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遮蔽的激流—— 论《创业史》的叙事张力

2011-03-19 16:58曾金华
关键词:创业史柳青老汉

曾金华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被遮蔽的激流
—— 论《创业史》的叙事张力

曾金华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由于十七年文学与时代政治的紧密关系,所以常常被评论家视为“人与自我的失落”的文学。然而,十七年时期的文本往往在“表达了什么”与“如何表达”之间又形成了叙事的裂缝。从微观叙述形态层面上来探讨《创业史》,可以发现其叙事张力在文本内部的人物关系设置、矛盾冲突的展开方式、作家对角色的定位与读者接受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呈现。

十七年文学;《创业史》;柳青;农村题材小说;叙事张力

由于十七年文学特别是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与时代政治的紧密关系,所以常常被评论家视为“人与自我的失落”①参见: 丁帆, 王世城. 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M]. 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9.的文学。在那个时代,广大文学创作者很难不受政治话语的影响,但也不是一味地绝对服从,他们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自身价值判断。所以,十七年的文本往往在“表达了什么”与“如何表达”之间会形成叙事的裂缝。正如余岱宗所言,“在主题层面上,1950、1960年代的红色文艺作品,一元的阶级斗争观念是不可置疑的强势叙述,但在叙述的感性层面上,在今天看来,就不一定了,可能发生着两种或多种意识形态观念共同作用下的感性语言的纠葛和冲突。”[1]而这种发生在文本深层的纠葛与冲突,就是小说的叙事张力所在。这种叙事张力在文本内部的人物关系设置、矛盾冲突的展开方式、作家对角色的定位与读者接受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呈现。所以,本文以《创业史》②参见: 柳青. 创业史[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0. 下文论及该作品均出自同一版本, 不再一一作注.为研究个案,试图从这些微观叙述形态层面上来探讨文本的叙事张力。

一、人物关系的设置:巧妙的非亲父子关系

人物是叙事作品的核心因素之一。在叙事作品中,人物作为行动者不断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人物角色设置是否得当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角色的设置又包括单个人物角色的设置和角色与角色之间关系的设置两个方面。在《创业史》文本中,社会主义农村带头人梁生宝是作品极力塑造的主人公,而梁三老汉与“三大能人”则以梁生宝的映衬或对头的面貌出现,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作品巧妙地把梁三老汉与梁生宝的关系设置为继父和养子的关系,这却是值得深思的。

首先,继父和养子关系的设置使得梁生宝思想的突变成为顺然。几千年以来,乡土中国的农村是一种靠血缘关系和传统礼俗维系的自然村社。在宗法制的农村,血缘对传统农民来说是神圣而至关重要的。传统的三纲五常、孝悌等观念是血缘关系的核心因素。在《创业史》中,梁三老汉说“以后你甭‘你娃’‘我娃’的了!他要叫我爹,不能叫我叔!就是这话!”父子关系对梁三老汉来说是如此地重要。作者在《创业史》中,有意把梁生宝写成是失去亲生父亲的孤儿,梁三老汉是作为他的继父出现的。这样“它切断了我们的英雄人物与传统农民的血缘关系,使他能够彻底摆脱传统伦理关系的缠绕。”[2]给作品留下了很大的回旋和想象的余地。这就使得作品为梁生宝丢弃传统农民思想深处沉重的包袱,为他从传统农民转变为社会主义农村带头人,从创个人小业走向创社会主义大业留下了可供说服和转变的空间。所以,当读者读到梁生宝从终南山回来,思想一下子就大变,开始带领大家创社会主义大业时,才不至于太惊讶。

其次,继父和养子关系的设置为“党”成为梁生宝的“精神之父”埋下了伏笔。正如王一川所说:“如果说生父是过去传统权威的象征,那么,使生父‘缺席’,就意味着传统权威正在失势,自我寻求独立;而传统权威的失势,自我的觉醒,就为‘代父’建立新的父亲权威打开了方便之门。”[3]《创业史》中,梁三老汉担当的只是梁生宝的继父,当他把自己的发家梦灌输给梁生宝时,小说这样写道:“可怜的宝娃上了庄稼人生活哲学的第一课”,这“第一课”很快被证明是失败的,不堪一击的。经过一次失败的努力后,梁生宝就离开了梁三老汉这位“继父”,躲进了终南山。当他再次回来时已是脱胎换骨,说出的话已经使梁三老汉“无论如何不能理解”,“种租地立庄稼时的那个心,好像被什么人挖去了,给他换上一个热衷于工作的心。”而当梁生宝离开继父,接受“精神之父”的领导时“老汉受了沉重打击,在炕上躺了三天。”梁生宝这种“入党”-“认父”式的仪式,使梁三老汉受到打击并卧床三日成了一种寓言式的表征。所以,这也难怪柳青会在争论中激动地反复申明“小说的字里行间徘徊着一个巨大的形象——党,批评者为什么始终没有看见它?”[4]284

再次,继父和养子关系的设置使梁生宝与梁三老汉的矛盾控制在传统伦理道德的范围内进行。在革命宏大叙事中,革命政治话语的确立不是孤零零的,它需要依托其他话语作为支撑。而在农业合作化小说中,民间话语是革命政治话语依托的主要载体。所以,革命宏大叙事必须在传统伦理道德的范围内进行,至少二者不能发生本质上的冲突。《创业史》中,梁三老汉与梁生宝的继父和养子关系设置,既使二者能够发生不即不离的关系,又使梁三老汉与梁生宝的冲突控制在传统伦理道德的范围内。如果文本把二者的关系设置为生父和亲生儿子的关系,那么梁生宝为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与梁三老汉闹矛盾甚至“反目成仇”,则既不符合乡间传统伦理道德,也会使革命叙事陷入两难境地。而柳青是一个聪明而技术高超的作者,继父和养子关系的巧妙设置使梁生宝与梁三老汉的矛盾不会陷入尴尬境地,而传统伦理道德的革命叙事也得以完美实现。

二、矛盾冲突的展开:在政治与道德间深化

矛盾冲突是小说情节展开的助推器,没有矛盾冲突的展开小说将无法进行。而在十七年文学中,矛盾冲突大都定位或上升为政治化的阶级斗争矛盾,陈美兰把这种矛盾冲突的展开方式称为“一体三级”模式。她在分析《创业史》的矛盾结构时指出:“柳青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建立起了这样一个生活矛盾支架:在创社会主义大业带头人梁生宝的生活环境周围,设置了三股抗衡力量。反动富农、农村敌对阶级姚世杰,富裕中农、农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自发势力郭世富,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代表人物郭振……对此,我们不妨称为‘一体三级’的矛盾支架形式。”[5]显然,在此处,陈美兰把作品里的矛盾冲突都归结为敌我阶级斗争,而对梁生宝与梁三老汉的人民内部的家庭矛盾,梁生宝与徐改霞的爱情纠葛等文本的其它细节,却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并且,只关注到了作品的矛盾“是什么”而忽略了这些矛盾是“如何表达”的。然而,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言“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话语的时代”[6]。当我们深入《创业史》文本深层时,会发现文本存在独特的矛盾冲突展开方式:作者柳青不是赤裸裸地将梁生宝与“三大能人”、梁三老汉、徐改霞的矛盾加以政治化、阶级斗争化地叙写。作者更多地借助于传统道德,将政治问题道德化。政治上的正确与错误转化为道德上的臧否,政治与道德在转化中对立统一。

首先,表现为阶级矛盾的道德化。在《创业史》中,作家描写的不是两个阶级之间剑拔弩张的冲突,而是通过若干事件分别叙述,来表现二者的道德面目以说服读者。梁生宝为了使互助组脱离贫困走向“共同富裕”而带领大家进山割竹子、买稻种、新式育秧。在这些事件中,梁生宝表现了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勤劳简朴、忠诚厚道、乐于助人、克己奉公、勇于牺牲的优秀道德品质:进山割竹子时,他带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地向自然进军,当拴拴弄伤了脚,梁生宝主动把自己一个月割竹子的钱算给了他。买稻种时,为了大家节省路费多买些稻种他宁可啃他妈给他烙的馍、喝五分钱的汤面、露宿火车站票房,而不愿多花公家一分钱。在分稻种时,为了给大家尽量分得更多稻种,最后连自己都不够却依然乐呵呵……而与之相对,“三大能人”为了破坏梁生宝互助组使尽手段:郭世富破坏了活跃借贷,姚士杰暗中兴风作浪,郭振山鼓励徐改霞进工厂从而削弱梁生宝的力量,等等。在这些破坏活动中,他们阴险、狠毒、狡诈、一心为私、道貌岸然却又无恶不作的丑恶道德面目暴露无遗。作品正是通过这种“政治上的‘正确’即为道德上的‘善’而政治上的‘错误’即为道德上的‘恶’”[7]的道德化手法,使敌我的阶级矛盾得以形象化地展现。

其次,表现为家庭纠葛的道德化。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以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妯娌关系等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创业史》中,除去梁生宝与“三大能人”间的阶级斗争矛盾,其它矛盾冲突基本上都可以放在家庭纠葛的视阈下进行观照。而文本中家庭矛盾的展开主要围绕的是梁三老汉一心希望通过“发家”道路使家庭富裕,成为“受人尊敬的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而梁生宝却希望通过带领大家走互助组的道路而达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故事。在此,梁生宝顾全的是整个互助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而梁三老汉一心奔忙的是个体小家庭的利益。这样,梁三老汉与梁生宝父子间的矛盾就转化为是为大家还是为小家的道德矛盾。而作品的最后,梁三老汉的最终觉醒,与其说是政治化的觉醒,不如说是道德化的皈依,是小家向大家的皈依。

三、角色定位与读者接受

作家写作意图与读者反映出现偏差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作家与读者的知识结构差异,有的是由于时代历史的变迁,而更多的时候往往是缘于作家自身的主观创作意向、客观书写与读者接受之间的不一致。而这种由作家主观创作意向、文本客观书写与读者反映出现迥异的现象,则往往是作品的叙事张力所在。

在《创业史》文本中,作者希望通过一个村庄中各阶层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全面地、完整地概括农村合作化运动全过程,塑造社会主义带头人梁生宝的光辉形象。然而,作品出版后不久,就遭到了评论家们的质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严家炎的评论,他在文章中说:“作为艺术形象,《创业史》里最成功的不是别个,而是梁三老汉”,梁三老汉是“全书中一个最有深度的、概括了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物”,“作品里思想最先进的人物,并不一定就是最成功的艺术形象”,“艺术典型之所以为典型不仅在于深广的社会内容,同时在于丰富的性格特征,在于宏深的思想意义和丰满的艺术形象的统一,否则,它就无法根本区别于概念化的人物。”[8]等等。面对这样的质疑,作者柳青回应道:严家炎的这些评论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原则问题”,因此他无法保持沉默。接着,他详细解释道,“《创业史》这个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4]283这个意义重大的主题只有通过梁生宝这样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在这里,如果我们剥开政治的外衣,深入论战双方的核心,会发现这场论战的发生其实是由于作家的主观创作意图、客观文本书写和读者接受的错位而引起的。而之所会发生三者的错位,是有深刻缘由的。

首先,柳青是典型的解放区培育起来的作家,他起步于解放区、成长于解放区、成熟于解放区,解放区的文艺政策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创作。作家曾坦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决了我的许多文艺思想上的问题……这个伟大文献还生动具体地给我解决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就是阶级观点(立场)问题和表现在作品里的思想感情的问题。”[9]解放区的文艺政策具有明显的革命现代性传统的特征,它对社会各阶层人物采取的是“阶级”的划分方法,坚持阶级本质是唯一的原则,并且更重视农村中先进人物的创造。所以,柳青在《创业史》中基本抛弃了农村文化特质、农民性格的逻辑,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塑造梁生宝的做法,只不过是革命现代性对农民本质寻求的一次形象的演练罢了。

其次,尽管作者柳青主观上受解放区文艺观念的影响,坚持的是革命现代性传统对农民本质的寻求。但在客观上,文学创作毕竟是作家个体性的活动,作家毕竟生存于多侧面的现实生活之中,所以感性的生活体验不可能不影响作家的创作。这样,在文本中就造成了单一政治视角对人物塑造的制约和感性的生活体验对作品人物的生动性的强化之间的矛盾。而在《创业史》中,这一矛盾的解决办法就体现在作家对梁三老汉的精彩塑造上。正如有的评论者所言:“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不仅不是彼此外在的他者,而且更是彼此内在的自我,或者说,梁生宝不过是一位生活在新时代的梁三老汉,而梁三老汉也不过是生活在旧时代的梁生宝,他们是彼此照亮的镜子,通过对方的一举一动而再现自己。”[10]这样,就造成了作家主观创作意图上想对梁生宝精彩刻画而对梁三老汉次要描绘,与文本客观书写上对梁生宝概念化处理而对梁三老汉形象化描绘的结果,形成了互相抗衡、冲击、比较、衬映的现象。

再次,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严家炎的评论文章,会发现他所操持的是发源于五四的启蒙现代性传统。而他对农民本质的寻求也就必然是“五四式”的。这样,就形成了启蒙现代性与革命现代性的矛盾对立状态。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作家柳青与严家炎等人的争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结 语

总之,通过对《创业史》文本的人物关系设置、矛盾冲突展开方式、作家对角色的定位与读者接受等诸多微观叙述层面的细致考察,我们发现这一文本深层其实蕴含着巨大的被“遮蔽”的叙事张力。而十七年时期的文本在文学政治一体化的运作方式下,在文本表层往往形成革命宏大叙事话语的政治化说教和口号式呼吁的模式化、单一化的封闭结构。然而,正如《创业史》一样,当我们从微观叙述层面深入文本深层时,却可以发现在这些看似密不透风、众声合一的封闭结构内,其实隐藏着作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时代、文学、政治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思考与见解。而这些异样的思考和见解恰恰是十七年文本叙事张力的独特表现。

[1] 余岱宗. 被规训的激情: 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4: 12.

[2] 李杨. 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154.

[3] 王一川. 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 20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179.

[4] 柳青. 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C] // 孟广来, 牛运清.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柳青专集.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

[5] 陈美兰. 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论[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 80-82.

[6] 米歇尔·福柯. 知识考古学[M]. 谢强, 马月,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73.

[7] 丁帆. 中国乡土小说史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38.

[8] 严家炎. 关于梁生宝形象[C] // 孟广来, 牛运清.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柳青专集.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266-268.

[9] 柳青. 毛泽东思想教导我: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给我的启示[C] // 孟广来, 牛运清.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柳青专集.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 10-19.

[10] 鲁太光. 被分成两半的农民: 对《创业史》的重新解读[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5(2): 24-33.

Covered Torrent—— Study on Narrative Tension inThe History of Entrepreneurship

ZENG Jinhua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China 350007)

Heavily emphasizing on politics, the 17-Years Literature (1949–1966) has always been viewed as the literature that lacked of description of humanity and identity. However, there were always conflicts existing in narration between “what to express” and “how to express” in the works of that period. Studied from the micro level of narration, narrative tension ofThe History of Entrepreneurshipcould be presented in the arrangement of character relationships in the text, the form of spreading out the conflicts, the orientation of roles, the acceptations of readers and other aspects.

17-Years Literature;The History of Entrepreneurship; Liu Qing; Rural Novel; Narrative Tension

(编辑:刘慧青)

I206.7

A

1674-3555(2011)02-0080-05

10.3875/j.issn.1674-3555.2011.02.01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0-05-26

曾金华(1985- ),男,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创业史柳青老汉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啊,柳青先生
刘老汉笑了
我们需要带有泥土的生活
新时代我们向柳青学习什么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李书福 自书40年创业史 致敬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