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 150001)
意识流在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应用
姜 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 150001)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心理学的科学基础》一书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一股斩不断的“流”,就像河水,称为“意识流”。意识流作品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内在世界的意识流动,而不是从外部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谈论意识流小说,就不能不谈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深刻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意识流的应用及其应用的理由,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意识流的写作风格及福克纳的写作风格。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意识流;凯蒂
福克纳在西方文坛上被看做“现代的经典作家”[1]。他的作品题材广阔。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及其他小说规模宏大,人物众多,描写了两百年来美国南方社会的变迁和各种人物地位的浮沉及其精神面貌的变化。他是美国“南方文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929年出版的《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人们谈论意识流小说,就不能不谈他的《喧哗与骚动》。在这部作品中福克纳尝试各种“多角度”的手法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与逼真感。他还运用“时序颠倒”、“对位式结构”、“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段,使他的作品万花筒般繁复、杂乱,同时引人入胜。
小说分为四个部分[2],前三部分由凯蒂的三个兄弟以第一人称叙述,最后一部分转为第三人称,从黑人女奴迪尔西的角度叙述。凯蒂的弟弟班吉是个白痴,虽然他已经 33岁,但他的智力像个三岁幼童。他没有逻辑思维,没有时间概念,但却拥有真实的感情。小说就以他头脑中的不自觉的回忆和联想开始,表现了他对姐姐的依恋之情。读者在白痴的混杂无章、时序交错的意识流中理出小说情节的主线,即凯蒂的变化及其给家人带来的影响。在这部作品中,康普生先生之女凯蒂从一位南方淑女、大家闺秀沦落为轻佻放荡的女子。她的堕落集中地、戏剧性地象征着南方贵族康普生家族的败落,并影射着整个南方种植园制度的解体,以及在这个制度下特有的传统道德法规的崩溃。第二部分由昆丁叙述。昆丁爱自己的妹妹凯蒂,更爱家族的荣誉和南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妹妹的耻辱使他痛苦,然而作为一个男人,他为不能保护妹妹的贞节而内疚、悲观以至痛不欲生。他最终不能摆脱沉重的心理负担,在绝望中投河自尽。第三个叙述者是杰生,他自私自利,记恨姐姐凯蒂。他始终认为是凯蒂害他失去了在银行工作的机会,而不断地采取报复。文章中大量的时间倒叙与场景转移都发生在前小说两部分的叙述中。
上图(由 JoelDeshaye制作)较清晰地展现了《喧哗与骚动》的时间轮廓[3]。横轴代表福克纳陈述故事的时间顺序。五条交汇于 1898年的斜线表示故事开始与 1898年 Damuddy死的那一天,这一天是通过班吉的回忆呈现给读者的。这五条斜线展示了故事发展的真实时间顺序。
从上图可以看出,班吉的部分发生的时间是 1928年 4月 7日。通过他,福克纳渲染了康普生家颓败的气氛。昆丁的部分发生在1910年6月2日。杰生的部分发生在1928年4月 6日,这部分写杰生当家后康普生家的情况,同时引进凯蒂的后代——小昆丁。至于迪尔西的部分,则是发生在1928年 4月 8日 (复活节)。这样看来,四个部分的叙述者出现的时序固然是错乱的,不是由应该最早出场的昆丁先讲,而是采用了“CABD”这样的方式,但是他们所讲的事却是顺着正常的时序,而且衔接得颇为紧密。
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首次成功地使用“意识流”手法达到揭示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的效果。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对事件的平铺直叙,而是这些事件对人物心理的撞击和留下的痕迹。作者没有对凯蒂的悲剧作出客观的陈述,而是让读者通过三个人物的内心独白和意识流动来细细探索。福克纳之所以如此频繁地表现意识流,除了他认为这样直接向读者提供生活的片断能更加接近真实之外,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服从刻画特殊人物的需要。由于班吉是个白痴,所以其思维通常是处于混乱之中的。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讲述了一个白痴的头脑思维经历和思考过程,文章顺序的杂乱无章正是其精彩所在。昆丁貌似一位抑郁症患者,其思维常常被家庭的不幸和凯蒂的堕落所困扰并最终打乱。文章不仅反映了其正常的生活轨迹,同时又穿插了不断搅乱的其正常生活、思维的对以前生活的回忆。意识流主要体现在文章的这两个部分中。杰生的部分和迪尔西的部分在这杂乱无章的叙述中则起到了帮助读者整理故事的时间脉络的作用。
班吉是个白痴,因此他没有逻辑思维能力。他的思维是不自觉的、无条理的,他只能够凭感官进行不自觉的联想,在他的脑海里大量出现的是视觉、听觉、嗅觉等造成的意象。小说的情节犹如一个个被剪断的电影片段,以“蒙太奇”的手法得以呈现。福克纳十分巧妙地反映了白痴的混乱心态,因此思维正常的读者读这一部分时会感到十分费力。在班吉这一部分福克纳更多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进行叙述[4]。从表 1中我们可以看出,班吉的部分共出现了对 20个不同场景的回忆。其中有27.5%的叙述是发生在现实生活 1928年 4月 7日那一天的。其余72.5%都是回忆和意识的流动。在他的回忆中,对大姆第去世那一天的描述占了19.2%,对班吉改名那天的回忆占了10.8%,对 1912年他父亲死的那天的回忆占了6.5%。结构虽然混乱,但读者仍然可以借助班吉的回忆对不同人物的性格得以把握。文章的难懂之处在于,这 20个场景被穿插起来叙述,完全没有时间顺序。而且通常一个场景中还会穿插多个其他场景。仅仅靠读小说的第一部分,读者很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但是通过整片阅读,读者又无法不屈服于文章的构思以及意识流的精彩运用。
表1 班吉的部分
昆丁虽然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但其整日深陷在冥思苦想中而不能自拔,他秉性敏感,爱触景生情,念念不忘堕落的妹妹。在 6月 2日那一天他决定自杀。他的精神状态处于极度亢奋之中。他的意识活动多是由眼前某一情景所触发的一连串浮想和回忆。在昆丁部分,意识流占据了所有陈述内容的 56%。如表 2所述,在昆丁的回忆中主要涉及了 10个不同的场景,这些场景在 31次穿插中得以展现。从昆丁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生活在痛苦回忆中的人,死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解脱。意识流在这一部分的应用,也是有着十足的道理的。一个抑郁的人而且是一个即将自杀的人通常是无法正常思维的。昆丁的部分虽然只是记录了他自杀那天的活动,却通过意识流的应用讲述了一个近乎完整的故事。他的所有回忆围绕着凯蒂展开。
表2 昆丁的部分
杰生也多少有些不正常,他是个偏执狂,又是一个虐待狂,何况还有头痛病。杰生对什么人都不爱,对什么事都不满意,他只关心自己。杰生这一部分语言比较直截了当,很少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句子多短小有力。由于凯蒂的堕落导致杰生失去了银行的工作,杰生一直生活在对凯蒂的仇恨当中,他对凯蒂更是念念不忘。在这一部分,意识流的运用显得更加直截了当,很少有场景的穿插。和班吉和昆丁的部分相比,杰生的意识活动更加明了、清晰。正是通过杰生的回忆与叙述,凯蒂的故事才显得更加清晰。
美国诗人兼小说家康拉德·艾肯是这样评价这部作品的:《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有坚实的四个乐章的交响乐结构,也许要算福克纳全部作品中制作得最精美的一部,是一部詹姆士喜欢称为“创作艺术”的毋庸置疑的杰作。错综复杂的结构衔接得天衣无缝,这是小说家奉为圭臬的小说——它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创作技巧的教科书[5]。
[1]前青.美国文学名著选读[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
[2]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Faulkner,W illiam.The Sound and The Fury[M].Penguin Books,1964.
[4]POLK,NOEL.The American Novel:New Essays on The Sound and The Fury[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3.
[5]Cohen,Philip. Texts and Textuality:Textual Instability, Theory,Interpretation[M].New York:Garland,1997.
(责任编辑:刘东旭)
I106.4
A
1001-7836(2010)08-0126-02
2010-05-06
姜波(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文学及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