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波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一中学,浙江 杭州 311113)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初中教材,整个教材以人类发展为基础,对整个历史,人文科学、人文文化、人文地理等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颠覆了传统的历史教学功能,紧贴时代的步伐,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很多历史教师只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基本上都是持走马观花的态度,只是随便喊喊口号。我认为要重视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课程中的“问题意识”。本文对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问题意识的误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意见,呼吁更多的历史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建立社会资本建设以奖代补机制。研究出台社会资本参与河湖治理、日常管护等工作的“以奖代补”管理办法。对社会资本投入有利于河湖健康治理和保护的项目,制定相关以奖代补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河湖健康建设。武汉、宜昌、襄阳等条件合适的地区,可探索以规划和项目为载体,以土地开发、抵押贷款、PPP筹融资为手段,撬动引导社会资本、银行资金投入,实现河湖管护与开发、官方主导与民间参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心理学家认为:教学的精髓就是激发学生自己提问。“学起思源,思源于疑”,只要有问题就能启发思维,因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想而知是多么的重要。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性格特征,因此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他们敢提问、想提问、会提问,对于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激发思维,让他们发现新问题,通过思索问题的过程产生新的想法,培养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问题的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更有教育意义。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将能力提升作为方向来进行教学,一定要围绕能力提升去完成教学目标。”对于这一目标需要所有教师改变教学观念,颠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问题意识”的出现就能促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思维的源泉是问题的出现,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和回答,比以往由教师全权设计的问题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意识到疑惑或者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求知、困惑、怀疑、焦急的心理状态,通过挖掘这种心理状态的积极因素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正如思维的源头,没有问题的思维是没有深度、没有方向、静止的被动思维。因此“问题意识”无论在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还是在任何情况下的认知活动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当代初中生来说显得尤为可贵。新问题的提出让我们能够以崭新的视角去审视老问题,在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更开阔的视野,有更丰富的想象力,这才是科学进步的体现,时代进步的特征。回头来看看目前的教育模式,实际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应试,课堂上充斥着“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的气氛就围绕一个“灌”字在运行,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抹杀了学生好奇、好问的创新品质。尽管新课改已经进行多年,素质教育也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和接受。在优质课比赛、观摩课教学、教改实验中,也相应地重视和运用了师生互动教学、探究教学、启迪教学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开发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从问题意识的培养角度来看,这类教学方法还只是浮于表面和流于形式。剖析来看通常是教师设计与教材相关问题,在启发方面下足工夫,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问题答案的一个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创新,但是对于“问题意识”的精髓是远远达不到的。因为学生的整个思维模式都是放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上面,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觉得只有老师才可以提问题,而学生逐渐失去提问题的主动权,只能在教师提出早就预设好的问题后,进行简单的机械思考。思维的根源来自于提出问题,首先是思维,然后才是回答。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会造成思维懒惰,更重要的是会失去思维的源泉。一旦没有教师的提问就失去思维方向,甚至失去了思维的灵魂,无法独立解决一个问题。学生长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在思维方式上形成了依赖的惯性,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加强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而且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角色,逐渐从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内容的编定者和绩效的评判者转变为课堂教学互动者、促进者、引导者,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三)改进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爱问。
引企入校是学校将企业引入校园,企业将生产车间建立到学校,企业和学校共同创建以生产实际产品为主的一体化实训基地,此实训基地具有浓厚的企业文化,在生产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教学实训等。这种共享性实习基地的建立,需要双方投入、风险共享、效益共享,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长效合作机制,加深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推动了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但限于学校用地及实训室的规模等状况,很难有大型企业注入学校,解决不了所有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等情况。
营造“问”的课堂氛围,需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铺垫,任何事物的触发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心里感觉到安全和自由的特点条件下,才能发挥得最好。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让民主教学走进课堂,逐渐消除课堂上的专制性,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困惑感。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以和谐、活跃、民主的氛围为出发点去打造课堂,让学生有一个能提问题的轻松的环境。提问有错误或不够完整都允许他们继续补充。即使没有经过思考也给时间继续想。只要有不同意见,学生就可以进行辩论,不清楚可以问,时时有灵感时时能说话,甚至让学生“异想天开”。只有这样的课堂氛围,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想说就说,想问就问,从而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反之,就会逐步抹杀学生“问题意识”的萌芽,压制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太专制的课堂氛围,根本没有给学生提供“问题意识”表露的机会。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就必须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安全,逐步消除紧张感和焦虑感,自然而然能参与教学活动。若是没有从学生心理方面去保障他们提问的权利,学生自然不敢提问,不敢多想。教师完全操控整个课堂节奏,学生即便发现问题也不敢问,只能把自己的独特想法和见解埋藏在心里,问题意识一点一滴地被清除。所以要保障学生敢问,为学生营造“问”的课堂氛围,必须先打消学生心理上的顾虑。
工期,质量,成本这三个字词在一项工程中往往是最被看重的,它们也必须综合来看。部分企业过于重视进度控制,忽视了质量的挂空,导致工程质量发生问题,使企业遭受更加严重的损失。
例如,在学习《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一框《屈辱的岁月》时,其中讲到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后果与影响。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中国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既然我们在前面曾经讲过直到清朝前期中国经济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中国拥有这么多人口,为什么仍然被几千英国士兵给打败了呢?”根据整框课文来看,我发现这个问题确实在课文中没有提到,完全超出了课文的范围。但是从课文的标题我们就可以找出答案的蛛丝马迹,工业文明的大潮恰恰说明了中国的失败正是落后于时代潮流,是制度上的失败,学生能够提出这个问题比我们记住一个历史事件要重要得多,历史的作用就在于给人借鉴和警醒。我们都可以将课堂剩下的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和交流,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1.转交权力,把“问”的旗帜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以往传统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提问为主体,教师才是问题的制定者,整个课堂的节奏都随着教师的问题而走,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转换角色,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可以自由提问,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3.创设具体历史情境,让学生会问。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教师首先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思维的问题,挖掘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创设情境,用疑问作为诱饵激发学生思维,培养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敢于提问。创设要以兴趣调动为出发点,将思考作为核心,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问题情境设置的好坏,决定了对学生发问的启发效果的优劣,让学生不断地领悟问题和探究问题,通过此过程的摩擦,点燃思维的火花,才会有问题意识的出现,才能真正融入问题情境,才能去思考,有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提问的能力。
2.学生提问要以发生在他们身边、存在于他们思想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提问。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提问时要以生活为基础,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抓住实际的习惯,提出问题要源于生活,分析问题要抓住实际,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创新意识,逐渐学会掌握从实际入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打下适应社会的基础。
(一)营造平等、宽松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
1.设计“中心题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爱问。根据教材内容的方向设计“中心题目”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题目引发求知欲望,提出新的问题。给出的题目是让学生不局限于书本,让学生多看多学,从而达到博学多问。
2.留出重难点的“空白处”,引发学生质疑。“空白处”是需要教师故意在问题上跳过重点或者少讲重点,留出这点“缝隙”给学生作为思想空间。这样能促进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思维,提高思维敏捷性,激发提问的欲望。在教学中,留出“空白处”能不断地碰撞学生的思维,进而让学生善思善问,乐思乐问。
当神经元到达40个时的误差如下:Fx方向最大误差为0.63%,Fy方向最大误差为0.48%,Fz方向最大误差为1.13%,Mx方向最大误差为0.22%,My方向最大误差为0.21%,Mz方向最大误差为0.32%,显然与传统方法相比,最大误差大大减小。
“谈判力”抑或讨价还价实力,可以定义为不能达成协议时对替代收益的外部选择权。从合作博弈的角度,GHM模型认为参与者外部选择权越大,谈判力越强,其对专用性投资的收益保护越强。将谈判力赋予资产专用性更强的一方有利于减少资源配置的扭曲。然而,中国的奶产业链重塑政策未能强化养殖者在产业链利益分配中的地位,反而弱化了养殖者的谈判力。
3.利用历史材料丰富的优势,让学生巧问,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无边无际的,因此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是知识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是需要大量的材料和知识的,只有无边无际的想象,才能提出问题,才能创新,才能有新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史实材料、现实材料、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通过比较、感受、领悟历史情境等方法,敢于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无数实例证明,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促进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解决问题,真正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我认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要善问、会问、新问,才能创新,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1]龚放.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中国教育报,2004.9.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3]王德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8).
[4]叶志强.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