处理过程研究还存在诸多分歧,分析和了解这一过程的本质成为研究的焦点。本论文通过一项试验,对受试二语读者英语阅读理解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定性研究。

一、英语阅读思维模式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根据图式理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已知的概念和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推理是阅读理解的一个自然过程,是读者在大脑中激活一系列与篇章内容相关的经验知识或背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知推理来理解篇章的意义。1977年Rumelhart提出了交互作用阅读模式,即认为阅读是一个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认知加工是这种阅读模式的关键。交互作用模式认为阅读中的信息加工是从高、低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在感觉信息匮乏时,人们必须借助大脑中储存的背景知识对刺激做出解释,这时的阅读过程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反之,则以自下而上的加工为主。这一模式能够说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模式所无法解释的大量的阅读问题[1]573-603。

在Rumelhart的交互作用阅读模式的基础上,Grabe提出了起简化相互作用的平行处理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自上而下模式和自下而上模式提出的加工策略,说明阅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读者若要建立一个连贯的心智表征就得具备相互作用的各种加工技能,比如解码低层次的字词等独立的语言单位和位于高层面的篇章衔接结构,以及根据相关的世界知识进行推理、预测等的技能[2]56-70。在这个模式里,推理技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读者可能会在低层次的语言解码层面或高层次的篇章预测层面利用推理技能来加工文章信息。

二、相关实证研究回顾

Horiba运用有声思维和自由回述的方法观察了以日语为一语和以日语为二语的读者的阅读理解过程,有声思维的数据表明一语读者做出的推理和知识关联的比例明显高于二语读者[3]。为了进一步揭示二语读者的篇章处理过程,Horiba在1996年又对二语学习者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一语读者更多地注意较高层次的加工过程,比如推理。而二语读者则把大部分注意力用来理解词汇和语法等较低层次的加工过程。二语读者普遍对文章结构不敏感,不能根据文章结构做出关联推理,因此不能根据文章结构组织思维表征,从而表现出自下而上的阅读思维模式[4]。Hammadou用话题熟悉度和语言水平作为研究变量,采用回述的方法调查了以法语和意大利语为二语的读者在阅读说明文时的推理情况,发现语言水平较高的读者所做的推理就数量而言比语言水平较低的读者少,但当阅读较为熟悉的文章时语言水平高的读者所做的推理更加符合逻辑[5]。Hammadou的这一发现与 Horiba的实验结果并不一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邹启明教授用篇章连贯结构和语言水平作为研究对象,对64名本科生进行了篇章处理模式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篇章处理模式还是从阅读模式对记忆的关系来看,第二语言读者和第一语言读者没有显著的不同,都同样存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综合处理三种阅读思维模式。随着中国学生外语语言水平的提高,他们在第二语言阅读中会积极思维,在阅读低连贯结构的文章时他们会调动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而在阅读高连贯结构的文章时他们会运用结构策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6]。

由于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方法、研究材料和二语种类等的不同,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也不完全一致。但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者过多重视定量数据的分析,忽略了实验的定性研究结果。为了更进一步揭示中国学生阅读理解的思维过程,笔者采用 Hammadou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在校大学生说明文阅读中的推理过程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题目熟悉度和语言水平对中国二语读者的在线关联推理的影响,以及在线关联推理与再现的思维表征之间的关系。

三、阅读理解过程的定性分析

根据随机抽样,28名来自青岛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了本次实验,其中14名是四年级学生,另外14名是一年级新生。所有受试者都参加了一次阅读测试。对他们的阅读测试成绩的 T检验表明他们属于不同语言水平层次的群体(X1=79.86,X2=69.71,t=3.344,p=0.003)。根据语言水平匹配 ,分为 A、B、C、D四个组,A、B组为高水平组,C、D组为低水平组,A、C组阅读内容熟悉的材料,B、D组阅读内容不熟悉的材料。

有声思维和自由回述为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有声思维采用“一对一”的方式。28名受试者的有声思维过程均被录音,供数据的整理和定性分析。

鉴于本实验的主要研究目的,笔者采纳邹启明教授的分析结果,认为只有连接推理、跨题推理、延伸推理和指代推理能帮助二语读者构建篇章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形成思维表征的局部或整体连贯。在这四种推理中,跨题推理在于帮助读者形成思维表征的整体连贯,对不同主题下的命题做出符合逻辑的连接。因为跨题推理构建起篇章的情景模式和宏观结构,对篇章的理解和回述起到了关键作用[7]。鉴于跨题推理的重要意义和有限的篇幅,本论文只集中对二语读者的跨题推理进行定性分析。

(一)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受试者所做出的跨题推理的定性分析

由于跨题推理的产出是读者对不同篇章主题下的命题做出的逻辑连接,不论语言水平高低,所有受试者都在实验中运用了跨题推理以构建篇章的整体连贯。但细致的定性分析发现,由于语言水平不同,受试者的跨题推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下所示:

(*受试者A2,高水平组,内容熟悉的文章)

**Topic 3,***S3:它这里就说了中秋节那天的月亮…我的意思是这句话就不像前面两句概括讲而是转转入一个…这个节日的…一个点上了…

S4:到这里就很好地解释了topic sentence里说的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因为中国人很看重全家人的团聚…

Topic 4,S9:它这里说 中秋节这个节日的来源…形成上面讲完了月亮啊月饼啊自然要讲一讲它的形成…或来源了…而且 作为一个traditional的节日 topic sentence也讲到了总是会有一种long long ago的起源吧…它这里说中秋节来自嫦娥的神化故事…

S10:这个story和上面讲的那个时间有关…

Topic 5,S12:它这里说我感觉…转入元朝…围绕月饼的一个典故这也就体现了前面所讲的traditioal的一面有long history这个典故说的是…

Topic 6,S13:前面讲了中秋节的…嫦娥奔月的传说元朝的故事然后它这里就说中秋节中国人的庆祝方式了中国地大物博民族又多很多的传统节日在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庆祝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这个意思中秋节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庆祝

S16:这是很自然的 前面的内容已经告诉我们 中国人把full moon看成是团圆的象征月亮那一天最圆最亮年轻夫妻这个时候相聚就肯定会浪漫的了 (实验者问:你从哪几句知道了这些内容?)第3和4句

(受试者C4,低水平组,内容熟悉的文章)

Topic 4,S9:前面的那几句都讲moon moon cakes family的gathering感觉就是连在一起的但是看到这句话有一个新词就是新的内容的词加入了就是legendary story这样就给我一种感觉这就是另一段就像我们平时读课文一个段落就有一个中心思想主要的内容…还有…这个legendary我就想起了第一句里说它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Topic 5,S12:这句话我觉得又是一个新的段落 象Yuan Dynasty还有 Mongols还有…hiding passages这些都是前面没有讲到的词所以呈现了一个新的内容 这里(手指第一句)讲的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的中国节日的新东西

Topic 6,S13:这个词(手指celebrated)就给我感觉呈现了中秋节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围绕它的欢庆活动我记得前面…第2句也有说这是个全国性的节日中国那么大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那么大不同的地方人们的欢庆活动就不一样了我的家乡就和这里不一样…

(受试者B3,高水平组,内容不熟悉的文章)

Topic 3,S3:哦groundhog果真是一种动物这句话开始将这个节日的主体就是这个动物的一些情况了这句话讲它是一种生活在地…地洞里的动物…

Topic 4,S9:不再承着讲这种动物了这句话我认为开始讲这个传统的…它说comes from a European festival估计是一种由来这个传统的由来这个欧洲的节日…

Topic 5,S11:好像这句话不讲欧洲的那个节日的情况了讲这个节日的…传播情况这个习俗被德国人…

Topic 6,S13:这句话开始讲这个节日的一个庆祝呀活动呀是说…

(受试者D5,低水平组,内容不熟悉的文章)

Topic 1,S1:我读这句话就看它的关键词groundhog day和North American tradition…这句话说它是…北美的一个传统节日看来这篇文章…内容是这个传统节日…

Topic 3,S3:Groundhog成了这句话的关键词 这和上面就不一样了通过这句话我了解到…它是…

Topic 4,S9:这句话的关键词…是 European festival这句话不介绍这个动物了…这句话说…

Topic 5,S11:这句话引起我注意的是 German settlers这是一个新的内容重点它说这个节日是德国人传过去的这个内容我也不清楚

注:*受试者A2:A组第2个受试者;

**Topic 3:实验材料中的第3个主题;

***S3:实验材料中的第3句。

以上为受试者做出的跨题推理。

从以上4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在篇章处理过程中4个受试者都感知到了不同篇章主题下的逻辑关系,因而产出跨题推理以达到篇章的整体连贯。然而,他们的跨题推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接触到一个新的主题时,高水平组受试者A2和B3主要通过分析篇章内容或是修辞结构将其与先前的主题连接。比如受试者A2在读到第4主题下的第9句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前一个主题下的第3句和第4句,并用“topic sentence”一词将两个主题联系到一起。分析发现,高水品组的受试者似乎在阅读过程中能自动地处理低层次的语言信息,从篇章的整体信息构建为出发点将不同主题下的句子连接在一起。在这样的篇章处理过程中,他们多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思维模式,积极调动先前主题阅读中获得的信息或自己的背景知识,与自下而上获得的加工信息相结合。很明显,这种相互作用的篇章处理模式帮助读者形成了整体的思维表征,达到理解和记忆。

与此相反,低水平组受试者C4和D5在阅读过程中更多地有意识地关注词汇等的变化。比如受试者C4很明显地将精力集中在新的词汇的呈现。在第5主题下的第12句和13句中她首先注意到的是Yuan Dynasty,Mongols,hiding passages,celebrated等新词的出现;而D5也将注意力放在她认为的关键词 groundhog,European f estival,German settlers上。对所有有声思维材料的定性分析发现,与高水平读者相比,中水平的读者倾向于频繁地借助书写特征识别和解码字词句,在这些低层面的加工过程中注意到主题上的变化。

这一定性的分析结果证实了 Hammadou[5]和邹启明[6]的实验结果。低水平受试者由于对目的语的认知资源掌握不足,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辨认单词、字词解码等低层次的信息处理中,从而忽略了对高层次信息的关注;而高水平受试者因为对目的语的掌握比较全面,大量的精力可以用于连接篇章信息,从而构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认知表征。

(二)阅读熟悉度不同的篇章所做出的跨题推理的定性分析

虽然定量分析发现题目熟悉度对跨题推理产出的影响不如语言水平对跨题推理产出的影响大(题目熟悉度:F=4.531,p=0.044;语言水平:F=13.669,p=0.001),但进一步的定性分析发现在阅读内容熟悉度不同的文章时,受试者做出的跨题推理有明显的不同。具体来说,在阅读内容熟悉的文章时,不相邻的主题之间的连接更加频繁和复杂;而在阅读内容不熟悉的文章时,受试者很少在不相邻的主题之间寻找关系,而是更多地依靠相邻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主题衔接。

从以上的4个例句中可以看到,在处理内容熟悉的文章时,受试者A2产出的跨题推理将两个不相邻的主题联系到了一起。比如在读第3主题下的第4句时她解释说“到这里就很好地解释了topic sentence里说的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将第3主题和第1主题紧密联系起来。在读第6主题下的第16句时,她指出“中国人把 f ull moon看成是团圆的象征月亮那一天最圆最亮年轻夫妻这个时候相聚就肯定会浪漫的了”。而这正是文章第3主题的中心内容。与高水平组受试者A2相似,低水平组受试者C4也在处理第4主题下的第9句和第5主题下的第12句时主动与第1主题下的中心句进行了连接,同时在读第6主题下的第13句时将其与第2主题进行了连接。其他的12名受试者在读内容熟悉的文章时都表现出类似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可以借助图式理论来解释。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激活的图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在阅读内容熟悉的文章时,读者就有可能依靠他们的整体结构知识处理篇章信息,因而产生更多的跨题推理以构建整体连贯。当中秋节图式和相关的子图式在阅读过程中被激活时,他们之间的诸如临时的、随意的、局部-全体的关系也同时被激活[8]252-295。但在阅读内容不熟悉的文章时,由于缺乏图式的指引作用,读者较难发现和构建不同主题下的逻辑连贯。比如受试者B3和D5由于缺乏对土拨鼠节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多倾向于在两个相邻的主题之间寻找逻辑关系。结构式图式的缺席阻止了更为复杂、全面的整体思维表征的构建。

虽然本试验存在样本数量和受试者身份的局限性,笔者对受试二语读者阅读理解过程的定性研究还是进一步证实了二语读者的篇章处理过程与一语篇章处理过程相似并受其影响[6,9-10]。由于语言水平和题目熟悉度都对跨题推理的产出有显著影响,二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将母语阅读技巧转移到二语阅读中,运用相应的阅读策略进行整体思维表征的构建。因此,二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自觉结合母语阅读技巧,积极激活背景知识,交互式运用阅读思维模式,以达到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1]RUMALHART D E.T 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C]//DORNIC,S.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Hillsdale,N.J.:Lawrence Erlaum,1977.

[2]GRABE W.Reassessing the Term“Interactive”[C]//CARRELL P L,DEVINE&D ESKEY.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HORIBA Y.Narrative Comprehension Processes:a Study of Native and Non-native Readers of Japanese[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0(74):188-202.

[4]HORIBA Y.Comprehension Processes in L2 Reading[J].Stud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6(18):433-473.

[5]HAMMADOU J.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Prior Knowledge,Inference,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1(75):27-38.

[6]邹启明.中国学生英语论述文篇章处理模式[J].现代外语 ,2001(2) :201-205.

[7]邹启明.在线关联推理对第二语言论述文阅读的影响[J]现代外语 ,2000(4) :410-417.

[8]ANDERSON R C,PEARSON P D.A Schema-theoretic View of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C]//PEARSON P D.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New York:Longman,1984.

[9]KODA K.Second Language Reading Research: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J].Applied Linguistics,1994,15(1):1-28.

[10]邹启明,周瑞琪.英语阅读目的与篇章处理策略的关系[J].现代外语 ,2004(2):395-401.

A Qualitative Study on English Readers’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cess

GONG Xiang-hong1,WANG Meng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Qingdao 266033;2.International College,Hebei Universing,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In recent years,researchers have been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reading.Research into inferences in text process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enter of interest in cognitive science.Much evidence in previous studies has suggested that EFL readers’effectvie text processing strategies will facilit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lobal mental coherence.The present study probes into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EFL readers’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cess,finding that there existed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e of bridging inferences in relation to the main effects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topic familiarity.

interactive models;qualitative analysis;bridging inferences;text processing;global coherence

H08

A

1005-6378(2011)03-0147-04

2010-11-20

巩湘红(1971-),女,湖南长沙人,青岛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责任编辑 王雅坤]

猜你喜欢
二语受试者文章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