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2011-03-20 16:53李治球
文教资料 2011年34期
关键词:学科课堂教学课堂

李治球

(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 淮安 223000)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中心是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抓住地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有效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结合多年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

这里所指的统一思想,是指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要能够用端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来对待地理课堂,对待地理学科。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属于九门文化学科之一,学校也都设置专门的课时来完成教学工作,这是有充分依据的。对高中生来讲,高中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必要的地理素质是其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地理学科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许多知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高中地理的很多知识具有学科交叉性,比如在学习地球和地图的过程中,涉及很多立体几何的知识;在讲太阳高度时,涉及很多函数的知识;在讲人地关系时,涉及很多历史知识;在讲产业结构时,涉及很多政治知识……这样,要想学好地理,必须把其他科目学好,学好了地理学科也对学好其他学科很有帮助,所以,不要错失一个很好的综合学习的机会。

高中学习活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坚忍的意志品质,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要求学生无论对哪一门课都要认真对待,用科学的方法去掌握必备的知识,去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那种急功近利,只为考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学习的原理是共通的,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叹:“能把地理学好了,其他科目也一定能学好;地理学不好,其他科目也很难学好。”

二、充分备课,因材而教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紧紧“抓住”学生,必须充分备课。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得到极大激发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宝贵的课堂时间。充分备课要求教师对高中地理课程有清晰的认识。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模块,对于不同模块、不同知识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自然地理强调叙述要准确,语言要精练,逻辑要严密,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把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讲解透彻、到位。这一部分往往很抽象,学生听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备课时,要把复杂的知识体系划分为一个个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接受水平合理设计课堂容量,采取合适的教法,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地理科学原理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人文地理要求联系生活,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搜集学生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人文地理所揭示的地理规律有深刻理解,这部分由于和生活紧紧相关,往往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因而,典型、丰富、生动的案例选取显得至关重要;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则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指导,要将比较法、归纳法、综合法等学习方法应用在实际问题分析之中。要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要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对区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和世界观。

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根据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备课,仔细研究课程标准,充分研读教学参考,广泛地占有学科资料,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将注意力持久地放在地理课堂中。

三、走出课堂,联系生活

这一提法看似与主题相矛盾,其实不然。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为什么又提出来“走出课堂”呢?这是地理学科特点决定的。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紧密相关,地理学科也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对学生来说终生受益。因而,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地理知识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高中地理教材中和生活相关的部分很多,比如自然地理中的关于日出时间和昼夜长短问题,学生对于这一自然现象有切身感受,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观察,把观察的结果做成表格,在课堂上展示,并且通过课堂系统地学习掌握这一自然现象的成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了学习兴趣,而且能用科学原理解释地理现象,可以说是掌握深刻,学以致用,终生难忘。其实类似的知识点很多,比如讲气候类型时可以观察当地的气候特征;讲岩石类型时,可以让学生到野外收集岩石标本;讲城市功能区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城市规划内容,等等。

当然也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走出课堂,学生的课余时间其实是很宝贵的,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选取具有典型性的知识点,巧妙加以设计。在走出课堂之前,教师要给予充分指导,做好必要的准备。要让学生对调查观察的对象非常清楚,设计出必要的文本,能把调查观察到的现象形成文本,形成能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有用的素材。

四、活用媒体,妙趣横生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解决了很多常规教学手段所解决不了的问题。高中地理有很多经典的难点,比如地球运动。由于该部分内容非常抽象,往往是老师讲了半天,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多媒体的出现,通过三维动画的演示,视频资料的播放,解决了这一传统难题。三维动画的演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意识,多角度、多层次地模拟运动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地理原理。多媒体的可重复性、可复制性给同学的课后复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多媒体除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之外,还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比如在必修二讲到“世界农业的地域类型”,在这一节里就可以播放世界不同地区农业的视频,让学生们了解迁移农业的刀耕火种,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宏大壮观,了解混合农业的复杂精细,这些视频资料给学生带来了直观感受,增加了感性认识,学到了地理知识,也培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五、掌握牢固,学有所获

心理学表明,人总是愿意做自己擅长的事。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也是这样,当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有所获时,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也就会得到提高,这样,课堂的效果也会更好,整个教学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学习任何知识都要有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学习地理也是这样,只有扎扎实实听课,认认真真记笔记,及时适当地训练,才能牢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课堂所授内容的掌握情况。一方面,课堂要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另一方面,课堂要严谨、有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坚固牢靠,学有所获。对于每节课的核心知识和核心难点,教师要当堂总结,当堂练习,在强调和训练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牢靠每节课核心知识,为听懂下节课做必要准备。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让学生下苦工夫,学有所获。

现在的很多课堂保留了课前提问的程序,其实是很有必要和好处的,这样会在一种评价机制中促使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内容,从而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的是,提问的问题既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又要注意问题设计的科学性,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梯度,有一定的思考量。除了课前提问外,还有很多形式的评价机制,比如,可以定期开展“地理知识竞赛”、“地图竞赛”、“地理小论文”评比等。这些活动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增强学习地理效果。

六、教师魅力不容忽视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是否愿意听任课老师的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地理教师在与班级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加强交流沟通,要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要有“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不能认为任课老师就是负责上课的,沟通交流是班主任的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增加默契,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最终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身正为范”,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对所教的学科充满兴趣,充满激情,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教师还要注意发挥特长,比如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着优美的语言;有的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有的老师是多媒体制作专家,占有大量的教学素材;有的老师善于组织课堂活动,等等。这些优点都是教师吸引学生的有利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扬长避短,发挥特长,让课堂充满吸引力,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好每一节课。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地理学科担负的责任更重,作为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学科,高中地理必须探寻一条减负高效的发展之路。课堂教学永远是实施地理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打造精品课堂是每一位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总结,需要我们朝着目标一步步坚定地走下去。

猜你喜欢
学科课堂教学课堂
【学科新书导览】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