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学术研究方面分析米兰·昆德拉及其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影响度,分析各阶段中国出版界对该作者作品的挖掘案例,为当下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米兰·昆德拉作品的畅销以及对其相关思想研讨的聚焦,当属外国文学引进中国成功案例的代表,同时其思想内容的中国本土化阐释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关键词:畅销书;传播影响力;米兰·昆德拉;出版界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7-0183-02
20世纪80年代,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进入中国,其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小说的艺术》等在中国文学界、思想界、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作品的美学思想及文学意义成为学者们研讨的焦点。同时,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不同时期出版均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严肃读物中的畅销书。米兰·昆德拉作品的畅销以及对其相关思想研讨的聚焦,当属外国文学引进中国的成功案例代表,同时其思想内容的中国本土化阐释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具有研究价值。
一、学术界对昆德拉作品的关注
米兰·昆德拉作品内容驳杂,哲理意味浓厚,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现实的映照使其可以超越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界限获得世界各国读者的青睐。昆德拉相关的文献资料数量相当可观。2020年6月18日,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米兰·昆德拉”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搜索到中文文献735篇,外文文献78篇;以篇名检索“米兰·昆德拉”,检索到中文文献378篇,外文文献66篇;以篇关摘检索“米兰·昆德拉”,检索到中文文献1501篇,外文文献142篇。最早的一篇是1982年来自外文期刊的“Milan Kundera’s Search for Authenticity”(译为“对米兰·昆德拉的真实性探索”,作者为PETER PETRO)。1985年,李欧梵在《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发表了《世界文学的两个见证:南美和东欧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发》[1],此时昆德拉作品还未传入中国,这篇介绍性的文章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读者的关注。单独研究米兰·昆德拉的文章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胡智锋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文章《昆德拉的世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2],从命题、审美、哲学层面对作品进行了解读。此后,昆德拉的研究热潮逐渐形成,这从论文数量的不断梯度上升趋势上也可以看出。90年代的昆德拉研究,呈现出一种以作品内容为轴心,对文学意义的综合性探讨,逐渐构筑起“昆学”研究的基本脉络,如小说的复调理论、存在主义思想、政治与性爱主题等都是当时提出的。代表文献有:国内昆德拉跟踪研究第一人——仵从巨的《关于昆德拉的四个词》[3],张文举的《存在的轻与重》等。2003年对昆德拉的关注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增多,2014年则是研究量最高的一年,有109篇文献发表。同时,研究内容逐渐系统化、成熟化、多元化。如仵从巨主编的《叩问存在——米兰·昆德拉的世界》由多位作者共同解读小说中的“存在”命题。这样的研究热度一直延续到2014年,此后研究逐渐趋于平缓冷却的状态。对米兰·昆德拉的研究,从学科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文艺理论、出版方面;从研究机构来看,主要集中在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从研究层次来看,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行业指导、大众文化、文艺作品、政策研究上。
二、昆德拉作品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从翻译的数量和速度而言,中国堪称是昆德拉作品译介的大国。昆德拉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的预热期
1967年创作的《玩笑》奠定了昆德拉在捷克文坛的地位,1984年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则使昆德拉蜚声国际。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期,中国改革开放的宽松环境使外国著作的译介渠道被真正打开,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开始向中国引进出版。
当时存在主义在中国非常流行,先后兴起过“萨特热”“海德格尔热”等哲学热潮。昆德拉作品的到来,不仅顺应了外国著作引进中国的大趋势,同时以通俗的小说形式向中国读者形象地解释了存在主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哲学读物过于抽象的不足。1987年9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韩少功、韩刚合译的昆德拉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开启了昆德拉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历程。除作家出版社外,国内的其他出版社也发现了昆德拉作品译介出版的商业价值。20世纪80年代,昆德拉作品的出版呈现一种“热情高涨”又过于混乱的局面。归纳起来,出版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作家出版社领跑独大;作家、学者翻译为主,自发对接出版社;追踪翻译,中译本跟进新作;无版权、多转译;译本杂、质量差。
(二)20世纪90年代的调整期
1992年10月15日和30日,我国分别加入了《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世界版权公约》。此前,我国政府已经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受国际公约及国内法律法规的限制,翻译出版境外作家的文学作品,必须征得作家本人或原作出版商的中译授权,并要按有关标准支付版税。至此,昆德拉作品出版混乱的局面结束了,进入了长达10年的调整期。在这10年中,中国出版方做了不少努力,比如重印再版1992年前的已有的中文译本,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着手译介和出版一些前期被忽略的理论著作,如《被背叛的遗嘱》(孟湄译,牛津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多家出版社积极与昆德拉本人取得联系,争取版权,但遗憾的是由于昆德拉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出版社大都无力承担,导致10年均无所获;规范出版,重译盗版的现象大量减少。
(三)21世纪的解冻期
早期的昆德拉作品版本逐渐无法适应读者的需求。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02年,最终被上海译文出版社打破。2002年5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在经过与昆德拉本人的长期谈判后,敲定了版权事宜,重金买下昆德拉作品在中国的独家授权,相继推出《雅克和他的主人》《被背叛的遗嘱》《身份》《慢》4部新版昆德拉作品。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4本书相继宣告售罄。上海译文出版社又推出其另外3部长篇小说《不朽》《玩笑》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创造了中国图书发行史上的奇迹。2003—2005年陆续推出了13部新版昆德拉系列作品,其中包括以往未曾译介出版过的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和“遗忘三部曲”(《慢》《无知》《身份》)。2005年以后又持續跟进新作,2006年出版文艺随笔《帷幕》,2010年出版文艺随笔《相遇》,2014年出版小说《庆祝无意义》。这可以算是昆德拉最全的中文译本系列。
三、昆德拉作品在中国市场的契合点
(一)“政治”与“文革”伤痕的相遇
昆德拉小说字里行间都透着对专制极权和低效的政府做派的嘲讽,经常通过人物心理或大段议论表达出来。20世纪80年代,刚经历“文革”之殇——文化的禁锢,中国读者迅速把自身遭际代入昆德拉的小说场景之中,而产生了某种情绪上的共鸣,迅速拉近了与这位异国作家的距离。昆德拉所叙说的政治具有“超政治性”——能够透过历史的政治外衣,解析政治灾难背后的人性,并通过反映人物内心真实感受,表达对逆境不可逆的现实性思考。
(二)“性”与现实压抑困境的契合
昆德拉所写的“性”有其特殊的象征隐喻。对他来说,“性”似乎是一切主题内容的载体。通过性爱场景描写来分割故事的片段,向读者呈现出一种他者的存在状态,一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本我世界。搏斗、挫败、屈辱、怨怼、亢奋这一系列的情感起伏和外部经历,都可以简化到两性关系之间的对立分裂——一种游走于放纵与压抑间的心理体验。这对于在现实中承受着各种社会压力、徘徊无奈于生活困境中的读者来说极具诱惑力,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存在”与大众传媒的介入
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提到:“我的小说试图记录那些被历史遗忘但又极具人类学意义的事件,以抵抗人类‘存在的被遗忘’。”昆德拉不断地将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融入自己小说的主题中。现代社会文明产生,人类被各种社会力量不断侵蚀,大众传媒所构建的异质空间逐渐控制了人类生活。特别是到了如今这个网络信息高速膨胀的时代,新闻作为舆论的猎人,正在以自媒体的形式诞生,个体隐私也在这种情况下被公众揭露,网络冷暴力泛滥。昆德拉小说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从现实中解构“存在”的新内涵。他的后期作品,特别是在法国创作的“遗忘三部曲”所描述的现代人“追求速度—迷失自我—绝望孤独”都可以说是部分都市人群的真实写照。这种契合大批读者心态的文字很容易让人们收获一种被懂得的宽慰,其作品也因此受到读者的喜爱。
四、结语
昆德拉作品之所以很对中国读者的胃口,一方面是因为他作品的主题能在各个时期与中国当下的现实语境对接,从而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主题绝不陷入狭隘的小国历史圈层,而是集中于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性的自我批判。既有宏观的普世价值,又具有微观的心灵体察,是超越时代、超越国籍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胡智锋.昆德拉的世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J].外国文学评论,1990(01):118-121.
[2] 仵从巨.关于昆德拉的四个词[J].当代外国文学,1999(02):155-159.
[3] 张文举.存在的轻与重——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解读[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20-31+52.
作者简介:苏振华(1982—),女,广西桂林人,研究生,碩士,副编审,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社副主编,研究方向:传媒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