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平军
与“有学上”不同的是,“上好学”是一个比较难以量化的指标。“有学上”解决的是教育机会的问题,只要看看入学率即可,如2008年我国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基本解决了基础教育的普及问题。而“上好学”,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质量如何衡量?究竟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
尽管教育质量难以衡量,但能考高分的教育就是高质量的教育,这仍然是当前教育评价的“潜规则”。尽管分数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但分数能说明全部问题吗?
第一,分数不等于质量。“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而分数则是考试的结果,考试是评价的手段。考试本身无可厚非,既然有考试,那么追求高分数也合情合理,问题是把追求高分数推向了极致,把分数当成了一切,形成了分数至上的唯分数论与分数崇拜。这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根源。所谓择学校择班级,不都是冲着分数和成绩来的?质量应该是全部受教育的总和,但在目前以分数闯天下的大环境下,教育质量在许多情况下就是分数!这不能不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误区。
第二,高分数不等于高质量。高分数可以通过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强度来实现,但我们所期望的高质量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高分数,我们的学生付出的是什么?该吃饭时吃不了饭,该睡觉时睡不了觉,该健身时健不了身,该休息时不能休息。为了高分数,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了多大的改观?应试、灌输、填鸭、题海战术仍然盛行。为了高分数,我们的校外又是什么样的?补习班、辅导班、特色班随处可见。为了高分数,我们的学校教育内容被削减了多少?难道诸如诚实、正直、勇敢这样的美德不需要养成吗?难道如待人接物的这些起码的修养不需要去培养吗?难道我们的学生们不需要懂得对艺术的欣赏吗?然而,所有这些,在以分数论英雄的规则下统统被视为不重要,但这些难道不是高质量教育的应有之意吗?
第三,个别的高分数不代表全体的高质量。不能因为培养了一两个尖子生,就认为教育是高质量的,我们关注的高质量是面向全体的。每一所学校不必是整齐划一,但都应有特色;每一名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但都要发展;每一名学生不是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每一名学生不必相同的规格,但都要合格。素质教育追求的质量体现为教育全过程和面向全体的质量。要把形成教育质量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各种因素统一起来,以全过程的高质量来保证结果的高质量。
第四,暂时的高分数不代表长期有效。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评价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只追求短时间的“有用”,不管将来是否有效。如果我们能够从多角度思考教育质量,那么我们的的思考将会更为全面。正如银行家加米·怀特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强调的那样,短期高强度的应试除了提高分数外,并不能使学生更聪明或更有学识。
诚然,整个教育評价体制一时难以全面改观,这为分数教育提供了存在依据。那么,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究竟该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除了高考和分数来评价教育质量,还有更好的评价模式吗?是对当下追求“一切为了分数”的教育现实继续推波助澜呢,还是努力在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上能够做出引导?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教育部门评价方案不改革,应试教育就必然存在,教育质量就一定等于考试成绩。
教育质量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教育质量是指考试的成绩,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隐性教育质量是指学生的内在素质,包括思想品德、道德情感、艺术修养、人文精神、心理素质等,这些都难以量化。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教育主管部门,在承认功利的同时,更应追求功利的超越,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又要对学生将来负责,两种质量意识都要有,两种质量都要抓,不能只看分数而不及其余。
(作者:本刊执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