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定位问题反思*

2011-04-03 08:52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办学定位大学

●张 燕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定位问题反思*

●张 燕

定位问题关系到一所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科学合理的定位犹如大学发展的航标,有利于其形成办学信念和规范办学行为。但当前我国大学定位过程中存在着定位不清、错位、攀高、趋同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大学的合理定位为什么这么难?需要从政府的过度控制和责任缺失,由“入口”到“出口”的激烈市场竞争以及大学自主不够、实力不强和权力失衡共存的现状入手来讨论。

大学定位;问题;原因

定位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和法制化的发展,要求高等学校逐步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增加也为高校确定自己的位置、制定发展战略、搞好特色办学提供了保障。许多高校开始积极思考学校的定位与发展问题,都希望能够定准自己的位置、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品牌。但是我国大学定位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从层次上看定位目标普遍过高。许多大学都提出了要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争创国际、国内或省内一流大学,而且对于一流内涵的把握也比较片面。从特色上看普遍缺乏个性、趋同现象严重,学科设置大而全。这种明显的同一化、同质化、同构化倾向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理念是相悖的。[1]从培养目标上看,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错位。追赶世界一流的大学,触角伸向全国各地,大办职业技术教育与本、专科层次的成人教育,而承担大众教育的地方高校殚精竭虑申报硕士点、博士点,课程体系向精英教育看齐,千方百计提高考研的比例。[2]导致我国大学定位不清、错位、攀高、趋同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究竟何在?大学科学合理的定位为什么这么难?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政府:过度控制和责任缺失并存

(一)传统惯性下的过度控制

中国的大学与西方大学有着不同的传统,中国的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其灵魂就已被一个文化所禁锢:几千年来的封建集权思想。[3]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大学的自主性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如果按照布鲁贝克的大学存在的基础理论来看,中国大学设立的基础是政治论的。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大学的管理权逐步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同时从法律上肯定了大学的自主性。但由于政府长期的控制惯性还在,以往管理模式的影响还在,大学的依赖性和服从意识还在,所以大学真正的自主办学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道格拉斯·诺思所言: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4]

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事务中就越有必要用政治的观点来看待它,就像战争的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很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去决定。[5]所以国家在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会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比如,从教育部轰轰烈烈进行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活动中就可见一斑。各迎评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在围着评估指标转,目的就是为了在评估中取得好成绩,因为这可能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命运。

(二)合理分类和评价标准的缺失

造成我国高校定位不清、盲目攀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尚未形成公认的分类原则和标准,缺少公认的高等教育分类系统。理论研究上的欠缺,必然导致实践上的盲从。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美国所有的大学都是如哈佛、斯坦福一样的一流、研究型的大学,大量的文理学院和社区学院是美国高教系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美国有比较完善的、标准的高等教育分类系统,不同水平和层次的高校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这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国现行的按隶属关系分类、按学科分类的方法都不能很好地从办学的角度将大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因此,分类标准的缺失是我国大学定位不清的一个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政府倾向于按一个标准来评价所有的高校,不利于高等学校之间进行公平的竞争。客观上隶属等级的差别和类别划分上的等级性对地方教学型大学和培养技术人才的高职高专学校很不公平。他们的身份决定了其永远也不能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的大学相提并论。我们能否武断地说一个优秀的职业学校就不如一个很普通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但我国现行的大学统一评价制度不能体现各层次上的最优,不能让学校在自己的层次上进行竞争比较,而是逼着学校去升格、上层次。若要扭转此现状,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多指标的评价体系,以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处于不同层次的大学。让办学者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本层次达到最优,一样能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各具不同的培养目标,各有具体的质量规格,我们应该避免用精英教育统一的尺度来衡量目标、规格不同的大众化高等教育。[6]我国现行的评价方法必然导致一部分处于弱势的学校,一味迎合标准,甚至不惜丢掉自己的特色,削足适履。

(三)拨款数量不足和体制不完善

虽然国家法律规定要确保教育经费的 “三个增长”,并且从历史的纵向比较看我国教育经费也确实在不断增长,但从横向的世界范围看,我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学校之间要为有限的资源进行竞争。以钦定身份和学校规模为标准的拨款制度,是导致高校“大而全”、“升格热”的主要原因。就高等教育范围来说,学校规模、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是学校获得经费的主要依据,而学校的资源利用效率、实际办学质量水平和社会效益等不会对经费获得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而出现的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学校争上层次、要身份、扩规模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二、市场:由“入口”到“出口”的激烈竞争使然

产生于内忧外患之际,使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从一开始就因肩负着“强国”的使命而具有较强的工具理性色彩,在“博学穷理”与“学以致用”之间只能选择后者。建国之后,百废待兴,再次要求大学担负起建设国家的使命。现代中国的崛起和进步更是凸显了大学的重要性。在此境况下,大学甚至有了把服务置于学术之上的倾向,变成了广泛性质的服务站,走上与“象牙塔”相悖的道路。[7]高等教育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不可能一直处于象牙塔之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但这并不能说明,高等教育要唯市场之首是瞻。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是竞争原则和价格原则。但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这两个基本原则在高教系统中的失灵。

在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已经由政府包办的计划福利形态逐步转向以市场为内涵的服务形态。[8]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形成使高校失去以往的优越感,开始认真考虑市场的要求。从入口,即生源市场来说,高校要完善专业设置、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声誉来吸引学生。从过程来说,各高校要对有限的办学资源进行竞争。从出口来说,要求其培养的人才能够适销对路、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这些都迫使高校不得不在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时对其加以考虑。比如目前我国很多师范类院校纷纷开办了非师范专业,这就是学校求生存的一个本能反应。一方面可以扩大生源,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为学校未来转型打基础。既然国家规定综合性大学可以参与教师教育,那就意味着原本属于师范院校独享的蛋糕被综合大学分走。作为对策,师范院校进军非师范生培养领域,甚至将未来发展目标定位为综合性也无可厚非。另外,很多学校为了考虑市场需求开设热门专业、为了筹集资金而扩大办学规模、开设二级学院,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市场竞争的现实使然。残酷的竞争容易使学校做出迫不得已的行为,因为学校必须要活下去。

阿什比认为: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这里的遗传主要指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的理想,环境是指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大学只有保持这两者的平衡,才能像生物体的进化一样,不断地完善和稳步地发展。而且归根结底,大学的发展要受其内在逻辑的决定。[9]由此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从听命于政府到服务于市场,我国大学好像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大学的理想、大学的精神、学术自由似乎总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三、大学:自主不够、实力不强和权力失衡同在

(一)大学自主意识的缺失

自主性不强是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第一,政府对大学的长期包办控制。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央集权式高教管理模式,导致了大学与政府在博弈过程中的地位不对等。大学的弱势角色使其丧失了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机会,造成了大学“等、靠、要”心理的存在。虽然现在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但由于长期的依赖惯性,使大学的自主性稍嫌不足,从而导致大学面对急促变化的社会局面,应付能力不强;面对经济需要的紧张性,应对措施比较单一;面对经济诱惑把持能力不足。[10]虽然大学对一个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决定了政府不可能对大学的发展袖手旁观,但这绝不能成为学校不自主的一个借口。大学作为一个传递高深学问的场所,必须明确其使命和任务,遵循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主线。

第二,大学办学理念和目标不清。大学为何存在?它的使命是什么?目前,人们认为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种职能。那么对一所大学来说,这三项职能它应该兼顾,还是有所侧重、取其一二?目标是一个组织的灵魂与核心,决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目前我国许多大学都呈现出办学理念和目标的缺失。比如重点大学为了增收大量举办高职高专项目,刚刚升格的地方院校把硕士点、博士点申报作为工作重点。对一所学校来说,办学理念和目标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学校前行的方向,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会导致盲目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何我国大学在定位问题上会出现趋同现象。

(二)自身造血功能的不足

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高校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的办学经费可以分为政府拨款、学费、自筹经费三个方面。我国多数高校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基本上依靠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运行。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尤为如此。长期的师范教育导致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对市场的变化反应比较迟钝,学校注重基本理论和各科教学法的学习,导致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太紧密,从而造成学校自筹经费能力的不足,因而也就加重了学校对政府拨款和学费的依赖程度。而我国现行的以学校规模和钦定身份为主要依据的拨款方式,导致学校必须要上层次、扩规模才能获取更多办学资金。人们在批判高校不安其位时,并没有深究其不安分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对有限资源的渴望而导致。

(三)学术与行政权力的失衡

大学的本质在于其学术性,学术能力的大小以及学术能力的再生可能性从根本上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实力和潜力。[11]但由于我国社会长期的官本位思想、教育上的中央集权制的管理方式和高校内部科层制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学术权力远远弱于行政权力。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下,无论是对学校事务的决定还是对教育资源的支配,行政权力都大于教师的学术权力。具体来说,在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中,教师的作用有限,学术权力得不到充分体现。在日常的规章制度、学校改革措施、教师管理评估等许多方案的制定上,教师的声音很难体现,对学校的管理似乎只是行政人员的事。对于学校提交的议案,教师代表大会通常没有勇气否决。代表教师利益和权利的工会也异化为组织吹拉弹唱、庆祝慰问活动的边缘机构。大学在面对政府失去自主性、失去民主意识、一味地迎合奉承的同时,又在其内部不断地制造强权,这虽然适合了政府管理的逻辑,却违背了大学自身的逻辑。[12]当学术权利过于微弱时,大学就容易迷失发展的方向,被一些外在的影响左右,这也是导致我国大学定位不当的原因之一。

[1]方国才.大学定位与大学特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

[2]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5.

[3][12]张泽东.政府、市场与大学关系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论文,2005.26.

[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89.

[5][美]约翰.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32.

[6]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4,(1):7.

[7]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7.

[8J徐同文.大学领导者的责任定位[J].教育研究,2008,(10):88.

[9][英]阿什比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13.

[10]张丹.我国大学合理定位及引导机制建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18.

[11]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61.

*本文系河南省人民政府2010年度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362)——“河南省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基本特点与改革思路”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0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ZJA10057)。

张 燕/河南省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办学定位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大学求学的遗憾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