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志红
清洁灌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及多种检查、手术前的必要准备。老年患者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在灌肠过程中,很难耐受1000ml左右的灌入量,有的甚至只灌入100ml就不能耐受,这样就大大影响了灌肠的效果与速度。老年患者各项生理功能均衰退,皮肤肌肉松弛,肛门括约肌也容易松弛。当插入肛管并灌入一定液体时,即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引起排便反射,如这时有意控制排便,则通过各种反射及肌肉运动,排便可被阻止。然而,当肛门括约肌松弛时,不能协同完成上述控制排便过程,使灌入液体不能被控制而随时排出体外,达不到清洁灌肠的目的。我科采用一次性硅胶胃管代替普通肛管灌肠,起到很好效果。使用一次性硅胶胃管,其直径较小,可插入深度长,灌入液体不直接刺激直肠壁内感受器,插入深度达30cm,这样不至于立即形成排便反射,有利于液体灌入。我科自2009年2月10日起,实施72例,其中65岁以上50例,70岁以上22例。均达到清洁灌肠标准,灌肠过程中无漏液现象发生,患者床单位、衣裤干燥整洁,保持了患者的良好形象。现介绍如下:
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点,肛管长约3~4cm,直肠长约12~15cm,乙状结肠长约40~50cm,正常人的直肠内通常是没有粪便的,粪便一般在乙状结肠内储存,当肠蠕动时粪便排入直肠,就会给直肠壁以机械性刺激引起排便反射,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比中年以下的人群相对松弛,而直肠又是一受到刺激较敏感的部位,而结肠敏感性较直肠差。因此,当使用一次性肛管(直径粗、长度短)插入7~10cm处,直肠壁受到粪便或灌肠液的刺激后很容易发生冲动,引起强烈的排便反射,老年人易引起灌肠液外溢现象。
灌肠器、胃管(14号)、剪刀、0.2%肥皂水1000毫升、纱布、石蜡油、薄膜手套、弯盘。
剪去一次性灌肠冲洗器肛管部分及胃管末端,将一次性灌肠冲洗器及胃管连接在一起。将39~41℃、0.2%肥皂水倒入灌肠器,使用液体石蜡润滑胃管前端30~35cm嘱患者放松后深吸气插管。插管时动作轻柔,速度宜慢,如遇阻力不可强行插入,边滴边插边旋转。由于一次性硅胶胃管较细、软,易因粪便阻力在肠腔内盘曲或被粪便堵塞,因此,在导管前端完全进入肛门后,即开放调节器,边插边滴入灌肠液200~650ml,可软化及稀释粪块,避免阻塞,在导管插入25~30cm时固定导管。在插管及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及灌肠液流入情况,若液体流入受阻可回拔导管少许或来回移动导管位置,借助导管及液体冲击作用使粪便解体,加速粪便软化。操作过程中鼓励患者深呼吸以减少便意,至患者便意明显不能控制时拔出导管排便。拔管后仍能控制者继续保留灌肠液5~10min后再排便,如此反复,至排出液无肉眼粪渣。