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2011-02-20 01:27峻,朱
职教通讯 2011年15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师资队伍

刘 峻,朱 敏 红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01)

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刘 峻,朱 敏 红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01)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满足高职特色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探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提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艺,善于将工程图纸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种人才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技术型+技能操作型人才。

目前,经过调整、改制后的产业群体正处于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化升级的关键阶段,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人才结构的变化,人才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必然促使教师队伍调整。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这支队伍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指导能力,既能讲理论,又能动手实干。这就要求建立满足高职特色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推动高职专业教学改革。

一、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职业教育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还比较严重。我国职业院校中还大量缺乏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能指导实践操作的“一体化”教师,这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双师型”即教师型和技师(工程师)型,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的特色所在,即:既要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要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使专业理论课教师技能化,以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在具备一般教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必须具备技师(工程师)的实践动手能力。[1]

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具体认定标准可以参照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2]:

1.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累计有2年及以上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2.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取得本专业非教师系列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本专业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半年以上相应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3.具有中级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胜任本专业一门及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4.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市级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科学研究课题,并通过鉴定;或获省部级二等或市级一等及以上科技进步奖;或本人科技成果获技术转让费10万元以上;或在科技开发、科技服务方面获项目经费20万元以上。胜任本专业一门及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5.在企事业或科研等单位取得中级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在高等职业院校任教一年以上,胜任本专业一门及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从高教司制定的了有关“双师型”教师的五条标准中可以看出,“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二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是教育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一)以产学研结合促“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产学研结合可以分成三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主要从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结合的角度进行考虑;二是中观层面,指高职院校与产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协作性的“产学研合作”,是一种产业链上的合作;三是微观层面,指科研院所内部、产业部门内部和高职院校内部的“产学研结合”,是各个实践主体从自身发展角度考虑,各自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内部运作模式。[3]

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场所,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科研和技术改革,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在产学研过程中,教师能够学习到具体生产工艺过程、关键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共同进行教材开发和课程建设,使职业教育更紧密地贴近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校企合作通过科技攻关和科技产品研发,促使教师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技能实训课教学提供更好更生动的素材。产学研究结合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转变为教学、生产实践、科研型,实现了双师型的一专多能。

由此可见,以“产学研”为导向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办出职教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以校企结合促“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校企合作锻炼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指导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具备新知识、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校企合作使教师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又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了技术应用的能力,把书本知识与实用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最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校企合作极大地拓展了师资培训资源,开拓了教师的专业技术视野,在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方面能取得较好效果。

校企合作促进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一般来说,学校科研更加关注学校自身,与社会容易脱节,而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对学校原有的科研方式进行改革,由双方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企业管理、技术及工艺中遇到的难题的解决。职业教育院校的科研从企业实际需要确立课题,科研的结果又直接应用于企业,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难题,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有助于提升学校科研的应用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同时,促进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科研能力提升。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有力保障,而校企合作则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

高等职业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可以采用“引、送、下、带、聘”等方法。“引”是指从生产管理第一线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承担教学工作;“送”是选送部分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选送的这部分教师重点是那些从企业引进的实践应用能力强,但专业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下”是让部分教师下到基层企事业单位锻炼,主要针对那些缺乏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安排他们到生产实践、管理服务第一线实习,丰富和提高他们的实践知识和能力;“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中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实训指导;“聘”是指聘请各行业的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通过他们的示范教学和引导带出一批“双师型”教师。这些聘请的专家、企业家与企事业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带来企业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同时,通过他们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拓宽产学研途径。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点要加强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一)加强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

1.对新进教师进行实践训练。从普通高校新引进的年轻教师,普遍是理论知识掌握比较系统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所以,在正式教学之前,首先要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如: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不少于一年的实践锻炼,经过一定的实践考核或鉴定,合格后再聘任为正式教师。

2.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2)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教学工厂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二)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以“双元制”为标志的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之所以成效显著、举世闻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拥有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除了拥有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专职教师,德国职业技术教育还拥有大量的兼职教师。以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两类主要学校类型——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为例,高等专科学校中兼职教师数量要比专职教师多,如柏林高等专科学校只有专职教师300人,兼职教师有500余人。[4]兼职教师队伍主要由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有经验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组成,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专职教师不易起到的作用。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一般都超过了50%,是职业教育师资的主力军之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这对职业教育来说,已不是为弥补师资不足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建设任务。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的工作。“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时间跨度大,一个“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至少需要五年以上时间或更长时间;教师退休、教师转换岗位、教师调离岗位都可能减少“双师型”教师数;新教师达不到“双师型”教师的条件,也影响了“双师型”教师数量。因此,各个高职院校要制定长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并指定具体部门专项负责。

学校要出台相关管理制度,督促教师积极向“双师型”教师发展。首先,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其次,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第三,在职称体系建设中,建立统一的评聘制度。总之,学校在工资奖励上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在评定职称、评先推优、推荐学科带头人、技术能手、教学骨干等方面要给与优先,学校要从制度与政策上鼓励和保护好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积极性。

学校要加强教师的考核力度。督促教师们学习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水平。学校要出台管理制度,规定理论教师必须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并且使其最终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实训教师学历不达标,学校要硬性规定他们参加继续教育,限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使学校教师更好地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贯彻终身教育思想。如果一个教师已经符合“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学校也要加强监控力度,促进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他们的关键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关键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教师综合职业素质的增强,对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在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在三个转变中,我们要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师德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为高职专业教学改革“保驾护航”。

[1]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6.

[2] 卢双盈.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解析及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0):24-26.

[3] 周济.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4(6):2-6.

[4] 黄日强,邓志军.德国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1):42-43.

The Prote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Construction of the“Dual-qualified”Teachinng Team

Liu Jun,Zhu Min-hong
(Jianghai Polytechnic College,Yangzhou 225101,China)

Teachers in high-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establishmen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Dual—qualified”Teachinng Team,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oth the re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but also the prote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ual—qualified”Teachinng Team,this essay explores the“Dual—qualified”Teachinng Team Construction model,and proposes specific initiatives on“Dual—qualified”Teachinng Team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ng team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机电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GYE11)

刘峻,男,教研室主任,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高职教育理论;朱敏红,女,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工程、高职教育理论。

G715

A

1674-7747(2011)15-0077-04

[责任编辑 金莲顺]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师资队伍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