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反思辨析*

2011-04-03 06:51高国武朱秀英张秀琴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过程教师教学

● 高国武 朱秀英 张秀琴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认识对象,对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思想与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再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快速成长的必要环节,[1]教师通过对自我教学活动情况的反思,可以不断地剖析自己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细致、冷静地加以推敲,积累经验,汲取不足,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自我的专业化成长。以往关于教学反思的研究注重探讨其基本性质和重要意义,但对其多样化类型和典型特点关注较少,更少有对教学反思后续工作的重视。本文试就以上问题加以分析研究。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类型

教学反思分为自我反思和共同反思。自我反思又分审视性反思、分析性反思、发掘性反思、比较性反思;共同反思分为评价性反思、讨论性反思、集体性反思。

(一)审视性反思

审视性反思是教师时时留意自己讲课的情况,及时调整讲课的方式方法的反思过程。要成为一流的教师,不只是要学习科学知识,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要用自己的眼睛时时审视反省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才能到达教学名师的境界。讲课过程中要处处审视自己,内容讲得如何,举例是否得体,用词是否恰当,时时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如表情、态度、眼神、坐姿等,审视自己一堂课讲的是好是坏。敢说每一位教师对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自我评价,假如不存任何偏见的话,正确审视自己是不难的。只要正视自己讲课中的缺点,随时随地地调整讲课方式方法、语气声音、态度表情,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分析性反思

分析性反思是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回过头来总结,静下来对自己在讲课过程中的言行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的反思过程。讲课过程中审视自己固然重要,但由于时间限制,局限性很大,一些问题来不及仔细琢磨,只有课后静下来分析才能查找问题原因,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教学规律性的认识。

(三)发掘性反思

发掘性反思是细心体会所发现的问题,潜心研究教学过程,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训明朗化的反思过程。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捕捉问题、深刻反思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借助每日教学的思考、分析来进一步发掘课堂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如学生集中精力听得入神的课程时段,其理论、案例、语气是怎样组合的,不能集中精力听课的时段是何原因等。教师应在课后及时记录下来,并对这些问题作深刻的剖析,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作好充分准备。

(四)比较性反思

比较性反思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的教学思想、方式方法的反思过程。教师可以找一些讲课录象资料来观看、剖析,然后与自己教学的每个环节作比较,通过不断地切磋、琢磨,完善自己的教学。教师也可主动去听其他教师的课,然后进行参照对比。通过分析比较,找出教学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教学内容上的同异,分析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对成功的经验要及时加以优化汲取,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评价性反思

评价性反思是教师根据学生、教师、督导人员的评价,审视自己教学情况的反思过程。随着高校教学评价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三大评价体系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扬成绩、修正缺点、弥补不足,提升教学水平。

(六)讨论性反思

讨论性反思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剖析某一教学情况的反思过程。通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看讲课录像评课等方式,对某一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该教师可以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修改教案讲稿,丰富教学内容,改正教学方法,有意识的将研究结果和理论知识应用于下一次课堂教学实践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集体性反思

集体性反思是集体将教师们的授课情况进行交流、研讨、总结的反思过程。备课或者采取教研室集体备课的形式,或者采取教师自己备课的形式,授课过程结束以后,以会议的形式共同反思,对教案讲稿、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态仪表等方面的优势经验和缺点不足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使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共同吸取和借鉴。

综合采用以上教学反思方法,任课教师就会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形成比较全面和相对正确的认识,教师的教学水平会有大幅度提高,研究性教学能力会明显增强。

二、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

教学反思的特征与教学反思的类型一样,是多种多样的,[2]主要有直觉顿悟性、自觉目的性、理性探索性、疑问批判性、检验论证性、过程连续性等。

(一)直觉顿悟性

直觉一般是指不经过逻辑推演过程就直接认识真理的认知能力。其实直觉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于认识和实践对象进行探究、思索的结果。教学反思就具有这种直觉性,教师在反思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认识的顿悟和思维的飞跃,有时就在顷刻之间对自己教学实践的优劣成败作出直觉判断:或遇到特定情景的刺激;或受到其他教师言行的启示;或与学生听课眼神的碰撞;或由于新教学理念的启迪;如此等等。

(二)自觉目的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认知和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照,属于“自我认知行为”,表现为自觉目的性。教学反思不仅是研究性教学的关键环节,而且是教师个人不断进步、不断升华的需要,同时是一种高尚的追求真、善、美的活动。当教师的思想理念进入这一境界的时候,就会自觉的反思自我。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对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足反复思考,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案进行重组和建构,以求得最佳效果,在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

(三)理性探索性

教学反思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探索的过程,而探索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审视、深入理解、创新优化的过程。质疑是反思的起点,分析、论证、研究的理性思考过程是反思的基础,解疑是反思的结果,可以说,没有理性探索,就谈不上反思。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逐渐地从感性飞跃到理性、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从经验概括出规律的理性探索过程。

(四)疑问批判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理智思考,包括质问、怀疑、透析,对自己的失误进行批判,对教训及时吸取。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勇于突破现状,善于超越自我,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反思是新我与旧我的批判、斗争、较量过程,教师不断将旧我改造成新我,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五)检验论证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重新审视和实践检验过程,即使教学名师授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有成败得失,这必然包含着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验证。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断定其优劣成败。教学反思过程是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过程,要发扬正确的,改正错误的,矫正偏差的,弥补不足的,完善不尽完美的,创造优势特色,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变成一个不断创新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缩短自己的成长周期,尽快成为专家型教师。

(六)过程连续性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其具体的教学实践操作中实现的。一个具体的教学反思过程,要经过回顾期、觉察期、思索期和修正期等几个阶段。另外,教师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的职业成长过程,才能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来说,经过“教学实践、反思改进、再教学实践”完成一个周期,上一个周期的终点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一个周期接一个周期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而每一循环都进到比较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教学反思的过程连续性,或者说教学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

三、教学反思之后的长善救失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工作的日臻完美性,可现实教学中常常留有遗憾,如前所述,即使有经验的教师、甚至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的教学过程也不会十分完美,总有缺憾。因此,教学反思之后不能就此止步,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好。

(一)改正缺点,弥补不足,完善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是一面镜子,反思过程中教师容易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之后知不足就是这个道理。共同反思的过程是教师之间交流的过程,其他教师会提出意见或者建议,要善于听取评判性意见和反对的声音,要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修正教学方案,采取改正措施,做到在反思中完善和发展自己。

(二)发扬成绩,扩展优势,形成教学特色

教学反思不只是查找问题,反思不足,吸取教训,还有重要的一方面是总结经验。每个人的教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是教师能否在反思中善于总结,能否在教学中发扬推广,扩展优势。值得推广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认真总结长处,上升成为理性的“经验”,不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丰富完善,而且在多学科的教学中发扬广大。

(三)广泛交流,向他人学习,利用他山之石攻玉

教师可以将自己教学反思的结果与别人教学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汲取别人的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3]还可以通过听课、观摩教学、座谈会、直接请教等方式向其他教师学习,特别是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另外,教师还要向学生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互教互学、互动感应的过程。古训“教学相长”理在于此。

(四)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的直接目的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新,要用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来指导,以知识能力创新的综合要求确定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学反思包括对所使用教材的探究,要善于处理、调整、重组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补充创新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通过教学反思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案例分析、讨论、思考、辩论等方法和电化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音带、电视录像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点,同时有的放矢地点拨学生的思想火花,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组织、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五)继续反思,回归实践,实现“教学实践、反思改进、再教学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

通过审视,教师对自身教学情况有了客观而全面的了解;通过分析,对问题的原因有了清晰而准确的认识;通过研究,对教学方案有了明确而新颖的设计;通过探讨,对改进教学有了具体而可行的措施。在此基础上,返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实践之后再反思,反思之后再实践,如此反复,就会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教师们很快就会成长为优秀教师。

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会使自己更加真实,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会使自己更加完美。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从自己教学的切身体验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的积累可以使自己在教学中少走弯路。[4]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将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内化于教育智慧和教学行为,真正实现研究性教学,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1]俞志芳.关于教师反思能力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6).

[2]李志涛,陈多宁.反思教学理论及其实践[J].今日科苑.2007(24).

[3]王兵.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7).

[4]张乐.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J].教育探索.2006(05).

猜你喜欢
过程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