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 年春夏之交,余姚罗江公社东方红大队接受了排涝站基础工程任务。为赶在梅汛到来前完工,男女老少夜以继日。就在他们挖到一米多深时,遇到了“硬茬”。一些杂乱的东西和石头影响了施工进度,村民们开始抱怨。再往下挖,陆续发现鹿角、象牙……拥有七千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就这样被发现了。当时的群众学识相对偏低,这个远古遗址的重现天日,却是经由基层劳动人民的双手。不能不说,这是时代的机缘巧合,也是“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印证。
河姆渡,是一个鲜明坐标,可以在世界视阈精确定位余姚和星空。
河姆渡,是一枚回旋飞标,能够在苍茫时空畅通对接远古与现实。
多年来,余姚悉心呵护河姆渡遗址这张“金名片”。近年来,余姚在保护与传播河姆渡文化上更是积极作为,通过多样载体、多种途径,全力擦亮河姆渡文化标识,取得显著成效。2020 年5 月,河姆渡遗址入选浙江省政府发布的首批20 个“浙江文化印记”名单;同年9 月,“河姆渡文化祖源”余姚井头山遗址获评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目前,余姚正全力将河姆渡遗址创建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七千年的篝火,在今时再度被点燃……
(图1 /天一图话供图)河姆渡遗址。
(图2 /方淑英)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内部的布展结构。
( 图3)2020 年5 月30 日上午,余姚市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正式发布,考古领队孙国平(右一)向参观市民讲解井头山遗址的特点。
“一般家庭装修房子都要设计图纸,那么,保护河姆渡遗址,自然更不用说了。”曾任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馆长的邵九华在聊起“河姆渡往事”时说道。
1986 年,河姆渡遗址的有序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工作启动。第一步是迁移遗址上的43 户居民及3家企业。为保护一个古遗址而拆迁整个村庄,属全国首例,为之后的保护和利用打下扎实基础。河姆渡遗址的保护范围只有4万平方米,而划定的建设控制地带达3.5平方公里,这在全国也很少见,是保全现今周边环境风貌的前提。1988 年,余姚又委托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总体规划》。1993年,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馆舍由浙江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外观古朴典雅,造型体现河姆渡文化内涵特色,至今仍是一座标志性建筑。
1999 年,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展示区由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所设计,布展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理念都较为超前,以致近年大规模修缮前专家们一致认为无须重新设计。2009 年7 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政府公布了《河姆渡遗址保护规划》,此后,河姆渡遗址保护步骤皆遵此一步一个脚印地科学实施。
21 世纪初,占地50 万平方米的河姆渡原始生态园依据相关规划得以开建,复原了依山傍水、沼泽湿地的先民生活环境,园内杂草丛生,绿树成荫,野生动物穿梭其间,古朴野趣,犹如进入远古时代,为河姆渡遗址可持续利用创造了广阔天地。
继河姆渡遗址后,余姚市境内的鲞架山、鲻山、田螺山以及井头山等遗址也先后被考古发掘,由此,形成了一个宇宙星体式的远古遗址集群。余姚对境内集群遗址由点及面地铺开推进、逐一加强保护,并由河姆渡文化层面与市境外的范畴内遗址建立信息互通。当前,余姚市已初步完成《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开始打造“河姆渡”沿海文化核心展示区。
依据规划,余姚确定将河姆渡、田螺山、鲻山、井头山等史前文化遗产纳入统筹管理,各遗址代表河姆渡文化构成各阶段,突出不同特点,兼具延续性与独立性,营建集河姆渡文化与海洋文化露天博物馆、遗址考古科研教育基地等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多年来,河姆渡遗址群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通过库房改造、数据库信息建设、“四有档案”数字化转录及有机质脱水保护等,依托现代科技,实现文物藏品管理科学化,不断改进文保技术和改善藏品保管条件。一系列举措确保了文物安全,也为有效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自河姆渡遗址被发现以来,学术研究一直没有停歇,历年积累了丰硕成果。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负责人张展说:“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专门设有藏品研究部,着力在学术上有新发现。目前的研究除了针对藏品,还涉及史前气候、地理环境、原始村落结构等方方面面。”
据介绍,河姆渡遗址聚落布局依山傍水,超日常规格的干栏式木构建筑可能具有礼仪性质,是村落核心,而长排房式的日常居住区布置在其周围;长排房前面有食物材料加工场地;村落以木构寨墙和环壕式河道为围护设施,与村外农田区、采集渔猎区等分隔;正规墓地可能布置在村落外围一处山丘坡地上;村落间相距约5 至10 公里……
曾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围绕河姆渡遗址的学术探究,仅依靠遗址现场和出土文物来进行,而田螺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河姆渡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独特资源和互证资料。田螺山遗址的发掘方式一改传统的野外考古中仅仅主要提取较粗大的那些容易提取的各类遗物的操作习惯,采用全淘洗和多学科参与考古的方法,以最大限度获取和保存完整的包含物和遗址信息,尽力把丰富和完整的各类遗物与多学科手段紧密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提取、保存和阐释各类文化遗存的“全”信息和“潜”信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河姆渡文化的学术成果不断问世。在众多成果中,不少专家较为看重的是河姆渡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天然结合。出土的金枪鱼、鲨鱼、鲸鱼、石斑鱼等多种海洋鱼类骨头,加上20 多件各种形态的木桨,表明田螺山遗址是目前国内最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浙江作为海洋大省的最重要的历史见证。而作为贝丘类遗址的井头山遗址,海洋文化特征就更不用说了。
余姚适时做好研究成果的整理与传播。自1994 年起,河姆渡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田螺山遗址学术研讨座谈会、国际遗址博物馆馆长河姆渡峰会、“全球视野:河姆渡文化国际学术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在余姚时有举行,有效扩大了河姆渡文化辐射力,为提升其学术地位和开展研究提供新的契机。
(图1 /源自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余姚田螺山遗址俯瞰图。
(图2)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图3 /黄友平)余姚河姆渡遗址。
(图4)井头山遗址出土的骨器。
在河姆渡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上,余姚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为基础,全力实施河姆渡文化遗址保护、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收藏、保管、研究等。目前,河姆渡遗址已通过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获评浙江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正积极申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余姚还创造性地建立河姆渡文化研究中心、孙国平河姆渡文化工作室等。孙国平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是浙江省考古所史前室主任,余姚设立孙国平名家工作室,聘请孙国平为驻地专家,有利于余姚获得“传、帮、带”效益。
如果说介入田螺山遗址的发掘,是因为组织派遣,那么,余姚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则是孙国平铆定力量、锲而不舍的结果。2013 年10 月,从杭州返回田螺山遗址现场馆的孙国平看到堆放的零散贝壳、骨头,一问知是“放羊的两兄弟从三七市镇东边的工地上捡来的”,一种强烈的直觉灵光闪现。自20 世纪70 年代河姆渡遗址被发现至今,中学历史课本都这样描述:“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改写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然而,他却一直在思考:河姆渡文化来自哪里?现在,看着这些贝壳,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三七市镇东边的工地”具体是哪一个,不知道。孙国平只得带着队员沿路寻找。耗费整整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在获得业主许可后,他试图挖掘。然而,干了10天,掘开一个长5 米、宽3 米、深3 米的探方,却一无所获。更麻烦的是,因坑内土质松软,随时都有坍塌风险。会不会是弄错了?但他没有放弃,最终,井头山遗址“粉墨登场”……经国内外多方面权威测年,井头山遗存最早的距今8300 年,比河姆渡遗址还早1000 多年。如果说田螺山遗址是河姆渡文化的一个“流脉”,那么,井头山遗址则是一个“祖源”。孙国平凭着丰富的学识、坚强的意志,在余姚探寻与接通了河姆渡文化的“流”与“源”。
近年来,余姚不断提升河姆渡遗址景区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市场吸引力,丰富文博参与体验,在价值输出、文旅应用上成效显著。据了解,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接纳海外华裔“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落户浙江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研习基地20 余个,为海内外“寻根者”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提供途径和体系。依托丰厚馆藏文物,打造精品展览,形成可移动“陈列馆”,曾赴韩国、美国展览。特别是“黄金稻现”河姆渡文化特展,在中国台湾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展出,吸引26 万台湾民众观摩。同时,突显价值传播、科研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打造史前博物馆类特色系列研学课堂。目前,“七千工坊”河姆渡文化课堂在市内外授课100 余堂,广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