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全新世环境变化的文化响应

2010-05-28 07:57李黎霞朱丽东冯义雄陈闻晨董建博
关键词:河姆渡良渚先民

叶 玮, 李黎霞, 朱丽东, 冯义雄, 陈闻晨, 董建博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过程实验室,浙江 金华 321004)

全新世以来,全球环境发生了种种变化,作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浙江全新世气候也存在着冷暖波动,海平面阶段升降;同时,在环境演变过程中孕育了不同的古文化.浙江省古文化遗址较多,考古文化较为发达,至今发掘的新石器文化有上山文化、小黄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这些人类文明的诞生、发展和衰落,都是在当时全球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

1 浙江省全新世环境演变

全新世是第四纪最近一次冰川消融期,又称冰后期,也有人认为是一次新的间冰期.其起始时间约为11.0 ka BP.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1段,其气候经历了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一个完整的间冰期气候变化过程.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全新世气候变化并不都是一致的.国际上普遍采用根据北欧孢粉记录得到的布利特-色尔南德全新世气候分期,通常分为北方期(10.25-7.40 ka BP)、大西洋期(7.45-4. 45 ka BP)、亚北方期(4.45-2. 45 ka BP)和亚大西洋期(<2. 45 ka BP)[1].中国的全新世通常分为3段:早全新世(10-7.5 ka BP),相当于北方期,气候凉干;中全新世(7.5-2.5 ka BP),相当于大西洋期和亚北方期,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2.5 ka BP至现今),相当于亚大西洋期[2],气候温干,后期与现代相似.

据前人研究,浙江省全新世分期与全国分期大致一致.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全新世时期浙江省的自然环境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早全新世时期浙江省气候由凉干逐渐转为温和湿润,植被由针叶林、草原向阔叶林转变[3],浙北地区为河湖沼泽环境,浙南为滨海环境.中全新世开始到6.0 ka BP,气候温热潮湿,植被为掺有热带成分的常绿阔叶林,浙北地区形成封闭、半封闭海湾澙湖相沉积,浙南为滨海至浅海相沉积环境;6.0 ka BP以后气候波动剧烈,气温逐渐回落,低温事件发生在5.9 ka BP,5.5 ka BP和4.0 ka BP左右;晚全新世时期气候条件接近现今,逐步形成了与现代类似的环境[4].

2 浙江全新世环境变化的文化响应

前人研究表明,晚更新世末期海岸线退至当今东海陆架外缘水深150~160 m处.全新世初期,随着气候转暖,海平面回升,浙北平原海平面大致从-35 m的位置(10.0 ka BP)迅速上升到-5~-10 m处(7.5 ka BP)[4],如图1所示.浙江的古文明随着气温的回升应运而生,各种考古文化陆续诞生,随着环境的变化兴盛或衰落.

图1 沪浙苏地区全新世以来海平面波动曲线示意图(据文献[5]~ [7]改绘)

2.1 快速增温期的上山文化、小黄山文化(10.0-8.0 ka BP)

浙江的上山文化诞生在全新世早期快速增温的气候条件下,约10.0-9.0 ka BP前后的冰后期气温快速回升,浦阳江上游河谷盆地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古人类生存发展.该时段,考古地层中发现石磨盘、石棒等生产工具,以大口盆为代表的夹炭陶器.位于浙江嵊州曹娥江上游河谷盆地的小黄山文化(10.0-8.0 ka BP)与上山文化属同时期的考古文化,遗址中也发现有石磨盘和制作原始的陶器,特别是夹砂红陶敞口平底盆的形态特征与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红衣陶平底敞口盆十分相似[8].另外,上山遗址陶片中发现有稻壳的痕迹,小黄山一片陶片上发现了水稻实物的谷粒印痕,地层中稻属植物硅酸体大量发现.上山文化期的生产工具比较原始,石磨盘等石器主要用于对谷物、根茎类食物的加工,可用来脱稻壳,也可用作碾磨块茎类食物.考古学研究表明,夹炭陶与栽培稻伴生出土,是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稻作农业地区的特点之一[8].由此推测,全新世早期,浦阳江、曹娥江上游河谷盆地能够生长水稻[9].陶器的烧制和原始的农业生产揭示了当时古人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定居或季节性定居环境[10].近年来,浙中永康和汤溪等地都发现有同期古文明的遗迹.

此阶段后期气温出现短暂的寒冷波动,萧山跨湖桥地区地层中9.0-8.0 ka BP木本花粉降低,草本植物含量增加.温州CH6井岩心显示,第6硅藻带海水温度高于第7带[11].这次寒冷波动的冷锋出现在8.2 ka BP左右,降温幅度达7.8~10 ℃[12],气温比现代平均温度低10~14 ℃[13].气温的降低使森林植被退化,原始农业生产受到限制.根据浦江气象站资料,浦江地区现代年平均温度为16.6 ℃.据此推算,此时浦阳地区气温低于水稻发芽的最低温度7~18 ℃,河谷盆地不再适宜水稻生长.另外,有研究表明,从事食物生产的有效温度低于11.43 ℃时,无论依赖植物还是动物资源,狩猎采集者都无法生存[14].显然,全新世早期快速升温后的寒冷事件使得上山古人类在该区域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不得不顺江而下寻找更适宜的环境条件,开阔的下游平原区则是较为理想的场所.

全新世早期随着气温的回升,自然条件的改善,浙中丘陵、盆地地区水热条件与现今相当,古人类在这里进行狩猎采集、早期水稻加工,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上山文化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很弱,8.2 ka BP左右的降温事件致使原始农业和狩猎采集都受到影响,先民不得不遗弃家园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2.2 寒冷事件之后的跨湖桥文化(8.0-7.0 ka BP)

气温经过短暂的寒冷波动后继续升高,浦阳江下游跨湖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加上河口充沛的淡水资源,三角洲肥沃的土壤,8.0 ka BP左右先民不断由西部山地迁移到山脚和三角洲平原定居生活,开始跨湖桥文明史.与具有内陆性质的上山文化相比,跨湖桥文化产生于地势低平、近海的平原区,具有一定的海洋文化特征.

跨湖桥文化大概延续了1 000 a,先民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和采集,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稻米、稻谷和稻壳中,50%以上稻谷明显短于普通野生稻,为没有完全分化的原始栽培稻[15],主要农业生产工具为插装方式的骨耜.跨湖桥遗存陶器以黑陶为主,多为夹砂陶,部分夹有炭化的植物细未,运用泥条盘筑法和贴塑法制陶,彩陶片出土量大,器类和器形有釜、罐、钵、豆等,和上山、小黄山文化期的敞口盆有所不同,器形也较小一些.跨湖桥文化晚期海平面明显升高,在7.0 ka BP左右达到高峰,比现今位置低2 m.跨湖桥遗址文化层上部出现独木舟和大量有孔虫、咸水环境的硅藻,表明当时可能河口外有强大的潮汐和风暴潮作用[16].

显然,该时段跨湖桥地区有野生稻分布,先民为了生存开始栽培水稻.与上山文化相比,生产工具进步,生产规模扩大,耜耕农业取代原始农业.后期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浦阳江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固定的水稻种植难以为继,人们不得不遗弃居住点.

2.3 暖湿环境孕育的早期河姆渡文化(7.0-6.0 ka BP)

这一时期气候稳定暖湿,季风降水几乎波及全国,植物生长空前繁茂.河姆渡遗址分布于杭州湾南部,是跨湖桥遗址的后续.遗址孢粉显示第四文化层和第三文化层(7.0-5.9 ka BP)下部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较今有更多的南方成分,气候温暖湿润;第三文化层中上部,水生植物花粉显著减少,耐旱木本和草本植物增加,说明温暖但较干旱[17].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层(5.8-5.6 ka BP)孢粉显示温带植物增加,气温较前时期下降;第一文化层(5.6-5.2 ka BP)孢粉显示喜冷湿的蕨类植物发育,气候湿润,气温较之前缓慢下降后又急剧上升.

对应于当时暖湿的环境,河姆渡先人的居室为栽桩架板的干栏式建筑[18],遗址中大量水稻的发现揭示以栽培水稻为主的湿地农业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农业形态.田螺山遗址显示早期河姆渡先人通过烧荒清理地面,种植水稻,与跨湖桥遗址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过此时已经出现早期驯化稻.河姆渡遗址普遍发现稻谷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等混杂堆积最厚处超l m[19].稻类遗存数量多,保存完好,木器、石器生产工具明显增多,木耜逐渐替代骨耜,可能是随着人口的增加,野生动物逐渐稀少,人类不得不扩大农业规模以获取足够食物,稻作农业格局初步形成[20].从文化层出现的橡子、菱角、动物骨骼分析可知,采集、狩猎在经济生活中仍占一定比重.从陶器类型看,早期为夹炭、夹砂灰黑陶,质地坚硬,烧制火候要比跨湖桥时期高,约850~930 ℃[21].6.0 ka BP前后,先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恶化,宁绍平原地区海平面相对升高,对河姆渡文化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河姆渡文化盛极而衰,并开始向外迁徙.与河姆渡文化同时期,浙北地区发展了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时期地层中孢粉含量、有机碳同位素δ〈'13〉C、磁化率、Rb/Sr等多出现高值[17],指示该区域的气候与宁绍平原类似.马家浜文化早期海平面较高,遗址大多靠近山麓,先民的生产方式以渔猎经济为主[22].中期以来气候变干,海平面的波动下降,太湖东部地区成陆可以人居[23].稻谷、菜花花粉数量逐步增加,石斧等砍伐工具及骨耜、木铲等翻土、收割工具的发掘,表明农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4].

7.0-6.0 ka BP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时期,自然环境相对稳定,气候适宜,水土资源良好,不同生境的野生植物数量繁多,类型丰富多样,为古人类采集和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特别是周边地区森林的繁盛,为先民制作较为发达的木制工具提供了原料,宁绍平原的早期河姆渡文化和杭嘉湖平原的马家浜文化同时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并且逐渐从依赖自然资源到主动利用自然资源为生.

2.4 频繁波动气候条件下的崧泽文化、晚期河姆渡文化(6.0-5.2 ka BP)

敦德冰芯记录显示6.0-5.0 ka BP存在3次降温事件,中间一次降温事件在华北与华东均明显,这次降温事件浙江也有环境响应[25].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相对于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崧泽文化的地层堆积一般比较薄,含有单纯的遗址也比较少,可能是人类随气候波动而频繁搬迁[26]所致.嘉兴南河浜崧泽文化遗址孢粉带显示,崧泽文化早期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水域较多,采集和渔猎经济在生产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中期水生植物减少,湖沼面积有所缩小,气候较前凉干.孢粉组合中桑科、禾本科数量增加,并发现水井,稻作农业和养蚕活动有所发展.到了末期,气温又开始回升,比目前温度高约1~2 ℃,桑树频繁生长,养蚕活动形成一定的规模.崧泽先民在此环境中,发展农业、蓄养家畜,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崧泽文化时期的随葬品主要有日用陶器、工具和玉器,玉器多是玉璜、玉坠和玉钺等,当时石器、制陶、制玉等手工业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炊器上鼎取代了釜.房址的建造也更加复杂、合理,早期湖沼面积扩大,为适应当时暖湿气候及生产力条件,房屋面积较小,干栏式建筑为主.随着气候干燥湖沼缩小,人们在退却的湖沼地建造了大规模的地面式、浅地穴式建筑[27],聚落等级日益明显.

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层(5.8-5.6 ka BP)孢粉显示温带植物增加,气温较前时期下降;第一文化层(5.6-5.2 ka BP)孢粉显示喜冷湿的蕨类植物发育,气候湿润,气温较之前缓慢下降后又急剧上升[17].环境变化与浙北地区类似.晚期河姆渡文化稻作农业进一步扩大,可能是由于人口增加,水域面积缩小,先民们不得不以扩大农业规模来获取足够的食物,晚期石器磨砺都十分精细,器形也十分规整[28].这一阶段陶器以夹砂红陶、泥质黑陶为主,制陶技术与早期类似.建筑以埋柱、打桩式为主,地面建筑、木构水井发展起来.

6.0-5.2 ka BP期间气候波动频繁,早期、晚期气温上升,中期发生过降温事件.该时段古人类在不断探索和适应环境、利用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自身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为推进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气温波动,崧泽先民不得不频繁搬迁住所,大型聚落难以形成,繁荣程度也不及之前的马家浜文化.此时宁绍平原的环境条件与杭嘉湖平原类似,波动的气候致使河姆渡晚期文化技术进步不明显,河姆渡文化由繁盛向衰退转折,被逐渐强势崛起的良渚文化所取代.

2.5 凉干气候条件下繁盛的良渚文化(5.2-4.0 ka BP)

5.2 ka BP以来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区良渚文化兴盛,遗址数量猛增.与崧泽文化相比,高亢平原和岗地的良渚文化遗址数目下降,而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水网平原遗址比例上升,呈现向低处迁移的趋势,反映气候略干[17].先民以台式建筑为主,聚落大规模发展,聚落等级分化明显.良渚时期生产工具更加精细,并普遍使用大型三角形石犁,农业生产进入犁耕阶段.根据大型引水渠道、排水沟工程遗迹和水井的发现,说明良渚先民已经掌握一些水利知识,精于水工,懂得了应用稻田灌溉技术[29].良渚时期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使用类型包括炊具、盛贮用具、食具、酒具和水具,类型齐全.陶器均薄精巧、器形挺拔[30],造型、纹饰和风格等方面别具特色.玉礼器有玉琮、玉壁、玉钺、玉冠状饰等,玉器的切、割、钻孔技术发达,装饰技术专业化程度初具规模[31].

4.0 ka BP左右为多灾期,敦德冰芯δ18O记录曲线中出现较宽浅的冷谷,甘肃齐家文化遗址显示气温和降水突然下降,农业区北界南移了1个纬度[16].东海内陆架PC-6孔泥质记录显示4.6 ka BP为冬季风最强盛时期[32].我国许多古典文献记载大禹治水等相关信息,当时洪水泛滥,东、西太湖连通,推测良渚先民大部分沿水聚落陷入汪洋,同时由于太湖流域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高处的良渚聚落也频频遭受洪水,设施被摧毁,良渚先民赖以生存的农耕之地更是长期处于水患之中,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文化衰落.

良渚期间气候干凉,海平面较低,水域面积缩小,地下水位有所下降,先民的生活空间进一步扩大,资源利用较气候频繁波动的崧泽期便利.适宜的水热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的进步,并带动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玉器的使用达到顶峰,良渚文化空前繁荣.但良渚末期水域面积的扩大再次挤压了人类生存空间,经济和文化活动受到限制,文明迅速衰落.

3 结 论

1)浙江省全新世古文明的诞生、发展和衰落与当时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全新世以来,人类文明的兴衰和文化面貌随着气候干湿冷暖的波动而变化.10.0-8.0 ka BP,浙中山谷盆地、丘陵地区逐渐变暖的气候为上山文化、小黄山文化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先民以采集活动为主,出现原始农业;8.2 ka BP左右的降温事件导致浦阳江上游地区不再适宜水稻种植和狩猎采集,上山居民被迫向下游迁移;降温事件后气温继续回升,具有海洋性质的跨湖桥文化在浦阳江下游逐渐兴盛,先民的生产活动包括农业、渔业和采集,7.0 ka BP左右海平面上升达到高峰,跨湖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河姆渡文化在杭州湾南岸逐渐兴起;河姆渡文化早期到晚期,气候由暖湿逐渐变干再到温暖,先民居住方式从干栏式建筑变为地面建筑,稻作农业进一步发展,工具从骨器变为木器,水井开始发展;崧泽文化时期的气候波动频繁,由暖湿到凉干再到温暖,为了适应凉干的气候,灌溉农业和桑蚕养殖业发展起来;良渚文化时期海平面较低,人类生存空间向东部进一步扩展,东部地势低平地区的遗址数目达到最多.良渚时期气候凉干,稻作农业进一步发展,有专门用于农耕、收割和稻谷加工的工具,并大量使用石犁耕作,水井大量出现,玉器加工等手工业发达.

2)浙江考古文化在空间上逐步由浙中河谷盆地、丘陵地区向近海的河口和平原地区集中.明显的迁移有2次,一次发生在跨湖桥文化时期;另一次发生在崧泽文化中晚期,伴随着以太湖为中心的蝶形洼地形成,为人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领域.

3)浙江省全新世以来人类文明几经兴衰,与气候、地理格局和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海平面升降和植被变化有关.温暖湿润的气候促进山区等相对干燥地区人类活动的繁荣,湿热气候导致的水域扩大则抑制地势低平地区和沿海地区人类活动的发展,而相对干凉的气候则有利于地势低平地区和沿海地区文明的发展和演进,同时人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逐渐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活动成为一种新的环境因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日趋加重.

4)考古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受资源的控制.地处湿润区的浙江,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水环境的变化.高海面和多水的陆地环境不利于文化的繁盛.

参考文献:

[1]Goudie J A.Environmental change[M].Oxford:Blackxe11,1992:12-41.

[2]杨怀仁.第四纪地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60-162.

[3]岳云章.浙江沿海14C测年与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J].东海海洋,1988,6(2):16-21.

[4]周子康,刘为纶.杭州湾南岸全新世温暖期气候的基本特征[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3(1):80-86.

[5]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文明进程中的生态系统和人地关系[D].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03:1-340.

[6]杨怀仁.中国东部近2 000年以来的气侯波动与海面升降[C]//杨怀仁.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第二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1-18.

[7]Chen Zhongyuan,Stanley D J.Rising sea level on Easten China Yangtze Delta[J].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1988,14(1):360-366.

[8]王心喜.长江下游原始文明新源头——浙江嵊州小黄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考古学研讨[J].文博,2006(4):72-77.

[9]叶玮,蒋乐平,王俊荆,等.浦阳江流域全新世早期环境演变与农业的发展[C]//莫多闻,曹锦炎,郑文红,等.环境考古研究:第四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71-79.

[10]李家治.中国早期陶器的出现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J].陶瓷学报,2001,22(2):78-83.

[11]王开发,支崇远,陶明华.东海陆缘(浙南段)晚第四纪硅藻的发现及古环境分析[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3,20(4):350-357.

[12]王宁练,姚檀栋.全新世早期强降温事件的古里雅冰芯记录证据[J].科学通报,2002,47(11):818-823.

[13]戴晓兰.全新世以来辽东半岛南部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07:1-7.

[14]陈胜前.中国晚更新世-早全新世过渡期狩猎采集者的适应变迁[J].人类学学报,2006,8(3):196-200.

[15]王慧.杭州湾跨湖桥新石器文化遗址兴衰——全新世海平面波动的响应[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7:1-72.

[16]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1992(12):1300-1307.

[17]郑朝贵.太湖地区7-4 ka BP文化遗址时空分布的环境考古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地理科学与海洋学院,2005:1-124.

[18]刘为纶,夏月炯,周子康,等.河姆渡古气候可作为预测长江中下游未来气候变暖的经验模式[J].科技通报,1994,10(6):343-349.

[19]覃军干.宁绍平原及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D].上海: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006:1-148.

[20]王淑云,莫多闻,孙国平,等.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古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分析——植硅体、硅藻等化石证据[J].第四纪研究,2010,30(2):326-331.

[21]熊巨龙.对河姆渡遗址第一期文化“三叶纹”、“五叶纹”陶块的几点看法[J].农业考古,2005(1):96-98.

[22]丁金龙.马家浜文化时期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J].农业考古,1999(3):44-47.

[23]孙林,高蒙河.马家浜文化区的地理景观[J].华夏考古,2006(3):40-45.

[24]吴汝祚.马家浜文化的社会生产问题的探讨[J].农业考古,1999(3):31-37.

[25]徐馨,沈志达.全新世环境——最近一万多年来环境变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61-163.

[26]刘志岩.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2008:1-57.

[27]高文虹.崧泽文化社会形态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中心[D].上海:上海大学文学院,2007:1-60.

[28]黄渭金.试论河姆渡史前先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J].华夏考古,2002(1):28-32.

[29]程世华.论良渚文化原始稻作生产的先进性[J].古今农业,1999(1):1-5.

[30]管骍,朱志荣.论良渚文化陶器的审美特征[J].云梦学刊,2008,29(3):107-111.

[31]叶玮,李凤全,沈叶琴,等.良渚文化期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耦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4):455-460.

[32]肖尚斌,李安春,陈木宏,等.近8 ka东亚冬季风变化的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记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30(5):573-579.

猜你喜欢
河姆渡良渚先民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点燃七千年的篝火余姚持续锻造河姆渡“文化印记”
良渚保护大事记
良渚古城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玉”见良渚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
宁波风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