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芳
(浙江杭州拱墅职业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310015)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研究
王兰芳
(浙江杭州拱墅职业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310015)
以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对本市中职数学情景创设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作者的教学和学习实践,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进行了案例研究,探索了四个方面的操作思路,并指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中职数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教学
情景教学是职业高中数学课改和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笔者针对职高会计专业,以高教版的《数学专业模块现代服务业及财经类》教材为案例,进行了为期1年的数学情景创设实践,对数学教学情景创设方法进行了探索,试图通过情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质疑和猜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景”是指外界的景物,“情”指由外界景物所激起的感情,所以情景是指能激起人们情感的景物。
教学情景是有教育教学功能的情感化了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情景为教学过程提供感知条件和思维基础,教学情景有特定的目的性,具有教育教学功能和启发作用,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景。同一教学情景在不同的场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达到不同的效果。
数学教学情景是指由教师策划的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具体的数学问题或数学活动场景和学习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景,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形象、动态、感性、充满活力的教学互动平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和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营造一种教学中的感情境界,正如舞台需要布置,能吸引观众,增强艺术效果一样。数学教学中良好情景的创设,有助于课堂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习疲劳。
1.2.1 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作为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有利于职高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建构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收了多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皮亚杰的认知主义理论,尤其是维果茨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etivism arning Theory)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它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它揭示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客观规律,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以及概念如何形成等;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资源(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或者因特网的信息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与问题情景的创设,并把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1.2.2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发学生探究的愿望,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到达“最近发展区”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从已知区到最近发展区再到未知区的过程,是一种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积累。因此,引人入胜的学习情景是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索求知的阶梯,是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平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是现实,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关的教学情景,提出具有一定困难,经过努力探究,又力所能及的问题。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才能引发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现象的矛盾和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太容易,学生会缺乏成就感;太困难,力所不及,学生难以探索,又易产生失败感,要在“最近发展区”内。因而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索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1.2.3 据我市数学教师的调查问卷表明,绝大多数教师对情景教学实施持肯定态度,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日常课堂教学尚无法做到创设形式多样的数学情景
笔者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职数学课堂情景教学实施的情况,对50名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初级、中级、高级人数分别为25人、16人、9人。
调查发现:对“您是否有因时间不足而放弃创设情景的经历”的回答,24%表示经常,48%表示有时,28%表示偶尔会;68%的教师表示经常使用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创设情景,32%的教师表示偶尔使用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创设情景;20%的教师表示偶尔会使用数学史和数学故事创设情景,70%的教师从来没用过;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的情况是:84%偶尔使用、16%经常使用。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教师们较多利用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而对于多媒体创设情景、数学史、数学故事创设情景的方式使用还不是很频繁。
调查还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对情景教学持肯定态度,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无法做到创设形式多样的情景,因此,建议建立新课程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创设情景提供素材。84%教师认为开展情景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92%的教师认为开展情景教学能增强知识的现实性和趣味性;81%的教师认为开展情景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自主学习;76%的教师基本认同开展情景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88%的教师认为开展情景教学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76%的教师认为创设情景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76%的教师认为开展情景教学能使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更深刻。60%的教师认为并非每节课都要创设情景;48%的教师认为创设情景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没有多大帮助。92%的教师多数是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创设情景。可见,大多数教师并未形成将创设情景贯彻始终的意识。对于课本上现有的情景88%的教师并不是直接采用,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对现有情景进行取舍和再创造。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努力成为课程的开发和创造者。”因此,如何科学、合理、适时地创设情景,应该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赞可夫)”。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好奇心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可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的效果,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创设一种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情景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重要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学生创设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情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找链接点,有效地从旧课知识切入到对新课的学习,为学生掌握新内容的原理和基本方法作好准备,打好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在导学过程中创设展示新知识的形成、发生过程的情景,让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运用计算机对多媒体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色彩呈现生动逼真的影像来加强教学效果,其灵活、便捷、生动形象的表现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如:导数的几何意义课堂场景:用几何画板来演示从割线到切线的动态过程。
方法解析:多媒体展示从N点到M点的整个动态过程,既可吸引学生的眼球,也能让学生感知由两点变成一点,由原来的函数变化率表示直线的斜率到表示在M点的切线的斜率的导数几何意义。
在逐步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今天,如果我们能设计并制作出接近于生活,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课件,不仅为学生创设出更直观、形象的情景教学,也可以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更能让学生乐学、爱学、全面发掘学生潜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变化率问题课堂场景:生活中的吹气球
情景:由一位学生来吹气球
老师:每次都吹入差不多大小的一口气,注意
观察气球变大的速度。
学生:先快后慢。
老师:把气球看成是一个球的话,这一现象中,哪些量在改变?
学生:球的半径和体积。
老师:吹气球时,会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得越来越慢,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吗?
老师:(1)当空气容量V从0增加1L时,半径增加了?
学生:r(1)-r(0)=0.62
气球平均膨胀率:
老师:(2)当空气容量V从1到2L时,半径增加了?
r(2)-r(1)=0.16
老师:气球(1)(2)的平均膨胀率:
老师:可以看出什么现象:
学生:随着气球体积变大,它的平均膨胀率变小。
方法解析:将所要讲授的知识融入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会学习。这种简单的以生活的实用性创设的教学情景,紧密结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社会问题、为学生熟悉或愿意关注的素材创设学习情景,可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在浙江师范大学学习,听了张维忠老师的一堂利用数学史创设情景的课。
教学场景:
教师:同学们知道勾股定理吗?
学生:勾股定理?地球人都知道!(众笑)
教师:要我说,如果有外星人,也许外星人也知道,大家知道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在探寻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为此向宇宙发射了许多信号:如语言、声音、各种图形等。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建议向宇宙发射勾股定理的图形,并说: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他们一定会认识这种“语言”的。(投影显示勾股图)
教师:下面,让我们漫步走进勾股定理的世界,一起来认识这种大自然共同的“语言”吧。教师介绍勾股定理的由来和历史上的勾股定理。
方法解析:通过情境创设可以再现勾股定理的发展史,探索前人的数学思维,缅怀先人为科学而孜孜以求的精神,还其天然,恢复其生机。激起学生探索勾股定理的兴趣,从而为下文探究勾股定理的正确性作铺垫。
翻开古今的数学史,不仅勾股定理的历史深厚幽远,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蕴涵着曲折的道路、闪光的思想、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将数学史的知识融入数学教学中,发挥数学史料的功能,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有力的措施。
结合职高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解决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课堂中,首先复习了排列和排列数的概念之后,然后再引入下列问题来创设情景:
解决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教学场景:七个家庭一起外出旅游,若其中四家是男孩,三家是女孩,现将这七个小孩站成一排照相留念。
问题1:一共用多少种站法?(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马上眼前一亮)
有了前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马上就解决了问题。教师马上就可以引入问题2。
问题2:甲站在正中间的排法有几种?
对这个问题学生一下子是想不出来的,教师这个时候先用多媒体演示,让甲先出来,这时学生马上就想到甲站在那里不动,其余六个人进行全排列,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有P6种,问题解决了,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马上来一个问题的变式。
变式:甲不站在正中间的排法有几种?
学生:把前面的两个相减就好了。
老师:看来是难不倒大家了,那老师可要提高难度啦!
学生:OK
看来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在上面的问题上加了点难度,提出了。
问题3:甲乙两人必须站在两端的排法有几种?
学生:很简单把甲和乙先排好,让他们站在两端。
教师:非常好,然后呢?
学生:分两步完成。
学生:就是P2P5
教师:看来大家前面也学得很好,那么下面的变式呢?
变式:甲乙两人都不能站在两端的排法有几种?
学生:P7-P2P5
教师:太厉害啦!那你们能不能总结上面问题的排列技巧是什么呢?
学生:把有些人先排好,然后再排其他人。
教师:那些人?
学生:有条件限制的人。
老师分析总结:特殊优先法:有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问题,通常是优先处理特殊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这种排列方法。
老师:前面做的很好,还想试试吗?(此时学生已经处于情绪高涨状态)
学生:来吧!
问题4:若三个女孩要站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此时学生又被眼前的问题给难住了。
学生:老师您提示一下。
老师:可以。(由多媒体把三个女孩变为一个,最后屏幕上只出现5个人)
学生专注的看着变化,思考着。
学生:老师就是把三个看成一个来考虑?(有点疑惑的问)
在这个学生的提问下,其他学生好像被触发了神经,异口同声的说:对!问题自然就解决了,绝妙!
学生:P5P3
问题5:若三个女孩要站在一起,四个男孩也要站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学生:P2P3P4
老师:这类问题的排列技巧是什么呢?
学生:相邻的人把他们看成整体先排,然后自己几个人再排。
老师总结:太好了,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捆绑法”,某些元素要求必须相邻时,可以先将这些元素作为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排列后,再考虑这些相邻元素的内部排列的这种排列方法。
老师:我还有问题哦!
学生迫切的等待着。
问题6:若三个女孩互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学生又傻了。老师慢慢的把四个男孩先放出来,他们马上就发现了。
学生:老师,先排男生,然后在他们的空档处,把女孩给排进去。
老师:太聪明了。(竖起了大拇子,然后把七个人的动态过程演示了一遍。)
老师:这种方法叫“插空法”,某些元素不能相邻排列时,可以先排其他元素,再将这些不相邻元素插入空挡的这种排列方法.
问题7:男生、女生相间排列,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问题8:甲、乙两人不相邻且不排两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在上课的最后,学生归纳了对不同的问题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
方法解析:变式问题多且有层次性,入手相对较易,难度适中,排列有序,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不仅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成功感,而且体现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真实的情景中创设了一种教学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为解决问题而要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巧妙地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这种问题情景的创设,更多地表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教学艺术。
(1)现实合理性原则。情景创设中的背景信息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其数学信息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问题导向性原则。数学情景的创设应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
(3)目标达成性原则。数学情景的创设应以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
(4)文化价值性原则。情景能体现数学一定的文化价值。
(1)学生更愿意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内容。
因此,选择情景素材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使知识的学习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同时还要注重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情景的创设要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要符合教学实际,满足教学资源的实际要求。
因此,在创设情景时,除了体现数学知识外,应该关注操作的可行性。同一数学情景,可采用不同的创设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最优建构为佳,但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学资源是否能够达到。对于学生能直接感受到的情景,学生感官反映强烈,探究过程较为直接,有很强说服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内含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的感悟也较敏捷。
(3)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从而提高情景教学的课堂效益。
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通过情景把问题问到点子上,所表达的问题要反映“干什么”。从而使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成竹在胸,整个课堂有的放矢;第二,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而选用创设情景方式;第三,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创设情景,而且必须巧妙解决创设情景所涉及的数学问题;第四,创设情景应有利于教师“搭桥”,学生“过桥”,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梯度。
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建构的“学习情景”是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创设的情景越真实,越接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学情景能够沟通课堂与外界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认识领域,将学生带入真情实感的氛围之中。对学生而言,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转变为发自内心的“我要学”,既蕴含着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任务,同时还渗透着学生的情感和动机。对教师而言,能有效地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生换位为课堂的主角。
[1]郑毓信,梁贯成.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张雄.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4)
[3]庄科.教学过程中的创设情景[J].数学通报,2005(10)
[4]李吉林.情景教学实验与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5]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王荣辉
Research on Situation Sett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ANG Lanfang
(Hangzhou Gongshu Vocational High School,Hangzhou Zhejiang 310015,China)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and theory of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situation sett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Hangzhou.According to author’s personal teaching and studying experience,the thesis makes a case study of creative satiation sitting in mathematics course from four aspects of practice methods,and the principles should be followed and problem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mathematics course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mathematics teaching;situation sett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G621
A
1674-5787(2010)03-0128-05
2010-04-18
王兰芳(1972—),女,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杭州拱墅职业高级中学,中学数学教师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