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基于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之分析

2010-08-15 00:46平黎文唐艳玲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文化

平黎文,唐艳玲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基于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之分析

平黎文,唐艳玲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文化现代化建设是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益的成果。总的来说,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呈现出为人民服务、与时俱进、有民族特色以及遵循法制化道路和文化发展规律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文化;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体现着文化的与时俱进,体现着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尤其是经济、政治方面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新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建设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同时,建设高度文明的文化现代化,对提高和谐社会文化的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综合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及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内涵

1.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内涵,从狭义上讲,确切地说是影响和解释人类行为的知识、制度和观念的复合体;从广义上讲,文化还包括语言、文学、哲学、艺术、法律、宗教、道德、习俗、文化设施、科技知识、文化产业、经济文化、社会文化、政治文化、个人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等[2]82-83。

人类和文化不可分割,自从有了人类,文化也就应运而生。文化是知识、制度和观念的一种复合体,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文化这一复合体中,知识是关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所有认知,是文化的基础;制度是规范人类行为的规章、程序、伦理道德和习俗的集合,是文化的核心;观念是指思想、信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是文化的灵魂。

2.文化现代化的涵义

现代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使事物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同步,文化现代化建设即是使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的其他方面发展相同步的过程。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涵义从狭义上讲是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文化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互进行的复合过程,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文化变迁的世界前沿地位的国际互动。广义上的文化现代化还包括纯粹文化、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和其他文化的现代化,文化生活、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体系和文化管理的现代化等。

对文化现代化的判断大体来说有三个标准,即既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又不破坏自然环境;既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进步,又不妨害经济发展;既有利于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又不损害社会和谐。这三个标准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2]83。

二、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文化的作用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不但包括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建设,还包括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如果说政治是现代化的前提,经济是现代化的基础的话,那么文化则是现代化的标志。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国后我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既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又总体上前后相继、一脉相承。

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要建立具有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主要应做到:第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其次,要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最后,要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第二,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现代文化的理论指导,要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领域占指导和统治地位。第三,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以促进科学进步和文化繁荣,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树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其文化现代化建设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邓小平把科教文化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与智力因素,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并且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问题提到了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高度;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指导方针;提出了著名的“两手抓”理论,强调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形势下,对我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思考。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使之更能适应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发展实践,更好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加强互联网的安全建设,引导网络文化内容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网络文明建设,从而使互联网成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4]。

进入21世纪,胡锦涛同志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5]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要发展先进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把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要加强对外宣传,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三、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使我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

1.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这一人民性的特点,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与资本主义文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列宁曾经指出,我们的文化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6]。毛泽东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也指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

文化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也提到了更高的层次。文化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要求文化必须引导和培育人民群众科学的文化消费意识和文明健康的文化消费行为。邓小平倡导:“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第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文化生活逐渐走向多样化。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交换,除了满足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以外,还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第三,文化起着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重要作用,健康、有益的文化可以起到正确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的作用。

2.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是与时俱进的

文化的发展体现着时代的特色,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的现实反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准备,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是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意识形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是与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与具体的国情联系在一起的。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导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流文化,在艰苦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发展方针,这一发展方针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是我国文化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和前进方向。当前,我们必须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续推向前进,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党在新世纪所面临的“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8],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在与时俱进的浪潮中,必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焕发出勃勃生机。

3.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仍保持有民族特色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奠定中华文化的世界地位。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史,给我们留下了深远而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每一阶段都打上了深刻的传统的烙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既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一个高度开放和包容的体系,同时也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系。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源于其根植于民族的土壤之中,所具有的民族特色使其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层文化需求。

从中国洋务派引进西方器物文明时强调的“中体西用”到毛泽东同志强调的“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9],并将“民族的文化”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让人惊异的内在活力,它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时候,展现出令世人惊叹的旺盛生命力。我们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清除妨碍现代化的封建文化残余,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同外来文化交流中构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4.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遵循法制化的道路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撞,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事实证明,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不但要在经济、军事方面具有竞争力,还要在文化方面具有竞争力。我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坚持走文化法制化的道路,有效地确保了我国文化方面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按照十六大的部署,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向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运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法治经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必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把文化纳入法治轨道。文化现代化的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体现,同时也是发挥文化重要作用的最有效的保障。

5.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

文化现代化建设遵循了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有巨大反作用的规律,坚持把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进行。文化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大发展可以给文化大发展准备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但是,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又有不平衡性,我们说经济对文化具有基础的作用,决不是说先将经济发展起来后再发展文化,而是主张在经济水平不高时也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加强文化、教育、科技对经济的支持作用,使经济和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加快文化现代化建设,将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能使文化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文化现代化建设也遵循了文化发展要有创新性的规律,应积极做好文化创新工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面临着一个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时代,我们要积极提倡和大力培育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有效机制和社会环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以文化创新为引领,高度重视文化在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文化现代化建设也遵循了文化的融合规律,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需要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营养,从而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吸收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化。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10]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导下,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下,在全国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我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何传启.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时代[J].科学论坛,2009,(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胡锦涛.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N].人民日报,2003-08-13.

[6]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2004-09-19.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 culture.people.com.cn,2006-11-10.

(责任编辑 玫西)

book=35,ebook=234

D25

A

1008-6382(2010)05-0035-04

10.3969/j.issn.1008-6382.2010.05.009

2010-08-01

平黎文(1980-),女,河南义马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边疆治理现代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