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林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党史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论权力腐败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戴安林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党史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由于权力具有强制性、占有性、扩张性、排他性,容易使掌权者滥用权力,从而产生腐败。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动员和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察,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分子,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更大胜利。
权力腐败;严重危害;遏制对策
近几年来的大量事实充分说明,腐败现象对于党员干部队伍的侵蚀是严重的,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的权力腐败现象,危害最为恶劣。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因此,有效地遏制住权力的腐败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1、腐败会使中央权威面临丧失的危险。当权力腐败的现象蔓延,特别是形成了一些贪污受贿的集团之后,一个党员干部首先需要效忠的不是党和国家,而是每个分散的利益集团。它将对党和国家直接产生两种危险:一是削弱中央的领导,每个地方、部门、单位都可以为本身的利益特别是掌权者小集团的利益而自行其是,使中央的领导被架空。二是在党和政府内部形成了彼此倾轧的利益集团,个别集团利益代替了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领导的稳定性、政策的一贯性都会受到威胁,在政出多门的情况下,中央的权威面临丧失的危险。
2、腐败导致政府管理丧失公平公正原则,运行的效率也会下降。党员干部贪污受贿将会导致政府管理丧失公平公正原则,运行效率下降,而政府管理丧失公平公正原则和效率下降,又会迫使企业家和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层层行贿,处处行贿。行贿的竞争又会导致政府管理进一步丧失公平公正原则,运行效率进一步下降。这种恶性循环将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和积极性,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形象,极大地危害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安全。
3、腐败会使国有资产通过权钱交易不断向个人手里转移。权力腐败的蔓延,将使我国国有资产不断地通过企业改制、土地转让、基本建设投资、银行信贷、商业活动中的权钱交易等向个人手中转移汇聚集中。一方面,属于全体人民所有的公共财产不断减少,经济发展出现迟缓、停滞甚至下降;另一方面,一个非法暴富阶层越来越大,社会财富越来越向着有权者和有钱者的手中转移汇聚集中。这种明显的两极分化、巨大的贫富差距和某些人依靠对国家的打劫而暴富起来的现象,会造成人们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衡。如同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曾经出现过的情况那样,会使得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趋向激烈尖锐,进而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4、腐败会成为黑社会发展和膨胀的酵母。我国社会还没有形成一个中等收入阶层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橄榔型社会结构,而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绝大多数人还是低收入阶层。中国的低收入阶层包括失业下岗人口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其数量和能量不可小视。从历史上来看,黑社会和帮派势力往往与人们生活贫困、社会存在不公平公正现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社会和帮派势力是作为下层社会分子、低收入阶层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而存在的。如果当他们依靠正常的途径不能获得最低的生活保障时,就会对社会冷漠绝望,铤而走险,参加或者组织黑社会和帮派,做出各种各样危害社会的激烈举动。因此,腐败导致的贿赂风行,必然伴随对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秩序的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公平不公正,有法不依、执法不公、违法不究,由此引起的后果便是:不但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能得到伸张弘扬,反而对歪风邪气推波助澜,甚嚣尘上,使得社会上蝇营狗苟之事盛行,犯罪现象愈演愈烈,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5、腐败直接危及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我们的社会向心力、凝聚力的主要支柱。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腐败对人们心态的影响比其他任何性质的社会都会更加强烈和直接。经过中国共产党近90年的身体力行、伟大的实践,人民公仆应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已成为了人们熟悉的最基本最广泛的政治行为方式,特别是长期的政治宣传教育,使得这一思维模式深入人心。因此,人们对任何腐败现象的出现都会很敏感,会更加不能容忍。而腐败的蔓延将直接导致人心的涣散,信心的丧失,理想和信念的崩溃,甚至导致发生激烈的社会剧变。如果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唯一能够保证国家稳定和统一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消失,国家将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政治真空,甚至是长期动荡不安、混乱不堪的局面。所以说,由于腐败而导致人们理想和信念的崩溃,社会精神道德的堕落,思想文化的颓废,将会危及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前途。
6、腐败使得各地区和各民族产生离心倾向,不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各民族之间的先进与落后、贫与富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虽然中央现在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例如,实施西部大开发,试图缩小这个差距,但如果由于腐败造成了国家对资源分配和资金投入的控制不断出现弱化,贫困落后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话,必然会引发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矛盾,引发少数民族的强烈不满,甚至产生分离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腐败分子虽然是极少数人,但“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影响却是相当恶劣的,会使港澳地区的民众对回归祖国后的前景产生疑惑和恐惧,并给台湾的“台独”分子以口实,不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7、腐败会导致党发生蜕变。权力腐败现象的蔓延,首先在我们党内呈现癌细胞扩散的症状。一些腐败分子控制了某些地区、部门和企业的领导班子、基层组织,他们又会千方百计扩大自己的腐败关系网,并“净化”自己控制的地区和部门,从而不断复制出更多的腐败分子来占据更多的各级领导岗位,排斥那些不肯同流合污的人。由于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比较长,因而专制主义、封建家长制的影响很深,当腐败分子占据了一个地方、单位的最高领导位置以后,往往能够利用人们的盲从心理来达到这一目的。当党的某一部分组织产生了这种领导班子“清一色”的现象时,说明这一部分党的组织已经发生蜕变,如果这样的组织增多了,量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导致质变,我们党就有可能发生根本性质的蜕变。
8、腐败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虽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社会方面获得了持续稳定空前的发展繁荣,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抗风浪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如果出现因为腐败引发的政治和社会混乱,就会导致改革开放30多年来获得的经济成果毁之一旦,甚至导致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大倒退。
综上所述,如果腐败的蔓延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那么,亡国亡党亡制的危险是确实存在,我们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噩梦,但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形又使我们不得不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显然,任何外部的侵略都不可能征服我们,被推翻的旧社会的遗老遗少们更没有这个力量。但是,如果我们党被官僚特权阶层、腐败分子所掌控;如果我们的人民开始和党离心离德;如果我们的国家出现内乱和分裂,各种内部的敌对势力趁机夺权,亡国亡党亡制的危险便可能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1、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遏制权力腐败的思想保障。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这两篇光辉著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要以张思德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毛泽东自己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蔚然成风,与人民群众结成了鱼水深情。这种情形曾被当时正在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斯诺写入了他的《西行漫记》之中,并还把它称誉为“东方魔力”。优良的传统作风为我们党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光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风范感染人,否则,就没有说服力和动员力。古人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要讲道德,教师讲师德,商人讲商德,文化人讲文德艺德,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要讲“官德”,为此,必须搞好对党员干部的“官德”教育。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以邓小平要求的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和胡锦涛提出的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作为判断党员领导干部是非善恶和衡量党员领导干部功过得失的根本依据,这是遏制权力腐败的思想保证。
2、必须强化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这是遏制权力腐败的组织保障。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掌权者的腐败,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客观的、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因为,就一个个体的党员干部来说,尽管他严于律己,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达到了比较高尚的程度,但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中国有一句老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一个人是会随着环境、地位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建立健全一整套遏制腐败的组织制度是关键。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到延安考察时曾问毛泽东,共产党能否跳出“人亡政息”的周期率支配,毛泽东充满自信地回答说:“我们找到了新的路子,这就是民主,只要让人民群众监督我们,才不致放松,惰性发作,只有人人都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后来的实践证明,毛泽东的思路是对的,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靠搞群众运动,依靠大鸣大放大字报的形式来遏制腐败是不可能的。由于没有找到一条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形式,在实行人治的领导方式下,民主往往很容易就被破坏掉。邓小平找到了一个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形式,那就是把民主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而不是由个人随心所欲,任意支配,防止权力的滥用。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加强法制建设,特别是在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上,必须做到人人平等、优胜劣汰、公平竞争、任人为贤,形成一个让品行兼优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浓郁的民主氛围和健全的法制机制。
3、必须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这是遏制权力腐败的法律保障。我们目前的监督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止和遏制权力的腐败是软弱无力的,这与一种传统的观念有关,那就是我们无论面对任何情况,总是认为我们的党员干部95%以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以此作为前提来设置监督体系则是有害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监督体系致命的弱点就是不是防患于未然,使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件不能或者尽可能少发生,而是侧重于“亡羊补牢”,事后的处理,治标不治本。因此,我们首先要更新观念,要以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出损害别人利益的事为前提来设置监督体系,特别是对领导干部更是要加强监督的力度,严密防范。应当从党内和党外两个方面抓紧建立一系列重要的法律规范。党内逐步建立起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条例》为主干的党的纪律检查法规体系;党外逐步建立起以《行政监察法》为主干的行政监察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制定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为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提供法律保障。
4、必须动员和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察。这是遏制权力腐败的群众保障。权力的滥用和掌权者的腐败多数是在群众中进行,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几年来,我国纪检监察机关掌握的绝大多数腐败的大案要案,都是由人民群众检举揭发出来的,所以,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是完善监督机制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一切滥用权力的人都是仗着自己有权、有势、有靠山、有关系网而放纵自己,听不进组织上的批评,也不顾及法纪的约束,但他们最害怕的是群众,群众起来监督揭发他们,把他们的丑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就焉了。因此,依靠群众的监督来加强对党员干部手中权力的制约,是遏制权力腐败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当努力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的良好环境,对滥用权力的腐败分子施以人民群众的威慑力。
5、必须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这是遏制权力腐败的舆论保障。通过新闻媒介以对滥用权力者采取揭露和曝光的方式,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其错误和罪恶公布于众,产生进行公审一般的巨大威力。滥用权力者不怕处分和内部通报批评,就怕被公开登报。马克思曾称新闻舆论监督为“第四种权力”。目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远远不够,应该在不违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发挥新闻舆论在遏制权力腐败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许如江
D523.4
A
1671-2994(2010)04-0172-03
2010-06-27
戴安林(1956- ),男,山西祁县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