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花 崔文波 邹文爽 韩秀蕴 林学英 杨宗玲 孙苏颖
甲型H1N1流感在全国发生多起聚集性暴发流行,许多人产生了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2009年10~11月我院接受了600多例因流感样发热进行隔离治疗的大学生,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康复科的咨询师对心理异常者给予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随机调查100例病人,心理测查异常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9~21岁,平均20.5岁。平均住院天数6天,均痊愈出院。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问题,由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进行集体或个别心理干预。
1.2.1 心理测查:应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1]在发热隔离初期及痊愈后解除隔离期时,分别由心理测查师,随机对100例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及分析。异常心理判断标准:SCL-90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项,或任一因子分≥2.0分者;SDS标准分≥53分者;SAS标准分≥50分。心理测查结果:入院时心理异常者42例,其中有焦虑者32例,疑病10例,神经质24例,抑郁35例,强迫症状5例,恐惧23例。
1.2.2 一般心理护理:①发热大学生进入隔离病区时即由主管医生和护士讲解隔离的必要性,介绍病区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指导其进行自我防护,以稳定其情绪,配合隔离。②随时提供正确的信息,如每天通报疫情进展,提供公信力较强的媒体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实时报道,H1N1防控知识手册人手一份,使学生能够了解客观信息,增强判断力及治疗信心。③主管医生及分管护士真诚地接纳隔离者,多与他们谈心,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经常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化,对其不适当言行给以包容、理解,随时给予真诚的帮助、支持和安慰。④为发热大学生解决隔离期间的实际生活困难。
1.2.3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 RE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格理论及心理治疗方法[2]。艾里斯认为,事件(A)本身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C)之原因,而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B)即“想法看法或解释”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就要劝导干预(D)非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在,而代之以理性的观念。待劝导干预产生了效果(E),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心理的困扰因此会消除或减弱,人也就会有愉悦充实的新感觉(F)产生。方法:由心理咨询师负责干预,每日1次,每次40min。第一天,让发热大学生找出使自己产生异常情绪的诱发事件:如①“因聚集性发热被隔离”,分析挖掘自己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即由它引起的信念。②“真倒霉,这种事怎么让我遇上了”,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且探讨因其所产生的紧张情绪。③“真可怕,我是被谁传染的,要是转成重症怎么办?”认识其异常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这种失之偏颇的思维方式应当纠正,然后,扩展自己的思维,并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④“这一次遇上了,不一定以后总能遇上,况且人人都不能避免生病,虽然这种病传染性强,但它是可控可防的,很快就能治好”,动摇并最终放弃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第二天,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异常情绪开始减少或消除,并产生出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最后,不再受异常情绪的困扰。⑤“就把它看成是一次普通的感冒,人人都可能发生,而这次特殊的感冒即增强了自身抵抗力,还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相信医学科学的发展,积极面对,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第5~6天总结评估治疗效果,继续测查评估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及错误认知方式,建立随访联系卡。
1.2.4 放松训练:根据病情采取集体或个体放松疗法,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天自行训练1次。准备工作:安排一间安静整洁、光线柔和、周围无噪音的房间,在施疗时,咨询师说话声音要低沉、轻柔、温和,病人舒适地靠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心理咨询师便对发热大学生进行全身肌肉放松的心理暗示,使其全身每个部位的肌肉都得到松弛,从而达到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作用。
?
?
应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发热大学生治疗前后的心理测试,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见表1,表2。
大学生群体性发热被隔离治疗以后,因疾病的恐惧及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很多人感到不适应,心理测查结果显示,随即抽查的100例中,有42例心理异常。心理反应特征包括神经质、疑病、抑郁、焦虑、强迫和恐惧六大类,这种状况如不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是躯体疾病。
经调查发现对疾病知识缺乏、担心预后、生活环境不便、与家人朋友隔离、影响学习课程,以及医护人员的隔离着装等是导致发热大学生负面心理反应的相关因素,其中前两项起主要作用。大学生在封闭式管理期间没有突出心理问题是因为多渠道获得正确信息、建立了相应的情绪疏泄渠道和有足够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的结果[3],通过了解其影响因素可有针对性地提供干预措施,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表1可见,病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 <0.01;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情绪P <0.05。表2可见,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程度,经统计学处理P <0.01,表明病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经一般心理护理、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总之,本文对大学生流感样群体性发热被隔离治疗的心理干预及疗效观察的结果表明,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者还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对于一些应激事件早期的心理干预对病人的身心康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1] 吴文源.症状自评量表.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6-41.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1.
[3] 黄悦勤,党为民,刘肇瑞.北京市三所高校大学生SARS流行期的心理状态现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8):5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