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继民
语块认知理论之于外语教学*
● 李继民
多年来,外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词汇与语法两大内容,但随着认知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外语教学中词汇、语法二分法的观点逐渐被打破,语块教学愈来愈受到重视;语块的认知理据对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证的结果也是如此。因此,外语教学有必要把语块教学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
语块认知理据;教学启示;教学策略
多年来,外语教学一直受结构主义理论的束缚,多数的语言学家离开语言的实际运用而孤立地去研究语言,把语言看成是一个高度系统化、按词汇语法规则组合的独立体系。语言知识的传授是在此“二分法”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外语教学的中心内容基本围绕这两项内容而展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一直认为在语言使用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语言是从记忆中调出的,相当一部分是依照语法规则实时生成的,认为语言运用是由规则型系统(rule-based system)支配的。换言之,说话者只要掌握了语法规则,就能按照语法规则把单词建构成句子,流畅地表达思想或传递信息了。但人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实时交际的特点是说话者往往是脱口而出,而没有提前计划语法规则。尽管语言学习者有时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语法知识,却不能表达出流利的话语,那些合乎语法的句子也很不地道。Becker最早对语块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语言的记忆、存储、输出和使用并不是以单个的词为单位,那些固定和半固定的模式化了的板块结构才是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1]。Pawley&Syder研究发现,“根据句法规则生成的句子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地道的,为母语者所常用;很多句子虽合乎语法,但听起来怪里怪气、‘洋腔洋调’。[2]”Nattinger和DeCarrico指出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储存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取决于语块储存的多少[3]。Weinert的观点是,流利的语言使用很可能并不只是以语法规则为基础,现成的、未被分析的语块与句子生成规则同等重要[4]。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Wray才真正开始对语法学习与语块学习双重体系的理论建模[5]。
神经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研究也证明,人们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即储存了单个的词汇,同时也储存了大量的语块。Skehan认为,如果学习者大脑中储存了大量语块,在使用时能自动化提取,减少语言规划、信息加工和编码的任务,减轻大脑在实时言语产出时的负荷,从而大大增强言语产出的流利性[6]。操本族语者之所以能够流利地表达是因为他们不是孤立地记忆单词,而是把它们看成有意义的词块,不必临时组合,便可脱口而出,从而减少了大脑认知、处理信息的负担,这对于提高学习者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词块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储在我们心理词库中,而不必把这些短语、搭配和句子切分为单词,或借助语法分析理解意义,这就会大大减轻理解中认知负担,加快理解速度。
过去我们只意识到语言中的词汇和句法的约定俗成特征,对语言中大于词汇、小于句子的这类中间结构的约定俗成特征意识不足。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这类中间结构受到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语块研究数十年,但由于各个时段研究的内容不一,同一时段研究的侧重与视角点不一,对其下的定义也不统一。简单讲,语块就是:“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它意义单位,它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7]由于语言研究者对语块的研究各有侧重,所以,尽管不少语言学家都尝试过语块的分类,但是语块的分类也因划分标准的不同而稍有差异。综合来讲,语块可大致包含以下内容:1)聚合词短语(polyword phrases):由几个词聚合而成的短语,固定充当一个词条来使用。如,by the way,all in all,general speaking....2)短语动词(phrasal verbs):它们是由动词和“小品词”副词或介词组合而成。如come,get,go,put与副词或介词 up,out in,on,down…的高频搭配;3)习惯搭配(collocations):如 a ttain a goal,raise capital的动词+名词习惯共现,heavy traffic,rancid butter中的习惯形容词修饰;它们是自然言语中频繁出现的词汇组合,即一个词的出现,很自然地使人预料到另一个词也可能出现;4)惯用表达式(institutional expressions):独立完整的话语表达式,包括许多谚语、格言和日常对话中的相对固定的公式语。如If l were you,I’d like,cry over spilt milk……5)短语限制结构(phrase constraints):依照一定的句法结构,表现为一种“空格—填充”模式。如a_ago(day,year,long time……);6)句子框架(sentence builders):为整个句子搭建框架的语块。如I think/suppose that,not only……but also……等。
首先,由于语块是较大的词汇构块,有时甚至是整个句子,所以一次性记住的单词量大大增加;一个块是一条有联系的信息,其中一部分也可以帮助回忆起另一部分。第二,因为语块的意义是置于特定的语境,所以比脱离语境单独背单词更能够记得准,记得牢。第三,由于语块的构成成分之间受到语法结构和语义搭配的双重限制,在使用时可以从记忆库中随取随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单词记忆的准确性。第四,语块结构的整体运用会淡化单词独立使用概念,培养词汇结伴用途的意识。另外,语块运用的过程中,其结构与词汇、语法的互相交割可使学习者建立词汇、语块、语法三者连续体的新概念,树立语言学习的新模式观。
语言的输出既是语言活动,也是思维活动。不少学习者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和大量词汇,并能够根据规则生成语法上正确的句子,但由于受母语思维的影响,他们的表达和本族语的表达方式始终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选词不当、搭配错误、语境与语体不符等问题成为学习者语言表达中的问题。由于预制语块整体储存和提取的特点,学习者语言表达时不需临时组合根据语法规则生成的句子,而是将现成的语块组合起来或做部分替换。这样可以使学习者从一开始就习惯用本族语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表达,在实际交际中减少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有助于缩短学习者在词语选用方面同本族语者的差距和地道语篇的产出。
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准确性是交际流利性的基础,因为语块是预先搭配好了的语言构件,大脑在组块成功的瞬间也就完成了解码任务,从而减轻大脑的解码负担和加快大脑的解码速度。本族语者能够流利地完成话语的原因在于他们使用了语块,也就是说,他们利用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丰富的语言资源来弥补相对不足的语言处理能力。语块是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单位,且大量存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材料中,重现率高,是流畅连贯的语言交际的构成要素。语块以整体形式储存在心理词库中,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语境和意义的需要选择和提取这些预制语块,不必根据句法规则临时组合和关注其内在结构,这样可以把认知资源转移到其它任务上,如话题的组织,学习者就可以在语篇层面上组织言语并保持话语的连贯和流畅。
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而语言交际能力包含了语用能力。培养交际能力意味着不仅使学生知道如何生成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还要使学生学会得体地运用语言。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交际者使用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词,而是大量具有语用功能的语块。许多交流场合的习语使用,实质上就是程式化的语言。或者更深一步地讲,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语言本身的学习,更在于社会交往诸多方面。每个方面都涉及到许多具体功能。外语学习者在习得词汇语块的同时,也习得了与之相对应的语用策略,语言交际能力也随之提高。
既然语块有着科学的认知理据,语块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语块教学理应当成一条线索贯穿于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应该采用下列最基本的策略。
外语教学中,教师要使学习者了解,语言学习的内容非但包括词汇和语法,还包括一些程式化语言,如复合词、多元词、搭配、习惯用语、句子构造成分以及篇章框架等。首先将这些语块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内化为大脑中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有意识指导的同时,要使学习者逐渐感悟到语块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摒弃以往的惯性思维,养成语块学习的习惯。
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由于受语言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的限制,他们接触和使用语块的机会非常有限。目前国内的外语教科书还没有系统的语块内容,这似乎是还没有把语块置于相应地位。因此,如何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大量的语块也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从语言材料中挖掘出学习者认同的、典型的、地道的语块。
语块是语义、搭配、语法等方面的综合体,体现了形式与意义密切相关、词汇与句法共选的特性,所以语块讲解也要从意义和结构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了解语块的意义和结构特征。鉴于国内的语言环境问题,单靠“偶然习得”是不切实的。因此还要筛选一些语块进行详细解释,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仿例造句,帮助学生内化这些语块。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相应的练习,尽可能缩短学生从理解上升到产出所需的时间并扩大产出。教师要注意多给予学生输出词块的机会,进行产出性训练,如词块造句、词块翻译、词块改错、词块填空、整合语篇、提供框架及运用词块进行写作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操练,将语块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词块意识,并使整体输入的词块在反复运用后变成“自然语言”,在输出时做到快速方便,准确流利,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国外对语块教学早有关注,而且还尝试编写了带有语块系统的教材[8],但并未达到一蹴而成的效果。资料检索显示,2000年以后,国内才开始有语块教学的论文。但在这10年的时间里,语块的科学认知不仅推动了课堂上的教学实践,而且推动了语块与外语能力的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如语块与口语能力相关性研究[9][10]、语块与写作能力相关性研究[11]、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与启示[12]以及其他语块与语言能力相关性的综合研究[13][14]等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词块能力与语言综合能力及具体语言技能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可认为语块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虽然国外对语块的教学实践有了某些尝试,但语块教学毕竟还未形成系统;尤其是国内的语块教学实践过程相对较短。在推崇语块教学的同时,也应预见到一些问题。首先,语块包罗内容较多,因其界定的开放性,实践操作难以归拢。其次,词汇语法和语块双重模式的互为重视度问题存有争议。从语块学习可自然过渡到语法学习的一些观点,尤其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应该审视其可行性。因为中国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与母语体系与国外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与母语体系有着极大差异。再者,语块在基础学习阶段或口语学习方面的作用较大,深层外语学习阶段语块的作用应当审视;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单词都能成群“构块”,单词的独立记忆也不能完全抛弃。但不管如何,语块教学已给我们敞开了一扇窗。
[1]Becker J.The phrasal lexicon[A].ln Nash-Webber,B&Schank,R(eds.).Theoretical Issu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C].Cambridge:Bolt,Beranek and Newman,1975.60.
[2]Pawley,A&Syder F.H.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A].In Richards J&Schmidt R(ed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C].London:Longman,1983.193.
[3]Nattinger,J.&S.DeCarrico.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Weinert,R.The role of formulaic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review[J].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182.
[5]Wray,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9.
[6]Skehan,P.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6,(17):40.
[7]Wray,A., &R.Perkins.The Functions of Formulaic Language:an Integrated Model[J].Language&Communication20(2000).
[8]Thornbury,S.The Lexical Approach:A journey without MapslModern English Teache,1998(4):8-9.
[9]原萍、郭粉绒.语块与二语口语流利性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界,2010.(1):54-62.
[10]陈艳、赵倩倩.语块习得与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2):52-55.
[11]陈伟平.增强学生词块意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外语界,2008.(3):48-53.
[12]袁卓喜.试论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与启示[J].外语界,2009.(5):83-89.
[13]刁琳琳.英语本科生词块能力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35-38.
[14]于秀莲.语块教学与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J].外语界,2009.(5):89-96.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08WA08)与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10CWXZ11)研究成果
李继民/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