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娜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0)
《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学要指导儿童自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加强实践和创造活动。”要让学生富有创造力,就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有无拘无束的独特思考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我深刻体会到“互助合作”在小学美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教会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的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一种教学策略。在这种活动过程中,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还培养了学生在现代社会中所需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加以总结。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美术课堂的优越性很明显。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活动空间,在小组中,老师仅充当了导演的角色,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世界地球日》这一课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合作,从作画的创意和意图开始小组讨论,然后开始组员分工合作,有的画背景,有的主体,最终完成作业,期间学生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其次,小组合作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小组内同学必须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解决问题中共同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次数要得当,分组讨论(练习)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集中、深入并获得较高的质量。同时,每次合作的时间也要恰当。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就应对各小组学习的时间、次数作大致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小组合作时,教师应尽力参与每个小组的学习与讨论,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
在小组人员分配上,大部分为4人组或6人组,人数的设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我认为6人组容易有一两人容易脱离讨论或者被忽视,而且,6人讨论所需时间长,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的合作竞争也显得难度较大,与教学实际不符合。从教学实践中我得出结论,将学生按4人分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更恰当,从发言时间、受关注程度、统一意见等方面更为适合。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更适合人数少的组合,甚至采用两人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非常有益。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完善教学结构,在一堂课中显得极其重要。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要想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课堂有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的起点和关键,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学中应结合生活实际、针对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下雨喽》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在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激发了表现欲望,这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老师提出问题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意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见解看法,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宽广,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3.互相帮助,合作探究。老师布置完作业之后,小组内成员具体分工,根据要求合作,小组成员通过动手、动脑合作完成,体验了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时,老师巡回指导,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启发性帮助。最后师生达成共识,解决了问题、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交流,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4.作品展示,反思评价。多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评价环节,小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完成作业之后,我都是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内评价,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小组内选出优秀或者有特色的作品,然后在组和组之间进行评价,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可以展开一系列活动,比如“评一评,夸一夸”、“我们的小组最棒啦”等,树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评价和比赛中获得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5.课后应用和拓展。学科价值决定了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因此,在课堂小结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互相交流体会的环节,让学生互相交流本节课的启发和感悟。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体验美的乐趣,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也想到了一些更适合小组合作的方法。
问题一:合作准备缺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习差的学生要参与,往往被成绩好的学生拒绝。很多时候,教师提出合作要求时,学生不知道如何合作。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小组成员搭配要合理,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要搭配开。同时,每组中必须有一名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并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本组活动和解答疑难问题。根据教学活动内容,教师还应注意选拔培养美术骨干,使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合作学习。这样,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小组长及骨干就能引导本组美术基础差的同学扫除障碍大胆地进行创作。同时,可改变传统的课桌椅摆放方式,让学生经常有一种新鲜感。他们在不受座位的约束下,充分交流,自由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也能得到较好的调动,合作的意识会得到培养。
问题二:合作不合时宜。有时候教师提出的合作学习要求不一定适合合作学习,有时候单独学习往往比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合作的形式并不是适合每堂美术课的需求。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理解教材,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问题三:交流效率偏低。在交流中,几乎每个学生的嘴都在动,这给很多学生提供了随便讲话的好机会。教师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因此,教授学生正确合理的合作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巡回指导环节时提供正确的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又要懂得自我控制发言时间。运用调换角色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以上几点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中应用的几点体会。要让小组合作在课堂更深入、有效地进行,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小组结构,精选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使小组合作真正融入课堂、服务于课堂,成为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自主积极探求、创新意识、团结合作的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