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疗法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2010-11-27 05:36
当代教育科学 2010年18期
关键词:受助者辅导教师陈某

● 陈 艳

绘画疗法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 陈 艳

绘画疗法是艺术治疗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绘画为中介,结合患者对绘画作品的联想和解释,对患者的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治疗。绘画疗法的焦点不是集中于绘画艺术的审美特性以及绘画技能上,而是注重治疗过程,即患者的神入过程, 患者的知觉以及他们与咨询师分享这一过程的可能性。

一、绘画疗法的理论依据

(一)大脑偏侧化理论

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的脑裂实验证明:人类的左脑同人类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相关联,而右脑则主要掌管人类情绪、无意识信息和艺术能力。[1]因此,同属右半球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可以影响和治疗患者的情绪机能障碍。

(二)投射理论

绘画治疗大师Robin(1998)对绘画治疗的作用机理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他认为:(1)人类的思维大多是视觉的;(2)记忆可能是前语言的或者是禁锢的,人类的创伤经验等可能被人类压抑,用语言无法提取,从而难于治疗。还有许多情绪体验的内容本身就是前语言的,不能为我们的语言所描述,也就无从治疗;(3)人类的阴暗面更容易通过绘画艺术来表达。绘画艺术本身是符号性和价值中立性的,患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自由和愿望,而且患者的这种表达具有极强的隐秘性,没有社会道德方面的顾忌;(4)绘画治疗过程包括心理治疗和创造两个平行的过程。除了心理治疗之外,创造过程也为患者提供一种看待自己面临问题的新方式。[2]

二、绘画疗法的操作流程

绘画疗法的操作流程包括建立互信关系、绘画艺术活动、分享和对话、评估与诊断、治疗与改变等几个步骤。这几个步骤之间并非线性的关系,可视当事人的具体治疗情况做适当调整。

(一)建立互信关系

辅导教师要积极而真诚地关注受助者,创设支持性的、容纳性的治疗环境,给受助者介绍绘画作品是用来沟通的工具,而跟画的好坏没有关系,降低个体对绘画艺术体验的敏感性,排除其焦虑,尽力与其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二)绘画艺术活动

绘画活动有两种类型:(1)自主性绘画。即绘画的主题和内容由受助者自主决定,辅导教师不做限制。(2)规定性绘画。辅导教师规定了一定的绘画主题,或者给定部分绘画内容,规定必须在给定绘画内容内完成添补,比如画人智力测验、自画像、家庭画、树木人格图及房树人测验等。或者给出一组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形象图片,由被试自由选择其中几个形象,并想象这几个形象之间正在发生的故事,再通过画一幅画表现出这个故事,如斯尔文系列绘画测验。

(三)分享和对话

在绘画活动结束后,辅导教师要用指导语鼓励受助者阐释自己的作品,让辅导教师分享受助者的作品,并与受助者展开对话。比如:房子有几层楼?它是木房、砖房或其它?它是你自己家的房子吗?在画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的房子……这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他多大年龄?他是朋友、亲戚,还是其他人?在你画图时你想起的是谁?他在干什么?他在哪里?他在想什么?这个人给你什么印象……

(四)评估与诊断

这个阶段,辅导教师结合受助者的绘画作品以及与受助者的对话,对受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与诊断。对绘画作品的分析包括绘画作品的整体风格分析和局部细节分析。绘画作品分析主要包括:

——画面的布局。如果画面非常大,可能是一种攻击性倾向,情绪化、躁动的倾向;如果画面非常小,可能表现出拘谨、胆怯和害羞的倾向,或者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退缩的倾向。如果画面在纸的上方,表明绘画者高层次的抱负,会努力达到目标,也可能代表一种乐观,有时是一种不合理的乐观;如果画面处于纸的中间,代表了一种安全感,或者比较固执;如果处于纸的下部,表明没有安全感,绘画者情绪低落倾向或悲观主义倾向。

外科护士VTE预防行为子问卷得分(52.44±10.53)分,大部分做到及以上平均得分率为50.5%,各条目具体得分情况见表5。

——画面的色彩。红色表示个体热情、活力、健康、希望,灰色表示平静、稳重、朴素、压抑,黑色表示凝重、哀痛、肃穆、神秘,白色表示圣洁、天真、清爽,等等。

——笔触。如果笔触特别用力,可能代表自信、神经绷紧、攻击性或脾气暴躁;轻微力度可能代表犹豫不决、畏缩、没有安全感;断续的、弯曲的笔触表示绘画者的犹豫不决、依赖和情绪化倾向,或者是柔弱和顺从。

——线条。长的线条表示绘画者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有时会压抑自己;短而断续的线条表示冲动性,强调横向线条表示无力和害怕,自我保护倾向或者是女性化,强调竖向线条代表自信和果断;强调曲线可能代表厌恶常规。线条过于僵硬代表固执或攻击性倾向,不断改变笔触的方向代表缺乏安全感。

——画面内容。以画树测验、画人测验和画房测验为例。

●画树测验分析。树木的成长代表了个体自身的成长。树干是直立还是弯曲则反映了个体成长的历程是否坎坷;树干的粗细则代表了个体生命力旺盛的程度;树干的伤痕则代表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树干是否富有立体感的阴影反映了儿童观察能力和体验能力;树冠的舒展顺畅程度表示个人成长的顺利程度;树枝是否枝繁叶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格的完整程度。[3]

树木与周围景物的关系也有相应的寓意。比如与房子的距离和大小关系则代表了自己与家庭的关系;是否有风让树有摇摆的倾向,表明儿童对于外界环境有没有控制感,对于外界的刺激消极应对或是无力应对;树洞中或是树枝上是否有寄居动物、寄居动物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位置反映了儿童的安全感、是否愿意分享等特点。[4]

●画人测验分析。画人测验主要反映了个体的人际关系。第一,亲密度。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生活中的心理距离,即二者间的亲密度,包括画中是否有身体接触和相互之间的活动与面部表情。第二,适应性。适应性主要是从画中的人物布局进行分析,人物布局的相对位置反映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关系。第三,沟通。沟通主要靠画中人物的活动或面部表情来分析。面部表情的愉悦即反映了个体本身的情绪及其画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的愉悦程度。画中人突出的活动或某个身体部位的缺失与突出也反映了一定的人物特性。

●画房测验分析。屋顶是否存在及其完好的程度反映了个体的安全感;屋顶是否有精心细致刻画,可能反映了个体的心理能量聚集在现实生活中的程度;[5]而房子有无门窗则反映了与外界沟通的有无;房屋的门如果很小,也表明儿童对于外界的防御心理比较重;地基分析的重点是地基是否平坦、完整,是否有倾斜或是切断。

(五)治疗与改变

在此阶段,辅导教师可结合传统的谈话疗法,如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行为主义疗法等,与绘画疗法相结合,重在唤醒受助者内在的心理力量,通过其认知的转变,使受助者的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在辅导过程中一系列的绘画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情绪宣泄作用使学生情绪上的冲突得以缓和,有助于辅导的深入。

三、绘画疗法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应用:以一个案为例

将绘画疗法引入中小学心理辅导中,有以下优势:(1)省时经济,易于儿童完成。(2)易于引发儿童兴趣,与儿童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3)绘画疗法不受学生语言、年龄、认知能力及绘画技巧的限制。(4)可以降低学生的防御机制,有利于真实信息的收集。(5)绘画治疗的测验可以多次使用而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6)治疗的实施不受地点和环境的限制,既可以应用于团体辅导,又可以应用于个别咨询;既能作为一项单独的技术应用于咨询,也可以作为谈话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与传统谈话疗法的理论取向相整合。

以下是笔者在中小学校心理辅导中应用绘画疗法的一个案例。患者陈某,13岁,男,初一学生,自幼父母离异,父亲再娶,且父亲对其非常严厉,经常用棍棒“教育”。由于害怕父亲打骂,该生在家中表现出沉默、顺从、礼貌,但在学校则完全相反,经常出现辱骂、打架以及扰乱课堂纪律等行为。

在初次见到陈某时,笔者试图通过谈话了解其心理,但陈某沉默以对,初次辅导以失败告终。在第二次见面时,笔者改变了策略,从其感兴趣的绘画入手,让他信手涂鸦,并与他交流绘画的心得,逐渐降低其防御心理,然后让他画一幅房子图。下图为陈某所画的“宝塔”式房子。从图中可以看出,画面布局非常大,几乎填住所有的空隙,给人一种压抑感,表明该生可能存在自我中心倾向,情绪躁动,存在攻市性倾向;笔触用力,线条较僵硬,也代表他神经绷紧,有攻击性倾向;房子无窗,无门,显示出该生对于外界的防御心理比较重,极少将自己的想法与外界沟通。房子有很多房间,当问其画这么多房间干什么用时,陈某回答:“房间多,自己爱住哪里就可以住哪里。”房子前面的一对假山几乎挡住了半个房子,表明其遇到了挫折,也说明该生的闭锁心理。

从整幅图来看,陈某存在叛逆与攻击性心理,这种心理倾向因在家中害怕被父亲打骂而被隐藏起来,一旦脱离父亲的视野范围就变得越发严重。同时,长期在父亲的棍棒高压下,陈某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封闭,朋友越来越少。可以说,陈某在学校的行为既是其叛逆心理的表现,也是他为了吸引别人注意而采取的一种对策。

在治疗阶段。笔者引导陈某思考以下问题:住在这样一个房子里舒服吗?怎么样才能让房子住得更舒服?而后,陈某对画进行修改,如在房间里安上窗户、把镂空的地方变成露台,给房子加上门……之后,笔者又让陈某由作品推及到对学校和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思考:思考亲子冲突的根源,这种冲突是否有解决的方式,即便一时没有办法完全解决,现阶段能够努力做到的、能够达到的目标和实践方式有哪些;思考学习和同伴关系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出自我调整计划。辅导过程中教师营造了自由、开放和安全的氛围,对该生出现反复、退缩等表达充分理解的同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对辅导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策略。

四、应用绘画疗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至关重要。任何一种心理辅导方式,都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绘画心理疗法也不例外。不少辅导教师很容易忽视这点,在没有被学生信任的情况下就采用绘画疗法,其分析和诊断的结果很容易出错,因为学生可能会故意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

(二)仅凭一幅绘画作品诊断学生的心理是不可靠的。只有将学生作品结合对学生的了解,或者对多幅作品加以比较研究之后,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

(三)在分析绘画作品时,要注意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的结合。在儿童绘画作品中出现的一些细节,有时是某个年龄阶段的绘画特征,或某种文化背景因素造成的,仅仅据此作出的评估结论很可能出现失误。因此,在关注细节的同时,更要关注绘画作品的整体风格,强调学生对绘画内容、主题的定义与讲述的重要性。

(四)注意将绘画疗法与其它心理辅导方法相结合。绘画疗法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上有其优势,但如何进行治疗,还要将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行为主义疗法等与绘画疗法结合起来。

(五)注意唤醒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体验,依靠学生的内在力量重塑学生的健康心理。

(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解释时,应强调“是什么”和“怎么样”,而不是“为什么”,因为学生往往并不清楚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这需要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解释进行诊断。过多地追问 “为什么”,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抵制心理。

[1]孟沛欣,郑日昌,蔡焯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团体绘画艺术干预[J].心理学报,2005,(3).

[2]魏 源.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J].医学与哲学,2006,(3).

[3]叶 斌.投射测验与心理分析[J].心理与就业辅导,2003,(2).

[4]梁焕萍.运用投射性绘画测验进行家庭式咨询的个案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39).

[5]陈 侃,徐光兴.抑郁倾向的绘画诊断研究[J].心理科学,2008,(3).

陈 艳/厦门市音乐学校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受助者辅导教师陈某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六旬保姆上班第一天腰椎骨折索赔近9万元
七 彩 画 廊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扶困助学活动有效性对受助者心理、思想影响的案例研究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强行求欢致女子跳车身亡如何定性
强行求欢致女子跳车身亡如何定性
How to get relax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