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0-08-15 00:51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师资队伍

李 平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总体上结构不尽合理、实践能力偏弱、培养渠道相对贫乏等情况尚未从根本上改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环节,已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一项战略性紧迫任务,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又是其核心和重点。

一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识

1.“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双师型”教师首先是高校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并且通晓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这些要求与普通高校教师要求是一致的。

“双师型”教师应精通所授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前沿,掌握良好的授课艺术;应具备较好的行业、职业知识及丰富的行业、职业实践能力,具备较好的顶岗工作的能力,善于解决突发性技术问题。同时应该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职业实践能力转化为生产力并进行生产的能力,即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市场调查、职业分析的结果和职业岗位 (群 )的要求,进行教学开发和课程开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的能力。[1]

2.“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各异,目前尚无统一的、科学的定义。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应符合的条件,目前国内各高职高专院校在“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方式上的普遍做法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双证书”、“双职称”即“双师一体化”,要求教师具备同一专业技术系列中相对应的两种职称,如既是讲师,又是会计师。二是指具备了“双师素质”的教师。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人员:①虽没有取得实际工作领域的专业技术职称,但具有了实际专业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素质,如没有教师职称,但实际操作能力强,具有高、中级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②具有实际工作领域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备了教师的基本素质受聘到校任教人员,如有会计师职称,但没有评聘讲师职务。也可以称为“双师型”教师。[2]

3.“双师型”教师的外延

“双师型”教师的外延应该包含两类:一是学校培养的具备相应行业职业资格和能力的专业教师。其工作重心是教育教学,参与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为教育教学服务。二是从行业、企业招聘的具有教师任职资格或具有教师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高职教育根据市场需求,专业变化较快的特点,学校必须留出一定比例的编制或岗位来不定期地聘请确有专长的中高级职务或技能等级的企业、行业人员等,来充当技能训练课的教师。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指标要求,只要兼职教师的总授课量和年均授课量达到一定数额后,可将其纳入到“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考核之中。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特色和品牌的关键在教师,长远核心竞争力在教师。“双师型”师资已成为衡量高职高专院校师资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对“双师型”师资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还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中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办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大力发展,从规模扩张阶段已转为内涵建设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已呈现出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势态。对学校而言,突出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办学品牌成为紧迫的战略任务。对广大教师来说,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国家和各院校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诸多政策,投入大量的经费来加快职教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对我们现有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迫切要求我们的教师知识更新、实践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技能都必须与现代企业和行业要求接轨,与专业对应的职业和岗位要求接轨。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和广大教师都必须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办学规律,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在办学思想、运行机制、专业设置、教材教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打造一只数量相当,结构合理,能力素质突出,师德高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保障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总量、层次参差不齐

近年来,各院校在校生规模扩张很快,原有师资数量有限,师资总量不够。除了聘请一部分行业、企业师资外,较为普遍的做法是临时聘用和聘请其他院校教师、在校硕士(博士)生到校上课。流动性强,质量差距较大。

2.教学任务繁重,缺乏社会实践

高职高专院校学制一般为 3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 2-2.5年。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众多,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走出去深入企业学习实践。

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①专业分布不合理。近年来,各院校在校生规模扩张的同时,也顺应市场需要开办了很多新兴专业。但专业教师的贮备和培养没有跟上,只能是教师仓促转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②教师的来源比较单一。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校任教以及从其他学校调入的人员,占专任教师 50%以上,有的高达 80%,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客观形成了许多教师的实践能力偏低。由于受国家人事政策、待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行业企业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又很难进入学校。

③从年龄结构情况看,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主体。高职院校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年轻教师,但青年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成长需要一定时间,在一些院校形成了人才结构的断裂。

④学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高职称高学历数量较小。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大大提高,一般都达到国家和省上的要求。但高级职称比例偏小,特别是教授级的专业带头人偏少。在一些学校,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稳定性差,流动欲望强,也影响到师资队伍的稳定。

4.教师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少

由于受时间、地域、专业性质、企业意愿、政策、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各学校和专业开展情况差距很大,因此真正通过实际锻炼从而使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的教师数量不多。同时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造成教师编制和师资总量不足,专职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较长时间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和提高。有的学校专业实训设施设备缺乏,实训条件不足,影响了教师通过校内实训实验教学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5.队伍建设政策的缺失

目前,国家就“双师型”教师的规范性和配套性文件缺乏,各院校在“双师型”师资培养、使用、考核、激励方面,根据不同的校情在探索实践,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

6.教师职称评定杠杆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师职称评定中对科研论文的要求,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现行的教师职务评定中,比较强调科研论文质量和发表论文刊物级别,造成教师热衷于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到理论性的“核心刊物”上,而忽略了实际应用的研究和转化。

7.需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和保障力度

近几年的扩张,许多学校在硬件方面投入较大。由于经费紧张,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投入不足。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1.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

企业是教师开展实践锻炼的重要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发挥行业在研究专业设置,确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和课程以及教材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建立与完善“双师型”教师校企结合培养教育体系,加强校企之间学术科研交流与合作,开展与行业、企业等各种组织的交流活动,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与学生一道在工学结合中实践提升,突出实践能力。

2.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

推行“双师型”教师认证和职业准入制度,坚持专兼结合,积极从行业、企业和社会引进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鼓励教师参加各职称系列和上岗证考试,对专业要求强的青年教师做出“双师”资格相应要求。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熟悉行业企业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鼓励和支持教师承接横向科研课题,进行面向社会的科技服务,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同类院校进行学习或作为访问学者,进行短期研修,知识更新。

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协会人士和政府官员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学术报告,快速、准确地交流各种信息。

3.培养“一专多能”的适应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新的学科、新的专业层出不穷,整体性、渗透性、综合性越来越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淡化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学、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界限,要求教师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具备“一专多能”的素养。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建立对“一专多能”教师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有目的地跨科系、专业学习进修和实践。

4.开展继续教育,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要求人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使个体的发展与时代同步。树立终生教育和学习观念,让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素质,是“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必然要求。

[1] 夏世民.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几点思考.管理观察,2009, 08

[2] 秦海莲.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2009,03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师资队伍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