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王卫平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1.高职教育研究所;2.图书馆,重庆400052)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李慧玲1,王卫平2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1.高职教育研究所;2.图书馆,重庆400052)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开展就业能力研究,分析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是提升学生就业潜能的最佳策略。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成立就业能力促进中心,开展“个性化”、“组合式”职业素质教育;构筑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网络教育平台,开发适合高职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依托“名人讲堂”和校友资源组建“导师群”,构建高职学生发展导航系统。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人才培养;就业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毕业生只有充分就业,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在就业市场上,就业能力是决定“买方”对毕业生进行取舍的最重要的因素。就业能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我国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正如原教育部长周济所指出的那样,高职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完善就业能力结构,提高就业能力实践水平,无疑是提升其就业潜能的最佳策略。
就业能力就其本质而言,是指获取工作的能力。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又称核心能力(coreability)或就业技能(employability skills),是20世纪后半叶首先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开始资助一些旨在支持就业力技能(employability skills)发展的方案,加强某些核心技能诸如沟通、数字运算、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学习力(learning how to learn)的培养,并使之成为大学所有专业和课程中的共同目标。澳大利亚则要求大学生毕业时必须具备一些“普遍接受”的特质(attributes)。新西兰提出一些衡量大学生能力的准则,如国家学历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NQF)。加拿大和美国均主张以工作为本位,以与工作有关的学习指标来评量学生的能力。丹麦学历框架(Qualifications Framework)亦要求大学生达到“能力档案”(competence profile)的要求。在芬兰,技能(skills)课程是可供大学生学习的科目,并且融入课程和学生的个人学习计划之中。南非的国家学历框架(NQF)则注重大学毕业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上述国家的实践表明,不同国家对“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都认为就业能力可以区分成“能够广泛适应及胜任不同工作要求的核心就业力”(core employability)以及“配合特定产业或工作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
国内研究者郑晓明认为[1],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这种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大多数研究者的意见,因此可以说,就目前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而言,就业能力可以认为是学生发现、获得工作机会的一种综合能力。但是对于这种能力的结构和具体内容,研究者们却有着不同的观点。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建元素,可分为个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即智商(IQ)与情商(EQ)。智力因素是个体生存发展的“硬件”,非智力因素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软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学习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就业能力的基石;思想能力是思维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政治鉴别力、社会洞察力和情感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它是大学生思想成熟与否的标志;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外化体现;适应能力是指在各种环境中驾驭自我生理、心理状况的调节能力,它是大学生就业乃至实现角色转化的关键。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纬度的复杂系统。它主要由大学生社会兼容度、就业人格和准职业形象构成。其中,社会兼容度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化行为、内在修养、日常生活安排和独立性等;就业人格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情绪稳定性、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准职业形象包括生活态度、谈吐、精神风貌、礼仪和工作取向。高职学生既具有大学生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特殊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就业能力不仅指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0年的《社会蓝皮书》指出,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调查,大学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为34.6%,8年来首次降到40%以下。今年,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610万人,比2008年高出9%,而企业招收的人数却减少了两成。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指出,2010年7~8月份大学生毕业时的总体就业签约率是74%。而根据民间调查显示,2010年大学生总体就业签约率只有50%多,情况不容乐观。
1.高校扩招规模过于迅速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首先是一个总量失衡的问题。部分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失业,并不是需求不足,而主要是由于供给过度。而造成大学毕业生供给过度的直接原因就是高校扩招,这就是尽管政府年年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却依然严峻的原因所在。现实中,企业的一个招聘岗位往往有众多的求职者参与竞争,而大学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个合适岗位所经历的应聘次数和平均支出的求职费用也越来越高,这些都是毕业生供给过度的具体表现。
重庆市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也是逐年增加。随着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许多高校的基础教学设施(如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生均教育资源降低。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速度也赶不上扩招形势的需求,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管理与教学不够协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以重庆市某高职院校为例,自2006年以来,学生逐年增加,从20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近8000人,规模迅速扩大。扩招后,该校的师资力量显得不足,教师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不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2.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结构与行业发展不协调
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结构不均衡,很难与行业发展相协调。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环境适应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一项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有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50%的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知识广博度,其次看重的是专业知识,占43.5%;65.1%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有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2]。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除了考察专业知识及能力外,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些非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则大多要依靠通识教育才能完成。大学毕业生缺乏独立意识和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差,动手能力较弱。虽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高等教育自身质量的下降显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3.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产业技术结构不相协调
有研究(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表明,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3]。大学毕业生专业技能与社会上的岗位要求不吻合,本质上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包括了总量规模的适应,也包括了结构特征的匹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动态的特征,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与技术的更新换代等,将要不断淘汰一些旧产业和旧岗位,创造一些新产业和新岗位。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欠妥当或者市场调节失灵,也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人才供求结构失衡的现象。因此,如果高校的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培养的人才将不会被社会所接受。
应以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并初步构建以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指导讲座为补充,以职前教育网络学堂为延伸,以职业测评咨询和见习实践为特色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就业力发展体系。
1.成立就业能力促进中心,开展“个性化”、“组合式”职业素质教育
针对高职学生求职就业的新需求,以学生就业管理部门为基础,成立“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中心”,着重开展以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为核心内容的就业思想教育,以就业咨询服务、职前培训、人才市场、应聘技巧等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学生就业能力教育。帮助高职学生端正就业意识,提高就业本领,增加就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
一是要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目前,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讲“就业”的多,讲“创业”的少;提供就业信息的多,提供创业机会的少;传授学生就业技巧的多,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少;为完成就业率指标而替学生找工作、寻出路的指导多,以发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导向,引导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的指导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无论是从就业形势的变化,还是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都要求我们必须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要将“问题式”指导与“发展式”指导相结合。西方国家在就业指导方面,经历了从“择业指导”到“职业指导”的发展历程。择业指导是仅针对毕业生解决“就业安置”的短期“问题式”指导;而职业指导则以发展的理论为指导,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是一种长期的“发展式”指导。近年来大学生短期“问题式”就业指导工作已呈现出多形式、多元化的局面,学校、中介机构,包括平面和网络媒体纷纷为大学生的求职就业牵线搭桥、出谋划策,并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力度进行长期“发展式”就业指导:对一年级高职学生,要侧重于如何引导其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认识大学的意义、特点,要系统介绍专业特点、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帮助学生试探性地确立目标;对二年级高职学生,主要应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学好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正确进行自我评估,提高就业能力;对三年级高职学生,主要根据其在择业期的特点和困惑,进行政策、技巧、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指导。通过三年系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素质,使他们具有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基本能力。
三是将理论讲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就业指导从大一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准备和未来就业发展规划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确立发展方向而消除“心理上的隐患”,改进“能力上的不足”,实现整体素质的提高。此外,要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可能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开辟新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四是将阶段性指导与全程性指导相结合。一是在对象上,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又要拓宽教育对象,把三个年级的高职学生都纳入到系统的就业教育中去,使高职生明白“为了明天能就业,今天应该好好提高自身能力”。例如,可以开展系列讲座,包括对新生开设的职业生涯设计讲座和对毕业生的讲座;邀请校友举行经验交流会;开展个体咨询等。二是在时间上,将就业指导时间延伸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而不是临近毕业才开展突击性的训练和培训。三是在内容上,要拓展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去。从入学教育开始,就把就业指导内容渗透到“两课”的教学中去,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渗透到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技创新和实习中去。在毕业年级,则主要对毕业生进行集中强化教育,不断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及成就意识,帮助他们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消除可能出现的择业观偏差,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2.构筑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网络教育平台,开发满足高职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
依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促进中心,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开展“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网络学院”的研发工作,探索将先进的E-Learning学习理念与方式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工作,强调资源整合的丰富和多元化、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有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和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效率和效果。
遵循“专业化、系统化、实用化、权威化”的原则,在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发展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切实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由专门从事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专家教授,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企业家、高管人士,以及长期致力于大学生成长的专业培训师组成专家队伍,将学校开展的职前教育优秀课程和讲座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通过更具广泛传播性的网络课程的形式,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指导和帮助。
3.依托“名人讲堂”和校友资源组建“导师群”,构建高职学生发展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紧迫需求,针对高职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和必要环节,依托学校“名人讲堂”的大量讲师资源和校友资源,通过知识传授和实践锻炼并重的方式,对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价值取向、职业规划、社交技能、协调能力、管理知识、心理素质、品质意志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阶梯式的塑造、培养和熏陶,帮助其实施正确的职业设计、人生规划,进行有效的人生发展导航。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2]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高教探索,2007,(6).
[3]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EB/OL].http://edu.163.com/special/ 00293I4H/mycosjiuye.html,2010-06-02.
(责任编辑 周骥)
book=24,ebook=246
G647.38
A
1008-6382(2010)05-0024-04
10.3969/j.issn.1008-6382.2010.05.006
2010-09-10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9GZ—003)
李慧玲(1976-),女,河南新郑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