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晖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试论邹韬奋《经历》等自传的传记学价值
孟晖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邹韬奋先生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以其内容客观、语言生动而成为现代知识分子自传中的典范。这三部作品真实揭示了一位著名文化人的成长历程,揭示了新式教育的影响,与同类作品比较有其鲜明的个性,并且具有“信史”的性质,为知识分子传记写作提供了借鉴,在传记学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邹韬奋;《经历》;自传;传记学
中国古代,可圈可点的自传性作品寥若晨星,这与古人含蓄的个性以及自我意识的淡薄有关。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的“人”的觉醒和自我意识的张扬,这种情形到了20世纪上半叶有了一定的改观。由于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和传记理论的影响,加上梁启超、胡适等人的大力提倡,到30年代前后,出现了一批由文化人撰写的、基本上接近西方传记体式的自传或回忆录。这与之前的沉寂情形相比,可谓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高潮。
邹韬奋的《经历》等三部作品,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比较典型的自传性作品。从其自传中可以看出,邹韬奋具有鲜明的传记意识。而根据传记文学发展史的一般规律来看,传记意识的产生和强化,本身也是人们思想解放、个体意识觉醒的具体表现之一。作为一位不断追求进步的文化工作者,邹韬奋的成长经历、人格发展和思想演变过程,本身具有启示意义,因而,记载了这些人生经验的自传作品,也就拥有了思想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价值。同时,在那个波诡云谲的年代里,邹韬奋丰富的人生经历(六次流亡、一次入狱),呈现出较强的戏剧性色彩,具有构成文学作品生动情节的要素,再加上邹韬奋本人在语言文字上的深厚功底,其传记作品的文学性便凸现出来了。邹韬奋的三部自传作品内容客观详实、语言生动幽默,可以作为知识分子自传的个案来分析,有着较高的传记学研究价值。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祖籍江西余江,出生于福建永安,是现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爱国民主战士,其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邹韬奋对传记创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在报刊上编译发表了大量传记作品,还在不同时期撰写过三部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的作品,即《经历》、《抗战以来》以及《患难余生记》。这三部书具有连贯性,构成了一个自传体系,大致勾勒出了邹韬奋一生的奋斗轨迹。
在这三部自传中,邹韬奋先生用蘸满感情的笔墨,为读者展现了他从一个穷学生成长为文化界名人、爱国民主战士的成长轨迹,总结出了许多可贵的经验。邹韬奋从事文化事业的人生经验和思想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个中几多艰难困苦、挣扎奋斗,令人感动、钦慕,更催人奋起。传主热爱祖国、争取民主的拳拳之心、凛凛正气,感人至深。这三部传记较好地将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一起,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一位进步知识分子的奋斗历程,不仅回答了“传主是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也让读者对“传主何以成为这样的人”有所了解。《经历》等自传为类似的知识分子传记写作提供了典范。
邹韬奋本人在少年和青年时代受到了中国传统教育与现代西式教育的双重影响,不仅有着很好的文化修养,更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自由民主观念。《经历》等自传对于传主人生经历的揭示,就包含了许多很有意义的思想文化史课题。比如,在传主的求学阶段,新式教育对传主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在同时期的知识分子中具有典型性。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使他的英语能力得到提高,为他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作者在《经历》这本书里,用了全书十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对自己学生时代学习英语的体会以及稍后教授英语的心得津津乐道。邹韬奋再三强调了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称之为“学问的工具”,并且不厌其烦地介绍了许多具体的外语学习以及教学方法,如“关于英文的学习,我不能忘却在南洋公学的中院里所得到的两位教师。后来虽有不少美籍的教师在这方面给我许多益处,但是这两位教师却给我以初学英文的很大的训练和诀窍,是我永远所不能忘的厚惠。在这国际交通日密、学术国际化的时代,我们要研究学问,学习一两种外国文以作研究学问的工具,在事实上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提出一些来谈谈,也许可以供诸君的参考。”[1]146
二是使他有机会阅读到大量西方出版的著作,对近代科学文化获得较全面的了解。从邹韬奋的全集中可以看出,他学生时代翻译并发表,后来自谦为“为吃饭”的那些文章,内容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科学普及、人物传记、国外学术和思潮的翻译介绍等。这反映了五四前后国内知识界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积极引进国外各种思想学说和社会、政治信息的热情;说明作为报人和社会政治评论家的邹韬奋,其著述生涯一开始就与社会现实,尤其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并具有开阔的世界性视野。
三是使他的民主意识得以初步形成。在南洋公学里,邹韬奋读到《新民丛报》上梁启超先生对中国社会的批判文章,以及《申报。自由谈》、《甲寅杂志》等近现代报刊上的政治言论,使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其“新人物”人格内涵的形成。他是这样回忆梁启超先生的文章对自己思想的影响的:“他的文章的慷慨激昂,淋漓痛快,对于当前政治的深刻的批判,对于当前实际问题的明锐的建议,在他的那枝带着情感的笔端奔腾澎湃着,往往令人非终篇不能释卷……我一面埋头苦算,一面我的心却常常要转到新借来放在桌旁的那几本《新民丛报》!”[1]136
二十世纪以来,不少近现代文化人都撰写过自传性质的作品,新闻出版界文化人所写的自传性作品也颇有一些,如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高长虹《走到出版界》、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胡愈之《我的回忆》、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等。与同类自传性作品比较,邹韬奋《经历》等三部自传有着比较鲜明的个性。
邹韬奋的三部自传性作品,与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很值得作一比较。张静庐与邹韬奋的社会身份差不多,都是著名的出版人。张静庐同样为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他的人生经历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作者从一个只读过小学的酒馆学徒,凭着自己对文化事业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终于成为上海一位著名的出版家。1938年,张静庐的自传——《在出版界二十年》,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张静庐在书中回顾了1919年至1938年二十年间,自己在出版界的奋斗经历,同时也记述了那段时间上海出版业的概况。该书还记叙了不少二三十年代出版界的逸事和礼拜六派、创造社等文学流派的情况,以及上海作为文化中心所处的重要地位等。同时,作者还提及了与现代著名学人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交往。
这两人的自传都是对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总结,大致比较一下,可以发现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
1.《在出版界二十年》主要记叙了作者在编辑生涯中的亲历、亲闻,以出版界的掌故为主,较少涉及政治活动及新闻制度;而邹韬奋则以较大的篇幅记载了新闻检查制度、作者的爱国入狱事件以及参加国民参政会等政治活动。
2.《在出版界二十年》的作者曾为不同出版机构工作,在出版界经历比较曲折,他的自传涉及面较广,除写自己的编辑活动外,还勾勒了上海出版业的概貌;而邹韬奋的自传中,主要介绍自己主持《生活》周刊与生活书店的情况,因其在当时出版界很有代表性,对《生活》周刊与生活书店的介绍可谓“一叶知秋”,同时,邹韬奋还以较多笔墨描绘了生活书店被摧毁的过程,这一资料是很珍贵的。
3.从叙事风格来看,《在出版界二十年》叙事多采用简洁的勾勒,情感更加平和一些;而邹韬奋的自传不乏浓墨重彩的描写,字里行间有着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文学性上似乎要更浓一些。
之所以呈现出这样不同的特点,大概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环境、写作心态以及政治地位都是不同的。张静庐主要是以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面目而著称于世的,并且他在写作《在出版界二十年》时,已是功成名就的出版界元老,他对过往的追溯,当然少不了对艰辛的奋斗历程的感慨,但往事在俯仰之间已化作云烟,作者可以以一种比较平和的姿态来看待自己所品尝过的人生百味。而身为出版家的邹韬奋,同时又是一个政治人物,他的《经历》等自传较多地涉及了自身追求新闻出版自由和政治民主的艰难探索历程,而且不少事情就发生在写作自传的“当下”,难免带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他的《经历》一书更是在“七君子事件”之狱中写成,充满政治情绪也是理所当然的。
《经历》等自传与陶菊隐的《记者生活三十年(亲历民国重大事件)》也可作一比较。陶菊隐从1914年参加《长沙女权日报》至1941年退出上海《新闻报》,从事新闻记者工作30年。由于工作的需要,他结识了很多当时的军政要员,同时也目睹了这30年间中国政局的变动,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政治内幕。《记者生活三十年》正是陶菊隐根据三十年新闻采访的经历和见闻,在晚年写的回忆录,由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此书以纪实的风格、生动的笔法,记述了1912年至1941年间的政治百态和作者在新闻界的经历,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陶菊隐和邹韬奋的自传性作品,都注重了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但与邹韬奋的《经历》等自传相比,《记者生活三十年》更加突出了作者的见闻,而对传记的“人物本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忽略的,主线显得不够鲜明。对此,陶菊隐自己在《记者生活三十年》的前言中讲到:“我虽是新闻界一老兵,但对新闻界无所贡献,不愿为自己树碑立传。”[2]可见,作者认为为个人写传记是“树碑立传”,于是有意识地在自传中淡化了自己的形象,而以其回忆见闻为主。而相比之下,《经历》等自传中,叙述作者的成长经历与交待时代背景的关系更为密切,可谓水乳交融。
如果与高长虹的《走到出版界》作一比较,在《经历》等自传中,邹韬奋对其人生经历,以及有过接触的其他人的评价,往往是恰如其分的。而《走到出版界》中对己评价颇多虚夸不实之词,对于同时代的文化人的评论则又多意气用事,任意指责攻击,远不能做到客观公允。如高长虹在《文化的论战》一节中这样肆意贬低著名学者胡适:“胡适自己的文字,便没有同文化有什么关系的。整理国故吗?那只是整理中国古代的文化!宣传或应用实验主义吗?那也只是宣传或应用外国的文化……”[3]对与其有着个人情感恩怨的鲁迅,高长虹在书中也颇多冷嘲热讽。这样的作品,在记叙、评价之时都掺杂了过多的私人感情,写作态度不够严肃,评价又从个人好恶出发而显得过于随意,当然就很难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当时的文化界面貌了。与这些多有“不实”之辞的自传及回忆录比较,更可见邹韬奋自传的价值。
名人自传呈现出“信史”性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传中的材料客观、真实,往往被后人所写的同一传主的传记反复引用。这在梁启超、胡适、郁达夫、萧乾等近现代著名文化人的自传中都有所体现。如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是一部非常客观地反映传主少年时代成长道路的优秀传记,被学界公认为“的确达到了赤裸裸的求实传真要求”[4]。胡适在书中承认自己早年思想“受了梁(启超)先生的无穷恩惠”而并非“先知先觉”;承认自己之所以赴京参加庚款考试由此走上人生道路转折点,主要有赖于友人帮助等,这些都避免了名人自传中常见的自我吹嘘的弊病。在写到自己母亲冯顺弟决定嫁给父亲胡传做填房的原因时,他也诚实地说明,母亲主要是出于“做填房可以多接聘金”的世俗想法,认为“她将来总还可以帮她父母的忙。她父亲一生梦想新屋总可以成功。……”[5]这与中国传统传记中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不实态度大相径庭,作者严谨科学的写作风格可见一斑。因而,后来的学者们在为胡适作传时,也就理所当然地征引了胡适自传中的一些材料,如吴相湘《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朱文华《胡适评传》、沈卫威《胡适传》等。
类似地,邹韬奋的这几部自传也是以客观的态度对待自身以及社会百态的,对己对人的评价客观、准确。如作者在回忆早年的经历时,抱着事实求是的态度,并不讳言自己的一些看上去不甚“高尚”的真实想法,比如在“写作的尝试”中,他谈到自己起初为报纸投稿的动机是为赚稿费。惟其真实,所以他所讲述的奋斗经历也感人至深。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邹韬奋严格遵循客观、真实的写作原则,况且他本人的传记观念,也是将传记写作与“历史研究”相提并论的。因此,他的传记也就相应地具有了信史的性质,后人为其写的传记,大量地直接或间接引用了他的自传中的材料,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如俞润生《邹韬奋传》、穆欣《邹韬奋》、马仲扬、苏克尘《邹韬奋传记》、曹辛之《韬奋画传》、沈谦芳《邹韬奋传》、陈挥《韬奋传》等书中,都呈现出了这一特点,有的部分简直就是大段地对邹韬奋自传的改写。单以俞润生《邹韬奋传》为例,写邹韬奋早期生活的第一章“少年哀乐过于人”和第二章“'走曲线'就业的路”的内容中,大部分材料均引自邹韬奋的《经历》。第八章“七君子之狱”几乎就是对邹韬奋本人在自传中的记叙的改写。
关于邹韬奋早期生活的记载非常少,他本人在自传中的叙述,无疑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后来的传记作者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也就必不可少了。以上这些他传中,在描述“七君子之狱”等事件时也主要采用了邹韬奋自传的内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邹韬奋自传的客观性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
不但如此,后人为其他相关人物写的传记中,也引用了邹韬奋自传中的材料。例如,当代传记作家叶永烈先生所写的《斯人独憔悴——王造时的悲剧》一文中,写到王造时在“七君子事件”中的遭遇,便引用了邹韬奋《经历》一书中的记载,并且专辟一节“邹韬奋笔下的王造时”。叶永烈首先叙述到:“记载当时的情景,最详尽而又最翔实的,要算邹韬奋写的《经历》了。邹韬奋是著名的新闻记者,又是被捕、受审、羁押的亲身经历者。尽管时光流逝已半个世纪,读一读韬奋《经历》,往事犹历历在目。”[6]在这一节中,叶永烈用几千字的篇幅引用了《经历》中对“七君子事件”的记叙,并且提到,邹韬奋还专门用一节文字,描述他对王造时的印象,之后又转引了邹韬奋的文字。
邹韬奋《经历》之后,有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等自传的出版,尽管不能确定两者是否存在因果、引导关系,但邹韬奋的自传无疑开启了新闻出版界人士写传记的先河,而且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客观上对后来的新闻出版界人士撰写传记带来很大影响。如后来还有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等一些著名的自传涌现。而新闻出版界人物写传记,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些人物无不标榜自己的新闻作品是客观、真实的,他们的传记是否也遵循了这些原则,是很值得研究的。继邹韬奋自传后,有些人的回忆录中对自我及他人的评价也能做到客观公允,有的则掺杂了许多个人恩怨。记者的传记应该如何来写,邹韬奋传记树立了某种标杆,后来的新闻出版人士往往绕不开韬奋的影响。因此,对于邹韬奋几部自传的进一步研究仍有其传记学意义。
[1]邹韬奋.韬奋全集(第七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山西省盂县政协《高长虹文集》编委会.高长虹文集(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朱文华.胡适——开风气的尝试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5]朱文华.胡适与中国近代传记史学[A].耿云志,闻黎明.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C].北京:三联书店, 1993.
[6]叶永烈.王造时:我的当场答复[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K810
A
1008-6382(2010)05-0056-04
10.3969/j.issn.1008-6382.2010.05.014
2010-09-10
孟晖(1977-),女,山西晋城人,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传记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玫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